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众向往资本主义制度的心理分析
作者:林溪 更新时间:2011-1-10
一位刚读初中的同事儿子不解地问他的父亲:“爸爸,资本主义那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啊?”相信类似的疑问也一直陪随着很多懵懂的学子。通过多年来的宣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了富裕、先进的代名词,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了贫穷、落后的标志。这种对两种制度的刻板印象会在有意无意中影响国人的制度选择。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导致普通民众向往资本主义的心理机制。
一、 认同心理
认同是指想跟别人一样,这个别人往往是认同者所羡慕的或者比他厉害的。比如孩子模仿大人的举手投足;穷人象富人那样养狗或穿名贵衣服;年青的追星族们崇拜明星;医生的儿子喜欢玩听诊器和注射器。等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那种资本主义富裕而社会主义贫穷的刻板印象,普通民众自然向往资本主义。民众不了解的真相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真正富裕的只有少数,贫穷潦倒的倒是多数;而仅有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综合国力等都还不错,或者即使相对落后也是有各种客观的原因,如列强的封锁打压,起步水平较低等。
二、 从众心理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这种现象叫做从众行为。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名义上)来说,仅有少得可怜的几个国家实行同样的制度,这会让民众产生一种被孤立的恐惧,因此迫切地想要脱离少数,成为多数中的一员。民众对加入WTO的热烈支持;渴望承办奥运会、世博会等,无不有从众心理的影子。
三、 民族自卑感
一个较为自信的人,会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向强者学习,而不会完全跟别人一样。只有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才会幻想跟别人一样,并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因此,普通中国人之所以渴望与西方列强认同,渴望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员,与中国人的民族自卑感有关。
所谓民族自卑感,是指一种认为本民族不如其他民族,以本民族的文化和制度为耻的心理。与之相反的是民族自信心,民族自信心是指一种认为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各有所长,以本民族的文化和制度为荣的心理。自卑的民族面对其他民族的成就时,往往会选择全盘接收,比如日本民族;而自信的民族面对其他民族的成就,会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策略。
正象自卑者贬低自己的价值一样,自卑的民族也贬低自己的民族价值和民族成就。正象自卑者渴望来自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以确定自身的价值一样,自卑的民族也渴望其他优秀民族的肯定和赞扬。日常生活中,反映中国人民族自卑感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中国人,谈话时话题往往会是:“你去过中国吗?”,“你对中国印象怎么样?”,渴望得到西方人对中国好的评价。每次中国取得什么成就,比如载人飞行,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什么的,国内媒体报道时候的一大主题就是外国某某报纸怎么赞扬中国,怎么“惊呼”,怎么“震惊”,等等。
科学研究跟着西方走,没有自己的方向。漂亮女人爱嫁外国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移民潮。一些乐于成为假洋鬼子的中国人,渴望成为“一夜美国人”。以引进西方“先进”理论为己任,全不顾老祖宗的智慧和中国的实际。轻易抛弃毛泽东时代的治国经验,处处以西方的经验为指导,甚至“削足适履”。以成为美国的附属国,为美国人消费出力为荣,大量地出口劳动人民的血汗产品换取美元绿纸。国内学生一有激动情绪,马上惊呼非理性,生怕列强“莫名惊诧”。迫切加入WTO,全然不顾或忽视对民族对国家的不利影响。迫不及待地在国内推广转基因主粮,为美国种子公司开锣鸣道。
为什么中国人会产生民族自卑感呢?
首先是历史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各种卖国屈辱条约的签订,八国联军的几千个士兵就把中国的皇帝打得到处乱跑,甲午海战输给了向来是附属国的日本,之后又被日本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总之,一部现代史就是中国人处处受欺打压的历史,国人的自尊受到了多重的伤害。
其次,作为现代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学的大都是西方人的知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无不如此。看着那么多的公式、定理都是外国人的名字,作为中国人,何尝不会潜移默化中产生不如洋人的感觉呢?
第三,否认毛时代重建自信的成就。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为重建国人的自信心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就。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弹一星的成功,新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等等,中国人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但改开时代,这些成就被轻易地否定甚至抛弃。比如认为抗美援朝说成是一种错误的战争,有的人甚至后悔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把那些本来值得自豪的事反而说成是令人羞耻和错误的事,进一步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第四,妖魔化文化大革命。由于文革被妖魔化,连带着中国人也被妖魔化了,在外国人面前,中国人好象矮了一截,象一个有罪的犯人,迫切需要寻求外国人的宽恕。由于文革被妖魔化,连带着中国人值得自豪的领袖也被妖魔化了,由此进一步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正如一个有着值得骄傲的父母的孩子往往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一样,一个有值得骄傲的领袖的民族往往也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本来可以作为中国人民族自信心有力的支柱,但随着支柱的拆除,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又一次坍塌。
以上从心理学角度对普通大众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是民族自卑感的存在,然后是对资本主义这种“先进”社会制度的盲目认同和从众。这种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政府的舆论导向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和平演变势力不遗余力的宣传鼓噪,以及政府在宣传工作方面的重大失误,毛时代与计划经济已经在普通大众以目中形成了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毛泽东以及毛时代的成就被贬低,错误被无限地放大。这既与事实是完全不符合的,也极大地打击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迫切需要在宣传领域来一个拨乱反正,为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正名,为毛泽东正名,重振民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