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忠奸辨 [复制链接]

1#
忠奸辨

作者:秦川牛        点击数:793    更新时间:2011-6-13  
   

忠奸辨  

   

我小时候所看过的戏剧,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情节:几乎在整个剧情中,无不体现着忠臣干实事却受苦、奸臣投机取巧却享乐的事实,只是到了戏剧的末尾,当奸臣被推到了戏台的角上,忠臣被簇拥到了戏台的中央的时候,戏剧才落下了帷幕。  

老人们告诉我:这就叫苦尽甜来。于是,努力吃苦便伴随着我的一生,直至这退休十多年来,每天还用不少于八小时的时间艰难的在这手写板上划着。但是,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毛泽东时代之外,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又何曾有过让忠臣扬眉吐气、让奸臣规规矩矩的日子啊?  

那么,究竟什么是忠臣、什么是奸臣呢?  

在我看来,忠奸之别的根本首先就在于将人民群众放在什么位置。海瑞一边上书骂皇帝,一边为民请命,并且还在衙门里自己种菜吃?他是不是忠臣?和伸一边竭力搜刮民财,一边不惜丧失人格地讨好皇帝,终究还是大大的奸臣。由此可见,忠奸之别的根本是在于忠于人民,而不在忠于皇帝。也由此可见,那些所谓“要与某某人保持完全一致”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其次,忠奸之别还在于有没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范仲淹提出了、并且身体力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他当然是忠臣。海瑞在衙门里自己种菜吃,这应该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范例,他当然也是忠臣。至于毛泽东时代那些千千万万个乐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并且勇于紧跟人民领袖毛主席勒紧裤腰带(在困难的时候带头降低自己的工资和粮食定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党员干部们,则更加是人民的忠臣了。而相反,那些开会总是坐在会场角落里打瞌睡,平时总喜欢打桥牌,总喜欢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总喜欢把自己错误归于别人,总喜欢自称“人民的儿子”却要人民用桥子抬着他上黄山,总认为“党员干部也是人嘛!他们也应该有七情六欲嘛!”,总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思想保守、封闭自锁” ,总喊着“不管黑猫白猫”却要加强纪律,总喊着“不争论”“第一把手说了算” 却要发扬民主,总喊着“不问姓公姓私、不问姓社姓资”“让资本家入党作官” 却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却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总喊着“不管黑猫白猫”“一切向钱看”“ 第一桶金原罪不究”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却又要全体人民奔小康……凡此种种,无不彰显着一个大大的“奸” 字!  

   

以上所述,也是我所认为的当今社会里的一幕最为精彩的忠奸剧目。  

然而,在辨别忠奸问题上,最具有特别重大讽刺意义的,大约莫过于最近正在热演中的电视剧《永远的忠诚》里面小岗村人的这些话:  

【人家华西大寨都把一门心思往集体上想,人家那两个带头人,众人服啊,是不是?俺们谁上去坐那个台上啊,就光想着自己家里那点事,他能好吗?】  

【你们胆子也太大了,啊,你们敢断小岗村的电?!】  

【你怎么张嘴就胡说八道?什么叫偷电?电是国家的!我明天就可以把电视台的人请来,我给你们暴光,我让你们领导当着电视台的面,我看看他敢不敢说小岗村偷电!】  

通过小岗村人的这些话,人们就会再清楚不过地看到:几十年来,那些大大小小的奸贼们,以及他们所谓的主流媒体所鼓吹的特色样板小岗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再通过华西村、大寨、南街村与小岗村的强烈对比,人们还会更加清醒:没有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谓“奔小康”就只能是一句骗人的空话。  

使我急不可耐的是,这部最为精彩的忠奸剧何日才能拉下那将众奸贼统统推到戏台的角上,并让他们永远对人民群众规规矩矩的帷幕。而纵观历史,真正想要做到这一点,舍毛泽东思想旗帜下的工农民众的大团结之外,又能其谁呢?  

   

   

秦川牛  

2011.6.1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