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那久违的称谓
发布: 2011-7-26 09:40 | 作者: 盼红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734 | 回复: 0
呼唤那久违的称谓
“同志”,词书解释为志趣相投、政治理想相同、同一政党成员彼此之称谓。《国语·晋语四》曰:“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也有“所交之友,必也同志”之说,由此可见,这一称谓何等圣洁、崇高、典雅!
至于何时开始流行于域内,恕鄙人学识浅陋,无从认真考证,难以说得清楚明了。凭感觉,始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斯时,政党社团成员中之间开始流行“同志”之称,中山先生逝世前就曾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到中国共产党,成员之间皆以同志称之,全国解放后成为我国公民之间流行之称谓。上世纪六十年代更兴起了党内不称职务称同志的风尚。
同志这一高洁、典雅、亲切的称谓,不分尊卑贵贱、地位高低、识与不识,皆平等的呼之,体现着革命的宗旨,人与人之间的亲和。
然而,不知始于何时,这一称谓从人间蒸发,与世人久违远去了。渐渐地,一些年轻人竟然不知同志为何物。难道它影响了改革开放,不能与时俱进了?革命大功告成,不须“同志”努力了?说来也怪,“同志”远去了,代之而出的各种称谓五花八门,纷至沓来,对领导称首长或禁忌副字的官价,致使够不上品位的比七品芝麻官还小的官,人们也皆称其职务。为示恭敬,什么王局、阴部、皮股等等新鲜语汇应运而生,不断问世;对富有者不管干什么,也常以老板经理称之;普通人之间则彼此称师傅,以示高雅,也偶有先生之声入耳;至于年轻女性,更以称小姐为时髦,不管是空姐、地姐,包括青楼里的失足姐,统统尊称小姐,真是不伦不类,听起来总有些不顺耳。
某日老朽到商店购物,习惯地喊了声“同志”,却引来了众多顾客和服务人员的一片笑声,想是在笑我古董迂腐,一时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仿佛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在我白须银发的份上,一位年轻顾客回了我一声“你这老师傅也太那个了,现今哪有喊‘同志’的?都叫小姐!”虽然称了声师傅,且冠以老,仍不免含有批评指责之意。
“同志”没有了,剩下了什么。我有些茫然,留下了几分心酸,几分羞赧,几分追忆,几分疑惑。同志之称究有何错?
沉思良久,总也找不出答案。无奈之下,仰天长啸,“同志”你回来吧,别让那些乌七八糟的称谓玷污了党的形象,伤害了公民的尊严!
还是“同志”亲,“同志”你回来吧,我耐心地等着你,世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同志在耐心地等着你,等着你的关照、呵护,你快打点行装早些归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