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学习.讨论
»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时代内涵(2则)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970
|
回复:
0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时代内涵(2则)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60
精华
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切格瓦拉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531
积分
701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12-29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5-14 18:27
|
只看楼主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时代内涵(2则)
发布: 2011-5-14 15:24 | 作者: lqd105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45 | 回复: 0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时代内涵
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冈山道路
新华网 2011年05月14日 10:16:29
新华网江西井冈山5月14日电(记者李兴文、杜宇)
历经风雨洗礼,今日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凝重,那盏斑驳的油灯依然临窗摆放,砚台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光,出现在我们眼前。
80多年前,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在这里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名篇,提出了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刻着独特的历史印迹,八角楼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1927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1927年9月,经历了秋收起义后的严重挫折,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毛泽东为何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究员饶道良认为至少有五个原因:第一,这里地处湘赣边界,邻近粤鄂,影响比较大;第二,这里离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广州比较远,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第三,这里受大革命的影响,各县普遍建立过共产党、工会、农会等组织;第四,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五,这里有自供自给的农业经济,便于解决部队的给养。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两军会师,合编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支新军,保存了一批得力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红四军成功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第二次反革命“会剿”,特别是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重建了各地党的组织;各县、区、乡红色政权普遍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巩固。
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会议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的经验,明确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得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结论。同时,会议决定全面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在总结边界前期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同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出台。
“无产阶级只有分了田,才有饭吃有衣穿”“一切土地归农民”……如今,穿行在井冈山行洲村,这些当年书写的标语还保留在一些民居的白墙上,其中不乏繁体字,大小不一,虽经岁月侵蚀,黑色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土地革命极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纷纷送子、送夫参军,并组织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团、妇女会等协助红军开展工作,保卫了胜利果实,支援了革命战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说,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共产党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土地问题,调动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最终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正如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所说:“谁解决了土地革命,谁就赢得了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
1929年12月,闽西山区天寒地冻,红四军党的代表聚集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一幢宗祠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军方面的经验教训,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红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依靠这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各地的革命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渐渐燃遍全中国。
就是这样,在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对身边的同志说:“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革命胜利。”
5月的井冈山,红旗高扬,山花怒放。载着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游客的大型巴士,循环播放着歌颂毛泽东和红军的经典旋律来往穿梭。爆满的100多家宾馆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客房。在当年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也是现在井冈山核心区的茨坪,人流如织的游客排着长队等待入场参观,讲解员和导游通过小型扩音器发出的近乎沙哑的声音此起彼伏。
抚今追昔。茅坪八角楼、红军造币厂……一个个革命旧址旧居见证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一个个历史片段凝成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经典。“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发端于山莽林间的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时代内涵
新华网 2011年05月05日 15:05:34
新华网江西井冈山5月5日电(记者 王建华 柴海亮 李兴文)
夜幕降临,56岁的吴家发匆匆吃罢晚饭,又开始投入到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同样事情中——赶到数公里之外的山脚下,参演一部展现80多年前艰苦卓绝革命岁月的大型实景剧《井冈山》。
与其他或骑摩托或坐农用车或步行从四面八方村落汇聚而来的演员一样,穿上蓝灰色红军服装、打上长长绑腿的吴家发,一扫白天田间劳作的疲惫,脸上流露出兴奋的表情。
2008年“十一”国庆节正式推出的这部时长约一小时的历史剧作,迄今已上演了500余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600多名参演者全部是井冈山市拿山乡的农民,年龄最长者64岁、最小的仅7岁,其中,约三分之一是红军和革命烈士的后代。
拿山是1929年年初井冈山人民送别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大部出击赣南、以解湘赣敌军重兵“会剿”井冈山之困的地方之一。在中国流行已久的红色歌曲《十送红军》唱道:“三送红军到拿山。”
自然少饰的山水田屋,精心布设的声光电技,重现了当年井冈山斗争的血火残酷;农民们质朴无华的原生态表演,诠释了当年井冈山斗争的史诗画卷——艰辛与悲壮、挫折与希望。
“我几乎是流着泪看完演出的,视觉的震撼冲击使我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江苏常州一家车辆制造公司的业务员倪兴叶说。
在剧中,吴家发是毛泽东、朱德部队井冈山会师时的主要旗手和崎岖陡峭小道上挑粮的领头战士;在现实中,年收入10多万元的吴家发则是井冈山富裕起来的农民代表。
“革命前辈和先烈用鲜血与生命凝聚而成的精神传统是不会过时的。”读过中学、经营着一个农民建筑队并于去年入党的吴家发说,“作为井冈山人民,我们不仅是这部剧作最合适的演员,也是革命精神传统的后代继承者和受益者。”
秋收起义迭受挫折后的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原定计划,于1927年10月起,引兵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在此亲手领导创建革命根据地。这是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集团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而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共党史认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小块红色政权、坚信红旗不倒的燎原星火,为处于低潮危险期的中国革命找到新的出路,为中共的工作重心完成从城市到农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转移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两年多的井冈山斗争实践中,为革命捐躯者达5万之众,创造积累了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丰富经验。
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实践被称为“井冈山道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井冈山斗争经验的理论概括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奠基石,毛泽东在此写就《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之后为回答一些红军将士“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疑问的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凝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而创立了中国革命红色政权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民主建军制度正式确立;“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正式颁布;游击战术思想正式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的编制和名称正式组建使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共首部比较完备的土地法诞生;中共发展史上第一次整党运动展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还在单衣茅草御寒、粗糙红米饭和清淡南瓜汤果腹的极端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创办了军械厂、被服厂、造币厂、印刷厂、红军医院等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军事封锁。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史专家饶道良说,可进可守的险要地势,坚实的党群革命基础,正确的思想指导,以及相对充足的给养力,使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帮助中共领导的革命渡过了危险关头,摆脱了全军覆灭的危险,得以保存、蕴藏了中国革命的“珍贵火种”。
即将迎来90华诞的中国共产党,早已为井冈山斗争培育构筑的优良传统用一句话做了概括升华——“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它被视为中国革命精神的主要源头,中共的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逐步被归结为“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中共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均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始终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光荣传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党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陈胜华说:“无论是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与其一脉相承。”
现在的井冈山几乎遍布着“红色”的象征和标志——当年根据地斗争时期的革命遗址、遗物或原貌复建物,中央和省市投资兴建的现代化柏油路穿山越岭,将曾经偏远分散的它们连接起来,并与全国的交通网贯通,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红色旅游”景观群落之一,载着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游客的大型巴士,循环播放着歌颂毛泽东和红军的经典旋律来往穿梭。
在当年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也是现在井冈山核心区的茨坪,人流如织的游客排着长队等待入场参观,讲解员和导游通过小型扩音器发出的近乎沙哑的声音此起彼伏。
怒放着红色革命重要象征物之一杜鹃花的挹翠湖,四周环绕着朱毛会师后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遗址,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遗址,毛泽东撰写《井冈山的斗争》时的故居,井冈山最大的建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还有供群众演唱“红色歌曲”的广场,以及出售毛主席塑像等革命纪念品的旅游商店群。
井冈山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井冈山吸引的游客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50万人次,旅游服务业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而今年同期游客量又增长了40%,爆满的100多家宾馆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客房。
井冈山贫穷落后的状况正在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革命烈士王佐的长孙、今年67岁的博物馆退休职工王生茂认为,井冈山人民能够继续发扬好井冈山精神的优良传统,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发家致富。“我们不能全靠政府的扶持,不能躺在先辈先烈的功劳簿上。”他说。
曾在井冈山投身“绿林”、后加入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的王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支持下,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开始进驻大井、茨坪等井冈山上的要地。
2007年,王生茂与6个子女在下庄王家村的王佐故居前,用多年积蓄建起一栋四层的商住一体楼房,去年在一层开设的饭庄每年可为其带来十多万元的收益。王生茂的6个子女中有3个读过大学。在井冈山中学教英语的长子王华胜说:“包括曾祖父在内的无数革命先烈的事迹时刻激励着我们,我们会努力营造幸福生活的。”
在井冈山的另一个主要革命纪念地茅坪,革命遗址群里的红军标语遗迹与现在民居墙体上书写的新标语,是目前井冈山这个最富村镇之一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消灭新旧军阀战争”;“创建最优生态村落”、“农村要环保,青山绿水好”。
84年前,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转战千里,在“绿林”头领袁文才的帮助下,终于在此找到了一个落脚点,标志着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开始。毛泽东在居住和办公的八角楼上,写作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历史著作。
革命烈士袁文才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保存着他的故居的这个村镇,农业科技观光园等一批新农村设施初具雏形,私家车行驶在村里的水泥路上,80%以上的村民已住进崭新楼房。
白银湖村附近的桐木岭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在1928年的土地革命中,从土豪地主手中分得良田和稻谷、第一次解决了温饱的白银湖贫苦农民,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据井冈山党史专家研究查证,这是迄今已知中国农民第一次公开并较有规模地发出“共产党万岁”的呼喊。
今天,中国共产党仍然强调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极端重要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本月初考察革命老区吕梁山区时就指出,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土地权益。目前,13亿人口的中国仍然拥有7亿多农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被中共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38岁的白银湖村村民邱冬华分得了50多亩毛竹林和数亩良田,并以其精湛的竹手工艺活跃于市场,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我们仍然会像先人那样,发自内心地高呼共产党万岁。”他说,“共产党的恩情不忘,井冈山的精神永存。”
通过最近七八年的努力,井冈山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江西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主要基地的干部培训网络,并逐步引入西方式的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先进培训方式。去年,接受培训的全国厅局级及以下各行各业的各级干部达两万人次以上。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还是中组部管理的三大干部学院之一。
中共井冈山市委书记梅黎明说:“井冈山将继续探索建立科学完备的‘红色培训模式’,向全国各地深入传播扩散井冈山精神,帮助领导干部在新的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艰苦奋斗,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诱惑。这可以说是井冈山精神的‘新燎原之火’。”
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中国国内环境和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共的党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它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各种困难和风险。
拥有近8000万党员的中共将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的严峻考验,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例如,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由于一些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加之落后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蚀等,一些党员干部信念动摇、意志衰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滋长蔓延。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继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等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保持先进性。”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黄仲芳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为关键的一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当年1月24日至25日看望慰问井冈山革命老区干部群众时指出,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希望能够持之以恒地将井冈山等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传播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像广州这样的发达市场经济的前沿。
广州市民郭葛英带着即将大学毕业、到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儿子郭炳亚,在井冈山的革命遗址旅游参观了四天。习惯上网、喜欢美国大片的郭炳亚说,他为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曲折、共和国起源的艰辛、井冈山精神的伟大所深深震撼了,所感所悟将使他受益一生。
多国的驻华使节日前集体参观访问了井冈山。一位驻华使节表示,他相信,现在的井冈山是“观察中国未来和平发展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驻华使节们曾经常造访井冈山,当时流行着“井冈山道路通天下,毛泽东思想照全球”的口号。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民族主义舞台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