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一分为二”与“而一合二”论 [复制链接]

1#
                                                            谈“一分为二”与“而一合二”论
    批判【秋石客】的修正主义哲学观点这没有错。
    但是这种批判必须是用马列毛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批判,也就是说在批判中所阐述的观点要符合马列毛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以其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
   读了网友【萬里雪飄】的《毛邓合逻辑批判》就有这个感觉。这篇文章至少有两点哲学常识性错误需要指出:
   (1)说“秋石客认为【一分法〔一元论〕、二分法〔二元论〕、三分法〔三元论〕】”,不管是【秋石客】还是本文作者也这样认为,这种讲法是哲学常识性错误。二(一、三)分法怎么会是二(一、三)元论?
     这种把“二(一、三)分法”等同于“二(一、三)元论”从根本上混淆了方法论(当然方法论归根结底也是世界观问题)与世界观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概念。这就必然导致一系列理论上的混乱。
   什么是一元论?
    认为世界万物只有一个本源的哲学学说。有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精神是一切现象的唯一本源。黑格尔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的代表之一,他认为绝对观念是万物的唯一本源。唯心主义的一元论直接拥护宗教,维护僧侣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而他们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不彻底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不仅在自然观,而且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了完整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什么是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
    二元论狂费心机的企图调和并结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元论把物质的派生物精神当作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的东西,因而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同时,由于它违背了科学所证明的基本事实,所以也不能真正将物质与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笛卡尔为了说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来源,不得不承认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无论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都得依赖于上帝。这样,他的二元论最后还是倒向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唯物主义即根本否定二元论,也根本否定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以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为基础的。认为精神的东西是从属于物质的东西,离开物质的精神是不存在的。认为精神的东西是独立的实体或基础的说法,是唯心主义的谬论。实际上,物质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精神的东西,因次必须把精神的东西看作是和物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是从属于物质的。世界不是二元的,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从以上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一元论和二元论要回答的问题都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问题的。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通常讲的世界观。它与哲学的方法论即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是不同的范畴、回答针对不同的问题的思维方法。有的人归纳为“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比较形象、易懂的语言。
我们以二分法为例,二分法即是一分为二,也就是对立统一规法则,是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哲学方法论问题。
我们知道,辩证法有唯物主义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也有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如黑格尔的哲学。但是他们的哲学都是一元论哲学,而不是二元论哲学。因此二分法不等于二元论。
再看一分法,一分法是否认矛盾的存在和斗争的。把一切事物当作孤立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对待。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哲学。而三分法承认矛盾的存在,但是这种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尖锐斗争,一方战胜另一方,而是合而为一的,本质是调和主义和折中主义哲学。
我们知道,形而上学的思维哲学,有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如费尔巴哈的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哲学,也有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而费尔巴哈的哲学也是一元论的哲学。
由此可见,二分法不是二元论,一分法、三分法与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并不是直接相对应的关系。
   (2)说【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是对立统一的真理】或有的更直接的表述为【事物“一分为二”和“二合为一”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这是对“一分为二”原理的歪曲。
因为一分为二就是对立统一,一分为二本身就包含相互转化的重要内涵。把“一分为二”再加一个“合二为一”或像有的网友干脆把【“一分为二”和“二合为一”相互转化】说成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真理,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而认为【“一分为二”是指在同一事物中存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二合为一”则是指矛盾的双方同处于一个共同体中,没有矛,也就没有盾。】是根本不懂哲学基本概念的表现。
    一分为二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
对立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列宁)”;统一就是“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矛盾论》)”
    这就是说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合二为一正相反,认为“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不可分离的联系”、“不可分性”,认为对立面的统一的任务仅仅在于寻找“共同要求”,“求同存异”。
    在“合二而一”的观点里,事物的内部矛盾不见了,事物内部对立面的斗争不见了,矛盾的一方必然要克服另一方,斗争的结果导致旧统一体的破裂和新统一体的产生,旧事物要为新事物所代替,这些也都不见了。
    这样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哲学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马列毛主义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服务的。
譬如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而言,他们之间的对立、斗争是绝对的。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怎样能够转化、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转化的。这就是通过斗争(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产阶级并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绝不是“合二为一”论的寻求他们之间的“不可分性”、“共同要求”,“求同存异”。
(2014.6.18红旗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