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10
美国著名杂志《外交政策》发表了约翰‧加诺特一篇关于xxx战胜薄熙来的长篇文章,文中指出:“在xxx的世界,扳倒薄熙来是路线之争的第一步。中国政治的两条主线,一个是毛泽东的红色路线,另一则是胡耀邦的民主路线。”约翰‧加诺特的近视眼、肤浅性、片面性,可见一斑。
首先,薄熙来被罢官,xxx战胜薄熙来,只是暂时。暂时胜,不叫胜。长久胜,最后的胜利,才是胜利。我要说的是,从长久来说,或者说,在不久的将来,如果薄熙来坚定无产阶级的立场,全心全意依靠无产阶级左派,坚定不移地高举宪政新民主主义的旗帜,联合农民阶级、一般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建立反对官僚专制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开启宪政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么,薄熙来必胜。而这不仅是薄熙来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宪政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宪政新民主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相反,如果薄熙来不这样,那么,无论是薄熙来,还是XXX,都不会有赢家。人民自己会起来,高举宪政新民主主义的旗帜,开启宪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人民。
其次,约翰‧加诺特将毛泽东的红色路线和胡耀邦的民主路线完全对立起来,不仅是片面的,也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情况是,毛泽东的红色路线,就是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这样的一条红色路线,要想可持续,可复制,一要立足于当前实际,要以公有制为主体辅之以私有制。单纯追求一大二公,这是错误的;二要与宪政民主体制相结合。脱离了,搞党国官僚专制体制,社会主义就会滑向歧途。
反过来,胡耀邦的民主路线,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当前实际。单纯追求一大二公,固然错误。但是,走向反面,搞完全的私有制或者是以私有制为主体辅之以公有制,也不对。君不见,所谓的百分之九十九对百分之一的抗争,就掀起于以这种模式为主导的西方世界。这也就意味着西方的这种模式有着巨大的局限性。他们必然会被一种更高级的新的模式所取代。倘若看不到这一点,那是不对的。遗憾的是,胡耀邦的民主路线,恰恰选择了错误;二是废除党国官僚专制体制,实行宪政民主,胡耀邦的这个主张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前面的路线错误,后面的体制再正确,实行起来,也必是南辕北辙。倘若一意孤行,必是被碰的头破血流。
如此看来,毛泽东的红色路线,不全对。胡耀邦的民主路线,不全错。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正确的思路是,他们两个应该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于是,就得出了下面的结论:立足于当前实际,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宪政新民主主义的道路,要不断前进,不断革命,直至进入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