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白云山
沉重的白云山
| 作者: 银蛇蜡象 |
沉重的白云山(评《哭泣的白云山——一位下岗工人的悲惨遭遇》)
大于(华人心声论坛)
一个网友把念人的小说《哭泣的白云山——一位下岗工人的悲惨遭遇》推荐给大于看,看过后感到非常沉重。那哭泣的白云山,就是一座沉重的白云山。
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白云山下西山木材厂的工人李如山下岗后,也想走经商谋生的路。可是刚起步的生意,就被潘老板诈骗。为了讨回公道,他告到法院。一场官司还未了结,没想到潘老板一伙又算计上他的住房,李如山不得不又状告他们抢劫房屋。结果,因为老板、官员、法官串通作弊狼狈为奸,李如山一一败诉,在递交上诉状时15岁的女儿多多还被法官奸污。最后悲愤交加走投无路的李如山偷得潘老板私藏的枪支,在法庭上击毙了潘老板和几个法官,自己也跳下了白云山的悬崖……
整篇小说虽然平铺直叙,也没有采用什么特别的手法与技巧来打动读者,但观点明白,一气呵成的故事贯通着一种激起义愤的呐喊,让人们不能不关注那把善良的劳动者逼上梁山的现实,令人唏嘘,发人深思。
小说中白云山这地方,潘老板、潘局长、潘阿Q、江法官、刘大炮、黎法官、邓秘书等沆瀣一气,官商警法连为一体,欺压一个平民百姓,剥夺他的劳动权,霸占他的财产,欺侮他的女儿,按文革的说法就是“坏人掌权,好人受气”。这里写的是李如山一家的遭遇,但反映的却是当前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下岗工人的悲惨处境。在白云山,这些掌权的坏人不仅结成了利益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地方上的黑社会。下岗工人李如山对他们的斗争,本质上是民众自发地与黑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但是单枪匹马的极端行为,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与仇敌同归于尽,改变不了产生这些利益集团与黑社会的基础。李如山只能算一个梁山好汉,不能把他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
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说,毛主席“他搞文化大革命,是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我们国家不能简单地发展生产,要防止新生资产阶级的出现,防止工人农民重新沦为社会的底层,他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同时他又认为,“但是他寻找的道路是错的……现在的很多事情也证明他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但是,不能因为这种担心而寻找一种错误的道路。”
《哭泣的白云山——一位下岗工人的悲惨遭遇》的现实意义就在于用反映现实的故事证明了毛主席的担心。事实上,现在新生资产阶级出现了,工人农民已经重新沦为社会的底层。这篇小说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文化大革命”的解决方法是“一种错误的道路”,那么,什么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路线呢?又怎样才能找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路线呢?难道非要逼得人民群众再用“武化大革命”的手段不可?!
显然,这个问题比沉重的白云山更为沉重!
来源:
http://bbs.chnweb.us/cn/thread-517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