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工农之声
» 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其本质是什么?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714
|
回复:
1
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其本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794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锤子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2662
积分
2227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7-17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1-06 17:05
|
只看楼主
第二十五个问题,回顾苏联和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成功掌握政权,并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改造完成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其本质是什么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能消灭私有制吗?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能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异吗?这种生产方式为什么会演变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我们每个工人都看到这个现实:我们都要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从而被迫接受资本家们的剥削和奴役。资本家们靠什么奴役我们呢?因为他们有资本,资本又由什么构成的?当然是金钱!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是围绕着金钱的不断增殖而生产,工人则是为着资本这个怪兽服务,并被迫使自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奴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金钱,资本家们奴役工人,就是靠金钱来控制我们的。工人阶级要获得解放,就要消灭资本和资产阶级,而要消灭资本和资产阶级就必须消灭货币,消灭商品生产,生产者生产出的产品供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使用和消费,这才是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基本条件。而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依然保留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就是过去共产主义运动中苏联和中国曾经搞过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依然存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对立矛盾,故而形成新生的资产阶级(官僚者阶级)和无产阶级(广大的劳动者阶级)之间的矛盾。因为保留了商品生产方式,私有制及私有观念无法消除。
关于商品生产方式下必然存在私有制,必然会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有了大量论述,让我们看看马克思是怎么说的。
马克思说:“
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
”马克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买卖双方必须成为各自商品的所有者,才能进行商品交换。在商品生产及交换过程中,买卖双方经济利益相互对立,通过市场博弈,最终交易成交,完成商品的交换。今天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种关系。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以糊口,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工人是卖方,资本家是买方,在买卖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各自占有自己的商品,资本家有钱,工人有自己的身体,两者之间利益相互对立,工人希望资本家多付工资,资本家希望少付工资,双方经过反复博弈,最后达成买卖协议,工人出卖劳动力给了资本家,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劳动力为资本家生产商品,以获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商品生产和交换方式下,买卖双方各自占有自己的商品并有完全的处置权,这种占有关系就是私人占有关系,即私有制。也就是说,保留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也就保留了私有制。我们回顾一下历史,苏联和中国的革命,建立了新政权,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宣告建立了“公有制”,消灭了私有制,人们的私有观念也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失。但是很不幸,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社会,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依然保留着。这是由于商品生产和交换依然存在,人们的私有观念,也会因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存在,而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除非我们消灭商品生产,转变为人们自觉地联合起来,进行有计划的物品的生产。
那么,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为什么会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呢?
马克思说:“
商品是物化劳动。唯一不用于物化劳动的是非物化劳动,是还处在物化过程中的,作为主体的劳动。换句话说,物化劳动,即空间上存在的劳动,可以作为过去的劳动而同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相对立。如果劳动必须作为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作为活劳动而存在,它就只能作为活的主体而存在。在这个主体上,劳动是作为能力,作为可能性而存在,从而只能作为工人而存在。
”马克思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工人,在商品生产方式下,拥有商品和货币的人与进行生产劳动的人必然要发生矛盾。两者之间的矛盾,我们追根溯源,在商品生产方式下,存在着空间上的劳动和时间上的劳动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变为过去的劳动与现在的劳动的对立,再转变为死劳动与活劳动的对立,最后转变为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最终,工人就成为了资本家的奴隶。
马克思又说:“
活劳动的客观条件(以商品组成的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等--笔者注)对于主观存在的活劳动能力来说,表现为分离的、独立的价值,而活劳动能力对于客观条件来说,也表现为另一种价值(它不是作为价值,而是作为使用价值来同客观条件相区别)。这种分离一旦成为前提,生产过程只能新生产,再生产这种分离,而且在更大规模上再生产这种分离。
”
马克思这句话进一步说明,随着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商品和货币的拥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对立也在发展着,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很多部分转变为劳动者进行劳动的客观条件,即不断扩大着的生产资料,它具有了与劳动者相分离的独立价值体系,行使这种独立价值的人就是萌芽状态的资产阶级。商品生产还在继续,生产资料以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而不断繁殖,并与劳动者加速分离。分离到什么程度就会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呢?劳动者除了自身之外,他(她)什么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商品生产就只有两个基本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前者便产生出资产阶级,后者变成无产阶级。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过去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由于是商品生产方式,政府主导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运动,就转变为生产资料以一种独立的价值体系繁殖并与劳动者加速分离的运动,当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完成后,当时的生产就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了---国家资本和劳动力,前者形成了官僚者阶级(即资产阶级),后者形成了广大的劳动者阶级(即无产阶级),这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合作化运动顺利推进,标志着农村封建小生产方式的彻底解体及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建立,中国逐步建立起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城市把所有生产资料统一于国家资本之下,由于国家资本与工人之间是货币交换关系(即国家资本支付给工人工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商品交换形成的利益的对立关系,同时我们还看到,生产过程客观上是国家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有资本必有资本家,国家资本的代理人就是官僚者阶级,与工人阶级相对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农村发展为合作社经济(即集体经济),合作社则是服务并服从于国家资本,以便使国家资本迅速地增殖起来。这样在农村就形成了国家、合作社和社员三者之间因商品生产和交换而形成的利益相互的对立关系,这种关系同样体现为官僚者阶级和农村广大劳动者阶级之间的矛盾。毛主席晚年是这样描绘官僚者阶级的:“
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
”。
同时,在当时商品生产和交换方式下,形成了各生产单位之间利益相互对立的关系,这表现为中央直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地方全民所有制企业、地方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农村合作社集体企业相互之间利益对立的关系,各生产单位之间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也不同,中央直属企业里的职工,其福利待遇和地位明显比其他种类的企业高。受商品生产关系的影响,劳动者就会自发地去按照各个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去调节自己的择业方向,政府宣传的所谓“公有制”,已经名存实亡了。毛主席在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上,不得不重提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矛盾,依然存在着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则为解决当时中国的阶级矛盾寻找出路。
那么,过去苏联和中国搞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怎么都演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呢?
这是因为,当时搞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有两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在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的基础上,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并由国家控制每个生产单位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人为地控制商品生产计划和统一定价,就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之间产生剧烈冲突,最终,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必然会战胜政府定价和政府计划,这样,社会最终就会被市场经济所代替,下面详细分析。
首先,在国家资本主义下,所谓的国家统一制定生产计划,干扰并破坏社会中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恩格斯说:”
在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个工业资本家都是完全由自己负责进行生产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都随他的意。但是,对他说来,社会需要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无论是所需要的对象的质量、品种,还是它们的数量,都是这样。今天还不能充分迅速供应的东西,明天可能供应得大大超过需要。尽管如此,需要毕竟是这样那样地好坏得到了满足,而总的说来生产的毕竟也是需要的东西。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通过竞争解决的。竞争又怎样解决问题的呢?非常简单:凡是品种、数量不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商品,竞争就使它们的价格落到它们的劳动价值之下,通过这种曲折的途径,使生产者感觉到,他们或者是生产了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或者东西本身虽然需要,但生产的数量已经超过需要、成为多余的了
”。恩格斯这段话清晰地说明,只要你生产出的是商品,就必须通过自由市场交换才能满足社会中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同样地,在当时苏联和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和竞争才能得到满足,商品生产的分工与协作也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得到调节。而既保留商品生产,又要限制市场竞争,必然阻断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实现,也无法满足人们对商品的各种需求。在当时,由于官僚者阶级并不能掌握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种类、数量和品质的需要,只能按照官僚者阶级的意志来制定生产计划,这就出现了生产中的命令主义、瞎指挥、贪功冒进等各种问题。人民群众需要的商品无法通过市场反映出来。最终,市场经济规律必然冲破这种限制,由限制市场的商品生产变为自由交换的商品生产。
其次,不通过市场竞争而人为地统一定价,必然扭曲了商品的价值。由于没有通过市场去发现商品的价值,这就加深了各商品生产者之间利益的鸿沟。
马克思说:“
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
恩格斯说:“
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由于这个条件,商品价值才能存在。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因此,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通常看来同它所表现的价值多少有些不同,这种命运是价值和大多数社会关系所共同的。因此,在一个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如果谁想把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点确立起来,而又禁止竞争用加压力于价格的办法,即一般说来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来确立这种对价值的决定,那就不过是证明,至少在这方面,他采取了空想主义者惯有的轻视经济规律的态度
”。
两位革命导师这两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商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关系,是商品交换的必然规律,只有经过广泛的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才能确立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一件商品到底值多少钱,只有通过广泛的商品交换、市场竞争才能找到。商品的价格背离商品的价值并不是什么缺点,相反,这种必然关系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适当形式。回顾苏联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保留商品生产的同时,又在商品流通中规定商品的价格,这样做必然扭曲商品的价值。“
如果谁想把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点确立起来,而又禁止竞争用加压于价格的办法,即一般说来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来确立这种对价值的决定,那就不过是证明,至少在这方面,他采取了空想主义者惯有的轻视经济规律的态度。
”商品的价格和价值规律的决定性的作用必然在社会中发挥影响,人们就会自发地通过市场交换,去寻找商品的价值,当时遍布各地的“黑市”就是很好地证明。当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由市场定价取代国家定价成为了必然趋势。这样,中国和苏联都无可避免地演变为市场调节的资本主义社会了。
苏联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这个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背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消灭商品生产,搞共产主义生产的革命纲领。另起炉灶搞出一套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自以为商品生产可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那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主义的做法而已。
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0-05-19 23:18:03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38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学生工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211
积分
195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02-24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1-17 11:00
|
只看该用户
事实证明,“”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背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消灭商品生产搞共产主义生产的革命纲领。另起炉灶搞出一套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自以为商品生产可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那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主义的做法而已“”。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新闻.评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