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一首词看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形成 (36) [复制链接]

1#
从一首词看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形成    (36)

编者的话:又是一年缅怀时。每年的12月26日,不管执政当局怎样禁弃,人民群众总是用最虔诚的态度,表达自己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怀念之情。我们今天发表对毛主席一首词的阐释文章,看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形成,以表达我们的纪念之情。

毛主席晚年思想,就是继续革命的思想。这个思想像太阳一样,人民群众觉悟的巨风扫去乌云,更加灿烂地照耀着世界。列宁讲得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全集》第18卷第583页)我国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把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反正得无比正确,它像一面巨大的照妖镜,照得我国大大小小的走资派胆战心惊。因此,他们就从反毛、非毛的角色转换成“拥毛”样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就是一个典型。

此人是江老板一手扶持起来的吹鼓手。在反毛、非毛活动中,真是手段使尽,不遗余力;生活上又腐烂透顶。就是这样一个腐败分子,竟以退休为名,保护起来,继续吹吹打打。且看他是怎样解释走资派这一概念的形成。李君如在其《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一书中指出:“走资派”理论的形成,有上下两条线路。下线路:官僚主义者——既得利益集团——官僚主义者阶级——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上线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党内民主派——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下线路是毛泽东从基层阶级斗争特点概括出党内存在资产阶级的线路,上线路是建国以来党内不同思想认识之争在毛泽东头脑中的反映。上线路是完全错误的,下线路具有复杂的情况,呈现一个从正确到错误的历史与逻辑的复杂进程。

他就是这样“创新理论”来否定毛泽东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人们只要面对历史,他所说的上线路不就是毛泽东走资派概念形成的真实过程吗?他不敢摆事实,用粗线条一勾勒,只说它是“建国以来党内不同思想认识之争在毛泽东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完全错误的”。这算什么逻辑?就因为他们编造了“毛泽东晚年是错误的”,所以任何正确的东西只要在毛泽东头脑里反映了,就只能是错误的。这样的理论能骗得了谁人?至于“下线路”云云,那纯粹是要找一丁点儿“正确”来忽悠人民,相信他的鬼话。

有些人竟然从这一歪论出发,在《毛泽东“走资派”理论形成脉络探析》一文里,提出主线和副线的脉络,实际上是把李君如的上线路称为主线,下线路称为副线。说主线是“毛泽东认同革命逻辑,政策取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人认同生产逻辑,政策取向带有现实主义色彩。”这种区分是多么的形而上学!且不说革命和生产能分得开吗?单就周恩来划到生产派里,令人多么可笑!所以,作者的结论:“从形成脉络可以看出,‘走资派’理论虽然是错误的,在实践中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但其出发点中也包含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同样是在忽悠人民。

为什么在人民群众看来,并且经过历史和现实考验的科学概念,一旦到了这些人的笔下,就变得如此令人费解?除了他们反动的、错误的政治立场外,就是他们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们根本否认阶级斗争,因而,根本提不起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而毛主席关于走资派的理论恰恰是在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中形成的。

一本《共产党宣言》,伴随毛主席战斗的一生。1920年,毛主席第一次读到它,就坚定地信仰了马克思主义。他自己说:他读了《共产党宣言》,就记住四个字:阶级斗争。这当然是抓住了这本书的灵魂。1940年,他写《新民主主义论》时,把《共产党宣言》读了十几遍。晚年,他专门找了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请了一位翻译给他讲解。就是说,他要从英文版了解它的原意。他曾说,他要用中国革命的经验来解释《共产党宣言》。现在看,毛主席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实践,对《共产党宣言》作出了最好的注释。而《贺新郎•读史》就是在酝酿文革时,毛主席从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探明的阶级斗争的主线。这条主线彻底推翻了剥削阶级堆积如山的史籍,照亮了文革的道路,也照亮了人类未来的道路,并且得出一句照耀千古的名言:“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因此,词的阐释者说,这是毛泽东“走向历史深处的孤独”,是不确切的,应该改为“走向历史深处的揭晓”。

毛主席晚年思想,除了对马列主义的忠诚继承和发展,就是对中国浩如瀚海的文化遗产的妙用。朱永嘉同志说得好,毛主席晚年,毕竟精力有限,且疾病缠身,不能像延安时期那样精力充沛,写出那样众多的鸿篇巨著,只好用古籍为他要说的和要做的服务。朱永嘉就曾讲过这样一件事:王洪文到上海工作之余,急急忙忙告人,毛主席要他读《后汉书•刘盆子传》,他看不懂,需要人帮他翻译。朱永嘉找来一看,才知道毛主席是要王洪文千万不要学刘盆子,一个放牛娃抓阄当了皇帝,还是一个放牛娃的行事。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工农出身的人,没有文化是难以战胜资产阶级的。我们要学好毛主席继续革命的理论,就必须过好文化这一关,包括学会读一些古籍。据说中南海菊香书屋藏书将近9万多册,都是毛主席解放后积累起来的。从1972年开始,他先后开列了86篇古代的作品,供中央领导来读。他晚年病中读庾信的《枯树赋》,因为白内障,看不了,就请了北京大学讲师吴迪给他讲解。“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念到这儿,他老人家老泪纵横。可以看出,他老人家是多么希望多活几年,能把他一生为人民办的第二件大事办好!我们要读懂了这些古籍,对毛主席晚年思想的理解不就深刻得多了吗?

毛主席晚年思想是在巨大的社会实践中,在激烈的阶级斗、路线斗争争中,在历史文化的深海里艰苦求索形成的,千万不要学到一点就自满自足。要常学常新,在斗争中学,在改造世界观中学,把它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学。

走向历史深处的孤独——读毛泽东晚年词《贺新郎•读史》     王健虎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度过了一段颇为寂寞但又相对安定的读书生活。他给自己列出长长的书单,订出庞大的读书计划,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门类,南来北往的栖居携带着沉重的书箱,西子湖畔、东湖湖滨、广州花岛、长沙六所流传着毛泽东的读书故事。这位历史老人要在书海中寻觅什么呢?青年时代湘江边和中年以后在延安的苦读给中国历史贡献了两个不同时期的毛泽东,前一时期的毛泽东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后一时期的毛泽东改变了中国社会。这一次呢?历史在期待吗?

50年代末“大跃进”的狂热(用“狂热”形容大跃进的民意,是不妥当的——编者)刚刚消退,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席卷中国大地;中苏交恶,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加紧实施战略包围,年轻的共和国经历着严重的困难考验。此时的中国从中世纪睡梦中惊醒不过百年,几千年的帝制统治被推翻仅仅50年,它走向现代的步伐是在西方炮舰的逼迫下匆匆开始的,西方列强把先进文明和野蛮掠夺的条约文本一同摊在了中国人面前,毛泽东一句就点透了:老师总是来打学生。这使得国人在面临现代选择的初始就有一种痛苦的审视和屈辱的被迫,在反抗与抵触中开始的现代化进程负担沉重而又道路曲折。中国传统思想的裂变与进化更是充满着矛盾斗争且常常引发剧烈的政治动荡。

相比较之下,一种思想理论的被接受认可较为容易,而真正难以转变的是长期形成的历史精神和文化心理。表层暴风雨过后,深层文化的碰撞才刚刚开始,因而形成的心理摩擦是社会转型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在这期间,压抑与释放,专制与民主,激进与保守,可以以相反的方式出现,也可以以同一种方式出现,形式上的否定常常误入内容上的肯定,形式上的肯定又常常迷失于内容的表里相离;革新有时落入旧的巢臼,倒退有时恰恰是突进的预兆,旧的体制奔溃了,“天下大乱”,新体制的建立尚需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的认识之路要经过多次的蜕化,国民性所依赖的安定感要一次次被击破。对于领导者来说,建立现代国家(这不是毛泽东的理想,也不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这是走资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遮丑布——编者)的许多具体问题还有待于反复认识和实践,进步与异化,激进的改革要求与实施的艰难始终困扰着前进的步伐。对社会发展和进入现代的许多盲目认识,弥漫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转型期的巨大心理矛盾冲突深埋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上所有的历史现象表面上安顺于五六十年代建立的社会秩序,然而,历史的巨变往往不是以人们可以选择的方式进行的,巨大的落差必然潜伏着剧烈的动荡,年轻的共和国还有大的历史叉道要跨越,现实要击碎许多中国人刚刚建立起来的幸福感和安宁感。

《贺新郎•读史》就写于这个时期,1964年的春天。这首词不仅是毛泽东史论的重要篇章,是他这段读书生活提纲挈领的心得,更是他在历史与现实的沃野上提炼出的一篇战斗宣言,宣示着他人生本色的悲壮(把毛泽东晚年视为“悲剧”,实在是一大误区——编者)回归。我们在这首词中感受到诗人激情澎湃的波涛,甚至看到了历史巨流滚滚而来的喧天潮汛。勿庸置疑,这是毛泽东在沉寂中将晚年岁月全部投入的命运选择,这也令许多人惋惜慨叹(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不会有这种“惋惜慨叹”——编者),但的的确确是毛泽东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其中透露着他轰轰烈烈的历史感悟,他迈出的将是不归之路。横下心了,功过评说,都留给历史了。

此词开篇我们即好像听到天边传来的悠远天籁:“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百万年前人类从童年走来,朦胧意向如稚嫩的童音朗朗而出,诗境就是这样虚幻地展开。人猿相离,石器时代,刀耕火种,人类进化的艰难过程浓缩为几幅极具情态的画面摇摇晃晃地走过,宏大的诗意沧桑一步步将我们笼罩。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一声喝断,诗的气势陡然倍增,诗人一下子亮出了自己所立的高度,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样轻轻一拂就过去了。语气看似平静,含而不露,而沉雄的底气却是古今豪放词人和江山雄主所不能比拟,此等语气,非毛泽东不能吐出,历史的厚重铠甲打开了,冰山化解了,茫茫千年的历史就在读史者的眼下,繁杂浩渺的历史烟云成为诗意的特殊风景,成为可以用艺术眼光捕捉的自然气象,成为任想象力驰骋纵横的自由天空。

毛泽东在一览无余的历史原野上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战争,阶级之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部落之间、南北之间、亲族之间,贯穿历史的就是刀兵相见,征战功伐,陷城掠地,狼烟烽起,“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极简练地勾勒出了人类的战争形态,一部历史就是一部弓箭史,流血史。这话出自毛泽东之口有着格外不同的意义,显然不是书生惊世骇俗之论,也不是史家从故纸堆中淘出的苍白慨叹,而是一位大政治家读史的独特视角。人类社会长久地徘徊在战争的阴云之中,任何解不开的疙瘩都要到战场上用弓剑枪炮去争论,在流血中得到解答,战争成了阶级社会的永恒主题,历史在战争的伤痕中蹒跚走过,中华版图上的山川关隘累积着作为战场的纪录,这难道是凭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能改变的吗?休战与和平是短暂的,理智、谦让、化干戈为玉帛的美好愿望写在经书里,却很难记载在史书中。战争的过程也许很短,但战争的创伤和破坏却使社会长久地难以平复。

这样的历史周而复始,这样的史籍也周而复始,繁密冗长要读到何时为止。青灯黄卷,历朝历代多少读书人就在这如山的文牍散简虚掷了生命,岁月就在史书的编排中耗尽,一代代的修史,一代代的读史,衍演出重复的宫闱演变,重复的帝业兴衰,重复的隐恶扬善,重复的史书如山,一部漫长的24史注满了毛泽东的怀疑和反诘,他读的何等用心细致,史笔与史实之间的差距,史料的虚实真伪,史官的曲笔婉述或秉笔直书,偏见与不公,隐瞒与捏造充溢在煌煌信史中间。可借鉴处颇多,可批判处亦多,这样的史书沉重如铅块,压得读书人喘不过气来,但毛泽东又岂能随史官的笔走下去?“一篇读罢头飞雪”,即是慨叹,又是警醒,一句就点明了这种因循千年的文化悲剧。一个“飞”字写出了他心中的激愤与清醒,应照着下文中深刻的史识。

中国过去的史籍,大部分是帝王家谱,写史之人大多是御用史官。史官秉承着帝王意志撰编史书,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成为承传的信条。当朝修史,更难见到真实。唐代史官刘知几曾忧郁地写道:“见用于时,而美志不遂。郁怏孤愤,无以寄怀,必寝而不言,嘿而无述,又恐没世之后,谁知予者?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刘知几对于史籍的辨伪精神难能可贵,他所提出的“良世必须善恶皆书,使骄君贼臣知所惧”的观点也是值得钦佩的,但他所著《史通》仍然是儒家道统的,其历史观依然是唯心主义的,更何况其水准大大低于《史通》的大量史籍呢?

鲁迅也有过痛苦的读史经历,他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未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他还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救世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不过总被摧残,被抹煞,消灭于黑暗之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我们看到,在读史的蹊径上,两位伟大的中国现代思想大师狭路相逢了,鲁迅看着满篇写着“吃人”二字,毛泽东则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读出“欺骗”二字;鲁迅透过“点点的碎影”寻找着中国的灵魂,毛泽东则看破“斑斑点点,几行陈迹”坚定着举义的决心。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既是精辟的史论,也是优美的诗句,他的思辩过程以诗歌形式完成了艰难的跨越,磅礴的诗意为他思想的深度和张力拓开了空间。我以为这是毛泽东最神秘的特色,是他超越中国传统的一个高峰。他是历史的大真诚者,没有圆滑地附就既定的史论,也没有炫人耳目地躲闪,而是坚定地、充满朝气地提出他的史论,即奴隶史观。其意义在于,作为开国之君的毛泽东向创世说和英雄史观提出了挑战,这比他当年走上井冈山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自信。这也许正是历史充满魅力之处,奠定了毛泽东晚年的政治作为的精神基础,他从此要走上一条充满棘荆之路。

从毛泽东早期的两首《沁园春》中可以看出这种思想的脉络,前一首中“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出青年毛泽东蔑视权贵的气质;后一首则表现了他睥睨古代群雄、气吞天下的自信。然而在拥有天下以后,身居红墙的毛泽东还有当年的叛逆冲动和傲视古今的自信么?从《贺新郎•读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感性冲动的深化,他在读史的沉重思索中迸发了对现实政治的灵感,找回了低迷(毛泽东何时低迷过?——编者)已久的自信。他的灵感不仅是诗情的,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历史感应,文化觉醒。他要向历史挑战了,向“博大精深”的传统挑战了。在这里“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不仅指诗词,更是指思想,史论,政治理想。

毛泽东的卓绝史论来自于他的人生本色,他怀抱着中华民族反抗压迫、追求平等的伟大理想。他少年时代就无比崇拜领导家乡农民反抗官府而被斩首的彭铁匠。他懂得造反与叛逆对深受压迫的下层农民是一种多么快意的事情。下层民众反抗封建专制国家的大规模起义,形成了中国历史周期的大动荡,一次次地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这些起义冲击了统治阶级日益腐败的精神状态和暴虐的政治统治,给社会带来新的生机和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它是历史前进的一种健康生动的力量,是治疗中国上层文化走向低迷颓废的一剂猛药。毛泽东就是一个闯进中国文化和历史深处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最为可贵的是他珍视本色如生命,在他权倾一国的时候,毅然歌咏着“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依然钟情于自下而上的历史大风暴,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论,不是不可思议——编者)。我不能同意有人把它归入“权宜之计”的说法。

他就生长在这样一个暴风骤雨的时代,进步战胜反动,平民战胜贵族,自由战胜奴役,处处是殊死的较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夜换新天”是那个时代革命者们赴难精神的生动写照。从秋收暴动到井冈山五次反围剿,从长征到八年抗战,从打败蒋介石到抗美援朝,每一步都是从血海中走出,其艰难险阻,悲壮酷烈,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可以想象,在读史中,毛泽东心头该翻滚过多少亲身经历过的腥风血雨。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已过古稀之年,他没有陷入许多大师晚年趋向沉寂的轮回,而是充满着血气方刚的拼搏精神和叛逆意识。他并不满意他与战友们力尽艰险建立起的新秩序。他欣赏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他像西方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不断推石上山。他要推倒基础重来,建立一种更符合下层民众意愿的政权机构。他依然寄希望于低层民众的不断革命来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彻底铲除产生官僚机制的土壤,摧毁他不愿看到而正在迅速生长的丑恶。他要打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固定的历史格局,这是他在视野中的人类文明史的大命题,为这道大命题他不惜耗尽余生余力。他的同志遍及天下,却难有人可以同他交流,他只有孤独(那么多群众跟着他搞文化大革命,说不理解,很难说服人;只是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说毛泽东孤独,是很难成立的。毛泽东不会有这种孤独感,他晚年疾病缠身,但头脑始终是清醒的。他深信人民,既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又和人民心连心。这是人民领袖的特质,怎么会有孤独感和寂寞感呢?很多人看到了文革的深远意义,倍感毛主席的远见,但同时又把毛主席和历史、和人民相分离,把毛主席扮装成一个孤独的历史老人,这是不对的——编者)执著地走向历史深处的荒野。哲学和诗意的孤独是可敬可佩的,而政治的孤独却是可悲的,毛泽东的孤独是两者的结合。支撑着他孤独的不仅是他独特的史学视觉所感悟到的人类社会的深层波动,还有大时代中世界性人民革命和民族主义浪涛的最后潮汐的呼唤。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叛逆的时代,酝酿了半个世纪的思想反叛与哲学反叛终于在那个时期形成世界性潮流。二战中长大的青年一代走上街头,巴黎的学潮,美国的反战示威,遍及西方的“嬉皮士”运动;亚非拉反政府反殖民运动风起云涌,美苏冷战进入实力竞争和军备竞赛。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欢呼这一世界大动荡的形势,叶帅有“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的诗句,陈毅有“革命红满天,吓倒可怜虫”;毛泽东在63年写下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更是整个60年代的生动写照。毛泽东创立于三四十年代的思想理论,被普遍运用于东南亚和南美的丛林里,还有非洲大陆的部落与山野中。

然而,西方殖民主义在结束他历史寿命之时,资本主义体系却正在世界动荡不安的掩盖之下酝酿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而海德格尔与罗素们正在构建着西方现代精神人格的理论基础。

“读史”是毛泽东晚年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他的这些思想具有深刻而广阔的时代背景。从“读史”中我们感受到他回不到一个安适平静的晚年了,他决意要按读史中获得的历史灵感走下去。随后,他掀起的喧天大浪排空而来,他导演了激进的当代与厚重历史的执戈交锋。锋面所及,或疾风骤雨,雷电奔驰;或倒海翻江,席卷千军;或神魔颠倒,鬼蜮成灾。这场巨流把国人郁积千年的扭曲与丑陋都渲泄出来了,它触及到人性最深层次的原本状况,它反映出中国文化整体的精神危机。风暴过后,毛泽东长久地陷入凄苦与迷惘(这种精神状态,何时在毛泽东身上出现过?即使重上井冈山、酝酿文革也没有这种表现啊!——编者),但他拒绝否定一切,这是他无法避开的历史命运,他直面一切矛盾与挑战。他蔑视虚荣的光环,这之前他说过,马克思都被人打的粉碎了,何况我们呢?历史发展的每一过程都有它必然的内部规律,这是人的意志所无法抗拒的。当我们感觉这场风暴的伤痛的时候,却很少逆向地思考一下,它的“力”所荡平的许多历史皱褶与暗湾。历史在那一刻以逆向运动完成了它的大转折和大跨越。

又是春天,毛泽东写下“读史”的年代过去38年了,借用一句毛泽东诗词叫做“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历史在不知不觉之间已走过了很长的路,阶级斗争与奴隶史观仿佛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听来恍若隔世。但世界却并未平静下来,地区间、民族间、国家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相互间军事较量的频率越来越高,军备层次越来越高,以核武器相威胁已屡见不鲜。一体化的经济运行要保证更多的资源更丰厚的利润流入发达国家,而不发达国家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在这种体制运行下快速地陷入赤贫。贫国如果违背了富国的旨意,富国就可以用几百万美元一枚的导弹去炸毁穷国几百美元一幢的房屋;富国不用鲜血,只用金钱,只用技术就可以打赢一场战争。对很多地区来说,“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岁月并没有过去。这一切都导致着世界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自然的急剧恶化。

重读“读史”,我用心地体味着毛泽东晚年清醒的孤独与深刻的痛苦,阅世已深的我未必真读懂了它深刻的内涵。我想我只是在谈一些皮毛,我们也许永远无法解读他的孤独。要辍笔了,我却想到了神秘的格瓦拉。作为历史人物,西方人并不怎么计较他袭击了多少城镇,烧毁了多少官邸,而只看重他脱下西服隐身到南美洲丛林中去过一种游击生活的理想精神,因此格瓦拉至今仍然受到西方普遍的崇敬。而我们的毛主席,他身居中南海却依然饱含着韶山冲那个毛伢子身上新鲜的叛逆冲动,他年逾古稀却依然洋溢着湘江边那个布衣学子的磅礴诗意和理想光彩。

毛泽东最后岁月的落泪        郭金荣 

   孟锦云,一个普通又非凡的姑娘。她是毛泽东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人。她和毛泽东朝夕相处,度过了489个目夜。本文作者通过对孟锦云等毛泽东身边陪护人员的访谈,实录毛泽东暮年生活的真实景象。

   看影片《雷锋》落泪  斯诺在《西行漫记》里曾写过,毛泽东是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当他提到那些已故的战友和孤苦无靠的穷人时,他的眼睛里常常是润湿的。那是在他的壮年时期,那么,他的暮年又是怎样的呢?小孟在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她曾看到过这样一些情景:有一次,小孟等陪主席看电影《雷锋》。画面上出现了风雨中,雷锋送一位抱着孩子的大嫂回家的情景。他看得那么聚精会神,简直是种入迷的神态。这是小孟没有想到的。《雷锋》,一部很普通的片子,讲的是一些人们早已熟悉的故事,然而,当画外音传来了雷锋的声音:“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是公社的儿子,您一定要收下儿子这点心意”时,毛泽东竟然用手帕擦着眼泪。小孟等看到主席为此这么激动,都有些不好理解。这几句话,是雷锋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200元钱寄给人民公社时,信中所写的话。这些话,或许使毛泽东想到辛劳的人民,或许让他看到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思想光辉。这些真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

  “我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  有一次,小孟给毛泽东读当天的报纸。主席一般要求读些各地区的新闻。小孟便选择了河南的一段新闻。这段新闻报道了河南水灾的情况。讲到河南X县有成百上千的人仍处在危难之中,解放军的大队人马已赶到救援,但已有几十人丧生,几千人离乡背井。读着读着,小孟听到了抽泣声,她很奇怪,也很害怕,马上放下正在读着的报纸,忙走到主席面前,急切地问:“主席,您怎么了。”

   只见毛泽东眼睛里饱含着泪水,极为伤心的样子,小孟赶紧拿起沙发旁小桌子上的消毒毛巾,给主席揩揩眼泪。主席说:“没事儿,你接着读报,我这人感情越来越脆弱了。我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

   听到主席这些话,小孟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渐渐地,小孟也摸到了主席的脾气,她也便注意读报的内容。打这以后,她就一般不给主席读这类消息。考虑到主席岁数大了,经受不住这样的刺激。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看到他的妻子贺子珍要走,而极力挽留她,又留不住时,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钢笔旧了,都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毛泽东的这些话,在他晚年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印证,他确实是个爱动感情的人。他既有豁达豪爽、胸怀博大的一面,也有温情细致的一面。

   为什么没有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这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内,周总理的病情报告便不断送到主席这里来。毛泽东静静地看着这一份又一份的病危报告,治疗方案、抢救方案的报告。

   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马上有人来到主席的大厅。小孟此时正在主席卧室里值班,主席躺在床上看一本鲁迅选集。小孟听到外面大厅里有人走动的声音,按照往日的经验,她知道这是有人来送条子或送东西来了。她悄悄地走了出去,知道了这一消息后,小孟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滚到了脸颊。她擦了擦泪水,回到了主席的卧室,主席依旧在那里看书。他根本没有留意到小孟去大厅里的事,小孟也便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是又坐在了主席床边的沙发椅上,也顺手拿起了一本书,心不在焉地翻看着。中午吃过饭后,主席休息了两个小时,下午三点多钟,政治局派人送来了总理逝世的讣告清样。小孟收下来,看主席睡醒觉,精神还算可以,她决定找机会把总理逝世的消息告诉主席。

   按照惯例,这时小孟给主席读报,读文件。她先读了些别的内容,然后她觉得再也没法隐瞒了,便稍稍停顿了一会儿,拿起那张讣告清样,她一向很高的嗓门,很快的速度,忽然变得低沉、缓慢:“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主席听着,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眉头紧锁。不一会儿,闭着的眼睛里滚出了泪珠,一直流到了脸颊。小孟自己已经哭出声来,泣不成句地坚持读完了讣告。

   主席没有说一句话,只任泪水默默地流淌,泪水流过了面颊,流到了嘴角,流到了脖颈。主席始终不说一句话。此时,能用什么话来表达感情于万一,几十年同舟共济,几十年风风雨雨,几十年来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同志先走一步,永远离去了。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长年多病,身心交瘁,力不从心,他不能不触景生情了。

   此时的小孟,不知该说什么,也不知该做什么。无声的悲哀弥漫在主席的卧室里,卧室里此时显得格外沉寂,仿佛这里的空气都凝固了,仿佛整个世界都睡去了。总理的追悼会在1976年1月15日下午召开。在这之前,轮椅,氧气袋,一切抢救的措施都准备好了,准备主席去参加追悼会。

   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主席,身体又多次出现反复,他根本坐不起来,更不用说是站立了。小孟打电话请示汪东兴:总理追悼会的事,要不要告诉主席参加?汪东兴回答说。“政治局未发出通知请主席参加追悼会,你们就不要问主席参加不参加了。”就这样,毛泽东没有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最后一个春节  在后来几天每次给毛泽东读有关悼念活动的文章,各国的唁电,他都会默默地流泪。每当小孟发现时,她自己也不忍再读下去。她会想起汪东兴的叮嘱:主席岁数大了,身体又不好,就不要多读这样的文章了。

   周总理逝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都未能摆脱悲伤的情绪。本来,还可以说说笑笑的主席,因为总理的去世,仿佛一下子带走了他本已不多的欢乐。那段日子里,他脸上几乎已无笑容。他常常沉默着。

   就在这种气氛中,1976年的春节到来了。1975年12月26日,他度过了他最后的一个生日。1976年2月4日,他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他的最后一个生日,还有过一些快乐,而他的最后一个春节,却难得有一点欢愉。除夕夜,他的住所,依旧显得冷清而寂寞,没有亲人的团聚,也没有招待朋友的宴席,只有小张、小孟陪伴着他。当午夜,中南海外边传来僻僻啪啪的鞭炮声时,他听得那么真切,他一下子意识到了这是除夕,这是春节。他看看小张,又看看小孟,用他那低沉而有些沙哑的声音说:“放点鞭炮吧,你们也应该过过节。”

   谁能相信,这就是毛泽东的最后一个春节。他的悲凉,他的寡言,难道没有对已故战友,对周总理的悼念?

                        (《环球视野》2010年2月9日第279/280期,摘自《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

          中国富裕家庭全球第三 官员是主力

据北京晨报3日消息,据国际知名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财富规模较上一年增长28%,达到5.4万亿美元,中国已有67万户百万美元资产家庭,位列全球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只占中国总家庭数的0.2%,贫富差距问题再一次浮上台面。

虽然中国富裕家庭的数目在迅速扩大,但是中国距离成为富裕国家仍有不少差距,富有家庭占全国的比率仍然非常低,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只占中国总家庭数的0.2%。报告显示也引申了贫富差距的问题。

中国富人收入是穷人32倍  资深评论家曹长青撰文,中国的贫富差距全球最严重,根据官方报告,现在身价超过一亿美元的中国富豪,已有一万一千三百多人。而中国每天收入不到一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占人口20%(2.6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统计,当今中国,10%的富人,占有国家总资产的45%,而最穷的10%的人,只占有资产的1.4%。中国最富有的人,占有资产比例是穷人的32倍!

而中国人普遍对富人反感,主要因为中国的很多富豪,是靠巧取豪夺,甚至官商勾结而暴富的。尤其是共产党官员和其亲友等,更是直接利用特权和制度弊端,把国家财产变成己有,以至有西方学者称中国经济是“盗窃经济”。因此,中国人的反富,更多是反特权、反非法手段致富。

中共官员个个是百万美元富翁  根据2006年中国社科院等部门做的《全国地方党政部门、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薪酬和家庭财产调查报告》,在中国资产超过一亿美元的大富豪中,官员家属就有9,700多人,占富豪总数的86%。各级官员的年收入,已经是当地城市人均收入的8到25倍,是当地农民年均收入的25到85倍!

上述报告对广东、上海、辽宁等七省市的调查显示,共产党官员的财产和房屋,远远超过普通人。在广东,官员拥有的财产,平均每家是800万到2200万人民币。上海更严重,官员的平均资产达800万到2500万人民币。这七个省市官员的平均资产,都超过800万人民币,等于中共官员个个都是百万美元富翁。

0.4的富人掌握中国七成财富  文中指出,这些官员不仅拥有庞大资产,他们的子女,也多获肥差。据这份报告,中国七个省市的厅局级干部的子女,87%到95%在金融、地产或经贸等国家机构工作,而这些部门,都是经济利益很好,有油水的地方。

世界银行的报告(2006年)说,中国百分之0.4的富人,掌握了中国70%的财富。而在美国,最高统计是,5%的富人掌握美国60%的财富。而这5%的美国最富有的人,不仅几乎都是靠自己勤奋努力致富的,而且承担著美国51%的税收。而美国的官员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中产阶级阶层。由于巨大不公平竞争而造成的中国极为悬殊的贫富差别,应该说是人类前所未有的。通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财产瓜分到党员干部的手里。

面对中国富裕家庭列全球第三的报告,网友调侃道:“应该是中国贪官家庭富裕列全球第一才对!”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东方红 于 2011/3/2 9:56:28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