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修正主义上台是资本主义复僻的主要原因 [复制链接]

1#
                                            修正主义上台是资本主义复僻的主要原因
                                                  ——从一段文字分析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复辟?
                                                           (人类社会第一波社会主义潮落的原因)
        人类社会的第一波社会主义现在的确是基本上退潮了,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其退潮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不能不正视和要研究的问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马克思主义的精典作家们是怎么说的。
        恩格斯:“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头脑,在人们以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恩格斯在这里说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的、根本性矛盾。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该在社会发展的这个根本性矛盾中去寻找。同样,人类社会的第一波社会主义的出现和暂时退潮也应该在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矛盾中去寻找。
       【分析:正是恩格斯的这句话,被人们千百次的引证,但是并没有人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实质。
        说苏联由社会主义社会蜕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因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变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有制和个人私有制,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变为官僚垄断经济和市场经济,工人阶级由社会主人变为雇佣劳动者、被剥削者。不是这样的吗?
        那种认为苏联巨变前还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就是只从概念出发、名称出发,就是从人们的头脑、真理、正义出发的原因。
        同样,说列宁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布尔什维克的纲领和口号多么的响亮,而是布尔什维克变更了俄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为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
        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

        马克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恩格斯:“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再明白不过的指出了社会制度、政治变迁的根源是起源于经济,起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分析:这没错。】
        马克思:“如果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
       【分析:没有人主张马上建立无阶级社会。列宁、毛主席建立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有三大差别存在的社会里,取消商品生产、取消资产阶级法权、取消国家的,这才是荒唐的行为。】
        这里的生产条件是指生产力,交往关系指的主要是指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奴隶社会里的奴隶手中的木耒是绝不能创造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来的。
       【分析: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已经产生的条件下是可以创造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这是中国(苏联也是如此)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已经证明了的。而西藏更是从农奴制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实践证明也是可能的,当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又可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快的生产力,如核潜艇、两弹一星。】

       要最后消灭私有制,必须有“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的出现。这样,共产主义运动的暂时失败也就不奇怪的。  
      【分析:“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的标准是什么?
       谁都知道,消灭私有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个时期里,最后消灭私有制,必须有“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是会被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创造出来的,不是可以自然产生的。就像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是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创造出来一样。这就是社会革命的意义之所在。
        这 与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有什么关系?
         难道是说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现阶段主要是夺取政权成为统治者的斗争,在“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是不应该再进行的?否则,失败就是无法避免的?
        这种理论无异于取消无产阶级的革命。】

         马克思:“只能逐步改造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
         请注意这个“逐步”二字,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的最后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是说,抛开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状态,只凭主观意志来创造历史是不可能的。不消灭三大差别,共产主义运动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
      【分析: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逐步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三大差别、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这个问题时明确地说:“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9页)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难道资产阶级也会“逐步改造现社会”创造了大量生产资料之后就会“废除私有制”?这是什么理论?
         列宁、毛主席是不是“只凭主观意志来创造历史”?
         这个讲法就很危险。】

         马克思:“当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必然消灭、从而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必然颠覆的物质条件尚未在历史进程中、尚未在历史的‘运动’中形成以前,即使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它的胜利也只能是暂时的。”
       【分析:马克思的话是对的。】
         历史上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尚且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两个阶级的反复搏杀和复辟与反复辟的交替现象出现,更何况用公有制来代替私有制以及要与传统的私有观念进行彻底的决裂呢?没有多次的反复反而是奇怪的。
       【分析:没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复僻是正常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复辟的主要危险出现在上层建筑,而根源则在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先从当时的生产关系来分析,生产关系的三要素:1.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产品如何分配;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反作用于所有制和分配关系。如一个社会主义的工厂,工人是这个工厂的主人,而厂长则是工厂为工人服务的仆人,由于厂长处于工厂管理的主导地位,这个厂长如果摆不正和颠倒了这个位置,不把工人当做工厂的主人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工厂的主人,并推行资本主义的利润挂帅、物质刺激和以权谋私,把职权当特权,这个厂长实际上就把本属于工人的工厂变成了自己的工厂,这时,所有制的主体发生了转换,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工厂的领导权不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和“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对立之中”现象。这种在经济基础里发生的变化必反映到上层建筑中去,在上层建筑里就出现了刘邓的走资本主义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刘邓这样的党内资产阶级走资派。
        以上可以说明一点,由于几千年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异常强大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私有制的产物--国家、家庭、资产阶级法权不能马上消亡和废除,这就造成了在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非常容易发生向资本主义的复辟。
      【分析:“私有制的产物-国家、家庭、资产阶级法权不能马上消亡和废除”是“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复辟”的主要原因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国家、家庭、资产阶级法权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时期,不可能马上消亡和废除。这就容易发生资本主义复辟,但都一定会发生资本主义复僻吗?】
        所以社会主义的暂时失败是毫不奇怪的。因此,毛主席就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后胜利,不但需要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有待于在整个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因此,轻易地说我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错误的,是违反列宁主义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分析:毛主席的话与马克思前面的的话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但“胜利也只能是暂时的”、“轻易地说我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错误的”主要点都不是回答“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复辟?”这一问题的。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复辟?
        在《 列宁主义,还是社会帝国主义?——纪念伟大列宁诞生一百周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编辑部)》的文章中有一段明确的阐述: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会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呢?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特别是用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来观察问题,就能够理解,这主要地是苏联国内阶级斗争的一种产物,是苏联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窃取了党政大权的结果,即苏联的资产阶级篡夺了无产阶级政权的结果。同时,它也是国际帝国主义为了挽救自己的灭亡,通过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推行“和平演变”政策的结果。 
       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仍然集中在政权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资产阶级虽然被推翻,但是阶级和阶级斗争依然长期存在。斯大林曾经解决了很大一批钻进党内的反革命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如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拉狄克,布哈林,李可夫之流,这就说明阶级斗争一直在尖锐地进行着,说明一直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苏联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对于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避免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还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隐藏在苏联共产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以后,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抛出恶毒诽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施展种种阴险狡诈的手段,篡夺了苏联的党政大权。这是把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反革命政变,是推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政变。
  勃列日涅夫是赫鲁晓夫反革命政变的同谋者,后来他又取代了赫鲁晓夫。他的上台,实质上是赫鲁晓夫反革命政变的继续。勃列日涅夫就是赫鲁晓夫二世。
  毛泽东同志指出:“修正主义上台,也就是资产阶级上台。”“现在的苏联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
  毛泽东同志的英明论断,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阶级实质和社会根源,指出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法西斯本质。

         中国资本主义复辟的发生也是这样的。
        1976年10月6日,毛主席刚去世,尸骨未寒,人民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时,华、叶就迅速发动了政变,并在全国范围进行清洗,使无产阶级革命左派的力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一个突发事件,不仅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的挫折,同时也使邓小平修正主义集团篡党夺权,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文革,改变毛主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路线和政策成为现实。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中国复辟资本主义主要原因。
        应该说造成资本主义复辟的原因或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只有一个是主要的、直接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或因素。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叛徒集团利用毛主席逝世地时机发动反革命政变,无产阶级失去了政权的结果。其他是次要的。
        1975年,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对于资本主义复僻问题做了重要指示。
         [毛主席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要写文章。要告诉春桥、文元把列宁著作中好几处提到这个问题的找出来,印大字本送我。大家先读,然后写文章。要春桥写这类文章。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
  毛主席说,我同丹麦首相谈过社会主义制度。(注:毛主席在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日会见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时说过,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
   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

         在这里,毛主席说的很清楚“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复辟的前提是,林彪一类要上台。因此,社会主义避免资本主义复辟,首要的是防止中央出修正主义,时刻警惕修正主义上台,使政权始终掌握在马列毛主义者手中;其次是逐步铲除产生修正主义的土壤,而这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长期的历史任务。
        只有明确了这些道理,无产阶级再次革命夺取政权,才能避免资本主义复僻。而防止修正主义上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唯一途径就是以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逐步实行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

        (2017.11.8)
最后编辑Liuyuxi1948 最后编辑于 2020-05-17 19:33:48
分享 转发
TOP
2#

                                                      赵高篡权与秦朝的灭亡  
                        
       两千一百多年前,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初步统一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始皇领导建立的秦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然而,这样一个颇有新兴阶级革命朝气的王朝,在统一中国之后不久就灭亡了。
  这样一个历史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历代的孔孟之徒,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大量的谎言。他们把秦王朝灭亡的原因,统统归罪于秦始皇,归罪于秦始皇的法家路线。这全然是对历史的歪曲!
 
沙丘反革命政变和秦始皇法家路线的中断
    “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革命过程。”①在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复辟反复辟的激烈斗争。 

       统一以后,这种斗争并没有结束。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采取种种手段,进行拚死的挣扎。他们有的在朝廷和宴会上公开跳出来鼓吹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有的“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大造反革命舆论,诋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有的更名改姓,潜伏下来,伺机变天;有的甚至赤膊上阵,进行卑鄙的暗杀活动。混在秦政权内部的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野心家、阴谋家赵高,就是复辟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

  赵高本是赵国旧贵族的后代。在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中,他全家成了秦王朝的官奴婢;赵高本人也做了宦官,“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
  这个家伙怀着满肚子没落奴隶主阶级对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仇恨,采用韬晦之计潜伏在秦王朝内部,表面上装作拥护秦始皇,当上了秦始皇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的法律教师,“得幸于胡亥”,并且窃取了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的职务,篡夺了秦朝中央的一部分权力。秦始皇出巡的时候,他竟成为身边随行的几个近臣之一。

  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当年夏天,到了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然死亡。赵高看见篡夺大权、改变秦始皇的法家路线的时机已到,立即跳出来发动了一场反革命政变。他利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车马卫队和用来传达朝廷命令、征调军队的“符玺”大权,扣压了秦始皇临终给公子扶苏的信件,煽动和诱骗胡亥,威胁和拉拢李斯,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禁闭并害死坚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的大臣蒙恬、蒙毅,立胡亥为秦二世。

  赵高用反动的孔孟之道作为发动政变的思想武器。他引证儒家经典,说什么,历史上有的夺权政变,“孔子著之”,“不为不忠”,“不为不孝”;今天发动政变正合乎孔丘之“智”。他对胡亥说,始皇临死前没有分封诸子,不搞政变你就会“无尺寸之地”。他对李斯说,秦的丞相功臣没有“封及二世”的,都是被杀身死,而发动政变拥立“慈仁笃厚”、“尽礼敬士”的胡亥,就会“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几年之后,赵高如此明目张胆地吹捧孔丘,鼓吹所谓“仁” 和“礼”,宣扬分封诸侯,这充分暴露了他复古倒退的反动儒家立场。在这个关键时刻,身居要职的丞相李斯,本来有可能搞掉赵高,粉碎复辟势力的政变阴谋,但却受剥削阶级自私自利的本质所制约,为了维护个人的名利地位,妥协动摇,铸成大错。李斯在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方面是有过重要贡献的,但也犯过严重错误。他在赵高发动反革命政变这个紧要关头,出于私心,向反革命势力退让、屈服,就是重大污点之一。

   沙丘反革命政变后,秦二世胡亥完全成了赵高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事无大小辄决于高”。赵高独揽了大权,立即向秦始皇的法家路线展开全面的反扑。他推行了一条“收举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③的反动政治路线。这些所谓“余民”,所谓“贱者”、“贫者”和“远者”,决不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劳动人民,而是那些被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和专政打翻在地的没落奴隶主贵族。这条路线,完全是孔老二、吕不韦“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克己复礼”的反动路线的继续。

       在组织路线上,赵高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安插亲信,网罗死党,让他的女婿阎乐当上了首都咸阳令,他的弟弟赵成当上了郎中令。同时“更为法律”,篡改了以坚决镇压奴隶主反动势力为重要内容的秦法。在秦二世元年初,“大赦罪人”,把秦始皇执政的时候关押的罪犯放出监狱。

       另一方面,则向秦始皇的法家领导集团进行血腥的阶级报复。儒家搞复辟倒退,从来是杀人不眨眼的,极其残暴狠毒的。

       赵高煽动秦二世“灭大臣而远骨肉”,“尽除去先帝之故臣”④,杀害了蒙恬、蒙毅、去疾、冯劫等著名的文武大臣和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公子、公主。牵连受害者不计其数。最后,连李斯也没有被赵高放过,终于“腰斩咸阳市”,并“夷三族”。对各郡县地方官,也大规模地进行了清洗和杀戮。到了秦二世三年(公元前二○七年),终于又杀害了秦二世,并且公然提出恢复分封制。

  赵高篡权以后,还大大加重了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弄得“黔首振恐”。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恢复了奴隶制时代的“人殉”,“后宫非有子者”“皆令从死”;甚至还把许多修坟的工匠活活封死在墓中,“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⑤。这种惨绝人寰的残暴行为,是历史的倒退。他们恢复了阿房宫的修建,并征调五万人为屯卫,“令教射狗马禽兽”。“赋敛愈重,戍徭无已”。

       结果,京师的粮食草秣都严重不足,又从全国各地征调大量粮草入都。秦始皇的时候,为了发展封建农业经济,对从事农业劳动的比较贫苦的农民(当时叫“闾左”),规定的服劳役、兵役的时间是比较短的;赵高篡权后,就大规模地“发闾左之戍”,把日益沉重的徭役负担直接加在贫苦农民的头上。种种倒行逆施,都是想要使贫苦农民重新沦落为奴隶。他们还采用残暴的刑罚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⑥。

  这些情况说明,在沙丘反革命政变之后,秦始皇的法家路线已经中断,而被赵高代之以复辟的儒家路线。 赵高复辟集团虽然没有来得及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但它的倒行逆施,迅速激化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奴隶主复辟势力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没落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在赵高篡权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元前二○九年夏天,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很快就推翻了赵高、胡亥的反动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激化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赵高篡权是秦朝灭亡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

  驳“法家亡秦”论
  秦王朝迅速灭亡到底是不是“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⑦,推行了法家路线的结果?这是历史上儒法论争十分激烈的一个问题。历代的孔孟之徒常常利用这个题目攻击秦始皇及其法家路线。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学着他们的腔调,写了“论秦”三条,对秦始皇的法家路线极尽诽谤诬蔑之能事。

     孔孟之徒叫嚷说:秦朝的迅速灭亡,是由于秦始皇“穷兵黩武”,“内平六国”,“北却强胡”。林彪也攻击秦始皇“轻启战端”。

   毛主席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公元前二三○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在十年之内,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关东六国的诸侯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一种是公元前二一五年,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这两种战争,前者结束了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者反击了北方落后的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扰,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广大地区先进的封建经济、文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种战争都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消灭诸侯割据局面所用的“兵”,抗击匈奴奴隶主侵袭所用的“武”,都是完全必要的。“内平六国”,“北却强胡”,不但不是秦朝灭亡的原因,相反,正是它兴盛的两个重要条件。只有那些在社会制度上主张倒退,在侵略者面前主张投降的儒家无耻之徒,才会对此进行丧心病狂的攻击。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比起春秋、战国几百年的任何时候,战争都大大减少了。春秋时期的二百四十年间,仅在鲁史上有记载的,列国间的战争就有四百八十三次之多。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更加扩大,次数频繁。其中很多是非正义的割据混战,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西汉的贾谊说:“诸侯力政,……兵革不休,士民罢〔pí 音皮〕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⑧。这段话,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统一前后的实际情况,也是对儒家恶毒攻击的一个驳斥。

  孔孟之徒的反动宣传说,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是由于秦始皇“赋敛无度”。林彪也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攻击秦始皇“苛赋税”。这是儒家反秦的老调。西汉的反动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信口开河,胡说什么:秦时“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⑨。此言一出,竟成了后代孔孟之徒攻击秦始皇所引据的经典。一提起秦始皇的赋税徭役,便开口“二十倍”、“三十倍”地念下去,好不吓死人也。


  儒家鼓吹的那个“古”,果然是那么“轻徭薄赋”么?完全是无耻的伪造!
  在奴隶制度下,哪有什么徭役、赋税制度可言!那时候,千百万奴隶戴着沉重的枷锁被束缚在“井田”上从事艰苦的劳动,甚至被活活杀害作为“人殉”和“人牺”,他们连自己的身体都属于奴隶主所有,和牲畜一样,没有做人的权利,只是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他们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手工产品,全部属于奴隶主。

       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历史上的一次大进步。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奴隶的劳动力,吸引了关东六国的很多劳动人民跑到秦国去,这就说明在秦国的封建制度下人民生活比在有大量奴隶制残余的关东六国的人民生活好。秦王朝统一中国后下令“更名民曰黔首”,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从法律上承认了由奴隶逐渐变为农民的人们的新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在秦始皇奖励发展封建农业经济的政策促进下,生产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当然,秦朝是地主阶级专政的王朝,秦朝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是残酷的;但比之奴隶制度下奴隶的生活已经有了改善。这个历史事实是谁也抹煞不了的。

    人民的负担是重还是不重,还要看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在位的十二年,不断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大兴水利工程,修驰道,通水路,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秦朝人民负担虽然不轻,而在秦始皇在位期间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未激化到大规模外部对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生产有了发展。

  秦统一前的封建诸侯割据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但是生产的发展仍然受到诸侯割据局面的严重阻碍,人民的实际负担在社会产品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加以那时候,小国除了要维持自己的军队、国家机关和满足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以外,还常常要向大国奉献十分苛重的贡赋,这些负担全部落在小国人民的头上。

       即使是象战国七雄那样的大国,也常常征发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出征打仗,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少了,人民负担就不能不加重。比起封建诸侯割据时期的这些情况来,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人民负担,相对地说是减轻了的,又哪里有几十倍苛重的问题呢?在秦始皇执政时期,为了鼓励发展农业,规定贫苦农民(即“闾左”)每年只服劳役一个月,一生只做“正卒”一年,“戍边”一年。何况,秦统一后人民的负担中,有些是为了抵御匈奴奴隶主的侵扰。

  面对匈奴奴隶主的侵扰,是抵抗还是不抵抗?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抵抗,人民当然要有较多一些的负担。可是,不抵抗,人民就势必要遭受更大的苦难。为抵抗匈奴奴隶主的侵袭而动员人力物力,这怎么能和诸侯割据混战时期的情况相提并论呢?

  至于儒家说的什么秦始皇“残暴”,无非是指他消灭了六国诸侯,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焚书坑儒。林彪也大骂“秦始皇焚书坑儒”,还别有用心地攻击秦始皇“不民主”。其实,消灭六国诸侯,焚书坑儒,都是革命行动,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所必需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

       秦始皇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对农民当然也是实行暴力统治的;但儒家所说的秦始皇的“残暴”,显然并不是指这个方面,而是指他对奴隶主复辟势力的镇压。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最残暴的是代表没落反动阶级的儒家。儒家满口“仁义道德”,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却十分毒辣凶狠。他们对革命人民和法家的镇压和屠杀,手段之残暴无所不用其极。

        这帮反动家伙对革命人民哪里有什么民主?在他们拚命要恢复的奴隶制度下,奴隶主对奴隶有什么民主?赵高这个儒,代表着没落奴隶主势力,他上台后,就疯狂屠杀了大批法家革新派。他对革命的劳动人民的镇压,就更加凶恶了。儒家杀人的血腥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复辟势力上台,革新者就会人头落地,广大劳动人民更要深受其害;对于复辟势力,只有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才能巩固新兴的社会制度,巩固国家的统一。

       秦朝之所以灭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革命暴力运用得还不够,对反革命的儒杀得太少,有一些漏网了,有一些养起来了,镇压反革命不够彻底。这些反革命的儒、奴隶主复辟势力的存在,正是赵高篡权、妄图复辟的社会基础;也是后来乘农民起义之机大搞复辟活动的反动力量。

  秦末农民大起义与法家路线的继续推行
  马克思指出:“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⑩。秦朝是地主阶级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从封建制度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对抗性的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从这种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中去寻找。

  秦始皇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在剥削、压迫劳动人民这一点上,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特别是他修造阿房宫、骊山墓,滥用了民力,妨碍了生产,激起劳动人民的反对。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小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但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上还是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也正在不断调整,大体上是相适应的,生产力有所发展。秦始皇坚持法家路线,打击矛头主要指向六国旧贵族,指向以儒家为代表的复辟势力。“焚书坑儒”,镇压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是广大农民所拥护的。当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到大规模外部对抗的程度。

  钻进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内部的奴隶主阶级的阴谋家、野心家赵高篡权以后,中断了秦始皇的法家路线,逐步推行复辟倒退的儒家路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社会性质虽然还没有根本的变化,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却大大加重了。这种奴隶主式的残酷压榨,使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激化起来,导致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历史并没有按照复辟势力的代表赵高的主观愿望向后倒退,而是恰恰相反,赵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秦末农民大起义打击了赵高操纵的正在开历史倒车的反动政权,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历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这在客观上也为法家路线的继续推行扫清了障碍。

  赵高把持的反动政权是当时继续推行法家路线的主要障碍,不推翻它,社会就不能继续前进。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派对于赵高的反革命行径曾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斗争。在赵高篡权之际,蒙恬、蒙毅看出了赵高是“孽臣逆乱”,上书反抗。在赵高篡权之后,李斯逐渐认清了赵高的反革命狰狞面目,想要起来进行斗争,曾上书揭露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建议秦二世铲除这个国家的祸害?。

       他们受时代、阶级和自己的思想的局限,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帝王身上,而不是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军事、政治力量进行斗争,不依靠当时整个新兴阶级的力量,更不知道也不可能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而且,大势已去,悔之晚矣!结果,不但无济于事,反而遭到复辟势力更狠毒的迫害和杀害。在赵高的反动统治下,“宗室振恐”,“群臣人人自危,欲畔(叛)者众”;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反对奴隶主贵族复辟的历史任务,自然地落到了革命农民身上。农民革命的风暴一起来,赵高操纵的这个貌似强大的反动政权,就象纸糊的房子一样倒塌了。

  “散处闾巷之间”的“六国公族”是推行法家路线的又一障碍。秦始皇当权的时候曾通过迁徙、收兵器、焚书坑儒等措施,对六国旧贵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防范和镇压。但是,地主阶级毕竟也是剥削阶级,它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对旧贵族采取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措施的局限性,不可能从思想上、政治上彻底清除这些复辟势力。

       在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这些以各种伪装潜伏在各地的反动家伙乘机纷纷跳了出来,也要“造反”,有的混进农民起义队伍,企图借农民军的力量实现自己的野心,“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有的拥兵自立,割地称王;有的妄图用儒家的反动理论影响起义军领袖,以改变农民斗争的方向。农民革命的英雄们饱尝了诸侯割据的苦难,坚决粉碎了复辟势力“立六国后”的阴谋。

       农民起义军的杰出领袖陈胜坚决拒绝了混进农民起义队伍的孔丘后代孔鲋要他“兴灭继绝”的反动说教,他说:“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毅然决然地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后来,由于六国旧贵族和混进农民起义队伍的反动儒生的破坏和起义队伍本身的某些弱点,陈胜、吴广起义最后是失败了。但是,在农民大起义期间,奴隶主复辟势力受到了农民军的沉重打击。原关东六国各地仍然保存着的奴隶制残余也被进一步扫除。儒家的反动政治路线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在秦末农民战争之后,又经历了以项羽和刘邦为代表的儒法两条路线的大搏斗。这场大搏斗又以法家路线的胜利而结束。刘邦继承了秦始皇的法家路线,在女政治家吕雉和法家萧何、张良等协助下,为创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西汉封建王朝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斗争。
       刘邦、吕雉以后,文、景、武、昭、宣几个皇帝也都是坚持法家路线的。他们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斗争,基本上打垮了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复辟活动,打败了不断侵扰的匈奴奴隶主军事政权,捍卫了新兴的封建制度和国家的统一。

       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大一统局面,到汉武帝的时候基本上得到巩固。正是在秦皇、汉武这个时代,我国初步形成了强大的统一的国家,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北京大学、精华大学大批判组1974年9月8日,《人民日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