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定义货币的能力 [复制链接]

1#
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这次在两会上说了不少实话。“我们挣钱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增长速度”;“觉得自己“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在1986年 ”;“如果我们上学不要钱、看病不要钱、住房不要钱,那我们要那么多工资干什么呢?”。解决的方案,他主张:“政府不能只用给钱的方式,而应该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知道,从结论开始的论证叫做形而上学。不管作为你推论起点的那个结论多麽接近于真正的起点,最终还是要注定你演绎出得结论无法正确的。比如说政协委员崔永元的推论起点是“我们挣钱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增长速度”,奇怪地是,他由此得出的结论竟然是“赶不上就不赶了”,硬生生去找个冤大头“政府不能只用给钱的方式,而应该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结论本身都有问题,钱是政府给的?政府任何时候都不是会生钱的物体,他只会抢钱(抢穷人的)、乞讨钱(找资本家乞讨)。所以呢,那些领政府给的钱的人,你要记住,你领的钱不是抢来的就是乞讨来的。
那个工资物价赛跑论本身可以说明问题了,不过,你还要问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货币购买力的定义权力在资本家手里,让人们手里货币的增长速度永远小于商品价格的增长速度,是资本赚取利润的基本保障。如此继续追问下去才能够找到源头:私有制。

其实,他那句话更加说明问题:“觉得自己“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在1986年 ”。这话并不表明1986年是最美好的,因为崔委员是那个时候才工作的,也就是开始了独立的社会活动。此后的感受是一年不如一年,他如果清楚了,这个过程正好是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完备的过程,他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找个1966年参加工作的,他的感受一定是另一番景象了,绝对不是崔委员这种生活水平单调递减的感觉。

回头说说资本定义货币能力的问题。在2008年,资本操作的人光顾了我的小资本家朋友。我告诉他,给你什么价格也不能出卖你掌握的实业。因为,你手里的货币大资本有的是办法给你稀释。比如,你的企业每年只赚100万,一百年才能赚一个亿。有人出十亿买你的企业,你以为你赚了?错,等你把产业给了人家大资本家后,你忽然发现,你那企业一年能够赚几个亿了,不是提高了产量,是提高了产品价格。你手里的十个亿购买力下降了几万倍。

以上的例子是就资本操作的特殊例子说的。其实,它揭示了一个奥秘:是资本定义了货币的购买能力,不消灭资本主义,什么解决方案都是做梦




崔永元:月收入过万却经常感觉“钱不够花”
http://news.qq.com/a/20120311/000150.htm?pgv_ref=aio


觉得自己“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在1986年 当时月工资仅80元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人民网做访谈节目时,谈到为什么人们总是感觉自己不幸福的问题,崔永元指出,如果看收入数字,收入肯定是比以前高了,但为什么大家并不觉得自己挣的更多了?这是因为我们挣钱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增长,“所以很难在钱这方面找到幸福感。”

  文/本报记者李颖、武威

  谈幸福感

  健全社会保障就无需高工资

  崔永元说,自己现在的工资单上每月是8000多元,再加上其他收入,每月过万甚至更多都没有问题,但却经常感觉“钱不够花”。

  崔永元在人民网参加访谈节目时,讲述了自己的“挣钱感受”。他说,自己觉得“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在1986年,“那时候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80块钱”,虽然数字很小,但却感觉总是花不完,“跟同事吃饭抢着买单,想办法让自己有点儿高消费,之后还能存下来一些钱。”

  那么,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找回幸福感呢?崔永元认为,政府不能只用给钱的方式,而应该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果我们上学不要钱、看病不要钱、住房不要钱,那我们要那么多工资干什么呢?”

  谈保障房

  要实施追究制度

  在谈及保障房分配不公的现象时,崔永元提出两项建议:一是要有明确的规章条例,标示出有资格享受保障房的条件;二是要实施事后追究制度。

  崔永元认为,大家之所以认为保障房分配不公,是因为有些不符合条件的人住了进去。“当追究制度实施后,不符合条件的人是住进去了,但是一定要让他住不稳当,天天提心吊胆,一旦被发现了就得把房子退回来,即使他把房子退回来了,其个人诚信也受到了影响,同时负责分配保障房的官员也会受到一定的牵连。目前发达国家就是这么操作的,并且行之有效”。
最后编辑红石头特约评论员 最后编辑于 2012-03-12 07:22:05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whdgmh 于 2012/3/27 8:01:1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这就属于吹毛求疵了。资本主义在现阶段依然是进步的制度。虽然资本主义有弊病,但要消灭谈何容易,恐怕没几百年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的有生之年有小崔一样的感慨不是很正常吗?
TOP
3#

工资增加,物价上涨,这是价值规律所决定的。与货币的能力没有关系。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治下的中国,临最后崩溃的几年,银行所发的金圆圈根本不值钱,买一袋米要用一麻袋钱,甚至一麻袋还不够。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总不是好现象。控制物价上涨,给老百姓多多实惠才是治本。而要办到这一点,有许多不该进入市场流通的东西就应当尽量退出来。比如,住房,本来就不应该进入市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的福利待遇。医疗和教育也不应当市场化。这三大部门,本来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现在全都恢复到解放前,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寻找真理并不难。真理存在于特别能引起激动和愤怒的交汇点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