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三篇第十章第四节 批判各领域的复辟回潮 [复制链接]

1#
第四节  批判各领域的复辟回潮
   
   壹、本节概述

   一九七四年一月五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敢于同旧传统观念决裂的好青年——柴春泽》
   编者按:这是下乡知识青年柴春泽给他父亲的复信,很值得一读。这封信,代表了我们的革命小将在思想领域里向老将的挑战:看谁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柴春泽,还有千千万万的下乡知识青年,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扎根农村,建设农村,与轻视农村、轻视农业劳动的旧思想、旧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我们的老将们,经受过革命斗争的多次考验,经过了党的长期教育,在人民群众中亨有很高的威信,更应该坚决地支持子女上山下乡,扎根农村。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革命小将向老将挑战,也愿意看到更多的革命老将接受小将的挑战,带领小将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
   调查附记
   柴春泽,原是辽宁省赤峰市红代会副主任。一九七一年中学毕业时,他在学校最先贴出大字报,申请到风沙大、路途远、环境比较艰苦的翁牛特旗插队落户,锻炼成长。
   到翁牛特旗玉田皋生产大队半年多,青年点出现了一股“转点风”,他的父亲也动员他转回赤峰县。柴春泽感到这场斗争的激烈,更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实行《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两个决裂”,坚持实行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教导。他给父亲回信说:“爸爸,我是响应毛主席的指示来到农村的,您是一个具有二十七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建议您考虑一下您的意见是否符合党的利益。”不久,父亲来信做了自我批评,支持儿子扎根农村的决心。柴春泽感到很高兴,在农村干得更加出色了。
   去年六月,柴春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八月三十一日,他突然接到父亲的一封来信,告诉他现在有一个招工的机会,一定不要错过。他很不平静,觉得父亲思想上的反复,在一些家长中间很有代表性,便把父亲的信和自己写的复信在青年点拿出来公开讨论,鼓舞了战友们扎根农村干革命的雄心壮志。他父亲收到这封复信后,又受到很大教育,承认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但因公出差,没有来得及回信,便嘱咐柴春泽的弟弟、妹妹向哥哥学习,并让柴春泽的母亲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春泽。
   柴春泽所以有这样高的路线觉悟,敢于向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是由于他在党的领导下,能够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积极参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下乡两年来,他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了五遍《共产党宣言》,通读了《毛泽东选集》四卷,学习了《法兰西内战》、《自然辩证法》、《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选学了《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有关章节,写了许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体会和学习心得笔记。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三日,叶剑英致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
   就江青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联系实际批林批孔点名批评自己一事,表示接受江青等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对他的帮助。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四日,《人民日报》刊登朝华的文章《无标题音乐没有阶级性吗?》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四日,《人民日报》刊登初澜的文章《应当重视这场讨论》
   当前正在展开的关于无标题音乐是否反映社会内容、有无阶级属性问题的讨论,引起了音乐界和各级文化部门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注意。这个问题提得很及时,很重要,这是贯彻十大精神,抓好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同继续搞好文艺革命直接有关的一件大事。“大事要讨论,讨论才能引起注意”。我们应当关心这个讨论,并将这一讨论逐步引向深入。
   为什么要展开这个讨论?仅仅是为了对某些无标题音乐作品作些分析评价吗?或者是为了对音乐的标题性或非标题性问题作学术研究吗?统统不是。这是文艺战线的一场大是大非的论战,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文艺观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世界观、文艺观在文艺的根本性质问题上所展开的又一次重大斗争。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人民日报》刊登钟志民《一份退学申请报告》
   编者按:南京大学政治系学员钟志民的这份申请退学报告,自觉地批判了自己“走后门”进大学的错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工农兵学员向地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新的进攻,反映了教育战线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
   这份报告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革命干部的子女,是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浪中锻炼成长,还是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享受“特殊照顾”?二、革命干部是教育子女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还是把子女当做“私有财产”,把“走后门”上大学作为成名成家的阶梯?建议大家读一读《战国策》上《触@①zhé(音哲)说赵太后》这篇文章,看看触@①zhé规谏赵太后不要溺爱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的故事吧!那是说的剥削阶级内部的事。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这是事关反修防修,事关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严重注意吗?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刊登宇晓的文章《驳一种修正主义的音乐谬论》
   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音乐理论,对“音乐”的概念,作了种种玄妙莫测的解释。特别是对无标题音乐,说得更玄,说是什么“纯音乐”,“绝对音乐”,是一种“超凡”的幻响,等等。这纯粹是骗人。当前出现的关于无标题音乐没有社会内容,仅是表现某种情绪的变换、对比的谬论,是资产阶级的欺人之谈,是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回潮的一种反映。对它的虚伪性、反动性与危害性,必须予以彻底揭穿,进行严肃的批判。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日,《人民日报》报导《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形势大好 电影战线斗、批、改步步深入,一批彩色故事新片将在全国上映》
   这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也是把革命样板戏的经验运用于故事影片的一次可贵的实践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九日讯 春节前夕,我国电影战线传来了喜讯:彩色故事片《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等已经摄制成功,从一月二十二日起将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
   《火红的年代》等四部彩色故事影片的诞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也是把革命样板戏的经验运用于故事影片的一次可贵的实践。它反映了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形势大好,电影战线斗、批、改正在步步深入。
   这批彩色故事影片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为纲,努力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洋溢着火热的革命激情。《火红的年代》,是中国工人阶级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曲壮丽颂歌。它通过炼钢工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粉碎帝、修、反的封锁和破坏,炼出了“争气钢”的战斗过程,成功地塑造了赵四海这一具有高度路线斗争觉悟的工人阶级典型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党的阶级路线和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革命胸怀。《艳阳天》,是描写农业合作化时期,以萧长春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同混进党内的历史反革命分子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影片深刻地揭示了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反映了我国广大贫下中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青松岭》的故事发生在偏僻山区的一个生产大队。影片围绕着由谁掌鞭赶车的事件,展开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描写了张万山这样一个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贫下中农的典型形象,歌颂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胜利。《战洪图》叙述海河两岸人民战胜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英雄事迹,表现了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和顾全大局的胸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这四部彩色故事片,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分别摄制的。各摄制组接受任务后,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战斗。他们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深入开展批林整风,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并结合创作实践,不断开展文艺领域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这些影片的拍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也是对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有力批判。摄制组里,党的一元化领导代替了过去的“导演中心制”。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美工、照明、服装、化妆、道具、制景、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了新型的创作集体,与广大工农兵相结合,打破了过去冷冷清清关门拍戏的局面。他们走出大门,把电影剧本交给工农兵群众讨论,对剧本的内容、细节,以至一句台词、一件道具,都认真加工修改,使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他们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和群众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一起参加劳动,虚心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改造世界观,努力表现好工农兵的形象。广大工农兵和革命群众对影片摄制工作给予了热情支持,他们说:“拍好革命电影,我们也有一分责任。”在群众大力支持和鼓舞下,摄制人员的革命干劲更足。为了早日完成任务,《火红的年代》摄制组盛夏冒着高温,在钢花飞溅的平炉前坚持拍摄;《战洪图》摄制组赶拍雨中抢险的场面,寒冬也整天泡在水里坚持工作,从不叫苦。他们说:“党中央、毛主席寄希望于我们,工农兵寄希望于我们,早日拍好革命电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春节期间同时上映的新影片还有: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根据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移植的粤剧影片),彩色木偶片《小八路》,彩色纪录片《喜看农业大丰收》(一)(二)(三)号,《工农业生产的好后勤》,彩色科教片《新法制革》、《海带》,科教片《南京长江大桥——施工技术》,彩色科教片《修旧利废》、《地震》、《向炉龄要钢》。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日,《人民日报》报导上海乐团创作、演出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工农兵群众热烈赞扬这部作品革命气势磅礴,民族色彩浓厚,交响效果强烈丰富
   据新华社上海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九日电 继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之后,又一部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在上海正式上演了。这部作品革命气势磅礴,民族色彩浓厚,交响效果强烈丰富,博得了工农兵群众的热烈赞赏。
   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是上海乐团创作和演出的。它以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唱腔、曲调为基础,根据交响音乐的特点进行了再创作。全曲共分九个乐段。第一段《乘胜进军》,以雄壮的歌声和飞速的行进节奏,描绘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胜利进军势不可挡的情景。接着,根据京剧中的主要情节和英雄人物的主要唱段谱写七个乐段,通过器乐合奏、合唱、独唱、二重唱、无伴奏合唱等形式和多变化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苦难遭遇和英勇斗争,展示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最后一段《胜利会师》,以气势雄浑的大合唱,表现战斗的胜利和继续革命精神,热情颂扬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使整部作品达到了高潮。
   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是一九六七年开始创作的。上海乐团的创作人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鼓舞下,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批判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决心进行交响音乐革命。经过六年多的实践,终于成功地把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搬上了交响音乐舞台。
   这部作品体现了中国声乐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西洋器乐演奏和伴奏中,增加了锣鼓、京胡、板胡、琵琶、笛子等中国民族乐器,使音乐形象增添了浓厚的民族色彩。作品运用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有时高昂豪迈,有时细腻深沉;有时用以叙事,有时用以抒怀,有时又用以描写意境。《迎来春色换人间》这一乐段中,当杨子荣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时,合唱队也唱出同样的唱词作为他的回声,这样既描叙了林海雪原的开旷辽阔,烘托出杨子荣穿越丛山峻岭、只身深入匪巢剿匪的英雄气概,又表现出“千百万阶级弟兄犹如在身旁”的深刻意境。这样虚实结合的手法,起到了丰富交响效果的作用。这部交响音乐还有一个颇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把京剧中的李勇奇改为英雄群象,采用合唱的形式演唱“这些兵急人难”和“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这两个唱段,表现出在党的启发教育下,千千万万个李勇奇正在觉悟,成长。“这些兵急人难”这一唱段,还采取了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把西洋音乐的手法和京剧传统的唱法结合起来,并以人声呼应代替器乐演奏作过门,听来倍觉亲切感人。
   上海乐团在创作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的过程中,精益求精,反复修改了十几稿,力求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他们对每一个乐句精雕细刻,严格要求。例如第四乐段《誓把反动派一扫光》中参谋长的独唱,原来是以合唱的形式演唱的,气势雄伟,效果很好,但这样参谋长的音乐形象压过了杨子荣的音乐形象。创作人员学习革命样板戏关于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创作原则,经过反复推敲,减少了参谋长唱段中的合唱部分,又在杨子荣的独唱中运用了合唱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这样,主要英雄人物杨子荣的音乐形象就显得更加高大和突出了。
   几年来,上海乐团的文艺工作者把深入工农兵,接受再教育,不断改造世界观,加深对工农兵的感情,作为创作和演出的思想基础。
   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的创作,得到了广大工农兵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刊登段文秋的文章《柴春泽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刊登邓绪东的文章《为“扎根精神”叫好 读柴春泽的信有感》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解放军报》刊登钟志民同志在校党委常委一月十七日约见他时的谈话记录《珍惜革命前辈鲜血换来的革命成果 决不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过日子》(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整理)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新华社报道:《热烈支持反潮流的革命精神 南京大学党委批准钟志民的退学申请;全校师生员工纷纷表示学习他敢于反潮流,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进一步搞好教育革命》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刊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文章《孔子是怎样利用教育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的?》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新华社报道《钟志民的父母积极支持儿子退学的革命行动  让孩子听毛主席的话,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编者按:南京大学学员钟志民的《一份退学申请报告》在本报刊登后,钟志民的父母立即表示坚决支持儿子的退学要求,并检查和批判了自己“走后门”的错误。革命小将挑战,革命老将应战,值得欢迎。值得支持。
   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当中,我们一定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认真纠正“走后门”之类的一切不正之风。这是关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反修防修的大事,必须认真对待。那种明知是错,只要“下不为例”就可以了的说法,既是为资产阶级思想打掩护,也是广大干部、群众通不过的。钟志民父母的革命行动,鲜明地表现了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风尚,应当加以发扬。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由江青指派迟群、谢静宜调查后写出的《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
   1973年7月10日下午,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初二(一)班进行英语考试,张玉勤交了白卷,并在试卷背面写道,“我是中国的人,何必要学外文,不学ABCD,也能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为此张玉勤受到班主任杨天成的批评,并要她作出检查。
   1973年7月12日,学校负责人罗天奇在初中班学生大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了她,要求各班对此事讨论批判。由于老师批评方式失当,加上其他原因,张玉勤当日称病请假离校后即投河自杀,
   1973年7月14日在水库中找到她的尸体。
   事情发生后,公社、县有关部门和学校都已做了调查并处理。
   1974年1月,江青在一份内部刊物上看到此事后,派迟群和谢静宜带人到马振扶公社中学重新进行调查。
   他们召开了两个半天的座谈会,于1974年1月26日写出《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
   《简报》指出:马振扶中学学生张玉勤(张因考试不及格,受到批评后自杀)是被修正主义路线逼死的,该中学扼杀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向无产阶级反攻倒算,其实质是复辟。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周恩来起草中央通知
   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周恩来为转发《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起草中央通知:
   要求河南省委对此事认真复核,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
   各地也应注意,检查有无类似的个别情况。
   张春桥阅后批:个别二字建议删去,复辟现象不是个别的。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 通讯员《老一辈打仗干革命,我们也要革命: 钟志民同志谈申请退学的思想经过》
   
   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意大利摄影师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纪录片。
   
   一九七四年一月三十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 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
   
   一九七四年一月三十日,《人民日报》报导《狠批孔孟之道 深挖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老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召开批林批孔座谈会纪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冯友兰说:
   林彪特别欣赏孔老二所讲的“克己复礼”。他写道:“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从一九六九年十月到一九七○年一月,在不到三个月内,他和他的死党叶群,一唱一和,把这几句话写成了四个条幅,互相鼓励,挂在他们的卧室内作为“座右铭”。是哪一种人就有哪一种人的思想。林彪这个现代的复古主义路线的头子,真是抓住了古代孔子的复古主义路线的核心。
   孔子所说的“礼”,就是奴隶主阶级的规章、制度、社会秩序。孔子“复礼”,是要复辟奴隶制,妄想把当时中国社会恢复到奴隶社会。刘少奇、林彪一类政治骗子“复礼”,是想复辟资本主义,使中国重新沦陷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过去我的立场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立场。我的世界观和所走的路线,都是复古主义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尊孔。过去我在哲学战线上的写作和行动,都是同当时政治上的尊孔配合起来,为当时的复古主义的反动路线服务的。我是“五四”运动时代的人,可是我拥护孔家店。经过“五四”运动,封建式的拥护方式不行了,我就用资产阶级的方式,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我在三十年代写的那部《中国哲学史》以及在抗战时期所写的宣扬儒家垃圾的那些书,这就同蒋介石的尊孔配合起来,为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统治服务。解放以后,资产阶级方式又不行了,我就用修正主义的方式,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我在六十年代所写的那半部《中国哲学史新编》,这就同刘少奇、林彪的尊孔配合起来,为他们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育,以及参加批林批孔的斗争,我才逐步地对于现代和古代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以及其间的连贯性有所认识,对于我过去的中国哲学史工作的危害性之大有所认识。我们现在反对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保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就必须从这两条路线的历史根源上,彻底批判以孔子为首的复古主义路线,宣传从法家开始的反复古主义路线。“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要害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汤一介说:
   林彪这个叛徒、卖国贼,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孔孟的“德”、“仁义”、“忠恕”,就是林彪用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篡改党的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的反动思想武器。
   正当我国各族人民欢庆国庆二十周年的时候,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在暗中干着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勾当。他给他的死党叶群写下一个条幅:“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句话原是出于《尚书》,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信徒赵良用来攻击当时法家的代表商鞅的。事隔两千多年,林彪这个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为什么又搬出儒家“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一套呢?而且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刻提出这一套呢?这不是偶然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思想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实践。这一革命震撼了世界,把帝、修、反吓得要命,沉重地打击了地、富、反、坏、右以及他们在党内的代理人,大大地巩固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因此,这个隐藏得很深的反革命林彪实在按捺不住他自己,就用两千多年前儒家攻击法家的反动东西“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来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什么是林彪要行的“德治”“仁政”呢?《“571工程”纪要》这个反革命政变纲领,是他要行“德治”“仁政”最好的注脚。林彪鼓吹“恃德者昌”,就是要对反动派“一律给予政治上的解放”,把被我们打倒的地主资产阶级重新扶植起来,变无产阶级专政为资产阶级专政;林彪鼓吹“恃德者昌”,就是要使地主、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得到真正的解放”,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变为地主资产阶级所有制;林彪鼓吹“恃德者昌”,就是要用孔孟之道代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用孔孟之道的“德”、“仁义”、“忠恕”等反动思想来篡改党的理论基础。革命人民对林彪鼓吹的这一套是坚决反对的。我们对于鼓吹“德治”“仁政”、妄想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派,决不施“仁政”。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得好:“‘你们不仁。’正是这样。我们对于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决不施仁政。”一切要把历史拉向后退,反对革命的反动派,都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命运。孔孟鼓吹反革命的“德治”、“仁政”,没有能挽救得了奴隶制的灭亡。林彪乞灵于孔孟的“德治”、“仁政”也救不了他们的命。这个叛徒、卖国贼和历史上一切倒行逆施的反革命小丑一样,变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毛主席指出:“凡属倒退行为,结果都和主持者的原来的愿望相反。古今中外,没有例外。”古今中外的历史,完全证明了毛主席的这一英明论断是一个真理。无产阶级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就要镇压一切主张复辟倒退的反动派,揭露他们各种反动虚伪的说教,让他们的反动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对林彪、对孔孟的反动思想的批判,一定会使无产阶级专政更加巩固,使我们的路线觉悟更加提高。彻底批判林彪和孔老二的反动思想,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一良说:
   从林彪这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信徒的鬼花招,可以看出他跟两千多年前的祖师爷孔老二是一脉相承的两面派。林彪长期以来千方百计地掩盖自己的反革命真面目。在他指使别人东拼西凑的卡片里,有不少条条是关于“忍耐”的。他早就写下了“忍耐”两个大字,告诫自己“岂可为了一区区小人,区区小事而耽误自己终身大事”。什么是林彪的“大事”?不就是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吗?一生为复辟奴隶制而到处奔走卖命的孔老二,也叫嚷什么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林彪和孔老二隔了两千多年,可是都为自己的“大事”而号叫“忍耐”,正由于他们都妄图阻挡历史车轮前进,都要搞复辟倒退。他们是有共同政治需要的一丘之貉。“忍耐”这两个字,听起来多么善良而无辜,它背后却隐藏着把历史拉向倒退的复辟阴谋,掩盖着使千百万人头落地的血腥罪行。我们必须予以彻底揭露和批判。
   林彪阴谋诡计的一根毒蔓上挂了两个黑瓜,“忍耐”以外,还有所谓“韬讳(晦)”。这是他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上学来的。林贼的“韬晦”就是说,躲在阴暗的角落,把凶如尖刀利剑的狼子野心藏在套子里,忍耐又忍耐,掩饰再掩饰,一旦时机成熟,恶狼就立刻跳出来吃人,来搞罪恶滔天的“571工程”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反动派不可能认识这条规律,总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尽管林彪以一系列反革命策略来隐蔽自己,伺机而动,妄图拉历史车轮向后退,历史潮流照样奔腾前进。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深远的意义。林彪无论怎样以不变应万变,千方百计“忍耐”“韬晦”,都无损于社会主义一根毫毛。等到他反革命魔爪刚一露头,立即被抓住,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下,林彪连同他的“五七一工程”统统被粉碎。任何阴谋诡计都挽救不了这个叛徒、卖国贼彻底灭亡的命运。
   
   一九七四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转发《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简报》的通知
   经毛泽东批准。
   通知指出:“请河南省委认真复核,严肃处理这一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复辟的严重恶果,并迅速将处理结果上报。各地也应注意,检查有无类似情况”。
   
   一九七四年二月,江青等人关于张玉勤事件的指示
   江青在一次会议上说,马振扶公社中学的张玉勤事件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逼死了天真的女孩子,“要向全国控诉”。
   王洪文也指示要给该校老师和负责人“判重刑”。
   迟群把江青、王洪文这些话用电话通知了中共南阳地委。
   当地政府对这一事件重新作了处理。罗天奇、杨天成被判刑2年。
   唐河县层层办学习班,揪“罗、杨式人物”,共批斗了280余人。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按文件精神检查、揭露修正主义路线回潮和复辟。在全国掀起“反复辟”浪潮。
   
   一九七四年二月二日,国务院科教组在《教育革命简报》上登载一批教育系统批走后门的材料,并加编者按语:在批林批孔中,要抓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严肃检查、批判和纠正走后门这种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不正之风。
   之后,一些高等院校开始揭发、追查走后门上大学问题。
   
   一九七四年二月六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
   汇报政治局会议情况。
   并就一些地方和机关批走后门一事提出:如果只研究走后门一个问题,这又太狭窄了,不正之风决不止此,而走后门又要分析,区别处理,才能收效。
   毛泽东圈阅了此信。
   
   一九七四年二月五日至八日,国务院科教组召开教育系统第二次批林批孔座谈会。
   会上传达了一月二十五中央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精神。
   迟群在会上强调:不批孔,就是不批林;要求揪出各地复辟的代表,抓本地的马振扶典型。
   
   一九七四年二月八日,《人民日报》刊登初澜的文章《抓住实质 深入批判──再谈应当重视关于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问题的讨论》
   
   一九七四年二月十一日,人民日报发表王亚卓的一封公开信。
   他们对人民日报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转载的《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及为此发表的编者按语,表示了不同看法。
   人民日报加的编者按语说:教育战线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是前进还是倒退?是支持革命还是折衷调和?是扶植和发展革命的新生事物还是对它横加指责?这是进一步发展教育革命大好形势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九七四年二月十五日,毛泽东给叶剑英的信
   剑英同志:
   此事甚大,从支部到北京牵涉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小谢、迟群讲话有缺点,不宜向下发。我的意见如此。
   
   一九七四年二月十六日,周恩来约迟群、谢静宜谈话
   周恩来指出:毛主席讲的形而上学猖獗,是批评江青的。
   
   一九七四年二月十六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
   讨论毛泽东叶剑英的信上的批示。
   
   一九七四年二月十六日,姚文元对《红旗》杂志编辑组召集人传达毛主席指示
   主席又批一件,关于走后门问题。
   主席说:走后门问题很大,从支部到中央,牵涉到几百万人,批林批孔又夹杂着走后门问题,可能会冲淡批林批孔,(还是要紧紧抓住批林批孔)开后门进来的也有好人,走前门进来的也会有坏人,要防止形而上学片面性。(可能不完整)
   我领会,还是要抓批林批孔这个中心,不要转移了,不能分散,要有分析,看稿注意这个问题。批林批孔还是路线问题,重点在领导机关。主席讲要抓住重点,不要片面,要一分为二。
   大家反映,为什么经过文化大革命,走后门反而多了?知识分子也有反映。我说,文化大革命前不需要走后门,路线不对,搞修正主义路线,走前门,培养地主资产阶级接班人,前门就可以进去。文化大革命,学制改革,工农兵上大学,斗批改,前门无产阶级占领了,当然还不巩固,这样后门就突出了。
   
   一九七四年二月二十日,中共中央关于“走后门”问题的通知
   1974.02.20;中发 [1974] 8号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不少单位提出了领导干部“走后门”送子女参军、入学等问题。中央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认真讨论了这个问题。中央认为,对来自群众的批评,领导干部首先应当表示欢迎。但是,这个问题牵涉到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需要具体分析,慎重对待。当前,批林批孔刚刚展开,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因此,中央认为,这个问题应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政策,放在运动后期妥善解决。
   当前批林批孔运动已经展开,主流是好的。各级党委,首先是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一级党组织,应当继续努力,放手发动群众,加强学习,联系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认真地抓紧批林批孔。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使批林批孔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开展起来。
   附录:一九七二年五月一日,中共中央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
   1972.05.01;中发[1972] 19号
   毛主席批示:同意。
   
   一九七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发表初澜的文章《评晋剧《三上桃峰》》
   文章指出:,
   一九六五年夏天开始,围绕着通讯《一匹马》和故事《三下桑园赎马记》,掀起了一股宣传热潮。主持宣传的人特意提醒说:这个“故事发生在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地方──河北唐山地区抚宁县,更加引起人们深思。”
   一九六六年一月,山西省的《火花》戏剧专刊,以卷首的显赫位置,发表了根据上述通讯改编的大型晋剧《三下桃园》。
   事隔八年,在某些人的指使和鼓励下,《三下桃园》改名为《三上桃峰》,
   人们不禁要问《三上桃峰》的炮制者和支持者:既然明明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三下桃园》,明明知道这个毒草剧本的要害所在,为什么现在又为它改头换面,乔装打扮,迫不及待地搬上舞台?
   《三上桃峰》的炮制者曾经说过:“要不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戏早就红了!”一语泄露了天机:他们这个戏跟刘少奇是同命相连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刘少奇垮台了,他们如丧考妣,于心不甘。经过几年的炮制,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了,就明目张胆地把《三上桃峰》抛了出来,大喊大叫什么“《三上桃峰》是山西的代表性剧目!”“《三上桃峰》是经过七年锤炼的。别的戏不上,行;《三上桃峰》不上,不行!”当演员表示不愿排练这个戏时,他们竟威胁说:“是毒草也要演”,不演就“以破坏革命现代戏论处”。看,他们要用这个戏来为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翻案的气焰何等嚣张!可是,当革命群众揪住了他们的狐狸尾巴之后,他们又装出一副可怜相,说什么“没有看过原来的报道”呀,“不知道这个故事有什么政治背景”呀,等等。躲躲闪闪,支支吾吾。事实胜于雄辩。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三上桃峰》是经过精心炮制,有人批准,有人支持抛出来的。《三上桃峰》为刘少奇翻案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抵赖不掉的!
   
   一九七四年三月七日,周恩来批示
   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一则反映成都第四军医大学赏中高干子女走后门,并与其他工农兵赏对立情况的来信。
   周恩来批示:责成总后勤部派一检查组协同成都军区对此事事先调查处理,要求该校加强教育、整顿工作,以改变四医大的校风。
   
   一九七四年六月十四日,江青关于拍摄《太阳与地球》影片给王洪文李先念吴德的信
   江青在科影厂关于拍摄《太阳与地球》影片的信件上的批语
   洪文、先念、吴德同志:
   这是件大事,不仅青少年需要。我们这样的人也需要学习这种知识。北京天文馆被外国人占领了,只有中国人一个画面。而天文学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并且有大量的历史记载,单是二十四史上就占有很大篇幅。
   有些中国人不象中国人,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应该批判他们。我们建议支持拍电影,并组织一个班子专门整理、研究祖国的天文学。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
   
   一九七四年八月二日,人民日报刊登湘晖的文章《评湘剧《园丁之歌》》
   
   一九七四年八月四日,人民日报刊登初澜的文章《为哪条教育路线唱赞歌? 评湘剧《园丁之歌》》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一日,《红旗》杂志刊登“风庆”轮党支部的文章《扬眉吐气的三万二千海里》
   《红旗》杂志编者按:这篇振奋革命精神的文章,很值得一读。一九五八年,毛主席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指出:“中国劳动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隶相么?没有了,他们做了主人了。”这种精神面貌在“风庆”号船员们身上又一次表现出来。“风庆”号首次远洋试航成功,是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凯歌,它长了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志气,对于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之类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思想,是一个有力的批判。它的意义决不限于造船业和海洋运输业。“风庆”号的革命精神,我们应当加以发扬。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和提倡晚婚工作的情况报告》等文件的通知
   1974.12.31;中发[1974]32号
   毛主席已圈阅。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省军区、野战军党委,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小组、党的核心小组,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
   现将上海市《关于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和提倡晚婚工作的情况报告》及河北省《关于召开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转发给你们。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各地的计划生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一九六五年的千分之二十八点五,下降到一九七三年的千分之二十一,预计一九七四年将下降到千分之十九左右。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河北等五个省、市,提前完成了“四五”人口规划指标。今年可能还有三、四个省达到规划要求。但是,发展很不平衡,到一九七三年底,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外,仍有十三个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在千分之二十以上。这些地区要实现“四五”人口规划指标,还需要作很大的努力。
   上海等先进地区的经验说明,搞好计划生育,关键在于各级党委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经常抓,抓得紧。要充分发挥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做到各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实行计划生育,是一场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深刻的思想革命。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中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认真地反复地宣传毛主席有关计划生育的指示和党的政策,批判刘少奇、林彪、孔孟在家庭、婚姻、生育问题上的反动谬论,肃清其流毒,提高群众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群众自觉的基础上,把生育计划落实到人,不要强迫命令。要普及节育科学知识,把避孕药具送上门,方便群众。医疗卫生部门要提高节育手术质量,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各地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把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更有成效。
   
   贰、 本节简论
   
   在各条战线上,批判复辟回潮,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抓住要害。
   教育战线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继续批判上大学走后门;二是河南省马振扶公社中学的张玉勤事件。
   文艺战线主要抓了三件事:一是批无标题音乐没有阶级性问题;二是批评晋剧《三上桃峰》;三是批评湘剧《园丁之歌》。
   新闻战线主要抓了一件事,即批评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纪录片。
   交通战线主要抓了一件事,即批评风庆轮事件。
   主要问题是批过了头。批评者反而遭到了批评。
   
   2010年2月21日初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