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的最后一集,说的是毛泽东率领二百名师范学生军,在当地警察的协助下,于长沙城南猴子石,一举逼降傅良佐的三千溃军的神奇故事。毛泽东当时只不过是二十四岁的学生,他是怎么敢去逼降溃军的呢?我觉得是毛泽东惊人的胆略促使他这样做的:
一、如果溃军进了长沙城,就要杀人,抢财物,发横财,老百姓就要遭殃。毛泽东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要保护百姓,保护长沙城,阻止溃军进城。“铁肩担道义”,在毛泽东的心里,“有所不为,亦必有所为”,只有该做与不该做之分,没有困难大小之分。即便有千难万险,也要保护长沙,保护老百姓。“没有枪,老子也要给他变出一堆枪来!”有了坚定的信念,办法也就来了。
二、就是毛泽东以他深厚的底蕴,对溃军的心里的分析很透彻:他们打了败仗,没有了斗志;部队起码的编制被打乱,不能统一领导,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战斗力。再加上长沙城南猴子石,哪里的地势复杂,便于设伏。
三、通过几年的学习生活,毛泽东已经把同学们团结在自己的身边,有了坚实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有了二百人的训练有素的学生军。他的同学、老师已经被他的人品、学识所折服。
逼降了傅良佐的溃军,在毛泽东看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可这件事却有着重大意义,这预示着一个伟大的军事统率就要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