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云龙 : 邪恶 “阶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阶级斗争”的根源 [复制链接]

1#


    邪恶的“阶级”,至今在人类社会存在着生存着统治着这个人类的社会。

    而这个“阶级”不是一般的“阶级”,它掌握着一个“国家” 的国家政权,它掌握着一个国家的政党 它还掌握着国家的军队和武装警察,它还掌握着这个国家的人民生存的一切经济命脉。。。。。。

    奴隶社会,他们靠战争来掠夺人口 ,让掠夺来的“人口”为他们劳动,为他们生产,于是产生了“奴隶”这个惨无人道的: “奴隶”来给他们干活生产的“阶级”社会; 封建社会手段先进了,他们靠土地来剥削劳动人民; 现今的资本主义时代就更先进了: 你只有给资本家去“打工”, 你才能生存 。

    劳动人民依靠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都被统治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被国家权力和资本占有着垄断着和控制着,可见,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劳动人民的劳动生产,从来就不是为自己创造财富,而一切存在的“统治阶级”他们始终都是靠“国家政权”来剥削奴役和掠夺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的财富,来养活着他们,来荣华富贵着他们。

    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阶级”都拼命的鼓吹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 歪理邪说 ”。  

    历代王朝的“统治阶级”都始终的牢牢的把经济与教育掌控在自己阶级的手里。 他们控制了国家的一切经济命脉,他们通过教育培养了“顺我者昌你我者亡”的“知识分子”这个奴才们,用武装和精英维护着“统治阶级”的政权。

    所以,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次的革命,无不在上演着通过革命来一次次的推翻“剥削掠夺和奴役”劳动人民的“劳动财富”的“国家政权”。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一个“邪恶的阶级”,他们通过“国家政权”来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掠夺,上演了统治阶级对 “ 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成为了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的总根源。

    正是这个“邪恶”的“统治阶级”的存在,他们通过“国家政权”的占有,才造成了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的始终的 “你死我活”的革命。

    而在我们这个“资本”统治一切的时代,“阶级”以简单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有资产阶级的剥削奴役与掠夺,就必然的要产生劳动人民的无产阶级化。

    因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成为人类社会解放的 “正义”事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迄今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主义”!“毛泽东主义”不是“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的“主义”?这个“正义事业”是建立人类社会的没有剥削没有掠夺和没有奴役的“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马列毛”的理论思想观点,是我们无产阶级建立“正义事业”:“共产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革命”的行动实践的思想认识的指南!

    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开天辟地的指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革命宗旨: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2012 02  10 于呼和浩特 金镜头专业摄影工作室
    QQ: 1906321749  
最后编辑吴云龙 最后编辑于 2012-02-10 18:57:43
分享 转发
TOP
2#

马克思主义不是主义,强烈支持这个观点。具体来讲,一般我们说的主义,都有信仰的味道。而信仰就意味着盲从,意味着唯心。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但实际上,正如本文所讲的,这都是错误的观点。
TOP
3#

反对作者咬文嚼字的学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恩格斯生前不止一次的这样说过,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实现这种主义的革命理论:两个决裂。作为约定俗成的名词,正确理解就可以了。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善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又是另一回事,希望作者在后一方面多做努力,理论研究才有新鲜的活力。
TOP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恩格斯生前不止一次的这样说过,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是对马克思的思想最常见的误解。
TOP
5#


                作者:爱国的孩子  反人类的阶级斗争理论 2008-08-1811:27:19发布于:博客中国

细胞理论揭示了生命的统一性,进化论又结论了与人动物同根同源,近代科学在揭示自然奥秘时还在不断揭示出人与生物界的统一。人与人之间,大家本是同根生。肤色的差异,跟相貌和性别差异并无二样。民族的差异是习俗、文化、爱好的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对抗、斗争的理由。在民族之间挑起种族仇恨,制造种族争端,宣传种族压迫,推行种族主义,是反人类的行为,为爱好和平的人民所不耻。与种族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挑起了新的对抗。他们用阶级斗争理论将人类社会阶级化,人为制造阶级隔阂,挑起阶级仇恨,宣扬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它与种族主义并列,是人类近代史上战乱不断,屠戮和暴力肆虐横行的两大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斗争理论贯穿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是他的所谓"科学"的有别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精髓。马克思的全部理论正是围绕阶级斗争理论展开的,如果离开了这个理论,马克思主义就会变成一具空壳,他的理论也就只是一堆废纸。

人类要寻求和平、公正和民主、自由。向不公平和为社会弱势群体鸣不平,向来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和尊敬。但极端主义者总是利用这种倾向,反而将更大的灾难加在人民头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就是以极端的方式将异己置于敌对,公然用阶级理论否定人性和人权的一般准则;这是人类暴力史上最恐怖、最持久、最极端的手法。在这个暴力理论中,人类社会延续的全部历史被阶级斗争化,人类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种类,而是由不同阶级种类所构成。这个不同构成的划分即阶级划分将人类社会描绘成阶级对立、斗争的角斗场,是一个阶级压迫一个阶级的炼狱。马克思主义宣扬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鼓动无产阶级用暴力永远镇压异阶级。但这种暴力镇压和掠夺的实施也并未给无产者们带来丝毫利益,很快,立稳脚跟的暴力统治者就将权仗指向了广大的下层人民,并远比旧制度更加残暴地压榨他们。因为这个理论否定了人类社会自古建立的一切准则,它以打破旧世界为理由,催毁了人类千万年积累、沉淀的生存和生活法则,毁灭了人性、良知的存在基础,将以往社会中本来很少也还不稳固的合理、公正的基础完全破坏。新的专制者又从中有了阶级专政的理论根据,使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更加残酷。再加上阶级斗争理论将人性用阶级性取代,它使人的良善和恻隐之心在异阶级间的刻骨仇恨中被冲刷干净,新形成的意识中只有仇恨、暴力、压迫、斗争和肆意虐待异己。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所谓"科学"社会变得比过去的奴役社会更加血腥、恐怖和黑暗。

阶级斗争远比种族主义对人类的危害更大,更邪恶。
TOP
6#



              作者:爱国的孩子  灭绝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2008-08-1811:28:18发布于:博客中国

  
"你们不是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可你们却为什么要人的思想,这万物中最绚丽多彩的事物,仅按照一种你们规定的形式存在呢。"这是当年马克思在抨击资产阶级的书报检查令时的慷慨陈词。

那个时候,马克思主义者们,你们站在工、农大众的立场,要求人人有思想表达的权利,更有自由思想的权利。资产阶级以民主、自由的名义,给了你们。可今天,你们靠工农大众夺得了政权,却不容许一切与你们的思想不同的思想,更不容许人们自由表达;用更加严厉的法令,规定人民只准信奉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强制写进国家宪法,把你们集团的意志和维护你们持权的制度用法律固定下来。并以为用盗用法律的名义就可以把你们的专制变成法制,把你们的党法变成宪法,去强制人民遵守,并且只能按你们解释的去遵守。你们的法规大多自相矛盾,让人民无可适从,这便于你们随心所欲地解释,凭你们的喜好制约人民。你们还有大量随意发布的文件凌驾于法律之上,弥补你们的疏漏,随时制约人民。

你们的专制制造了一个思想的荒漠,却说这是太平盛世。人民除了奴性,就是服从,除了服从,就是奴性,你们把这叫做安定祥和。你们时刻宣扬稳定压倒一切,为的是把你们的特权永远固定下来,不容变更。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不毛之地;国人从此不思想,不敢思想。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沙漠,今天的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思想沙漠。在这里,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已不存在,所有的思想花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全被铲除干净。可这儿原本是一片生机昂然,思想家林立的土地,现在她荒凉得只有马虎思想,这丑陋的东西在强制施行。这是一个凭意识偏见而不是凭科学实践臆造的主义,你们把它强加给国民,让国人只能接受马虏主义 , 否则就难以生存,还将被治罪,被你们关押在刑事犯中间,借凶狠的杀人抢劫犯来迫害;这给一个民族造成了何等的苦痛和灾难。

马克思自己有思想,也渴望表达他的思想,对限制思想自由表达的书报检查制度强烈表示不满和为之反抗。人们赞赏他的反抗,却不能接受他唯已为尊的兼性。从他的思想的整个形成过程中,他历来都是怀着恶意否定前人和与他同时代的所有思想家的理论,包括他总是自称是站在他们肩上的思想家。如哲学界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政治经济学界的斯密和李嘉图,社会主义的圣西门、欧文和付立叶;他们都被马克思为表明他的理论高度拉来垫在其脚下,又为了显示他的理论的权威和高妙又不遗余力地贬斥他们。他的弟子们承袭了他的兼性,公然狂称,在马克思主义之前,这个世界没有真理,没有一个适合于人类的思想理论,人类的一切认识似乎只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后。这种狂傲的言词本来是一个信号,预示绝对专制的出现。可人们没有警醒,只为他喊出的为工农大众鸣不平的呼声高度亢奋,最终导致了这个主义被用律令强制推行的结果;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共产国际对《资本论》的称谓)念出了驱使工人阶级和贫苦人民走向苦难深渊的魔咒。这是人类近代文明的污点,它标示了直到 21 世纪初期人类社会的黑暗程度。

光明在今天还没有力量,它冲不破这个黑暗。

理性还在这样软弱,它抗不住暴力的扭曲。
TOP
7#



                作者:爱国的孩子  反进步的剩余价值理论 2008-08-1811:26:45发布于:博客中国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一个他很以为是的公式: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 即 m '=m/v 。

从公式中看到,一个叫"可变资本"的东西出现在这个式子的分母位置上,那么必然地,有一个叫"不变资本"的东西与它相对应。资本有"可变"和"不变"之分,这也是马克思的杰作。象人有凡人和神的区分一样,神是会变化的,能无中生有,本领了得。可变资本在马克思的宣扬下也是变化无穷,本领了得。

资本是人们用于生产更大财富的财富,运用中人们总会将它用在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如厂房、土地、机器、原、材料、辅料、工资等等,它们因此也有了不同名称。但象马克思编出的这一对资本名称,却不是为了生产,为了创造,而是为了"揭露"剥削,为了挑起阶级仇恨和斗争。

资本投入之后,总有一个利润产生。马克思把这个利润,也包括可能的地租、房租,和其他租、税,总之,把除设备等的折旧,原材辅料消耗和本金扣出后的余额,都叫做剩余价值。显然这个部分远大于利润。这些全被资本家占有了。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把资本中的一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否决掉,把增殖的作用全部加在支付给劳动者工资的这一部分资本上,才能更有力地宣扬剥削。马克思为此说道:"就生产资料来说,被消耗的是它们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种使用价值的消费,劳动形成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实际上没有被消费"。马克思就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 把支付给工人的部分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过去劳动,马克思不承认它的创造力,只认定剩余价值完全是由作为工资的可变资本变化出来。可劳动过程是工具的运用过程,是通过操纵对象使相互作用实现劳动者愿望的过程。没有工具、没有这种操纵,就不能称为劳动。工具是最典型的过去劳动,也是最具体的资本,是具有强大创造力的劳动要素。没有马克思称谓的"不变"资本,就没有实际意义的资本。这种意识形态骗局破坏了资本的运用和形成。

剩余价值既然被资本家剥削占有,"那么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率,就可确定为资本的剥削程度。即如果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占有时,剥削程度就为 100% ,如果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一半时,剥削程度就为50% ,但这对宣扬剥削,扇动阶级仇恨还不够有力,马克思为此在理论上把从宣传上说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改为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他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于是,剥削程度就变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率。这种剥削程度的判定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种危害性的后果。"我们且看分析:"如果一个资本的构成是 50c (不变资本)+50v (可变资本) +20m (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率m'=20/50=40% ",另一个资本的构成是80c +20v+20m ,那么剩余价值率 m'=20/20=100% ,如果我们因此得出结论说,前一个资本因为剩余价值率低,它的剥削就少,它就要善良一些,后一个资本因为剩余价值率高,它也就要残酷得多;那我们就真的要误进八阵图了。从前一个资本的构成来看,它的生产资料所占的比例较小,必然代表一个相对陈旧落后的生产设备,其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必然较差,它尽管使用了较多的劳动力,但在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下,人均创造的价值当然就低;而后一个资本,它的生产资料所占的比例较大,必然代表一个相对先进优良的生产设备,其生产环境必然也较好,它虽然使用了较少的劳动力,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小,但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在良好的生产条件下,人均创造的价值当然就高。……这种所谓剩余价值率较高的资本,不但不是剥削程度较大,它说明的正是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绝对和相对的都是工人劳动强度的降低,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改善,而不是象马克思说的那样,工人们的处境相对更加悲惨。"

我们无论从整个社会生产还是从单个资本来看,按照马克思的计算方法,剩余价值率较高的,生产率也较高,剩余价值率较低的,生产率也较低;马克思实际上是把生产率的高低说成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也就是说,生产率越高,资本的剥削就越残酷,生产毫无效率的,也就没有剥削存在。这种危害人类,阻碍生产率发展的理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
TOP
8#

'
                 作者:爱国的孩子  反科学的商品、价值理论 2008-08-1811:26:21发布于:博客中国

对商品和价值论述得最多、最精辟的要算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难怪马克思要站在他俩的肩上讨论它们。

斯密和李嘉图在论述价值形成和原始交换率时说道:商品的交换价值……完全取决于各商品上所费的相对劳动量。并说:劳动是第一价格,是支付一切商品的原始购买货币……。他们都从社会一个局部时期定论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劳动,即一日劳动 = 一日劳动。马克思根据这些论述,提出了一个劳动耗费价值论。他首先将商品包含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割裂开,将商品的交换价值明确为商品价值,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完全抛弃,认为它是一个与交换无关的东西,是商品二重性的一个陪衬。

从商品的二重性,马克思又导出一个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由此,各种具体劳动都可抽象为相同的"人类劳动"。这就将劳动统一起来,只要付出了劳动,无论何种形态的劳动,无论是裁还是缝,只要能让人看见是在劳动,制作的新衣尽管给皇帝穿上让他实际上光着身子,也一样有权索取回报,一样能换回同量劳动。这就为他的社会分配,包括整个经济交往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他建立的"公"有制下的产品流通确定了一个恒定的公式:等量劳动相交换。

劳动过程自古来就是效用即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因为这种效用的创造,因为使用价值在市场中的认可,才使劳动具有价值。马克思却反过来,认为劳动过程是劳动力的消耗过程,因为劳动力的消耗,使产品具有价值;产品也因它耗费的劳动量大小,具有相应的交换价值量。这种与自然规则和人类劳动、交往秩序相违背的反科学的结论,本来不屑一顾,但它被马克思主义强制于社会中,把它用制度固定下来,造成了劳动生产和交往规则的大混乱,给人类的劳动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使广大劳动者往往在明知是无效劳动也不得不盲目地进行。因为只要他耗费劳动,他就有权索取;他也无权改变这种劳动,更改变不了这种交换秩序。

交换价值就是价值,这是马克思反复强调的。并强调,商品的价值就是该商品耗费掉的劳动量;一件商品耗费的劳动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他说道:"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 。如果我们不再认为谋求价值增殖是人类劳动的目的和商品交换的目的,那这种描述将使生产力的提高成为不必要。如果我们认为一件商品的生产总会在竞争中首先在个别劳动者手中使它耗费的劳动量减小,继而使它整体的单件劳动耗费都减小,从而使它的"价值"减小,那这一定是在资本自主生产的自由竞争状态下才可能出现。在资本集权强制下的"公"有制生产中,这种现象会出现吗?如果我们帮马克思撇开这些,能否认为他的论述是正确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商品的价值减小。这符合常识吗?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万丈高楼和一座土砖瓦的小矮房在不同生产力下会耗费相同的劳动量,那它们的价值量也一样吗?让你付相同的价,你愿意选择那一座房屋住进去。让它们的价值相等,这显然是荒谬的,马克思显然是把价值概念弄颠倒了。

人类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享用物,人们从来就是希望用最少的劳动,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报酬。这个"报酬"当然是劳动的成果即物品的效用或使用价值,而绝不是"劳动"。人类从事商品生产只是希望用交换的方式使自己用少量劳动换取更多的享用物品,这些物品是以它的享用效能即使用价值来体现它的价值的,绝不是以它包含的劳动量在体现它的价值,马克思的理论与现实生活显然大相径庭。商品的交换价值只体现商品交换的比例关系,社会的物质财富是从使用价值上体现的,是通过劳动实现的,而不是用劳动量来体现的。交换实现了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它是社会大协作的成果,商品就是社会大协作的媒介。商品交换、流通的全过程都是基于价值增殖这一目的。而"价值"只能是财富价值即使用价值,是使人们获得享乐、愉快、舒适或减轻人们痛苦的东西,而不是令人生厌的劳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完全与常人的观点背道而驰,更与现实生活这部政治经济学相对抗。

在《资本论》中,商品和它的价值是马克思开篇的第一个章节。作为一个业余经济学者,他大量照抄了李嘉图和斯密的商品和价值理论,作为一个意识形态的蛊惑仔,在他的商品观中已完全看不到物质财富的痕迹;他的商品理论抹杀了商品使用价值的意义,抹杀了劳动创造的意义,他只认定劳动耗费是商品交换和社会分配的唯一依据。这个定论与人类从古至今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分配的自然规则大相径庭,完全违背了人类物质生产和财富创造的基本规律,是导致用他的理论建立的国家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永远落后于他国和永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TOP
9#

    
                 反动的资本理论    作者:爱国的孩子   2008-08-1811:25:17 发布于:博客中国


资本是一个通俗的词语,经济学并包容不了它的全部含义。但将资本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却是马克思先生的杰作。他的理论是斗争的理论。要在社会不同群体间挑起仇恨和斗争,将资本意识形态化所能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

经济学家对资本如是说:资本是财富的产床,是财富的母体,是人们节俭下来用作生产更大财富的财富。但马克思主义否定了这个结论,说一切劳动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都不是资本,只有在这些生产资料用来剥削他人劳动时,才成为资本。这样,劳动者自己单独劳动运用自有的生产资料时,就没有资本这东西,只要他们与别人协作并提供佣金这类工资形式时,资本才露出面来,张开了它血淋淋的口。这种宣传鼓动了成千上万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只跟剥削连襟,并且只在现代才出现或至少在劳动协作较发达的状态下才出现。可"资本"一词远在此之前就已被人们熟练运用。

在早期劳动刚出现时,劳动所得只归劳动者所有;无论是用于生存消费的,还是有余作为劳动剩余存在的,都归劳动者本人自由支配。这是人类社会依循自然规则形成的第一种资本运用方式。这种方式下,劳动者的劳动剩余完全由劳动者自行占有,生产资本由创造者即所有权者自主运用。可以证明,这种方式开创了人类社会。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石斧、石锄等类工具就是那时的劳动资本。在自由的时代,石斧、石锄也有巨大的创造力,它们创造了人。
TOP
10#

回复 7楼吴云龙的帖子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
这个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致命软肋。吴云龙同志既然懂得马克思主义不是主义,就应该知道,以这样的公式描述社会现实,是具有严重误导性的。
TOP
11#



                作者:理思   马、恩论述的“阶级斗争”绝不是从“哲学基本问题”延伸出的


现在中国人所理解的“阶级斗争”,那是从上个世纪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界定的“阶级”含义、以及确定的“革命的”和“反革命的”对象,从而形成共识的。

然而,在上个世纪对这“两大阶级”的界定和确立,也就是从“无资产”和“有资产”的这两个现实前提,来划分两大阶级的成份论。并且将这种划分阶级的成份论,而归到“老马”的头上。实际上,对这种划分阶级成份论,它究竟是不是出自马克思的确定、还是出自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确定?那么,对于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着的中国人来说,是有必要将这一历史问题而重新作出考证的。

然而,要想澄清划分“阶级成分论”的意图和目的,那是为了什么?对这个历史问题而本文先不去议论,而本文要去议论的是:在上个世纪的前苏联和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所论述的“阶级斗争论”,在其确定的和表述的前提上,它是不是出自——马克思所确定和表述的思想认识的前提?对这个重大历史问题,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这必须是要去考证的。

因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和宪法中,那是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

然而,“阶级斗争论”它的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问题。理应说,“阶级斗争论”是从思想认识的前提上理解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即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是从什么样的思想认识的前提来延伸出“阶级斗争论”的呢?思想认识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批判和揭露中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他们的思想认识的前提;另一个是他们在批判中揭露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前提是他们的;而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前提是他们批判的?那么,这个重大历史问题要不要去澄清呢?理应说,是必须要澄清的。如果不澄清这个历史的重大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终将还会是导致“极左思想”复活的思想原地。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名著——《共产党宣言》,是代表共产党人阐述“阶级斗争”的范文。换言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解的“阶级斗争”?然而本文认为,只有符合《共产党宣言》的思想认识前提,才是正宗的、不符合的,就是伪造的。

然而,那种以国情论去虚拟出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阶级斗争论”的思想认识的前提,起码来说,这种思想认识前提所理解的“阶级斗争论”,是不能挂靠到“马克思”的“主义”姓氏,这是最普通的人所理解的理论逻辑性。

实际上,中国人对《共党宣言》论述“阶级斗争”中的两个对象: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非常理解的。但是,中国人直到现在还不知道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论述这两个阶级的前提,是不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延伸出来的?那是完全不理解的。

实际上,对这个重大的历史问题,在上个世纪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没有去考证、而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不会去考证这个历史问题?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家,或者说,提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前提的研究者,要不要考证这个被历史掩蔽了的重大问题呢?

换句来话,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这两个阶级的斗争,他们究竟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形式,而延伸出来的内容?实际上,这一历史存在着的重大问题,本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阶级斗争”的这一前提,当作是考证“原本理论”的首要前提的重大问题。

可是,上个世纪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们都回避了这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事实上,在上个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却是将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阶级斗争”而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的基本问题”中,而延伸出抽象存在的“阶级斗争论”。加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前提上,去将“思维决定存在”确立它是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并将这一路线而界定、它是“反动阶级”的立场,同时,又将“资产阶级”套进是“思维决定存在”的路线执行者。这样,也就用合理、合法地将这个“资产阶级”而作为是“反动的”属性给界定;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立场,将“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路线,而确立成是“无产阶级”的执行者。由此也就合理性、合法性去将这个“阶级”作为是“革命的”而确定下来。这就是上个世纪直至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哲学的基地”的形式而延伸出的“阶级斗争论”的来源。

实际上,马、恩在《共产党宣言》所论述的“阶级斗争”,那不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延伸出的“阶级斗争论”;而是从“现实世界的现实中存在”的“现实性”的这个前提,而延伸出的“阶级斗争”。这才是19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著作,所阐述“阶级斗争”的思想认识的前提。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世界”所存在着的“现实的”与“现存的”关系问题,作为思想认识“阶级斗争”的思想前提,那是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任何一部著作、一篇文章,都是看得到的事实。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认识的立足地,那是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哲学的基地”为前提的。换言之,马克思从早期著作就确定了他的思想认识的前提,是在“现实中存在”着的“现实的关系”中,而不是立足在“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存在的“抽象关系”中。

因此,读者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著作所见得最多的是:“现实世界”、“在现实中存在”、“现实的关系”、“现实的物质生活”的等等,这些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概念和范畴。然而,马、恩批判和揭露的是:“抽象的”、“抽象哲学”、“哲学的基地”,以及“抽象哲学唯物主义和抽象哲学唯心主义”等等这些概念和范畴。

换句话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文本著作那是将“无产阶级”看做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现实的”存在物;而将“资产阶级”看做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现存的”存在物。

因此,马、恩那是确立运用“现实的”和“现存的”关系的这一现实前提,来理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现实关系”,从而构成理论去理解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真实存在”。然而,如果按哲学家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形式和内容而延伸出的“阶级斗争”,这样的“阶级斗争”只能是一种脱离“现实存在”而发生在意识形态中的斗争,而且必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而作为两个永恒存在着的“阶级”而论。——这才是十九世纪马、恩文本著作所批判和揭开的真实性。

然而,关于马、恩“重返唯物主义”的前提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确立其立场在现实中所肯定的、否定的,哪是不是正确性的?而为了寻求根据的问题,从而决定要从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着的“现实物质前提”,而作为是“立场”在现实中所占有的、必须由根据的前提来决定,这才是马克思、恩格斯决定“重返唯物主义”的现实前提和现实目的。

事实上,他们从现实中、从历史过程中所看到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由“现实的”无产阶级来改变“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才能发展、才能进步。那么,改变的根据在哪里呢?由此而决定以“重新唯物”的前提来确立“现实的物质前提”是立场占有的根据。这才是马克思、恩格斯决定“重返唯物主义”的前提和根本原因。然而,对这一事实,读者完全可以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那是看得到的。读者完全可以从青年马克思的发现:黑格尔的辩证法,那是立足在“哲学的基地”而推论概念的范畴,并从中所确定的立场,而既作为是推论其肯定的对象、否定的对象,以及否定之否定之后的肯定对象;同时又将占有的立场而作为是肯定、否定的根据。这就是马克思的界定:黑格尔的辩证法那是由于在立足地上而产生的颠倒,是颠倒现实、是颠倒历史的过程;而不是颠倒“哲学基本问题”中的存在。所谓颠倒就是将事物的本质和实体的实现过程,用“哲学体系”的形式,将现实中的“前者”所界定的本质实体,而等于是“后者”的思维反映的对象,这才是马克思界定的“颠倒”的原本理论。

实际上,马克思是从现实世界的现实性、以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这两个前提,从而证明:占有的“立场”那是不能作为是肯定、否定的根据的。因为“根据”那是支撑人类生活的存在前提,因此,“根据”就不是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中的存在前提。——这才是马克思早期著作的重大发现。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阶级斗争论”是从“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现实性”而理解和确定的,而不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存在着的“抽象性”而理解和确定的。

然而,从“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现实性”理解和确定的“阶级”,是会随着对“现存事物”的改变,那么“现实的人”是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现实存在着的事实,从而改变对进步“阶级”的重新确定。可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延伸的“阶级斗争”,一旦从“哲学的基地”而确定的两个阶级对象,那是改变不了的。对这一问题恩格斯在他的《终结》作过这样地说明:“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注:指黑格尔哲学)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选集》第1版、第4卷,第213页。)



同样,上个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延伸出的“阶级斗争论”,也“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同样也是“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用“客观真理”来作为是“绝对”的“化身”,而“无产阶级”这个概念,也就在这个“化身”的遮蔽下、而成为“绝对真理”的存在物。





理思  2009-5-16日

  
TOP
12#


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 “阶级斗争”? 那不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书本和思想观念中, 引伸出的“阶级斗争论”,  而是从“现实世界的现实中存在”的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事实的“现实性” 这个前提,  “国家政权”始终是一个剥削阶级,从而得出的“阶级斗争”的结论。 !!!
TOP
13#



        什么是“唯心”思想?

    什么是“唯物”思想?

    看不到“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个“历史事实”; 看不到“阶级斗争”是自“国家起源”以来,“国家政权”就是一个“邪恶”的“统治阶级”存在的“历史事实”; 看不到“阶级斗争”是劳动人民的劳动生产,始终是被这个邪恶的“国家政权”剥削着奴役着统治着。 而今天的我们,不去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事实,不去面对社会的现实问题,却企图在一切书本里和在思想家在哲学家们的脑袋里找到“阶级斗争”的根源,包括企图在所谓的“马克思主义”里,在“毛泽东思想”里找到“阶级斗争”的根源 。

    引用“爱国的孩子”的五篇文章,这个作者是谁?我不知道,但是,这五篇“反对马克思”的文章? 决不是“一般人的思想认识”的问题,这就是需要我们思考“阶级斗争” 这个根源问题。

    问题在于,“阶级斗争”是马克思制造的吗?

    而马克思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阶级斗争不是我的发明!

    那么,“爱国的孩子:在  《反人类的阶级斗争理论》一文中说: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挑起了新的对抗。他们用阶级斗争理论将人类社会阶级化,人为制造阶级隔阂,挑起阶级仇恨,宣扬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它与种族主义并列,是人类近代史上战乱不断,屠戮和暴力肆虐横行的两大根源”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爱国的孩子:“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就是以极端的方式将异己置于敌对,公然用阶级理论否定人性和人权的一般准则;这是人类暴力史上最恐怖、最持久、最极端的手法。在这个暴力理论中,人类社会延续的全部历史被阶级斗争化,人类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种类,而是由不同阶级种类所构成。这个不同构成的划分即阶级划分将人类社会描绘成阶级对立、斗争的角斗场,是一个阶级压迫一个阶级的炼狱”。

    把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的根本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问题,推卸到是马克思的对人类社会的“挑衅”?

    那么,鲁迅先生对中国整个社会历史的结论: 吃人?不难道也是对中国社会的“挑衅”吗?

    爱国的孩子:“马克思主义宣扬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鼓动无产阶级用暴力永远镇压异阶级。但这种暴力镇压和掠夺的实施也并未给无产者们带来丝毫利益,很快,立稳脚跟的暴力统治者就将权仗指向了广大的下层人民,并远比旧制度更加残暴地压榨他们。因为这个理论否定了人类社会自古建立的一切准则,它以打破旧世界为理由,催毁了人类千万年积累、沉淀的生存和生活法则,毁灭了人性、良知的存在基础,将以往社会中本来很少也还不稳固的合理、公正的基础完全破坏。新的专制者又从中有了阶级专政的理论根据,使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更加残酷”。

    那么,“刘邓路线”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

    “阶级斗争”熄灭了吗?而我们分明看到了国家与人民成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问题。劳动人民不革命,那就只能是越来越无产阶级化。可见,历史事实无情的说明,人类社会的问题, 中国社会的问题:“无产阶级”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TOP
14#


是谁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成为了一个“统治”人民的“特色阶级”?

    爱国的孩子:“你们的专制制造了一个思想的荒漠,却说这是太平盛世。人民除了奴性,就是服从,除了服从,就是奴性,你们把这叫做安定祥和。你们时刻宣扬稳定压倒一切,为的是把你们的特权永远固定下来,不容变更。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不毛之地;国人从此不思想,不敢思想。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沙漠,今天的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思想沙漠。在这里,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已不存在,所有的思想花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全被铲除干净。可这儿原本是一片生机昂然,思想家林立的土地,现在她荒凉得只有马虎思想,这丑陋的东西在强制施行。这是一个凭意识偏见而不是凭科学实践臆造的主义,你们把它强加给国民,让国人只能接受马虏主义 , 否则就难以生存,还将被治罪,被你们关押在刑事犯中间,借凶狠的杀人抢劫犯来迫害;这给一个民族造成了何等的苦痛和灾难”。
TOP
15#

爱国的孩子: 资本是人们用于生产更大财富的财富?

资本是生产财富的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财富的吗?不!它是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现代化的机器!!!看不到资本是吃人的机器,那么,你就只能 以为这个资本是“仁义道德”的产物,所以,你成为不了鲁迅成为不了马克思成为不了毛泽东b]
TOP
16#


“国家机器”是“为人民服务”的还是剥削掠夺和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这是“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历史上“主义”与“问题”之争的“核心”问题。

而“阶级斗争”得的根本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的“ 邪恶”与“正义”的“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

我们必须认清楚社会的历史事实:那里有压迫?那里必然要有反抗!

劳动人民始终是“统治阶级”的奴隶,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阶级斗争”的问题,就根绝不了。
TOP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恩格斯生前不止一次的这样说过,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是对马克思的思想最常见的误解。
牛牛饮水 发表于 2012-2-11 2:37:00


请问,在马克思以前,有没有社会主义的主张?那些社会主义的主张是不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而马克思提出的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自由联合体,是可以实现的,可以实现的就是科学的,难道不是这样吗?马克思提出的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实现途径就是通过阶级斗争达到消灭阶级消灭阶级斗争的目标,阶级消灭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就实现了,这难道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吗?

你认为恩格斯的定义不对,请用历史事实来证明,不要信口雌黄!
TOP
18#


“食衣住行教育”?者本来是人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现代工业革命的时代,人在脱离自然环境,问题在于这“食衣住行教育”的基本需求成为了“政府”通过“市场”抢劫人民的手段。

什么叫土匪?就是要想过: “食衣住行教育”这个条路?给“利益集团留下买路财!如此的社会,谁在制造阶级斗争
TOP
19#

不明白楼主转爱国的孩子的文章有何意义?
阶级,是一种社会分析方法,拿来顶用,可以说明一些社会现象,我们就用了,不同意用“阶级”概念分析社会,也可以,拿出你的顶用的方法来……
TOP
20#

回复 17楼济南龙仔的帖子

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自由联合体,是可以实现的----你怎么知道可以实现?
阶级消灭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就实现了----这也只是设想。
TOP
21#


济南龙仔 :马克思提出的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实现途径就是通过阶级斗争达到消灭阶级消灭阶级斗争的目标,阶级消灭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就实现了,这难道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吗?

不没收地主的土地怎么消灭阶级?

不停止资本的生产方式?怎么消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生产关系?

而谁给了国家和政府买卖土地的权力?

消灭“阶级”决不是消灭几个人,而是哪个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生产关系。

劳动生产没错,错在我们在为统治阶级去劳动去生产,

这就是 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根源
TOP
22#


济南龙仔 :马克思提出的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实现途径就是通过阶级斗争达到消灭阶级消灭阶级斗争的目标,阶级消灭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就实现了,这难道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吗?

不没收地主的土地怎么消灭阶级?

不停止资本的生产方式?怎么消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生产关系?

而谁给了国家和政府买卖土地的权力?

消灭“阶级”决不是消灭几个人,而是哪个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生产关系。

吴云龙 发表于 2012-2-11 14:57:00


你提的这些设问有事实依据吗?

消灭阶级,是一个很长的战斗过程,这个战斗过程需要全体劳动人民创造一系列的条件才能完成,你不知道吗?

没收地主的土地,是消灭阶级的战斗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劳动人民夺取国家政权以后,几乎马上就可以实施,新中国不是没收了地主的土地了吗?这不说明新中国是在朝消灭阶级的方向上走吗?【其次,你这样提问题,不能否证马克思主的革命理论就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提法,是无效论据】

资本的生产方式是什么?这是一个公认的科学概括吗?

消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具体做法有各种各样的,总的要求就是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新中国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难道不是在朝这个方向走吗?再说了,共产革命要消灭的不仅仅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而且是要消灭一切形式的剥削关系!新中国西藏解放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难道不是在朝消灭阶级的方向前进吗?【同样的,你的这个问题,也不是否证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论据,文不对题!虾扯蛋!你认为主义就是主张,马克思当然是有主张的,他的主张就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消灭阶级斗争,来实现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这样的思想是全世界第一人,这样的思想不叫马克思主义,叫什么?叫马克思思想?不管你叫什么,把马克思的这个开天辟地的思想叫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约定俗成的。后来出现了假货,是另一回事。你这个论据对否定马克思的共产革命的主张就叫马克思主义,同样的是无效论据。】

谁给了国家和政府买卖土地的权力,

这样的问题跑题没边了,资产阶级的政府要买卖土地,凭的就是国家机器的有组织的暴力性质!你不服气,你去打碎它啊!怎么能像个祥林嫂似的唠唠叨叨?【同样的,这个跑题的设问,也不能证明马克思的共产革命理论不能叫马克思主义。】

消灭“阶级”决不是消灭几个人,而是哪个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生产关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从来也没有说过消灭阶级就是消灭几个人,马克思主张的是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来消灭阶级,因为只要私有制存在,阶级分化就不可避免。《共产党宣言》讲的很清楚。
第二,老吴你的语文太差劲,应该这样写——“消灭阶级绝不是消灭剥削者个人,而是消灭这种造成剥削的社会生产关系”,俺给你改的,没违反你的原意吧?
第三,你这样的表述与马克思的说法有本质区别,因为生产关系这个东西,由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来决定。而人剥削人,不是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没有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就无法存在。而科学技术却不会因此就不存在了。
这是马克思的原话——“为了要从事生产,人们便要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经过这些社会的联系和关系,才会有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 第67页,苏联外国文书出版局,1954年版)——看清楚了没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前,生产关系在后,事实他们根本就是两回事!

【最后就是——你这句话,与马克思主义无关,同样的,不能否定马克思的主张可以叫马克思主义。又一个跑题的无效论据!】
TOP
23#

回复 17楼济南龙仔的帖子

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自由联合体,是可以实现的----你怎么知道可以实现?
阶级消灭了,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就实现了----这也只是设想。
牛牛饮水 发表于 2012-2-11 14:40:00


国际歌就是这样唱的……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法语发音就是“英特耐雄纳尔”
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给出了实现英特耐雄纳尔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所需要的社会革命因素,历史上都出现过,仅仅因为与马克思主张的方向不一样,没有消灭私有制而是保留了私有制,所以革命都失败了。

最后就是,你可以质疑马克思指引的方向对不对能不能实现,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是马克思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主张,马克思的革命主张就可以叫马克思主义!
TOP
24#

牛牛和老吴,哑口无言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