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意识形态变革的大反思之一 [复制链接]

1#
文化意识形态变革的大反思之一
——时代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质及其发展

周 承 友


文化是什么?意识形态又是什么?古往今来,关于文化的概念多种多样。其实,所谓文化,本义上就是指人类的精神创生,是人类意识的结晶和实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人类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社会意识的物化外化又转化为社会存在。所以,从广义上讲,文化即人化;从本义上讲,社会意识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文化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存在也表现为“虚”和“实”两个层面:文化心理意识和文化事业或文化实践。所谓意识形态,根据学界的考察,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特拉西那里,其含义是代表一种观念科学或思想科学,并与社会偏见和阶级利益相关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次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这个概念的演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使用和相关论述,可以给它一个简明的概括: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指一种特定形态的文化,是指与一定的社会性质或阶级利益直接关联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体系,包括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及其实践活动又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可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和实践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先导性意义。
当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和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发展,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的自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无产阶级从而全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最深刻变革。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人类的解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一批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列、斯、毛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出现。但随着实践和时代的新发展,因出现对社会存在发展变化认识的大误解,对“批判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认识上的大误解,包括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片面、错误的理解,甚至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在19世纪未20世纪初的西方和20世纪后期21世纪初的东方出现两次重大挫折。所以,回顾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中文化意识形态变革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时代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质及其发展
何谓时代?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时代就是历史发展本质的一种概括,就是指某一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及其发展的基本结构、态势和阶级(主体)力量对比的特点与走向的反映。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上看,资本主义兴起于十四十五世纪的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伴随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它在旧社会母体内获得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随后的法国革命、美国革命等资产阶级三大革命胜利,特别是经过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取得了世界性胜利,并基本成型,也成为一种世界体系。它以西欧北美为中心,使广大亚非拉前资本主义国家(除日本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时,到19世纪中期,与资产阶级相伴生的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831年至1844年法、英、德三国的三大工人运动开始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实践,特别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可见,1640年英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大时代——资本主义时代。其最初表现是自由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走向自为时代。
巴黎公社失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斗争态势发生了变化。同时,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垄断组织出现,以及美西战争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的深化等,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而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及其之间的战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及其胜利提供了可能。于是,历史发展也就转向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又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大时代。二战后,东欧和东亚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旧殖民体系开始崩溃,就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大时代和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中时代的重要表现。
二战结束,社会主义阵营扩大,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和军事强国的二度建立(1949年它拥有自己的原子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出现第一次转移(不再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旧殖民体系崩溃,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都迫使资本主义实施重大改良,并因此发展到又一个新阶段:社会资本主义(或新帝国主义)阶段。在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其社会客体关系和阶级阶层关系,特别是无产阶级的生存状态和构成边界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与革命的形成和形式等问题将不同于以往。同时,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因苏南关系分裂和前南斯拉夫的改革而引出了传统社会主义转型问题,即社会主义继续革命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改革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的探索,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及其生存问题初步解决以后,社会主义继续革命问题也就成为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题。相应地,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问题也将不同于以往。于此,世界历史的发展又转向:社会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转换时代。但时至今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革命并没有获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继续革命也基本上失败了。可见,新时代里,无产阶级的这两场革命的转换都任重道远。并且,随着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失败或修正主义的统冶,西方资本主义重新一统天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质加入)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与革命条件又有了部分新的变化。由此,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任务就更加艰巨。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完成时期。那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成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显现,工人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的无产阶级提出了“摆脱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任务。同时,伴随资本主义形成及其弊病的出现,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此条件下,当时年青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社会实际和无产阶级斗争之中,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经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前途,形成了马克思主义。
1842-1844年这三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阶级立场、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发生根本转变的关键年代。从此他们开始了全新的创造,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包括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剩余价值来源的揭示,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至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的创作,他们继续总结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经验,深入开展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其经济思想(以《资本论》为代表)、政治思想(如《法兰西阶级斗争》和《法兰西内战》中的思想)、哲学思想(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哲学思想)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论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论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进一步补充、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如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还有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基本完成过程,必然得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从而全人类获得解放幸福的科学和理论。它的基本思想也可以区分为:“批判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基本道路及其理论基础三个部分,归结起来,主要是:
(1)理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重点的辩证唯物主义。
(2)批判旧世界: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资本私有——雇佣劳动——剩余价值)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之间的基本矛盾,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及其意识形态的统治,经过无产阶级斗争(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3)建立新世界:无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大多数人的民主和专政国家、消灭阶级及其滋生根源,包括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化大生产与公有制生产关系(资产公有——自主联合劳动——计划主导——按劳分配),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就是它的“批判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特有道路(无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雇佣劳动、剩余价值而实行公有制、自主联合劳动、计划主导等而促进生产发展)及其主要理论基础(唯物史观)。
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研究的整个过程,可以得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含着三个公理:
唯物史观的第一个公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存在:本源上就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广义上还包括因分工而来的其他人类实践。马克思在其第一部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这种历史观,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理解观念的东西”。
唯物史观的第二个公理:社会发展是社会客体决定制约和社会主体能动实现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客体的决定制约,就是指社会客体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社会主体能动实现,就是指社会的发展变化又是通过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即阶级矛盾、阶层矛盾、个体与群体或群众的矛盾及其它们表现(党派矛盾)而实现的,也是通过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而分配客体发展资源与成果,聚集社会发展动力的。这就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思想。
唯物史观的第三个公理:社会历史发展是社会类形态发展和社会质形态发展的二重性过程的统一。社会类形态发展是由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的类特性所决定的,社会质形态发展是由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和人的发展的异质性所决定的;社会质形态发展不得脱离社会类形态发展,社会类形态发展又是通过社会质形态发展而实现的。这就是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内含的社会发展的“多线”理论的主要点。
自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已有160多年。根据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演进,可以得知,马克思主义发展明显地呈现出阶段性。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性区分的标准是:社会存在(客观或实践)上的第一个标准: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第二个标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实践发展的阶段性,社会意识(理论)上的又一个即第三个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高度。据此,马克思主义发展至今大体可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基本完成,马克思主义在与(外部)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获得广泛传播,推动着各国工人运动发展和建党,并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这是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成果。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代来临和列宁主义诞生、十月革命胜利,是转入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并且,自本阶段起,因东方和西方社会条件的不同等原因,马克思主义发展开始明显地区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脉络。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新中国等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即列、斯、毛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出现,是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成果。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社会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时代来临和铁托、赫鲁晓夫的改革,是转入第三阶段的主要标志。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苏大论战”和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是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但本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还任重道远。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160多年里,也出现了两次特别重大的挫折,即第二国际破产(西方社会民主党走上修正主义之路),导致西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转入低潮;“苏东剧变”和新中国变质等,导致东方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问题,列宁给予了基本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挫折问题,还有待全面的科学的总结,并达成共识。

2011年9月10日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7/11/16 11:17:53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