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实践根本就不是标准! [复制链接]

1#
一,实践是标准,这个判断,是大脑混乱的产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掉定语,就是实践是标准了。显然,实践不是标准。实践,就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不可能成为标准。这在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叫做逻辑病句。这个问题,说的人很多了,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说了很多年了,此处不再赘言。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判断,在客观上否定了思辨的巨大作用,是违反事实的,是反科学的。

举例来说,有一些重要的定律,既不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的,更不是通过实践来证明的,而是通过人脑的思辨(即逻辑推理)而发现,又通过人脑的思辨来证明,然后,才是应用到实践上来。思辨,是人脑的一项重要能力,否认思辨的作用,是违反事实的,违反科学精神的。这个问题,曾经有一位学者长篇论证过。他论证的对。此处不再赘言。

三,人类对于客观规律(即真理)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而不是一步完成的。在人类对于一项规律的认识达到终极之前,并不具有以实践的方式检验其是否成立的资格。

举例来说,制造飞机,需要多种知识多种理论,其中有一个,叫做流体动力学。如果你做的第一架飞机没有飞起来,那么,究竟是你运用流体动力学运用得不好呢,还是流体动力学本身有问题呢?

四,人类掌握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的,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逐步深化的。你不能由于一两次的实践中的运用不成功,就轻易否定一个理论,一个学说。也不能由于一百次的实践活动的失败而否定一项理论或者学说。这是由于,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一百次实践活动都存在着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不符合该项理论要求的瑕疵。甚至还有可能在多次的实践中都存在着同一个种类的错误。
最后编辑刘彦君 最后编辑于 2013-05-01 08:38:02
分享 转发
TOP
2#

甲国甲军甲帅以甲军事理论治军。

乙国乙军乙帅以乙军事理论治军。

两国开战。

甲帅率甲军攻入乙国首都并长期占领之。

那么,能否证明甲军事理论优于乙军事理论?

如果按照目前很多人的判断模式,那是肯定能够证明的了。

但是错了。

你无法排除一种可能,就是乙帅是个大笨蛋,无论任何理论,他都运用不好。

即使甲帅没有任何理论,只要他的对手比他更操蛋,他就胜利了。
TOP
3#

请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更不要用矫枉过正的理论来理解、论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了批判邓小平为了达到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就彻底否定实践是查验真理的标准。这种观点注定是要走狗唯心主义的。
首先,按照刘彦君提出的甲乙两军的论据来说,他忽略了一前提:那就是胜利的原因是,胜利者制定的战略策略符合当时甲乙两军的实际。也就是孙子兵法中“知已知彼”。如果按照刘彦君所谓“聪明”与“笨蛋”的观点来作战,那么,再聪明的指挥官,如果既不了解自己的军队,更不了解敌人的军队(包括力量、军事部署、采用什么战略防御敌人,优点是什么,缺点在哪里),只凭自己聪明就能在点战争中取胜,是唯心主义的典型表现。世界上以少胜多的战例,通道就是因为他们的指挥官比敌人的指挥军聪明,不会运用战术战术和各种作战理论吗?在刘产君网友看来,战争胜负取决于人的“聪明”和“愚钝”!杜律明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林彪、刘伯承等人聪明,李自成失败是因为没有皇太极、多尔衮聪明。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失败者的失败往往是由于他们的聪明决定的,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人决定战争的胜负”,这与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真理是事物发展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也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圣某一事物发展得出认识或判断,正确与否必须用实践来检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鉴别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真理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真理既是绝续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真理,条件一改变就不一定是真理。例如一加一等于二,只有在实数范围内是真理,在复数范围内就不一定是真理。同时真理又是相对的,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受当时当地的条件限制,例如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在存在空气条件下才成立,而在真空中就没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因此它对整个宇宙来就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超出当时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之外,不是没有真理,而是当时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所以对客观存在的真理还认识不到。
我们必须承认,刘彦君网友也是很聪明的,但是,提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和“聪明”与“笨蛋”理论的刘彦君网友是不是也犯了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错误呢?看看毛泽东的实践论是如何解释理论(真理)与实践的关系就能得出正确判断。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最后编辑李新民 最后编辑于 2013-05-01 10:18:17
TOP
4#

樓主要好好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啊,用一種唯心論反對另一種唯心論是一種普遍的錯誤。
TOP
5#

当年胡耀邦在光明日报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我有以下看法:

1)党内资产阶级全面夺取政权后搞的。“真理标准”讨论为中国党内外各自资产阶级,抛开马列毛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捡起资产阶级的市场经济雇佣劳动学说,进行资产阶级复辟倒退大开灯。

2)马列毛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就是总结了人类社会阶级斗争实践总结而成理论。经过国际100多共产主义运动实践证明了正确的理论。当时党内大资产阶级和当内外的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借口“真理标准”讨论,行全面复辟资本主义之实,更加证明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的正确性。

3)资产阶级搞的这个“真理标准”讨论,本身就在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践和理论基础上。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的社会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必然遭到资产阶级诋毁和诽谤。资产阶级复辟后,必然要按造他们的世界观改造社会。

4)在阶级的社会里,是否存在超越阶级斗争的人类社会实践?胡耀邦要搞的是没有“阶级斗争”的社会实践。无产阶级没有起来搞造反实践,结局是资产阶级通过实践专了无产阶级的政。

5)如今在资产阶级专政下,更加证明了马列毛学说的正确性,资产阶级还敢搞在全国人民面前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吗?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3-05-01 12:26:57
TOP
6#

当年胡耀邦在光明日报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我有以下看法:

1)党内资产阶级全面夺取政权后搞的。“真理标准”讨论为中国党内外各自资产阶级,抛开马列毛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捡起资产阶级的市场经济雇佣劳动学说,进行资产阶级复辟倒退大开灯。

2)马列毛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就是总结了人类社会阶级斗

3)资产阶级搞的这个“真理标准”讨论,本身就在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践和理论基础上。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的社会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必然遭到资产阶级诋毁和诽谤。资产阶级复辟后,必然要按造他们的世界观改造社会。

锤子 发表于 2013/5/1 12:06:00

垂子网友分析得很好,揭穿了某些人否定、企图否定真理标准的无耻谰言!

当年邓氏党徒开展“真理标准”讨论时,他们先根据他们自己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提出出一个假命题:化大革命的实践是错误的,然后根据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由他们自己导演而造成的灾难例如武斗作为论据,论证文化大革命不仅是失败的,而且也是错误的。
三十多年来,复辟资本主义的改革开放这种实践,从反而证明文化大革命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某些结论可能会过时,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会过时的。不会过时的前提就是阶级社会。但是,某些原理,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等等,即使在无阶级社会中也不会过时,只会得到丰富和发展。  

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且也不是终极真理,远没有涵盖和穷尽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规律。但是,我们还应当承认,马克思主义是阶级社会运动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是对人类历史中血与火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不管承认不承认,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和由于阶级差别产生的阶级矛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远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同时,马克思主义是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的,是在与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分子和修正主义者毫不调和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有许多条件的,不是谁想发展就发展的,更不是那些不自量力的小丑坐在书斋中苦思冥想后,用成倍叠加起来的文字垃圾就能否定和修正得了的。如果不亲自参与血与火的阶级斗争实践,而是坐在书斋中苦思冥想就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疑于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地球上拔起来一样的空想。

现在,某些人则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以当年邓氏党徒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复辟资本主义,企图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些人心里清楚,我们也很清楚——让人在维护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讨论中浪费时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