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火眼金睛
» 从“短命”商品说起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4697
|
回复:
3
从“短命”商品说起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53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陆霍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255
积分
18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12-28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1-10 22:28
|
只看楼主
银光图片
从“短命”商品说起
一, 何为商品之“短命”
说商品短命,并不是说商品死得早,而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用完了,也就是说使用价值的寿命很短。例如,真皮做的皮鞋比仿真皮做的皮鞋耐用。就是说前者比后者的使用价值的寿命要长。下面是几种比较典型的“短命”商品。
1,一次性用品(这种商品最“短命”)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矿泉水等等,数不胜数。这类商品相对于非一次性用品,它的“寿命”是极为短暂的。
2,频繁更新换代的商品(这类商品“死”得时候很悲壮)
这类商品的典型代表就是服装。随着流行风格的不断变化,服装的款式也是频繁变化。新款服装一旦诞生并流行,旧款的就成了时代弃儿。所以说“死得悲壮”。
还有很多跟服装类似的商品,例如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等,更新换代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过时的商品,一旦某个零部件坏了,就意味着整个产品只有报废。因为旧版产品已经停产,无零件可换,只能等“死”---何其悲壮!
3,廉价劣质商品(“短命”短得其所)
廉价劣质商品,顾名思义,它有两种特征:1)价格低廉;2)质量差。同时这两个特征又是相互关联的。之所以价格低廉,是因为它们质量差。另外,对于资本家来讲,只要商品的利润率高以及销售量大,他不在乎商品价格多么低。为了用低价来抢占市场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就不得不偷工减料,所以这种商品的质量差。质量差,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寿命自然就短暂。所以说这种商品“短命”短得其所。
还有其它类型的“短命”商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短命”商品对社会的影响
(一)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这里说的穷者主要指的是无产阶级和贫下中农,而富者主要指的是各种资产阶级。前者后者之所以有贫富之分,是因为后者剥削了前者的剩余价值。下面就通过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来分析“短命”商品的奥妙。
1,谁为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埋单。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到商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是:
W’— G’— W … P … W’
翻译成中文就是:
商品资本(起点)—货币资本—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商品资本(终点)。
《资本论》里面说到,“商品资本”都是商品形式上的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结合体(W’= 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要卖出去才能变成货币资本,购买这些商品(没有卖出去叫商品资本,这是针对资本家而言。而一旦卖出去,就叫消费品了,这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主要是消费者,而消费者群体里面又以工人农民居多,所以说工人农民在为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埋单。
2,消费周期与使用价值寿命的关系
我们来观察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可以把消费活动写成下面的公式:
G—W(资本价值+剩余价值) … X(消费)
G表示货币,消费者里面阶级不一样,G的来源也不一样,无产阶级是通过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农民阶级是通过生产出农作物来换取,等等;W表示商品;X表示消费。
上面的公式就是说消费在一个消费周期里面要分两个步骤:1,购买(G-W),这是属于流通过程;2,消费,这是属于消费过程。第1个步骤所花的时间与成本对于第2个步骤来讲,没有任何影响。对于消费者与生产方来讲,都希望第1个步骤花的时间尽可能的少,花费的成本尽可能的低。所以第1个步骤就不必分析。我们主要看第2个步骤所花的时间,消费者与生产方的矛盾就在于此。
我们来看这个矛盾是如何产生的。撇开流通时间,那么消费周期与消费过程时间是一致的。消费过程时间越短,消费周期越短。消费周期越短,固定时间内,相同的消费活动的次数就越多,为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埋单的次数就越多。所以说,消费周期越短,对资本家越有利。但对工人农民消费者来说就越不利,因为这样会丧失更多的血汗钱。这种情况,在廉价劣质商品里体现得更甚。
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充满着廉价劣质商品?老百姓因为收入低,一些廉价的商品对他们确实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廉价的商品的质量往往很差,用不了多久就坏了,又不得不买新的。这对于穷苦老百姓来讲,是很无奈。但对于某些资本家来讲,却乐意生产廉价劣质商品,廉价不等于利润低,但廉价商品的消费周期短,相对用量就很大,所以很多生产廉价劣质品的资本家照样可以赚大钱,道理就在这里。
另外,上面我们也提到过,在商品价格低廉的同时,资本家为了确保利润不得不偷工减料,与此同时,对企业内的工人采取了更残酷的剥削。工人更多的劳动价值被剥削。这样的企业在珠三角非常之多,笔者也亲眼见过不少。有些根本算不上工厂,称作小作坊更贴切。条件简陋,设备老化,缺乏劳保用品等等。工人经常加班到深夜,休息时间少得可怜。这是残酷地剥削绝对剩余价值的情况。而其它正规一些的企业的情况就有所不同,资本家剥削的不仅是工人的绝对剩余价值,还有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是通过采取一些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这样一来,普通工人就更像是机器的“奴隶”了,成了服侍机器的“奴隶”。更有甚者,一些工人连“奴隶”都做不成,被逼失业。从上可以看出,在廉价劣质商品的生产分配领域,工人被剥削的程度何其严重。
作为消费者,难道老百姓就不想买质量过硬的商品吗?!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劳动价值被残酷的剥削压榨,辛苦所得寥寥无几,哪有钱去买那些质量相对要好,但价格要贵得多的商品。那些生产劣质商品的资本家,正是利用这一点,连老百姓口袋里那点少得可怜的钱都不放过,还要在消费领域再一次把工人农民剥削压榨。
这样一来,对于遭受双重剥削压迫的工人,就处在恶性循环里面,变得愈加贫穷。而资产阶级就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本,变得更富有。
(二) 技术工人因为商品“短命”也变得短命
上面是普通工人的情况。那技术工人的情况怎么样呢,其实他们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提到的第2种“短命”商品——频繁更新换代的商品。
与这类“短命”商品相关的生产企业链里面的情况又与上面讲到的有所不同。这里就以电子产品为例来做分析吧。这类企业链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树形结构图表示:
5.jpg
(26.66 K)
2011/1/10 22:33:59
其中一流企业经营的是品牌或者技术规范,主要的工作是产品策划与市场策划。它们几乎是没有生产功能的。例如诺基亚、日本索尼、摩托罗拉等等。这些企业就是利用它们的垄断地位与雄厚的资源来推动市场的变化,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
二流企业就是研发、组装整机的企业。例如富士康,比亚迪等等;
三流企业就是专门生产研发某类零部件的企业,例如Molex,泰科等;
而四流企业就是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遍地都是的各种各样的代工厂。
这几种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上而下就是层层发包的关系。从利润分配来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越是上游的企业越是占据着利润的大部份。越是下游的企业,利润就越低,竞争越激烈。而且下游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又是最被动的企业。总而言之,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剥削也是异常残酷无情的。而下游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实现资本积累,不得不对工人采取更残酷的剥削。下游企业为了跟上上游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就经常不得不让技术工人拼死的赶产品开发进度。在笔者所工作过的企业里,技术工人为了赶新产品的进度,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技术工人因为劳累致死,或者因压力巨大难以承受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此。
(三)工人农民的消费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这一点是针对廉价劣质商品而言。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而获得高额的利润,全然不顾消费者的安全。像各种手机电池爆炸,电器短路导致火灾等等,无不与商品的质量差有关。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当然就得不到提高了。
(四)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另外,上面这几种“短命”的商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都是相当大的。因为商品越“短命”,商品的“尸体”就越多。白色(泡沫)污染、购物袋污染、电子垃圾等等,无不与商品之“短命”息息相关。
这几种危害对社会来讲都是致命的,虽然某些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能促进科技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不考虑上面几种危害并加以防范,那整个人类可能会随着商品的“短命”而过早地消失在地球上。
三,出路何在?
为了不让人类“短命”,应该怎么防范呢?那就得先从造成商品“短命”的根本原因说起。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导致各类商品“短命”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的制度。以及为这种制度服务的落后的消费文化。另外,在生产方与消费方的对抗中,消费方是单个的个体,其力量薄弱,无法与生产方抗衡。所以生产方才可以利用包括消费文化在内的各种资源来无形的控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消费者几乎没有办法对生产方的生产行为进行干涉,而被牵着鼻子走。
所以,要为人类寻找出路,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消费文化。简而言之,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有很多条,方式也有很多种,但基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资本主义社会内,也是可以为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做一些铺垫,为以后解放全人类,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种铺垫就是发动消费领域内的革命。革命前辈们在革命中往往只注重生产分配领域内的革命,而忽视了消费领域内的革命。消费与生产是经济领域内一对辩证统一体,任何社会都是这样。所以要革命就不能忽视消费领域内的革命。
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消费领域内的革命。这将是革命者需要迫切进行的工作。具体怎么进行,可以根据上面的分析,推出消费领域革命的指导思想:
基于现在消费方力量薄弱的状况,就要把工农群众组织起来,这样才可以把消费行为集中起来,壮大消费方的力量,才可以与生产方相抗衡。——集约消费;
基于生产方利用落后的消费文化来控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现状,就应该提倡科学消费,反对盲目消费。宣扬科学消费之文化,反对落后的消费文化。——科学消费;
基于商品被消费后的遗留的“尸体”会造成环境破坏或污染的现状,就应该组织工农群众在消费后,把“尸体”分类并集中处理,这样才可以循环利用。——循环消费。
消费领域内的革命一旦初具规模,必将为生产领域的革命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单单进行消费领域革命,而没有属于工农群众的公有制生产企业,是难以战胜资产阶级的。这两个领域的革命,就像人的两条腿,需相互协调往前迈,才能走向胜利,才能走出“短命”商品给人类套上的枷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革命的胜利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陆霍 最后编辑于 2011-01-10 22:33:58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武夷山 于 2011/1/20 20:03:49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3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陆霍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255
积分
18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12-28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1-10 22:35
|
只看楼主
去年写的文章,请同志们多指教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大树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531
积分
428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12-23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1-11 16:06
|
只看该用户
写得很好!
从“短命”商品,导出对劳动者持续不断地、高速度地剥削,并提出劳动者消费革命的概念,这个消费革命,以无产者联合起来,与旧的剥削消费方式做斗争,与资产阶级斗争,并形成无产阶级新的消费文化。
当然消费革命,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政治统领下组织完成的,是在无产阶级自发行动与党的领导结合下,才能成功的。
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抗资产阶级搞共产主义革命是纲!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3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陆霍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255
积分
18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0-12-28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1-11 21:21
|
只看楼主
多谢大树夸奖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学习.讨论
新闻.评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