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给予人类社会主义巨大希望的德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失败的惨痛教训,应特别引起中国左派的注意。这样的事例可能于1980左右重新的发生过了。
自称社会主义改革行家的杜林先生和假冒德国工人运动的拉萨尔主义,推崇生产资料的“纯粹公共的关系”、“劳动所得应当属于社会”、“要满足各种私有财产方面的要求”等,一类空想的、小资产阶级的或劳资合作的社会主义谬论。由于杜林是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来攻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并且他单纯认定“社会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个人只能奴从某种生产资料,所以,恩格斯就从《资本论》“设想”结论中,选取被批判者仅能接受的、从而易于他理解辩证法的单方面所有制内容为依据作了上面的阐述。恩格斯依据的阐述是:“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不难看出,即使在杜林先生认可的社会所有制条件下,也存在着“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这样一种辩证关系。但是,马克思“设想”结论段阐述的自由人联合所有制的总体关系是:“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顺便提及,法文版《资本论》中的同段话有更精确的表述。由此可见,恩格斯上述具有特定意义的似乎是悖论的阐述,并不是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的专门的和从全面关系来说的阐释。
2、比较说来,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阐述没有疑问,因为他对这种阐述方式前后做了两个特别说明:(1)“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同上卷第9页)。(2)“不同等的个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例如在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作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他一切都撇开了”(同上卷第12页),等。
有必要指出,马克思当时多方劝导这两部著作中的批判对象,也曾这样预言:“危机又要临头了,虽然它还处于预备阶级;由于它的舞台的广阔和它的作用的强烈,它甚至会把辩证法灌进新的神圣普鲁士德意志帝国的暴发户们的头脑中去。”但他们仍排斥万事皆循的辩证法则、置劳动者唯一有意义的所有者身份条件、及其理论科学于不顾,仍沉迷于“劳动资料是公有财产……劳动所得就应当属于社会”一些空洞浅薄的理论宣传,终使不幸的历史发生;德国革命葬送了。而以这么两项内容——走投无路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狭隘无知的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为社会原则的溶合运动得手了,它演变出整个旧资本主义乃至现代生产关系本质上都无法阻滞的、那吞吃人类生灵的强大法西斯生产力。这样无视理论科学和辩证法观点所导致的人间悲剧,今天的社会主义者不应当深刻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