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子 :别了,阿良,我的聪明人!作者:西木子 发表:红石头 时间:2011.05.21
毛主席说过:看一个政党,看他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看他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他的将来……我想,看一个人也应如此。
我看过张宏良过去的文章,尤其是关于“十六大”、“十七大”的评价,具体的说辞记不太准,但总觉得他忒相信胡温正腐的、“五有社会”、“体面劳动”了。最初,只是以为他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或者是策略——打着黑旗反黑旗,不得已而为之。我也看了他今年三月的“重庆演讲大纲”以及对吴委员长“五不搞”的评价,尤其是“救党保国”的口号,我才终于由他的过去知道了他的现在,终于明白了:张宏良是聪明人,是鲁迅笔下的聪明人!
我们不妨回到85年前的1926年,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描写的情节,看看面对奴才的诉苦和提问,聪明人是怎样说又是怎样回答的吧!
听了奴才“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的诉苦后,“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听了奴才“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的诉苦后,“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听了奴才子“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的提问后,“我想,你总会好起来……”聪明人回答道。
奴才听聪明人如是说喜极而泣,连声说着:“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难绝。……”
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虽然是在85年前写的,但我们今天读来仍有其现实意义,因为现实中除了傻子和奴才、还有阿Q、华老栓,尤其是聪明人!君不见张宏良,口口声声,重庆模式,党向左转……难道不是活生生的一个鲁迅笔下的聪明人吗?
聪明人不仅巧于安慰,惯于欺骗,还脚踏两只船。表面上让奴才有个倾诉的机会,满足了奴才诉苦的要求,但骨子里却是为主子维稳。
聪明人毕竟是聪明人,因为是教授,所以深晓,对待奴才最好的办法,就是敷衍,迎合他们潜在的精神需求,哄他们。让他们在铁屋子里慢慢酣睡至死,也不会有精神上的痛苦,就像宋江让梁山的弟兄喝朝廷的美酒一样,在醉梦中死光!
然而世界却正是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尤其是中国的聪明人。(鲁迅语录)
别了,阿良,我的聪明人![/b] http://qml7241550.blog.163.com/blog/static/962731182011420631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