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学习.讨论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应用(修改版)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6068
|
回复: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应用(修改版)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64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水调歌头999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11
积分
77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26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2-06-29 13:44
|
只看楼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应用(修改版)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个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一般来说,也就是从战略上说,归根结底地说,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决定性作用(但千万不能由此得出,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总纲,是我们要抓的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哲学上容易进入的误区。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上了修正主义的当,受了修正主义的骗。修正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反对“抓革命,促生产”,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而生产关系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决定地位。一定的生产关系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发展状况而产生,并且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的。当然,我们对生产力发展状况必须做综合考察。不要只看到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等,更要看到人的因素,譬如人的政治思想觉悟程度等等。例如,俄国和中国在搞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单从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看,生产力状况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方。但由于受剥削、压迫最深的中俄劳苦大众,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强有力的领导下,政治思想觉悟得到了空前提高。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生来的穷命,迫切要求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处境,彻底砸烂那人吃人的旧世界,他们已焕发出史无前例的革命干劲。在马克思主义熏陶下觉悟了的劳动人民,谁还愿意再搞私有制?谁搞,他们就会跟他拼命!再加上又有巩固的工农联盟。所以,中俄两国完全具备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成了唯一最最适合当初中俄两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决不是像修正主义者所说的什么“先天不足”,这已被中俄两国后来的社会主义辉煌成就所证实。总而言之,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倘若不依据生产力发展的综合状况,凭想当然地建立一种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最终结果必将受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客观规律的惩罚而失败。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东西,它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在不追本溯源的情况下表现为决定性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就能促进生产力多快好省地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就会阻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此时,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就成为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我们这样说并不违背生产关系归根结底由生产力决定的客观规律。试想一下,当我们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进行质的变革之前及之中,或者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部分进行改变之前及之中,是否已经对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感性材料思考过?是否已经对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思考过?用何种形式的生产关系取而代之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原生产关系如何改变才能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切难道不是在以生产力发展状况为标准吗?这一切难道还不足以承认了归根到底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吗?所以我们这样说不但不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说法,而且避免了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双方地位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转化的矛盾是绝对没有的。事物的发展,就是依靠解决事物中的矛盾来完成的,就是依靠促成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进行有利的互换来完成的。又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实践与理论的矛盾,从战略上说经济基础、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虽然不能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在私有制的旧社会萌芽并小规模发展,但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首先夺取政权、打垮旧的上层建筑、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斗争,不正是由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将要大规模建立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吗?不承认这些,就不是唯物主义者。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上层建筑与理论的反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在不追本溯源的情况下,也会表现为决定性作用,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认为,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回事;当我们认识了这个规律后,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去发展生产力,去找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去抓社会的主要矛盾则又是一回事。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与幸福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个要素。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马克思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毛泽东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诚然,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工具和新的工艺过程对发展生产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终究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并且只有由劳动者掌握使用,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而劳动者积极性的高低,又取决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否合理及合理的程度。合理了就有积极性,不合理就没有积极性;有积极性就合理,积极性愈高就愈合理,没有积极性就不合理。说实话,绝对合理、百分之百合理的现象恐怕很难出现,反正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未出现过(即使有朝一日出现了,那也只是暂时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绝对合理还将被打破。如果长期出现,那岂不是可以认为人类社会能够在长时期内不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种基本矛盾吗?),出现的只是极不合理、不合理、相对合理和比较合理。进而,我们人类发展生产力实际要抓的关键,要抓的纲,要抓的主要矛盾,也就是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向着比较合理的方向前进,也就是不断地使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地使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或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而言之,革命、变革永远是历史的火车头,永远是纲,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一样,只不过那时的这种革命、变革不再表现为阶级与阶级的斗争而已。当然我们的革命、变革决不排除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为前提,也就是不排除新的生产关系要由生产力发展状况来决定的前提(前提的东西、基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关键的东西、主要的东西、主要矛盾、纲,毛泽东不是说过“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吗?)。又因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阶级关系。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与劳动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对抗关系。对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触动反动阶级的利益,必然引起阶级冲突。因此这种要求变革或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斗争实际上就是阶级与阶级的斗争。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阶级矛盾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纲,是一切工作(包括发展生产力)的总纲。想一想,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我们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正是主要由这种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前赴后继的阶级斗争来推动的吗?不正是人民群众的这种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阶级斗争冲击着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并使其得到部分改变或根本改变吗?不过,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被剥削、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自发地完成的。
五十多年前,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发挥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翻了身,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他们不再受剥削、受压迫。但由于社会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它还不稳固,还很不完善。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痕迹束缚着劳动人民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发挥。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都还充满着激烈而复杂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存在着产生资本主义和新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根源和经济根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最后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个矛盾的双方地位,还有可能发生暂时的、不利的转化,即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其实,历史上任何一次新旧制度的交替,在一个很长时期内都存在着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更何况这种要在整个地球上彻底铲除剥削制度的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呢?1976年10月开始的血淋淋的资本主义复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主义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仍然需要不断地巩固和变革。这种不断巩固和变革的斗争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它集中体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牢牢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深入开展上层建筑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有这样,才能排除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习惯势力的破坏和阻挠,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巩固和完善,保证社会主义生产的正确方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碎旧社会加给劳动人民的种种精神枷锁,使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社会,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抓革命、抓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在阶级社会里,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客观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决不能人为地把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分开,其实也是分不开的,存在决定意识嘛。你如果离开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个纲去搞生产斗争,其结果,就是让生产斗争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连在一起了,就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来挂帅生产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会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蜕变了,就会破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
1976年10月,无产阶级最可耻的叛徒华国锋等人勾结走资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从此,中国走上了复辟资本主义的道路。一个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的社会主义中国,蜕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新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劳动人民再次陷入被剥削、被压迫、被羞辱的境地。尽管他们终年劳累,但创造的大部分财富,都被官僚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用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夺走了,贫富差距都已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官僚、资本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却远远低于富人家里的狗。他们省吃俭用地培养着孩子,强忍痛苦和屈辱,梦想着出头之日。许许多多的普通劳动者忙乎一年,还抵不上当官的玩上两三天的收入,稍有不服就被社会舆论指责为“生了红眼病,看不得人家富的懒汉”。不仅如此,他们还随时面临着失业。他们对统治者散布的“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幻想开始渐渐失望了,对于劳动已愈来愈没有积极性了。这一切,究其根本原因,是万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所有制所致。这种所有制,这种生产关系,已严重破坏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已严重阻碍着生产力加速发展趋势的充分实现。当然,在某些时候也能快速发展一阵子,但那是用“吃尽祖宗的老本,掏空子孙的资源”的绝后代做法,是“用大烟调动一时猛劲儿”的做法。这种做法,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对社会生产力歇斯底里式的破坏。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唯有革命,用革命的暴力彻底摧毁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夺取政权,重建无产阶级专政,重建社会主义。阶级的仇恨决不忘,血债要用血来偿!
作者:水调歌头999
写于2012年3月,2012年6月
修改。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whdgmh 于 2012/7/8 1:33:37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210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天道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204
积分
168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01-02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2-06-29 17:19
|
只看该用户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一般来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在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这是时期是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其本质是在这个时期,生产关系处于剧烈变动时期,生产关系的革命每天都在发生,毛主席说:抓革命,促生产,点出了社会主义这个特殊阶段,矛盾特殊性,主席带领人民建国以来28年的奋斗史,更加充分证明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4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水调歌头999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11
积分
77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26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2-07-02 00:43
|
只看楼主
一、建议天道同志重温一下《矛盾论》。
二、建议天道同志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出发研究一下,为何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为何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为何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无产阶级看历史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文革讨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