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一代农民工还在重复父辈之路 [复制链接]

1#
按:从作者文章结尾来看,作者是一位右翼人士。他不知道造成农民工及其二代尴尬的二等人身份及非人境遇完全是私有制造成的。


                               新一代农民工还在重复父辈之路


8月2日晚上,临回乡度假前请几位在京农民工吃了顿饭,六个家政公司员工,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其中两个月嫂;三个建筑工,其中两个80后一个90后。主要是听他们说话,间或问他们一些问题。年近五旬、来自承德的竹姓月嫂最善谈,毕竟见多了世面,包括自己的生活、如何处理与各种雇主的关系,月嫂的工作有多么艰辛等等,娓娓道来,一顿饭可能有一小半时间是被她占了。

像她这样优秀月嫂的薪资可达上万。但公司扣除一定比例后,并未有大家想像的高。更要紧的,是月嫂的工作非常辛苦,不仅拼体力,更要有一片情,一片心,与人打交道那个分寸感,既要贴雇主之心,又要保护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工作尊严,是一门极高的艺术。月嫂们一天到晚要侍候一个小人一个大人,做母亲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产物狂躁与抑郁,月嫂都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年长的月嫂凭经验和耐心与爱心,年轻的月嫂同时在不断地读书补充自己的营养和能量。刚做母亲的一天要吃六顿饭,孩子的觉则是每一个半个小时都要醒。这些都要由月嫂来打理。真可谓没日没夜。每一对父母养育孩子最难的就是这一个月,月嫂们却长年累月接力赛似地帮完这家帮那家。

家政工们(含月嫂)通常也会遇到颐指气使的顾主,有时是因为雇主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得理解人体贴人,有时则是有的雇主觉得我出了那么多钱雇你,你就得没日没夜不得歇。这种情况下,家政工撂挑子或雇主常换家政工的也并非鲜见。我在想,人与人之间若要做到机会、财富、地位等完全平等,是完全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人格平等。像当年苏东坡说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从一个人能否平等地对待比自己身份地位收入更卑微的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程度。人格平等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的修养程度。精英的修养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修养。

比起听他们讲故事,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视野。第一次请农民工吃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一代农民工仍然在重复他们父辈的道路。不论是家政工还是建筑工,他们都还在住集体宿舍,爱人和孩子不在身边,听说家政工里有八成人离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妇女离婚后自己选择当家政工,另一部分原因是家政工常年把心思赴在工作上,顾不上家人。在座的三位建筑工,两位80后,父辈已经完成了第一代农民工使命,回到了故乡农村,他们则在继续重复父辈的道路,一个人出来打工,赚养家糊口的钱,大部分收入寄回老家。

特意问了他们工作之外有没有理财,基本上都还没有,除了极少数买了些分红险之外。这样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我建议他们不要一有钱就回老家盖房子,而应该在城里按揭买一个房子,今后老了,还可以抵押贷款等方式(其中贷出来的一部分款项就用来还贷)养老。并且给他们讲了香港人的故事:假设先在城中心有一个小房子,值100万,五年后150万时卖了;往郊区买个100万的,剩下的50万生活;依此类推。

现在有一些农民工或者进城创业的小老板,有了钱就回家把房子修得富丽堂皇,周边邻居也互相攀比,这是极大的浪费。相当于活钱变成死钱。在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实质上处于全面被剝夺的境地。土地、房屋被公有(集体所有)了,不能私人合法买卖。而建的房是禁止城市人口不买的。没有交易和按揭,中国农民、农村被彻底排除在中国房地产业之外!一代又一代农民工把活钱变成死钱的过程,也是他们被通胀时代和城市化持续剥夺的过程,这将使他们和他们的后代竞争力持续衰退,抵御通胀的能力持续下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