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学习.讨论
» 迎春:再 论 世 界 经 济 危 机——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4686
|
回复:
2
迎春:再 论 世 界 经 济 危 机——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258
精华
8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位卑未敢忘忧国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110
积分
106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5-05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9-05 10:21
|
只看楼主
再 论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
迎 春
今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35周年纪念日,在世界经济危机严峻的形势下,纪念毛主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毛主席指出:资本主义“‘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第686页)这次“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腐朽、寄生,再次证明了“快进博物馆”的科学预见;他在晚年与国际国内修正主义进行不懈地斗争,就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现在正好利用世界经济危机的事实,揭露修正主义者“跟着美国走”路线的错误;也可以从世界经济危机中,看到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接轨”的危险前景!面对当前的严重世界经济危机,使我们更加怀念毛主席!
一,世界经济危机与美国神话的破灭
1,神话制造者的垮台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走俄国人的路。”(《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第1471页)是说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走美国人的路!实际上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口号。总设计师说:“我们的宏伟目标”“是本世纪末人均800美元,这个目标对于发达国家是微不足道的”。于是我们走进了资本主义死胡同。
从社会制度看,毛泽东时期的新中国是先进的社会,美国是腐朽、没落的社会;但是,从富裕程度看,新中国是落后的国家,是“叫花子”,而美国则是先进的国家,是“阔老爷”!
目标的根本改变:不是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而是提高富裕程度。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些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俄国和中国都是落后的国家,但是,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高速发展。目标改变为提高富裕程度,我们的奋斗目标就变成了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而当时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万美元,人均800美元,对于美国来说确实是“微不足道”,美国自然成了我们的奋斗目标,“跟着美国走!”
刚开始改革开放,还说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后来逐渐撕下遮羞布,制造美国神话,经济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公开确立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也是宣扬跟着美国走!
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卖命地宣传市场经济,获得了“吴市场”的美誉。他在连续三次出版的《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书中,公开宣扬英美等国家的“增长模式”是“现代增长模式”,而中国、原苏联的则是“早期增长模式”;“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是欧洲和美国式的”等等。(《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第222页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版)对于“吴市场”这本公开宣传跟着美国走的书,连续出版了三次,而且获得很高的评价。一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称赞它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著作-------在中国经济学宝库中留下重要位置的书。”(同上书 封底)等等。
这些“精英”们大肆宣传美国的市场经济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美国的经济结构是先进的经济结构,美国的金融是创新的金融等,把美国这个腐朽、没落的经济制造成神话,真是“化腐朽为神奇”。把我国经济制度“目标模式”确定为市场经济,当然要走成熟的市场经济的道路。结果是又一次掀起学习美国的狂潮。当然不仅在经济领域如此,在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是这样,这里仅涉及经济领域的事实。
经济的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就在吴敬琏的《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出版前,2007年底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而且是“百年一遇”的危机,彻底地戳穿了美国经济的神话。
我国的“精英”们一致认为美国的经济是成熟的市场经济、金融是创新的金融,当然不会有人预见美国会爆发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恰恰是从美国的金融领域首先爆发,被称为次贷危机;以次贷危机为引线的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又接上了欧洲、美国的债务危机,而且至今还在蔓延、发展。
对于美国经济神话的破灭,我国一位有一点现实感的主流经济学家承认:“这次危机,确实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重新来看,比如说我们过去在这次危机之前,当我们谈金融体系的时候,大家不自觉地认为美国的金融体系比较好,也有效率,监管也非常有效,对于全球的影响也非常之大,非常之深远。但是,危机就是在这样一个最发达、我们一直以为老师的国家里发生,还影响了全世界,这就让我们重新来考虑问题。这次危机可以说是一顶顶王冠落地,不仅仅是一些大机构王冠落地,一些大专家王冠落地,一些大国家王冠落地,一些以前我们认为是金科玉律的经济学道理王冠落地,需要我们重新来看。”(《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17日)另一位社科院的金融所副所长也承认;“我们原来把美国为首的西方理论奉若神明------是公理性的金科玉律。”(《理论经济学向何处去》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18日)但是,承认事实的主流经济学家实在太少了,而且一转眼他们又继续用西方经济理论的“金科玉律”解释经济现象,因为如果背叛西方经济学理论,他们的专家、官员身份就会被取消。
这些把西方经济理论奉若神明、作为金科玉律经济学家,必然对世界经济危机毫无预见。前面说到吴敬琏,他不仅对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毫无预见,甚至于在美国爆发以后还在大肆吹虚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先进。危机开始,一些主流媒体也曾对这些经济学家进行了穷追猛打。《北京日报》2009年03月02日发表的《经济学家为何陷入尴尬?》说:“ 从去年以来,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上,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国内经济也从防通胀转为保增长。 面对国内外经济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剧烈变化,有一种现象颇耐人寻味,经济学家们集体失语,既没有做出预警,也未能提供防范措施,大都手足无措,语无伦次,陷入迷失。全球的经济学家包括那些诺奖得主价值几何?真让人怀疑经济学的科学性。 国外经济学家对金融危机之所以没有预测出来,是因为他们把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教条化,将自由市场看作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惟一妙方,迷信市场万能、资本万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所谓的“资本万能论”不攻自破,也使各国经济学家们大跌眼镜,陷入难于自圆其说的尴尬困境。”
2009年5月15日,中国青年网发表《当经济学家穿上预言家的神袍》的文章说:
“近来,经济学家的预测能力受到普遍关注。以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其重大影响没有被提前预警为引子,公众继续向有预言能力的经济学家求解,同时,开始反思经济学家们做出的种种预言。
其实,经济学家不是预言家,能可靠地对宏观形势的起落——特别是对衰退做出预测的概率很低。人们只要细心地去翻翻财经类报纸杂志,留意那些经济学家做出的涉及预言性质的笼统判断,就会发现经济学家的预言与事实出现较大偏差几乎是普遍现象。------- 事实是,经济学家的宏观形势预言能力从来是不怎么样的。美国在经济预测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过, ----------
1974~1975年和1981~1982年美国的两次严重经济衰退,几乎所有预测机构都没有预测到。特别是在1974年的经济衰退前夕,32个预测机构有31个做出经济将继续高涨的预测,成为经济预测史上的一大笑话。类似的还有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9·11”之后的衰退,预测机构纷纷折戟。而对眼下的金融危机,除个别机构、个人对危机的可能性有所意识,主流经济学家也几乎都预测失误。”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中国经济学家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缺乏预见性》文章,更是指名道姓地说:“以程思危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更是十分乐观,全然不顾去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发达国家百年一遇的严重危机”的严厉警告,说中国股市会慢牛走下去的。中国股市慢牛走下去了吗?监管松散、欺诈盛行的中国股市一闻到美国次贷危机的风声,早就摇摇欲坠了,早就卷资出逃了。不知现在面对1800点甚至更低的股指,他们还有何脸皮见江东父老。学问做到这般地步,谁不会当经济学家?”
可是,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照旧垄断着“话语权”,在那里侃侃而谈,指手画脚;主流媒体照旧宣传主流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因为主子们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和帝国主义“加强团结、增强信心、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嘛!
经济危机的爆发,首先是美国神话制造者的破产!
2,美国经济神话的破灭
A,美国富裕的神话
我国的“精英”们一直宣传美国很富裕。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美国是比原来的殖民地国家富裕很多。但是,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暴露了美国生活富裕的真实面貌,显示出美国是欠债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更是靠大量印美钞、借款维持富裕生活。
美国政府的经济活动是靠借新债还旧债,美国人民的富裕生活,是建立在提前消费、“寅吃卯粮”基础上的。现在美国仅国债就14万多亿,人均欠债4万多美元;还有地方政府借债、企业借债,个人的债务:买房子、汽车、上学、超市买东西等。据2008年一篇《比金融危机更可怕 美国的巨额债务悬河即将崩塌》的文章称,美国全部债务总额达53万亿,平均每个家庭债务达60万元;另一篇《剥削全世界的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必须破产》的文章说:“按照美国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前总审计长、美国彼特·皮特森基金会总裁兼CEO大卫·沃尔克的估计,如果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所有隐性债务统统加在一起,那么,2007年美国的实际债务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
53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如果把100美元一张的钞票摞起来,53万亿美元可绕地球两周;2007年,全球的GDP是54.3万亿,这就是说,仅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债务,已经使全球的债务率接近100%;这个数字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承担着17.5万元美元的债务;如果平均分配给地球上所有的人,每人将分担9000美元。
这还不算多。如果我们把诸如“两房债券”那样的抵押债券、美国各大财团所发行的、说不清是公司债还是政府债务以及市政债券等——总计20万亿美元(2007年末美国国债协会SIFMA统计)的债务再统计进来,那美国债务更是高达73万亿美元。
按照2007年的市场公允价格计算,美国的全部资产的总市值约76万亿美元,而现在这个市值已经缩水30%以上——最多还有50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73万亿美元的债务,50万亿美元的资产,意味着美国已经资不抵债;而这种财务状况,放到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早该破产了。”最后,文章的作者王受之还说:“要说有多严重,我看这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局面。程度上超过了1930年代的危机多多了!”看来这些人比所谓的经济权威对美国经济的认识要清醒得多!
美国确实是个借新债还旧债的“赖债户”。从1960年以来已经79次提高国债的上限了,债台高筑,欠债越来越多。
总之,美国现在是一个负债累累,靠借债维持高水平生活的“富裕”国家。
B,美国是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神话
吴敬琏等把美国说成是“现代增长模式”的先进国家,说美国的金融是创新的金融;美国的经济结构是先进的经济结构;美国的市场经济是成熟的市场经济,还要求我国的经济从“早期增长模式”“转型”为“现代增长模式”。
所谓的美国的金融是“创新”的金融。
说美国的金融是创新的金融,是指商业银行、投资公司等参与的交易活动发展到了极至:不仅参与买卖作为货币符号的各种纸币、买卖黄金(白银);买卖虚拟资本,如股票、债券等,还有专门从事房地产贷款的专业机构如房利美和房地美等庞大的公司,有专门买卖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银行如雷曼公司等五大投资银行,倒买倒卖的衍生金融产品,花样翻新,不一而足。总之是“以钱生钱”,使金融业成为美国统治世界的最大行业。这就是金融的“创新”。 吴敬琏特别强调,“通用汽车公司下属的金融服务公司2004年利润----占全公司的80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第74页)说发展金融服务是经济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经济结构是先进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经济构成中服务业比重大。2007年美国的产业构成,物质生产只占国内生产总植1/5,其中制造业只占11.7%,而金融、保险、房地产、出租、租赁业则占20.7%,专业、商业服务占12.2%,政府支出占12.6%,所以说美国经济是“空壳经济”。(引自王小强《百年一遇的繁荣与危机》)这样的经济结构也被吹捧为先进的经济结构。
美国仅有的一点制造业,重要部分是军工行业,这个行业的产品消费,就是是制造“死亡”。军火产品只有战争才消费,因此,世界上不停地战争,就是为了发展这种制造业。南斯拉夫、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火不断,既消费了军火产品,又是军火产品的最好实验和展示场所。列宁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一语中的,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这就是“精英”们所谓的先进经济结构。
美国的市场经济是成熟的经济。
经济危机把美国经济的腐朽、寄生、垂死面目暴露无遗。
列宁在20世界初就指出帝国主义是寄生、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趋势之一,即形成为‘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了,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了。”(《列宁选集》第二卷 第342页)
现在美国已经不满足仅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而是靠大量发行美钞和倒买倒卖有价证券掠夺世界人民的财富!
所谓的美国的市场经济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就是美国发行纸币,购买我国以及其他劳动力价格低廉国家的生产品消费,然后,这些国家再拿美元买美国国债和各种债券,如此循环反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货币殖民”。
北京晚报2011年8月18日发表了题为《美元脱钩黄金40年祭》说 :“40年前的8月15日,美元与黄金分道扬镳。从此,美元是美元,黄金是黄金,美金不复存在。
8·15这一天,值得全世界记住。连同这一天应当记住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废除自“二战”后实行的美元金本位制时,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40年后的8月15日,1740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黄金整整升值了50倍,而美元相比则整整贬值了50倍。也就是说,40年的时间里,黄金与美元相比,平均每年升值25%以上。
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彻底进入了有恃无恐的高速印刷发行美元时代。1970年之前的50年间,美元现钞发行数量只有700亿美元。在1971年到2007年,增长到8500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三年,美元现钞已经增长到2.3万亿美元。1971年,全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规模只有2万亿美元左右,目前已经接近60万亿美元。失去了发行硬约束的美元,创造出了人类历史迄今最为庞大的全球货币规模。”
“美国依靠40年连续不断地生产美元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换货’,为美元统治世界铺平了道路。同时,也让通胀像传染病一样遍布全世界。而美国人获得了美元贬值过程中难以详说的好处,通过借债——贬值——再借债——再贬值,循环往返,大量无偿占有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简单地说,美国‘出口换货’,各国‘出口换汇’。”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成熟市场经济。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与蔓延,美国经济的神话破灭了!
C,西方经济学的破产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只会描绘经济现象,不能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观察经济现象、指导经济行动,就会制造出美国经济神话。因此,美国经济的神话的破灭,也表明了西方经济学破产。
揭露西方经济学这样一门伪科学,是一项重大工程。这里只能结合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的问题,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破产。
首先,西方经济学不懂得货币与纸币的区别和联系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纸币则是货币符号。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纸币则不是商品,没有价值;货币与纸币都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黄金是世界货币,而美钞只是货币符号,代表黄金着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前,美元在世界上是“硬通货”,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拜物在当今世界实际上演变为美钞拜物教。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美元的神话破灭了。
美国《洛杉矶时报》2009年11月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黄金为何日益闪亮》的文章说:“黄金在上世纪90年代被许多投资者视为愚蠢的人工制品。”文章作者纯粹以投机者的观点来认识黄金和美钞,根本就不懂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我曾在《评‘黄金为何日益闪亮’》一文中指出:“使我感到惊奇:他们竟不知道黄金才是货币,而美钞、欧元、日元等是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
其实这也不奇怪,是西方经济学的老师教的。萨谬尔森是西方经济学的权威,他就这么个水平。他说:“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是支付食品、电影、汽车、学费的手段。”(《经济学》第12版第95页)萨谬尔森只描绘了货币的现象,说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他没有、也不可能揭示货币的本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他没有揭示货币为什么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更别说让他揭示货币还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了!所以,人们发出“黄金为何日益闪亮”的疑问、不懂黄金与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之间的区别是可以理解的。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黄金价格不断上涨,美钞不断贬值,他们还不懂黄金才是真正的世界货币,不懂得黄金与的美钞真正区别,只是把黄金作为一种逃避风险的投资品。
货币是资本主义世界最普遍的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对货币这种经济现象都没有科学的认识,可见,这种经济学根本不可能成为科学!
历史上美钞是与黄金是挂钩的,当1971年废除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联系以后,美钞作为黄金的货币符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但是,它仍然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地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资本论》第一卷第147页)美钞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依然逃脱不出这个规律,美国实行所谓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制美钞,结果必然是美钞贬值,世界劳动人民遭殃。
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实行货币政策,实行“量化宽松”,妄图刺激经济,从认识的角度看,就是不懂纸币与货币区别,违背纸币流通规律,其结果只能是加速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其次,西方经济学不懂资本与虚拟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最近国际上股价波动,当股价下跌,人们就说财富蒸发了多少亿,更多的时候是各国发行大量纸币,流入股票市场,使股价上涨,人们认为财富增加;美国的国债和其他债券也是一种虚拟资本,债券的发行量增加,似乎社会财富扩大了。这说明人们不懂虚拟资本的本质。
债券、股票是什么?债券、股票是虚拟资本,它不是真正的资本,“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是“资本的纸制复本。”
虚拟资本的数量总和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和,它的变动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发行的数量及其价格水平。发行的有价证券品种、数量越多,股票的价格越高,虚拟资本的数量就越大;股票,它的价格的高低取决于股息收入的多少和当时利息率的高低。股票票面额为100元,每年可以从股份公司取得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率,如果当时银行的利息率为5%,那末,这张100元票面额的股票,就可以按200元的价格出卖。这是有价证券与银行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虚拟资本的价格总额,总是大于实际资本额。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债券品种数量的增加,“资本的纸制复本”的虚拟资本数量急遽膨胀,似乎财富大幅度增多,其实是虚假的繁荣。不管虚拟资本数量如何变动,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数量还是不变。(参看《政治经济学词典》上第561页许涤新主编)
面对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也不断地发展,出现了凯恩斯主义,要求国家干预,采用财政、货币政策对付危机。正是大量发行纸币、有价证券刺激经济发展,造成虚假繁荣,才会爆发当前“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办法都用过了,但是,不仅没有“熨平”经济周期,保持平稳、持续地发展,反而爆发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事实,反过来又证明西方经济学的破产。
再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破产。
“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学》第12 版 第70页 萨谬尔森等著)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标准和美国经济研究局确定,这次经济危机是从2007年底发生,到2009年6月结束,至今已经3年多了。在危机爆发后的高峰(2008年12月),失业率 “飚升至7.2%的5年最高点”,2009年3月更达到8.5%,领取食品券的人数3220万,相当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领取。到2011年所谓的“经济复苏”时期,美国的失业率竟高达9%点几,领取食物券的人更达46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美国领取政府食品券人数大增是怎么会事?》2011年08月29日人民网 )
《纽约时报》2011年8月30日发表了罗杰·科恩《西方迎来愤怒时代》的文章说:“数字可以说明部分问题。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的年轻人失业率为20%,而西班牙却高达45.7%。在英国,年轻人失业率由2008年第一季度的14%上升到了20%。欧美的年轻人,每5人中就有一人在思考如何能让职业生涯步入正轨。英国的尼特族(NEETS,即不上学、不就业和不受训)与美国的“啃老族” 都处在等待的焦虑中。”市场经济这架精巧机构为什么会把资源配置成这个样子呢?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神话也破灭了!
最后,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的破产
西方经济学以历史唯心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不承认经济运动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不承认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客观必然性,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熨平”经济周期,可以保持“持续、平稳”发展。美国经济学权威萨谬尔森虽然承认“美国经济在我们的整个现代史上一直受着经济周期的折磨”,但还说“经济科学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知识来控制衰退使它在出现后不致于扩大成为长期持续的萧条状态。如果马克思主义者在等待资本主义在最后的危机中崩溃的话,他们就是徒劳的。”(《经济学》上 第313、330页)这次“百年一遇”经济危机的事实,说明萨谬谬森又错了,也再一次宣告了西方经济学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破产。
二,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1,基本原因
马克思早就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恩全集》第25卷 第548页)经济危机是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所以说,生产过剩是一切经济危机基本性质。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条件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
2,危机形式的发展变化
A,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
1929年至1932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世界工业倒退到了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成千上万工人失业,全失业人数高达3000万,出现了把牛奶倒入沟渠、把粮食当燃料的事实,所以说这次经济危机是典型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B,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逼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经济上进行干预。这就是西方经济学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失灵,需要“看得见的手”帮助。政府的干预办法就是运用货币政策,发纸币刺激生产,结果不仅生产过剩没有解决,又加上了通货膨胀,所以,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时的形式,就演变成了生产过剩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
这种停滞并存的经济危机发展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以1974-1975年危机为标志。危机期间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缩减了7%,与此同时物价大幅上涨,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涨7.4%,日本上涨18.9%,西德上涨12.7%,法国上涨43.9%,英国上涨19.1%,意大利上涨24.6%。从此“停滞膨胀”就成为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概念,是经济危机的一种形式。
最近,美国还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继续印制美钞刺激经济,其结果必将为新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危机准备条件。
C,以金融危机为特点的经济危机:从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
大量发现纸币刺激消费,造成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资本主义政府又转而采用财政政策,制造大量赤字,发行国债以及各种债券,推行福利措施,扩大消费,各种债务迅速增长,从而爆发了债务危机。
总之,这三种类型的经济危机,共同之处就是有购买力需求不足,从需求不足的背面看,就是生产过剩,所以,尽管经济危机的形式不断变化,从本质上看,都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2009年3月,我曾在《论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一文的结尾预言:“美国的虚假繁荣,是凭借占有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大肆发行纸币、债券,掠夺世界各国人民的财富造成的。这种靠借款形成的庞大虚假购买力,与实际购买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就是西方经济学常说的‘泡沫’要逐渐地缩小以至消灭,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经济萧条将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第421页)在经济上升的时期,股价上涨、债券纷纷发行,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当这种虚假购买力与实际购买力之间差距暴露,人们还不起购房款,次贷危机爆发,整个金融系统发生混乱,债务危机就会蔓延,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是我们预见的根据。
从美国2007年底爆发次贷危机至今已经三年多了,目前不仅看不到迅速复苏的迹象,而且显现出“二次探底”的苗头。债务危机不仅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扩展到西班牙、意大利,而且暴露出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着巨额的国债,再一次说明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称美国经济患了‘心脏病’”,说:“我们经历的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一般来说,在经历这样的金融危机之后,病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康复---------康复的速度非常缓慢。”(转自《参考消息》2011年9月1日第4版)这个预计可能比较符合实际。
从世界经济危机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我们早就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死胡同,一方面是经济衰退的威胁,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通货膨胀的现实,政府一会儿防止经济衰退,一会儿又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点,完全是跟着美国经济的脚步印在走。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唯一的解决我国经济问题的办法,就是重新回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沿着毛泽东指引的社会主义大道前进!
本主题由 管理员 论坛值班员 于 2011/9/20 16:00:3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99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一江春水流不腐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227
积分
137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8-18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9-05 12:27
|
只看该用户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大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工,农,林,牧,渔业猛生产。资本主义是开足马力印钞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053
精华
9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飞雪迎春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616
积分
794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3-17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09-06 11:39
|
只看该用户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工农之声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