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联传授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苏联传授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大量使用了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且明确说明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方式是该时期经济、政治及精神生活赖以确立的基础。苏联修正主义者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他们不得不歪曲和篡改马克思恩格斯所阐释的生产方式的作用和地位。那么,苏联传授给中国学生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解释:

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由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所决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由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

苏联修正主义者这样解释生产方式,完全颠倒了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根本性的制约作用。“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这种解释,彻底抛弃了生产方式独立的物质作用,生产方式也必然失去了它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的制约作用。人们一旦说起生产方式,它只不过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产物,起关键作用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旦改变,生产方式自然随之改变。这样,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方式对社会政治经济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其本质是“生产关系”在起作用。因此,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方式。正如上文所解释的:“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由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所决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由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

这种解释,正好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相反。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17页),马克思这句话把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三者之间层级的制约关系说得很明白了,即一定的生产力需要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相应的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生产方式是一种物质的力量,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不是相反。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在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下,必然产生其相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02页)。马克思这段话告诉我们,在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下,必然在社会中产生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必然产生阶级。在商品交换中,买卖双方的利益必然是对立的,市场博弈则是这种利益对立的具体表现。这样,在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中,持有资本的资产阶级与持有劳动力的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也是对立的。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看做商品出卖给资本的代言人资本家,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使劳动者进行雇佣劳动,通过工人的劳动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资本的增殖。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任何别的生产方式一样,不仅不断再生产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再生产产品形成上的经济的形式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下卷985页)

苏联修正主义者传授给中国学生的“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这个错误理论,严重颠倒和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按照他们的理论进行共产主义实践,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无产阶级革命必然会遭受严重失败,苏联及中国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这一点。

按照苏联的理论,“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那么,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直接改变旧的私有制生产关系,怎么改变私有制生产关系呢?就是对私人持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制改造,即把生产资料改造成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中国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这项工作。这样,“生产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资产阶级存在的社会基础会随之“铲除”,资产阶级也会随之消灭。根据苏联传授的“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理论,“生产方式”自然也会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完成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把“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方式,转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方式。美其名曰,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同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用了大量篇幅去解释“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之间的区别。

然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完成后的中国社会依然存在这样的基本事实:这个社会依然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个客观事实,毛主席于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把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个盖子一旦揭开,一连串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中国社会不是按照苏联老师传授的改变了旧的私有制生产关系,即把私人的生产资料全部改造成公有的吗?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自然就消灭了阶级存在的经济基础,怎么还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呢?既然中国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那么阶级存在的社会基础又是什么?

当然,苏联及中国的修正主义统治集团是不会承认当时苏联和中国社会中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他们掩耳盗铃地认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完成后,就消灭了阶级存在的社会基础,阶级自然不会产生或再生。社会中即便有阶级斗争,也是对外部资本主义世界的阶级斗争,或者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发现苏联修正主义者歪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基础性的影响和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商品生产方式是产生私有制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基础,这样,无产阶级革命派对苏联及中国修正主义者的反击,没有抓到要点。当时社会为什么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呢?无产阶级革命派希望从列宁如下论述中找到答案:“无产阶级专政是新阶级对较强大的敌人----资产阶级进行的最无畏和最无情的战斗。资产阶级的反抗,因为自己被推翻(哪怕是在一个国家内)而凶猛十倍。它的强大不仅在于国际资本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各种国家联系牢固有力,而且还在于习惯的力量,小生产的力量。因为,可惜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小生产,而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派用列宁这段话反击苏联及中国的修正主义者,显然不够力量,苏联及中国的修正主义者会反驳说,列宁在这段话第一部分,讲的是资产阶级的强大力量在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外部。我们不反对与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阶级斗争,也承认这种斗争是很激烈的,并且一直在做这种斗争。列宁讲的第二部分,“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列宁说得也没错。问题在于列宁在这里说的是“小生产”,苏联和中国社会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已经消灭了小生产,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大生产,“社会主义”的大生产,是不会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即便我们给农村社员保留一点自留地,有小生产残余,它只占社会经济基础的很少部分,这个社会不会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我们发现,列宁说的“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这句话,意外地撕掉了苏联及中国修正主义者歪曲和颠倒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制约作用的遮羞布。列宁在这句话里明确说明,小生产方式是形成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的基础,列宁这句话就贯彻了这样的思想:生产方式是形成生产关系及阶级关系的基础,而不是相反。这无疑给篡改马克思主义的苏联修正主义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小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前的生产方式,小生产方式只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如在奴隶制的小生产方式下,产生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在封建小生产方式下,产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自耕农阶级及各种小手工业者阶级。而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基础则是商品生产方式,建立在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经过发展,逐步形成生产的客观条件与劳动力的分离,生产的客观条件以资本形式与劳动力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这样,商品生产转变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就会形成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就是说,只有在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才会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理论,来回答当时社会为什么会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了。由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在商品生产方式下,1956年完成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实现了生产的客观条件与劳动力的分离,由于生产的客观条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这样,生产的客观条件就转变成了资本,当时资本的形式是国家资本,国家资本的代言人就是官僚者阶级。与国家资本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是城市工人和农村社员,他们构成了当时社会的劳动者阶级,官僚者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着广大的劳动者阶级。商品生产及货币交换方式必然形成私有制,在苏联及中国的“社会主义”时期,被官僚者阶级宣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其本质为国家资本主义垄断下的私有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官僚者阶级宣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官僚者阶级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1962年,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看到了官僚者阶级对广大劳动者阶级的统治、剥削和压迫,揭开了阶级斗争的盖子,并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派,受到苏联修正主义者篡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没有找到官僚者阶级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并从根本上消灭官僚者阶级。无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建立一个适合推行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无产阶级政权,即巴黎公社式的政权,官僚者阶级随着国家资本的不断壮大发展而变得日益强大,致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遭受到了失败。

今天,无产阶级再次起来革命,就必须总结过去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消除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的影响。正确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理论,成为了工友们理论学习的要点。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2-14 23:19:37
分享 转发
TOP
2#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用了大量篇幅去解释“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之间的区别。这就如同今天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禁止毒品交易和贩卖人口一样。然而,电视剧《潜伏》中谢若林一句台词刺破了商品生产货币交换的本质:“这儿有两根金条,你能告诉我哪个是高尚的哪个是龌龊的?”。
TOP
3#

前苏联的“理论家”们总是喜欢抛出或者从马克思著作里面截取一些并不重要的词来加以强调,进而融入一种公式化的洗脑系统中。比如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这个词是相当好理解的,人们在阅读时也不会去特意关注这些概念。但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就会把这个词特意拎出来并赋予其神圣的地位,让它作为洗脑系统中的一环来让人接受。
TOP
4#

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由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所决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由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
--------------------------------------------------------------------------
这一段出现了大量的“是”、“是由”,所谓A是B,就是说B是比A更为本质的东西。那这些理论家凭什么说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和什么什么对立统一,什么什么由什么什么决定的?依据在哪里呢?如何证实说的是对的呢?凭什么说这些就是真理呢?答案是依据也好判断也好真理也好是只能存在于这些人的脑子里,或者马克思的脑子里,或者“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里。这种叙述方法已然是唯心主义的方法、用着形而上学的体系,一种打着“辩证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宗教神学(辩证法成了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