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春桥批孔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张春桥在复辟年代无产阶级革命立场没有变,这封家书就见端倪。】


1999 年3 月28 日
维维:
你好!又到月底,该写信了。
你们来的时候,忘记告诉一件事:这个月,我把《论语》通读了一遍。
说来似乎好笑,我从小没有学过《论语》却是一个反对孔夫子的人。孔夫子是山东人。有人说山东最光荣,文武两圣都是山东人。但是孙子的名声却远远赶不上孔子。大城小城都有孔庙。那时没提创建精神文明的口号,也没有规定往路上丢纸头要罚款,但是,人们都知道要把字纸丢进写着“敬惜字纸”筐子里,以示对孔圣人的尊敬。整个统治阶级,从袁世凯到蒋介石,没有不尊孔的。我虽然没在学校里读过《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类的话却是知道的。但是,孔圣人说的“学”指的是什么?是天文、地理,还是x+y,就从来没有想过。鲁迅说,那些提倡尊孔读经的人,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经的。据说真正读过十三经的,只有章太炎一人。我是十三经一经也没读过,这倒不算什么错误,但是,却跟着别人说“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没有问过“为什么?”即便我没有把这类圣人遗训挂在嘴上,总不免是一个缺点。
我这次读的《论语》,是北京大学哲学系72 级工农兵合写“批注”本。这大概是孔学问世以来,第一本工农兵的批注本。以前都是属于学者群体的人批注。于今工农兵来批了。我很佩服这些年轻的工农兵大学生。他们没有学究气,也不像一般的书生,他们是新中国培养出的工人、农民、战士,充满了革命的朝气,在这位被封为“至圣先师”面前,无所畏惧。更可贵的是,他们的批注是动了脑筋的,工作做得比较细。比如,对《学而》的“学”,《批注》说,主要是指学习西周奴隶时代的《礼》、《乐》、《诗》、《书》等典籍。—这样,就具体地分析了孔子教的是什么,学生学的是什么,他的教育目的,就不是培养抽象的“人”,而是为奴隶主服务的人。“人”在那时不包括奴隶,奴隶不是人。同样“三人行,必有吾师”,这三人也只能是统治阶级,即奴隶主阶级的人。—诸如此类批注,我认为是批得好的。他们把那些杂乱无章、枯燥无味的说教“批注”活了,活像一个孔老二在讲话,一个现代人替他当翻译。这些工农兵学员,吸引着我不觉疲倦地读完了《论语》。—不是孔老二“悔[ 诲] 人不倦”,而是工农兵学员诲人不倦,真该谢谢他们。
读完《论语》,一方面感到实在是杂乱无章,枯燥无味,一千多年来统治阶级强迫人们学习,用周天子的一套桎梏人们的头脑,实在可悲。另一方面,又感到要批倒孔夫子也确实不易。孔是以“克己复礼”维护奴隶制为目标的,秦始皇要革奴隶制的命,以为可以一烧了之,但是,秦始皇是早死了,如果不死,封建制建立起来以后,说不定他也要尊孔的。因为奴隶制、封建制都是私有制,都要处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内部各派之间的关系,孔老二比较集中地总结了夏商周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即“周礼”,这对封建主也是“有用”的,甚至对于东方半封建半殖[ 民] 地的地主资产阶级也是有用的。这就是为什么刘邦还在用儒生的帽子撒尿,到了武帝就尊孔了,而且竭力加以改造,使它适合自己的需要,增加了许多“包装”,增加了欺骗性。以至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孔夫子的声音。北京大学这些学生的工作远远没有完成。用孔夫子的话来说,任重道远。我想,总会有人来继续努力吧。
读完这本批注,我就想继续读赵纪彬教授的《论语初[ 新] 探》,1也许这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进一步了解中国思想通史,使自己的头脑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摘自张春桥狱中家书》
分享 转发
TOP
2#

续:
1999 年5 月16 日
维维,你好。
下雨,不好去院子里活动,就写信吧。
上次信上,曾说,我要开始读赵纪彬写的《论语初[ 新]探》。现在,已经读完了。要问我的感想,我的回答是:孔夫子非批不可,把孔老二批倒也不易。
孔夫子影响深远,并不是他是什么十全十美的圣人,学问没人超过,适应千秋万代。但是,在总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剥削阶级如何处理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奴隶主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如何巩固衰落的奴隶制,是做了不少工作。他的思想是唯心论,不适应当时新起来的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需要,所以到处宣传,也没有多少销路。但是随着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汉武帝开始感觉到孔夫子这一套对封建主很有用处,因为都是剥削阶级,改造起来也不太难。于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封建社会从兴盛,直到它的末期,孔夫子的声望越来越高,总是革新派反对的对象,总是保守势力的工具。到了近代,这种斗争仍在继续。80 年前的五四运动又一次进入斗争高潮。批孔又一次提上议事日程。最近,我读到几篇纪念五四的文章,也多半肯定批孔的必要性,但更多地放在当时批孔“过头”方面。
几乎没有一篇文章说到当前批孔的必要性。许多人谈话,倒说要崇拜孔夫子,攻击五四的批孔,应当如何继承孔夫子,似乎孔老二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
我说批孔不易,就是孔老二的话蒙蔽了许多人。本来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许多人认为他是为全民服务的。“仁者爱人”被不少哲学家解释为:人就是一切人,仁者爱人就是爱一切人。为了弄清一点,赵纪彬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指出 :“人”和“民”在《 论语》中是两个概念,人是奴隶主阶级,民是奴隶。《论语》只讲“使民”,没有一处讲“爱民”。“有教无类”也是很多人吹捧孔夫子的一条,赵纪彬证明:这个“类”是指示“族类”,因为奴隶主拥有不同族类的贵族,每个族类内部仍然有奴隶主和奴隶的区别。不能把这句话解释为教育一切人,不分阶级。还有一些学术界多年争论不休的问题,赵纪彬都作了剖析。全书三十二万字,引经据典,读起来很吃力。
我想,工农兵那种《论语批判》,劈呖叭嚓,有用。还需要加上赵纪彬这种细致的批判。还需要在以上基础上写出通俗易懂的读物,把马克思主义对孔子的观点,普及到群众中去。这,谈何容易呵。
赵著也有缺点,不通俗。限于学术界高级知识分子,还有用。没有广大群众参加和接受,也难以收效。赵从1944 年教授《论语》,到1975 年《新探》出版,花了三十年时间。我想,总要有人继续做下去。总不至于一千年以后还是孔夫子王国吧。
多年来,人们总是感到沉闷,连五一节也没劲。但是,人们又相信:矛盾在,总会对抗起来的。美国人的导弹在南斯拉夫炸了那么多天,似乎是别人的事。炸苏丹、炸阿富汗,更是当做耳边风,谁也不想来抗议。满脑子装满美国是天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这次好了。像许多人说的,炸的清醒了一些。1 炸弹的轰鸣使许多鼓吹美国的人暂时闭上了嘴。但是,也有被炸弹吓昏了的,美国武器如何精,科学技术可以看到地面上的火柴盒大小的东西,可以不出兵就胜敌国,等等。唯武器论又起来了。现在可以预见的是,没有地面部队占领,一切轰炸都不能灭敌国。伊拉克证明这一点,南斯拉夫又证明这一点。地面部队是决定性的,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性的,这些观点并未过时。我想,事实将会继续证明这一点。克林顿也好,叶里钦也好,都没有本领改变这一规律。南斯拉夫的真正困难,是缺乏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党。民族主义是抵抗外敌的旗帜,但是难以持久。因为民族矛盾可以上升( 为)主要矛盾,但是不能消灭阶级矛盾,在民族斗争中仍然包括着阶级斗争。铁托的民族主义,在他死后不久就瓦解了。现在的领导,连“共产主义联盟”这样的党名都不敢坚持。艰苦的反帝斗争,难道能坚持吗?但愿战争创造出一个新共产党,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
TOP
3#

孔子的确又被特色政府拾起来并加以颂扬了,这符合他们阶级性,也符合历史的辩证法。剥削阶级没有不把孔子抬起来的。读了这两篇文章,对孔子的那些‘光明堂皇’,似乎包含着人生哲理的名言的阶级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民族主义的反动性,实用性的认识更彻底一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