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宇太先生《毛泽东路线与刘邓路线的聚焦点》的看法 [复制链接]

1#
对宇太先生《毛泽东路线与刘邓路线的聚焦点》的看法


本文只是与宇太先生商榷,谬误之处,还望宇太先生与网友们批判。

关于“人类第一人毛泽东”

《人类第一人毛泽东》的说法并不确切,从字面上理解,毛主席怎么会是人类第一人呢?如果从无产阶级的导师层面上理解,那么毛主席之前还有马恩列斯,也不能说是第一人。就无产阶级领袖而言也是如此,毛主席之前还有列宁和斯大林。“人类第一人毛泽东”这样的提法,即使毛主席在世也不会同意。毛主席根据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缔造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则是对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的继承与发展,即对列宁主义的发展。毛主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

关于“武将”与“文臣”

所谓“主席打天下,主要靠武将,主力当是粟裕、林彪、彭德怀;主席治天下,主要靠文臣,主力当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说法也不准确。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于这个政党执行了一条正确的路线。如果全面阐述,似应谈阶级、政党、领袖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说得清楚。另外,我军“武将”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们都是正确地执行了毛主席制定的军事路线,才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文臣”中也还有许多人,也并不主要是刘、周、邓他们三个。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没有革命的群众运动,旧的社会制度无法推翻,新的社会制度也无法建立。当然,不能因此而否定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恰恰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以理论的力量和无产阶级运动的实际组织经验,使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健康发展。

关于毛主席与刘邓的斗争

所谓“刘邓那时还没有个人资产,本身还不够资产阶级资格,只能说他们有资产阶级思想,骨子里向往资产阶级生活,并企图将其付诸实践。因此,严格说来,主席与刘邓的斗争,应界定为两个阶级的思想路线的斗争,外化出来则表现为两条道路之争。”

对于文化大革命,毛主席指出:“实质上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继续。”毛主席还指出,“当大官了,要保护大官利益”,“有好房子,有小汽车,比资本家还厉害。”由此可见,所谓 “大官”是要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因为,对于搞社会主义革命,对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毛主席说“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

关于“两个阶级的思想路线的斗争”

所谓“应界定为两个阶级的思想路线的斗争”的说法,也是不确切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在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基础上发生的,归根到底也都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而进行的。事实也是如此。

所谓“刘邓则比较看重人民当中仍然遗留的小生产者思想,想利用并开发这些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生产积极性”,这种说法也不确切。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执行的是资产阶级的反动路线,必然要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终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想的绝不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而必然是资产阶级的“积极性”。这是他们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营造官僚阶层”,也是如此。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失败

所谓“刘邓路线在实际中已经击败了毛泽东路线。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毛不在了,邓还在,中国人又大多势力眼,往往溜须活的忘却死的,溜须台上的忘却台下的,看眼前不看长远,盼富裕不盼社会主义,完全适应了邓小平的实用主义、现得利主义,绝少有人还能顾及到主席的在天之灵。”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之所以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位大风网友在一篇文章中说得很好,“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失败……像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一样,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阶级关系的变化。当时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形成和消灭党内资产阶级的程度。党内资产阶级当时还是在人民群众的朦胧的意识上,就是党内走资派自己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存在。广大的人民群众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存在,还没有下决心跟着自己本阶级的代表人物奋不顾身的前进。任何社会的任何阶级在它的生产力没有被完全呼唤和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大风网友的论述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使邓不在,还会有那个阶级的其他代表人物出面执行邓的路线,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谐社会”。说“中国人又大多势力眼,往往溜须活的忘却死的,溜须台上的忘却台下的”,也不符合实际。无数事实证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好谁孬,他们看得一清二楚。劳动人民的心中,大多蕴藏着真挚而美好的情感,例如济困扶危、互助友爱等等,而那些资产阶级的老爷和太太则大多是“势利小人”。

关于“人民打倒了毛泽东”

所谓“是人民打倒了毛泽东”,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修正主义上台毕竟是打着共产党的旗号,出于他们的策略需要,即使对毛主席也不敢公开彻底否定(尽管彻底改变了毛主席为我们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尽管已经走向特色社会主义),因而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轻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

所谓“人民打倒了毛泽东”的说法,也许作者的主观愿望是说人民受蒙蔽受欺骗,然而,毕竟在表述上是不够准确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在感情上通不过,而且容易引起误解并授人以柄。作者说“我骂了人民”,这就更不应该。作者说“包括对我本人在那时的毫无作为的咀咒”,这样说便使人产生“众人皆醉我独醒”或“先知先觉”的联想,难道作者的觉醒就没有经过“反复地经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实事求是地讲,当今的许多革命者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思想认识过程。

关于“伟人政治”、“ 能人政治”、“ 常人政治”

所谓“毛时期属于伟人政治,邓时期属于能人政治,那么毛邓以后则属于常人政治,而且破绽百出,人民又是怎样干预社会的呢?又是怎样“创造历史”的呢?到底是剥削有功?还是造反有理?想剥削未遂,想造反怕死,这样的国民素质,永远不会有真出息”,这样说也不确切。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谈论毛泽东时代,只能说那个时代是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而邓时代则是“特色社会主义”,如今依然是“特色社会主义”。人民难道没有干预这个社会吗?显然是干预的。否则,就无法解释每年几万起的“群体事件”,而这恰恰是在“创造历史”。事实上,人民正在觉醒,人民中许许多多的先进分子――真正的革命者已经在呐喊在战斗。对“国民”不进行阶级分析,笼统地谈“国民素质”, 从而得出“想剥削未遂,想造反怕死,这样的国民素质,永远不会有真出息”的结论,显然过于武断。
分享 转发
TOP
2#

文章分析批判得好,分析批判得正确!
本人对本论坛加“宇太文化”一栏就有意见。
宇太不过是一个同好些网络名人雷同的小资口头革命派而已!文章写的虽多,但马列毛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学懂、学透。
我们都是在学习马列毛主义、学习革命的过程当中。同志之间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兴无灭资、团结奋斗。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必要杷某人抬得太高。这样做对真正的革命事业有好处。
当我看了宇太的《草庐拾遗》之一、之二、之三时,本人在其文后,曾经评论过:“真正的革命者用不着太多地花大力气去表白自己!”以后的之五至之八九就再也不想看了!
TOP
3#

文章分析批判得好,分析批判得正确!
文章分析批判得好,分析批判得正确!
本人对本论坛加“宇太文化”一栏就有意见。
宇太不过是一个同好些网络名人雷同的小资口头革命派而已!文章写的虽多,但马列毛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学懂、学透。
我们都是在学习马列毛主义、学习革命的过程当中。同志之间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兴无灭资、团结奋斗。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必要杷某人抬得太高。这样做对真正的革命事业有好处。
当我看了宇太的《草庐拾遗》之一、之二、之三时,本人在其文后,曾经评论过:“真正的革命者用不着太多地花大力气去表白自己!”以后的之五至之八九就再也不想看了!
地上草 发表于 2011-8-23 20:00:00


良药虽苦,但有利于病。向地上草心直口快,敢于批评的革命精神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