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程及惨痛教训 [复制链接]

1#
德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程及惨痛教训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节选) 已经完成校对并做成Chm电子书,

下载链接:http://bu1917.info/hackmatrix/dgjx.chm




德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程及惨痛教训



德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发展与分化过程

18635月,德国十一个城市的工人代表在莱比锡成立了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窃取主席职位,他的机会主义观点被写入联合会的章程,成了这个组织的指导思想。1864年拉萨尔死后,他的继承人约·施韦泽和哈森克莱维尔等人先后领导全德工人联合会,仍然散布和执行拉萨尔主义。

18698月,威廉·李卜克内西(1826—1900)、奥·倍倍尔(1840—1913.8)在爱森纳赫城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爱森纳赫派参照第一国际章程的原则制定了自己的党纲,宣布参加第一国际,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187552227日,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选出的代表在哥达城召开合并代表大会,选举了统一的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年哈雷代表大会改称德国社会民主党),对纲领草案略加文字修改就通过了,这就是机会主义的哥达纲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哥达纲领批判》就是直接批判这次放弃原则的合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社会民主党首领们背弃了1912年国际代表大会通过的《巴塞尔宣言》(1913年奥·倍倍尔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掌握了领导权),公开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大战以来,社会民主党内明显地分为三派。以谢德曼、艾伯特为代表的右翼公开投靠帝国主义政府,主张“保卫祖国”;以斯巴达克派(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蔡特金、梅林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左派主张同社会沙文主义者兜裂,反对“保卫祖国”,认为“主要的敌人在国内”;以考茨基、哈阿兹、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中派则在左派和右派之间进行调和,主张二者实行统一,他们主要为右派的叛变进行辩护,但有时候向左派靠拢。

1917年4月6~8日,中派同右派分裂,在哥达城召开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成立大会。斯巴达克派决定参加独立社会民主党,以便在党内开展争取群众的工作。同时保持斯巴达克派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1918年11月11日,在柏林召开了斯巴达克派领导人会议,会上决定将斯巴达克派改组为“斯巴达克同盟”,它的成立客观上在创建德国革命政党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1918年12月29日,斯巴达克同盟在柏林召开全国会议,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党,并于30日至1919年1月1日,柏林召开了德国共产党(斯巴达克同盟)建党代表大会。

19181110晚,社会民主党右派领导艾伯特与总参谋长格勒纳达成协议,调集10个师开进柏林,以便清除工人士兵苏维埃。

191914,社会民主党做出挑衅行为,激起了广大工人的愤怒、举行抗议游行,并携带武器准备战斗。工人们的斗争被社会民主党的“铁血人物”诺斯克指挥的反革命部队血腥镇压了下去。

l8日,艾伯特等人宣布“总清算的时刻到来了”。接着,反革命大肆屠戮革命工人,一百多名起义者被杀害,许多群众受伤。

1l5日,德国共产党创始人、领导者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反动军队残杀。

德国社会民主党对工人运动的破坏与镇压

191918月,鲁尔地区再次爆发罢工运动,工兵苏维埃决定成立一个“九人委员会”来实行矿山社会化。26,在鲁尔地区第三次工兵苏维埃会议上,代表们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政府至迟在215承认九人委员会,否则将举行总罢工。政府谈判代表拒绝了工人的要求,215,军队开进鲁尔地区,并枪杀共产党人,激起广大工人的愤怒。2l6日,鲁尔罢工领导决定举行总罢工,但遭到社会民主党人的反对。2l8日,开始罢工,从19日至22日大约有8万矿工参加了总罢工。罢工工人与反动军队之间出现了武装冲突。最后,由于社会民主党人退出罢工领导机构,罢工队伍四分五裂,罢工只得于221宣告结束。

几天后,中德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要求承认工厂苏维埃和实行社会化。政府派军队野蛮地镇压了中德地区的群众罢工。31日梅克尔率领军队开进哈勒。

鲁尔地区41举行罢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社会民主党领导无法阻止罢工。罢工高潮时,达到30万人之多。政府几乎倾其全部军事力量镇压革命运动,宣布了紧急状态,逮捕了社会化委员会成员和罢工领导,并对他们处以重刑。在社会民主党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的进攻下,加之改良主义工会领导的破坏,罢工工人的统一战线发生了分裂,罢工遂于4月下旬结束。

柏林工人阶级在三月初再次发起英勇的斗争,罢工于33开始,使柏林的生产和交通几乎全部陷于瘫痪。柏林的社会民主党领导号召党员尽力抵制工兵苏维埃的“恐怖主义罢工”。在罢工过程中,工人与反动军队经常发生武装冲突。由于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工会的破坏及军队的镇压,总罢工于38结束。但反动军队继续残杀工人群众。39,诺斯克命令军队:“凡手持武器反对政府军者,一经抓获,立即枪杀。” 反动军官宣布竭尽全力镇压一切罢工者。军队使用各种轻重武器对起义工人大施淫威,大约有1200名革命者被杀害,共产党杰出领导人约吉希斯也被枪杀316,柏林罢工以失败告终。

德国社会民主党对无产阶级政权的镇压

巴伐利亚地区的工人阶级掀起了德国11月革命的最后一个高潮,建立了巴伐利亚共和国。47,独立社会民主党宣布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413,慕尼黑驻军发动叛乱,推翻了独立社会民主党的政府。共产党人领导广大工人举行总罢工,打败了反动军队,于413日晚建立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社会民主党政府对此恨之入骨,决定对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实行镇压。51,政府军队开进慕尼黑。经过几天的殊死搏斗,红军和革命工人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有几百名革命者被杀害,6000多人被逮捕和监禁。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2#

在资本主义世界统治下,工人无祖国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教,而是一个深刻的共产国际主义原则!很多共产党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TOP
3#

曾经给予人类社会主义巨大希望的德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失败的惨痛教训,应特别引起中国左派的注意。这样的事例可能于1980左右重新的发生过了。
自称社会主义改革行家的杜林先生和假冒德国工人运动的拉萨尔主义,推崇生产资料的“纯粹公共的关系”、“劳动所得应当属于社会”、“要满足各种私有财产方面的要求”等,一类空想的、小资产阶级的或劳资合作的社会主义谬论。由于杜林是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来攻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并且他单纯认定“社会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个人只能奴从某种生产资料,所以,恩格斯就从《资本论》“设想”结论中,选取被批判者仅能接受的、从而易于他理解辩证法的单方面所有制内容为依据作了上面的阐述。恩格斯依据的阐述是:“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不难看出,即使在杜林先生认可的社会所有制条件下,也存在着“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这样一种辩证关系。但是,马克思“设想”结论段阐述的自由人联合所有制的总体关系是:“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顺便提及,法文版《资本论》中的同段话有更精确的表述。由此可见,恩格斯上述具有特定意义的似乎是悖论的阐述,并不是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的专门的和从全面关系来说的阐释。
2、比较说来,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阐述没有疑问,因为他对这种阐述方式前后做了两个特别说明:(1)“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同上卷第9页)。(2)“不同等的个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例如在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作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他一切都撇开了”(同上卷第12页),等。
有必要指出,马克思当时多方劝导这两部著作中的批判对象,也曾这样预言:“危机又要临头了,虽然它还处于预备阶级;由于它的舞台的广阔和它的作用的强烈,它甚至会把辩证法灌进新的神圣普鲁士德意志帝国的暴发户们的头脑中去。”但他们仍排斥万事皆循的辩证法则、置劳动者唯一有意义的所有者身份条件、及其理论科学于不顾,仍沉迷于“劳动资料是公有财产……劳动所得就应当属于社会”一些空洞浅薄的理论宣传,终使不幸的历史发生;德国革命葬送了。而以这么两项内容——走投无路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狭隘无知的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为社会原则的溶合运动得手了,它演变出整个旧资本主义乃至现代生产关系本质上都无法阻滞的、那吞吃人类生灵的强大法西斯生产力。这样无视理论科学和辩证法观点所导致的人间悲剧,今天的社会主义者不应当深刻反思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