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图)六四万岁!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六四万岁!
                                                ―― 略论马克思主义者如何掌握六四运动的话语权
                                                             罗宾



        值此六四运动 23 周年之际,不少泛左人士提出要对六四事件作出积极的评价、甚至是 “ 更积极的评价 ” ,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 “ 夺回六四运动的话语权 ” 。要掌握六四运动的话语权 , 就必须肯定六四运动的无产阶级运动性质 , 舍此别无他法。但有喜欢偷换概念的人就说了 “ 8964 的主导成分是代表自由资产阶级的西化 my 分子 , 其主要性质是资产阶级的 , 它主要反映了自由资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 “ 主要矛盾是在其主导成分自由资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之间展开的 ” 。 他们反把 “ 主导人物 ” 偷换为 “ 主导成分 ” , 想用这一招彻底抹黑六四运动。

        一位小有名气的 “ 理论家 ” 狡辩道 ── “ 如果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主导成分西化 my 分子决定 8964 的性质的话,国民党军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工农群众,他们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导成分吗?不是 。 他们能决定国民党军队的性质吗? ” 任何剧烈的阶级斗争都是在进步一方与反动一方之间进行的 , 正是四一二事变确定了国民党军队的反动性质,才能确定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进步性质;同理 , 正是确定了 1989 年官僚特权派的反动性质,才能确定以学生、工人、市民为主导成分的六四运动的的进步性质。

        这位 “ 理论家 ” 的狡辩事实上已经站在了反无产阶级、反人民的立场之上 。六四运动真正的主导成分是谁?是学生 、 工人 、 市民 , 其中人数最多 、 影响最大的是学生 。 率先游行的是学生 , 集体绝食的是学生 ,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学生 。北京市当年的死亡人数统计是:北京学生 57 人;北京市居民 45 人;外地学 生171 人;外地职工、居民、农民 229 人;身份不详 21 人。

        对高校学生这个已经成年,但未从事社会经济生活的阶层如何定位? 201 1年高校学生人数为 3000 多万,高考录取比率近 70% ,毕业后不包分配,自主择业(无业率很可观 ) 。现在的高校中也偶尔有抗议事件,有的高校内部分学生打着 “ 坑爹 、 坑学生 ” 的标语就收费 、 文凭之类的事情抗议 , 全是经济原因 。 201 0年河北大学校园内在女生被官二代驾车撞死 , 学生的命都保不住了 , 河北大学愣是稳定下来了,用文革中红八月里的话讲就是 “ 死了就死了 ” 。很明显,现在的高校学生是准小资产阶级阶层 。 去年体制内某部门撰写的 《 茉莉花运动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评估 》 预测运动起来后 , 首先上街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访民 、对现实不满的知识分子和大量的失业工人 , 学生将会在茉莉花运动的中期才可能介入 , 这一预测完全佐证了现在的高校学生不再是当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族菁英了。

        而 1989 年呢?当时的高校学生只有约 300 万 , 是以不足 20% 的比率录取的 ,被誉为 “ 天之骄子 ” ,毕业后包分配,吃财政。他们进入社会后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完全是中产阶级性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 ) 。从个人经济利益上讲, 198 9年的学生没有发起 、 参与运动的理由 , 他们发起 、 参与运动完全是先天下之忧而忧,避免中国进入 “ 最坏的资本主义 ” 。为大众牺牲自己,为正义牺牲自己,为民族牺牲自己 , 这样的道德品质远远超越了小资产阶级的狭隘 、 利己 , 正是无产阶级性的。

        六四运动的主导成分是无产阶级,但运动的基本诉求的确是 “ 民主自由 ” 、“ 普世价值 ” ,即反动势力所贬称的 “ 资产阶级自由化 ” 。 “ 资产阶级自由化 ” 是官僚特权派诬蔑六四运动的理由 , 同时也是否定六四运动的泛左人士贬低六四运动的理由。有人振振有词道 : “ 什么纪念胡耀邦、反 ‘ 官倒 ’ 、反 ‘ 腐败 ’ ,都是在借题发挥 , 都是在围绕西方所谓 ‘ 普世价值 ’ 中的 ‘ 民主 、 自由 ’ 这一根本的内容转的 。 事实求实讲当时参与 6.4 的大学生是向往西方自由民主的 ! ” ( 此话完全可以塞进官僚特权派的讨论中去 ) 、 “ 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什么成分参与了这场运动,而在于主导这场运动的主流意识形态 ” 。

        主要成分 ( 即人 ) 是第一位的 , 还是主流意识形态是第一位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永远认为人是第一位的 , 主流意识形态是第二位的 , 因为只有不断发展的人 ,才有不断发展的意识形态。


        否定六四运动的泛左人士自以为识破了六四运动的 “ 主流意识形态 ” ,恰恰是典型地用孤立 、 静止 、 片面的观点来观察世界 , 把作为一个历史瞬间的 “ 孤立、静止、片面 ” 的六四运动的 “ 主流意识形态 ” 绝对化、静止化、凝固不变 ,而看不到阶级斗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把作为一个历史瞬间的 “ 孤立 、 静止 、 片面 ” 的六四运动的 “ 主流意识形态 ”绝对化 、 静止化 、 凝固不变 , 是典型的与辩证法完全对立的形而上学 , 是否定六四运动的泛左人士贬低六四运动的根源所在,要害所在。一个否定六四运动的泛左人士还说 “ 6.4 运动中也有解放军死的很残(应为惨)的,这又怎么说? ” ,当年官僚特权派颠倒黑白的宣传对此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此人至今对死掉的几个官僚特权派的雇佣军炮灰寄予深深的同情 。

        从否定六四运动的泛 “ 左 ” 人士的大量贬低 “ 6.4 ” 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其心理倾向 、 思维方式 、 方法论乃至世界观都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性的 , 都是反辩证唯物主义的 , 都是反无产阶级的 。 这类泛 “ 左 ” 人士关于六四运动的奇谈怪论事实上是有意无意地在为官僚特权派帮腔 , 是在扮演极不光彩的小资产阶级反动帮闲角色。

        小资产阶级反动起来,也是很厉害的。在六四运动 23 周年之际,官僚特权派噤若寒蝉,小资产阶级反动帮闲分子却在网络上大肆散布诬蔑六四运动的言论 , 起到了官僚特权派想起而起不到的作用 , 真正的左派必须同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

        从六四运动的基本诉求看 , 假设运动胜利 , 中国会进入民主资本主义 , 这又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想相矛盾 。 对此必须用唯物辩证主义的世界观 、 方法论来解释。笔者个人的看法是:六四运动是特定条件下的无产阶级运动。特定的含意有二:一是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 : 官僚特权派掌握政权 , 即将把中国推入最坏的资本主义。二是特定的有限斗争目标:进入民主资本主义。

        如此解释,六四运动的所有逻辑节点就打通了。“ 民主资本主义 ” 在形左实右马列爱好者听来并不动听 。 然而恩格斯是如何评价民主资本主义的呢?

        《家庭 、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 ,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 、 私有制 、 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 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 《 起源 》 指出 : “ 国家的最高形式 , 民主共和国 , 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正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 它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最后决定性斗争只能在其中进行到底的国家形式 。 ” 恩格斯在 《 1891 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指出 : “ 如果说有什么是无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形势下 , 才能取得统治 。 ” 1894 年 , 恩格斯又重申 : “ 对无产阶级来说,共和国和君主制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共和国是无产
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 。 ”

        在 1989 年,在掌握政权的官僚特权派即将把中国推入最坏的资本主义的前夜 , 无产阶级发动以主共和国为目标的六四运动 , 不是恰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吗?不是恰恰符合当时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吗?这种无论在理论上 , 还是实践上都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运动不恰恰是无产阶级性的吗?六四运动不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吗?不是一场壮烈的无产阶级斗争吗?

                                            六四万岁!!!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whdgmh 于 2012/10/6 17:33:1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人民革命万岁!
TOP
3#

伟大的6.4运动必将载入中国人民反对修正主义斗争的光辉史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