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火眼金睛
» 本地外地族群冲突根源在户籍制度?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6025
|
回复:
1
本地外地族群冲突根源在户籍制度?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3727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雪狐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36
积分
60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04-19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2-07-04 15:12
|
只看楼主
按:中山沙溪事件。是社会矛盾积压的结果。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产物。说白了就是阶级斗争 。
转:本地外地族群冲突根源在户籍制度?
原编者按:发生在广东中山沙溪的族群冲突,如此文作者凯迪网友幽壹所说,不能简单地视为是当地人太过排外与外地人太过凶狠,根源在于户籍制度。这种说法究竟成立不成立?如果不成立,也不能简单地把根源归结为户籍制度,那么冲突发生的根源又是什么?如果成立,那么现行户籍制度所以还在维持的根源又在哪里?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本地外地族群冲突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
近日,广东中山沙溪镇一起简单的少年互相打斗事件,因为地方治保会人员的介入,使事件逐渐复杂化,最终成为全国瞩目的本地人与外地人(四川)之间互相打斗的群体事件,并且越闹越大,一发不可收拾。
从去年到现在,广东省地面上先后爆发了:潮州古巷事件、广州新塘事件,以及近期爆发且至今尚未平息的中山沙溪事件等。在这些事件中,本地人与外地人间出现了严重的暴力冲突。而且,这已不是个案,也绝不是偶然发生的。事实上,这类冲突都是矛盾长期积压后的大爆发。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究竟怎么了?
此次中山沙溪事件发生之后,有些人简单地将其视为是广东人与四川人之间的族群械斗,要么就说是广东人太过排外;要么就说是四川人太过凶狠。笔者认为,这类论断都未免太过于简单化了,没有抓住事件的本质。
不错,从历史来看,广东人有较强的宗族传统,而四川人则有较强的帮会传统(袍哥),双方的人员都比较容易聚集,并且较敢出手。双方这种传统文化,当然对此事件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事情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冲突的双方是哪里人,而是数十年来,严密的户籍制度以及依附在其上面的各项不同福利待遇。它给外地人加上政治标签,使他们无法享受公平的社会保障、就业机会、创业机会等,由此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公。长期以来,户籍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使部分富裕地区的“本地人”长期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自认高人一等;另一方面则使部分“外地人”长期产生受挫的感觉,自认权益得不到保障。在身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外地人的身上,这种怨气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化解。
无论是潮州古巷,还是广州新塘,或者是此次的中山沙溪,这些地方都有一些共同点:当地的中小企业众多,民营经济活跃,社会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尤其是来自同一省市的)众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建设者,但却长期难以享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和福利,长期被歧视和边缘化,当地人则凭着本地户口享受就医、就学、养老、分红等各项福利。这种由于户籍不同而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极端不平衡,人为地撕裂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员之间和谐,使双方的裂痕越来越大,直至被一次偶发事件彻底引爆。
尽管在此次沙溪事件中,身为冲突主角之一的“外地人”(四川人)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诉求,但是他们其实就是在表达对僵化的户籍制度强烈不满,借此发泄长期的怨气。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本地人与外地人所享受到的权益完全是不对等的,本地人所获得的社会保障,要远远高于外地人。而且,不管你在当地生活了多久,哪怕是十年二十年,只要你没有取得当地的户口,你就无法享受“本地人”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这怎能不让同样每天在当地劳作的“外地人”心生怨气呢?
因此,尽快废除户籍制度,还公民自由迁徙权,并使社会福利均等化,才是解决这类本地人与外来人暴力冲突的根本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铲除冲突的土壤,使本地人外地人,都融为一家人
幽壹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youyi009
幽壹2012年6月28日于深圳
【相关新闻】广东中山发生一起重庆等地外来人员聚集事件(组图)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412630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7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共和国的摇篮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93
积分
56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30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2-07-06 09:40
|
只看该用户
楼发表的意见还是正确的,他把中国社会群体事件结症讲到点子上了,中国城镇户藉制度除了近三十年为购房需要可迁动外,其它一律不准迁动户口,这种政策并不是政府不知道原委,而是有意造成城市民众与农村来城市打工者之间的差别与矛盾以达到转移社会矛盾的目的。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