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越来越悬殊---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近些时候学习1975年版本的上海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 第二版 全一册 青年自学丛书》,特此把本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越来越悬殊---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这一章节,以图片截取格式献与那些独立的卓绝的思考者即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以此共勉之。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过程。
在这个资本全球化的时代里,资本是这个时代的专制的独裁者,资本是无国界的,资本是无肤色区别的,资本是无种族界限的,资本是无语言区别的,资本是无民族界限的、资本是无性别区别的。不管是在河蟹帝国的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还是在美欧俄等帝国的借贷资本(金融资本),它们都是这个资本主义全地球化时代里的专制的独裁的吸血鬼。
在河蟹帝国的和谐梦时代里,一切舆论思想导向都是资本的喉舌。譬如《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了》、《中国好声音》、《中国好舞蹈》、《爸爸回来了》、《中国梦想秀》、《喜乐街》等等,或者把这些加一个主语:《资本的舌尖上的中国》、《资本的爸爸去哪了》、《资本的中国好声音》、《资本的中国好舞蹈》、《资本的爸爸回来了》等等















分享 转发
TOP
2#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当劳动资料与工人分离并为资本家阶级所占有,而工人只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时,劳动产品的价值就大于劳动的,说白了,就是一定的物化劳动可以换得更多量的活劳动(即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也就在于此。

而劳动力就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也就是一个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时候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它的使用通常会产生某种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力具备成为商品的条件有两个:一、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二、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能自己进行生产,也没有任何别的商品可以出卖,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过日子。

劳动力既然成为商品,他就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同样,劳动这一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三个因素:一、劳动力的生产即工人劳动能力的保持和恢复。说白了就是劳动者为了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如吃饭、穿衣、睡觉、住房子等)的价值。

二、劳动力(工人)的再生产,也就是因工人是会衰老死亡的,资本家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工人(老工人的下一代)的来补充。所以一个劳动力的价值,仅仅包括供给一个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是不够的,还必须包括工人生儿育女、养活家属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如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工人的收入都只能维持自己一个人的生活,而不能养活家属,那么到了一定的时候,工人都老了或死亡了,社会上就不会再有新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没有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就要完蛋了。

三、资本家为了更多地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要求有一定数量的掌握某种技术的工人。而工人要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就需要花一定的教育训练的费用,因为有技术的劳动力能够从事复杂的劳动,想操纵机器等,这样在劳动力的价值里又必须再包括一定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所以,说白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

劳动力的这个商品的价值有一个最低的界限,这个界限是由工人生理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举例子如:在现在中国社会各个地区的所谓最低工资制,或者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以及各个行业的最低工资制。虽然这些最低工资制之间因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而有数额等形式上的差别,但其内容实质是一致的,即它们皆为劳动力的商品价值最低界限。

说白了,在现在中国社会里的普通劳动(力)人民们,大家自身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最低界限也就顺丰包子21元套餐的界限(按一日两顿标准且一个月为30天计算)

所以劳动人民要学会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无产阶级的"圣经“〈〈资本论〉〉)来揭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下河蟹改开时代里的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照顾不起父母、养不起老、看不起病、死不起、住不起房、吃喝安全不起等等社会现象,就一目了然了,就不再被现在中国资产阶级以及他的各色御用文人所忽悠和欺骗了。
最后编辑青苔 最后编辑于 2014-07-25 17:07:01
TOP
3#

在经历160多年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斗争历程,马克思恩格斯的字典(即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里,没有过去的悔恨的眼泪,也没有当下的贫困与苦难之煎熬的抱怨,更没有未来的臆想叹息。
道路是崎岖的,未来是光明的;面对现实,继续斗争。
TOP
4#

资本的运动过程是榨取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自发地在对抗性矛盾中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成千上万的资本主义企业,每一个企业的个别资本对于其他资本来说,都是独立地发挥着资本的职能,实现着价值的增殖。但是,这些独立的个别资本本并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为,各个个别资本必须通过流通同其他资本发生一定的联系,才能实现增殖价值的目的。所以这些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而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就形成了社会资本的运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充满着一系列对抗性的矛盾。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爆发为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再生产中的各种矛盾激化的一个突出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不是生产不足,而是生产过剩。而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不是说社会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广大人民群众已消费不了。而社会生产只是在同劳动人民的购买能力(即实现剩余价值的能力)相比较的时候,才显得太多了,所以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的过剩。一方面是社会生产的巨大增张,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购买能力(即实现剩余价值能力)的相对缩小,正是两者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对立,决定了生产过剩的经济是不可避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的社会化与资产阶级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而这一根源体现在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亦阶级关系)中就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与激烈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在逻辑、辩证法、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无产阶级导师的著作,是让他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帮助我们思考(我们所生活客观环境的一切条件情况)从而来改变世界,而不是让他们代替我们思考。
最后编辑青苔 最后编辑于 2014-07-30 12:40:02
TOP
5#

的确是这样!正如革命导师们反复阐述的,一定形态的社会中,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的中国,资本已经渗透进每个人的每个毛孔,甚至就连刚刚进入幼儿圆的儿童就知道商品交换——拿钱购买自己喜爱的食品——这种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相对贫困日益加剧的根本原因。而那些资产阶级文痞们,则通过他们掌握的各种资源宣传、美化这种社会制度,从思想、精神和道德等方面奴役劳动者,为造成相对贫困的那些阶级服务,借此从造成这种社会结果的那个阶级领取丰厚的薪金和俸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