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基础 [复制链接]

1#
第46问,为什么说过去苏联及中国搞的有计划商品生产方式下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基础,还达不到今天在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下无产阶级开展共产主义革命的社会基础?

苏联搞的“社会主义”,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中国照搬了这套理论),这套理论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先搞一段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怎么搞?就是在城市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改造,建立全民所有制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农村走合作化道路,建立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社会生产方式依然保留商品生产及货币交换方式,并由国家统一制定生产计划和规定商品价格。由于当时社会保留了商品生产方式,经过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完成后,完成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完全分离,生产资料必然以资本形式出现,当时的资本是国家资本,并与广大的劳动者形成对立。有资本必有人格化的资产阶级,当时国家资本的处置人就是官僚者阶级。与官僚者阶级对立的是城市工人阶级和农村社员阶级。由于当时社会保留了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必然存在私有制及私有观念,当时被官僚者阶级宣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其本质是官僚者阶级控制着国家资本,从而掌控国民生产计划及商品价格的官僚者阶级所有制,与马克思所说的由社会中每个生产者自觉地联合起来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占有并使用社会生产资料所形成的共有制毫无任何共同之处。因此,苏联及中国搞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其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
过去苏联及中国搞的国家资本主义,其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官僚者阶级统一制定生产计划和制定商品价格并限制自由市场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为限制自由市场,官僚阶级严格控制了社会中劳动者的自由流动。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基础,远不如与今天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下无产阶级开展共产主义革命的社会基础,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其一、当时苏联及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并未形成共产主义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我们知道,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并以价值关系和以价值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的,这种发展的最高形式就是确立了资本和雇佣劳动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为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就是逐步消灭了各种中间阶级的过程,最后整个社会只有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形成的阶级,在无产阶级形成过程中,劳动力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无产阶级中的每个成员,通过劳动力市场,可以自由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生产单位和不同生产岗位之间流动,这种自由流动,具有社会化的性质。因此,无产阶级的每个成员,除了具有雇佣劳动者的无产阶级属性外,再没有因地区、行业、部门、生产单位和岗位等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各种中间阶级的基础。这样,全世界无产者才具备了联合起来搞共产主义革命的社会基础。而过去苏联及中国革命成功后搞的国家资本主义,由于官僚阶级既搞商品生产及货币交换,又严格控制每个劳动者在社会中自由流动。城市工人和农村社员无法在社会中各地区、行业、部门、生产单位和生产岗位中自由流动,社会中的每个劳动者被迫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行业、部门、生产单位和岗位中,他们必然形成的各种类型的中间阶级,按地域及大行业划分,可分为城市工人阶级和农村社员阶级。由于当时城市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明显比农村社员阶级高,城市工人阶级事实上成为了工人贵族阶级,当时官僚者阶级宣称的“工农联盟”的经济基础荡然无存。后来中国发生的历史变故也证实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后,农村社员阶级进城务工,逐步瓦解了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如果存在牢不可破的“工农联盟”,农村社员阶级能瓦解掉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吗?同时我们还看到,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内部的各成员,由于被官僚者阶级严格地限定在一定地区、行业、部门和所有制形式的生产单位中,工人在各生产单位的生产分工以及福利待遇也各不相同。因此,城市工人贵族阶级还需细分为各种类型的中间阶级,如按部门划分,就可以分为钢铁工人阶级,冶金工人阶级,采掘工人阶级,机械工人阶级,纺织工人阶级,铁路工人阶级等。按照企业所有制划分,就可分为中央直属全民所有制工人阶级,地方全民所有制工人阶级,地方集体所有制工人阶级等。城市工人贵族阶级被划分为如此林林种种的中间阶级,表明了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内部各单位成员不具备联合起来的物质条件,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个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内部激烈的派战就得到了证明。毛主席当时向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喊话:“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也无济于事。因此,当时的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并不具备搞共产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这个阶级必然被瓦解,被今天社会化规模已经扩展到全球的现代无产阶级所取代。

其二、当时苏联及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使用程度,不及现在的自由资本主义。现在的自由资本主义,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使用程度,可遍及社会中的每个雇佣劳动者。在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无产者都能切身体会到,他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不是出卖给某个资本家,而是出卖给整个资产阶级。无产者可根据劳动力市场工价及劳动条件的变化,自由地选择进某个工厂打工,社会中资产阶级提供给工人的生产工具和原材料,并不限于某个工人使用,而是属于整个社会中不断流动工人们使用。这样,生产资料事实上已经实现了全社会劳动者使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被赋予了资本的属性,而与无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革命只需要消灭商品生产方式,从而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属性,就可以消除这种对立。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结合,不再通过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市场交换来完成,而是由生产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不同工厂进行生产活动来完成,这就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后的生产方式。即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过去苏联及中国官僚者阶级搞的国家资本主义,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使用程度很低,和现在的自由资本主义相差甚远,这是由于当时官僚阶级既要搞商品生产及货币交换,又严格控制每个劳动者在社会中自由流动造成的。当时的农村社员阶级成员就无法进入城市工厂劳动,他们就无法完成与工业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结合,当时的城市工人贵族阶级成员,只能固定在所属行业、部门和所有制企业中,他们就无法进入其他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生产单位工作,因此,他们无法实现对其他工业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使用。由于当时的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和农村社员阶级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结合程度都较低,故而这两个阶级都无法完成共产主义革命,这两个阶级必然被今天自由流动的雇佣劳动者通过雇佣劳动使用整个社会生产资料的现代无产阶级所取代。在现代资本主义下,生产资料事实上已经实现了全社会雇佣劳动者使用,这个条件,具备了无产阶级开展共产主义革命的社会基础。

其三、当时苏联及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并未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而今天的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基本消灭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我们看到,苏联及中国官僚者阶级搞的国家资本主义,之所以无法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是由于当时官僚者阶级搞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当时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既要搞商品生产及货币交换,又限制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劳动者被牢牢地固定在一定的地域、行业、部门及所有制的生产单位中,劳动者必然因不同的地域、行业、部门及所有制形式的差别而产生不同的中间阶级,在当时阶级差别最大的是城市工人贵族阶级和农村社员阶级,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由此而来。要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必须消灭中间阶级,要消灭中间阶级,只能让劳动者在不同地域、行业、部门及所有制的生产单位中自由流动,以价值关系和以价值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最高形式只能是资本和雇佣劳动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者以雇佣劳动者身份出场是必然要发生的,无产阶级的登场,意味着中间阶级的消亡,中间阶级的消亡,意味着雇佣劳动者在不同地域、行业、部门及所有制的生产单位的差异也随之消失。当时苏联及中国官僚者阶级搞的所谓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形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必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到来以及无产阶级的登场而彻底消灭。现代无产阶级必然会在即将爆发的共产主义革命中彻底消灭最后一个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能得出如下总结:
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后,搞了一段“社会主义”,并建立了一套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通过苏联搞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体系。中国革命成功后照搬这个理论体系,也学着苏联搞起了“社会主义”,后来中国发现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产生很多问题,这个社会依然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试图去解决当时的阶级矛盾,但没有成功。今天我们看清楚了,苏联搞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其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其生产方式为保留了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并限制自由市场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及阶级关系的社会基础,离共产主义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了,而是越来越远了。苏联所谓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体系,也随着苏联的解体及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而宣告破产了。
今天,每个觉悟起来投身于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革命的无产者,应该拿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器,对过去苏联搞的所谓“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彻底的批判,以便为将到来的共产主义革命,确立起正确的革命纲领及革命路线。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9-16 23:55:36
分享 转发
TOP
2#

今日又改了一些词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