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就是维稳——简析某些人的施政措施
作者: 渡痴禅师09/10/2011:华岳论坛- http://www.hua-yue.net/
治国就是维稳,谁都没有这样说过,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僧是在冤枉某些人,因为在主流新闻中经常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佐证我的观点——“稳定压倒一切”。所 以,将这些年的“治国”措施归纳为“维稳”大体上是错不了的。既然稳定压倒一切,既然治国就是维稳,那么很多具体的措施也就可以理解了—— ...
治国就是“维稳”,维稳就得“保八”,要“保八”就得保房地产,要保房地产就得保房价,于是左调控右调控,上调控下调控,一会儿是“坚定不移的抑制过快增长”,一会儿又要房价“回归理性”,可调过去调过来,组合拳玩得煞是好看,姿态做个十足,可就是不见成果。最终还是说了老实话——“两难啊”。确实是 两难,要在“狼”和“羊”之间保持中立不容易啊,一边对狼贡奉的出来的香喷喷的烤羊肉垂涎欲滴,一边又要让羊们相信这些都是为了最广大羊群的利益,这确实很难做到。吃的是狼饭,扛的却是羊旗,能不犯难吗?
治国就是“维稳”,维稳就得保八,保八就得搞基建投资,保八就得搞工程,而“工程”又是所有地方官最喜欢的肥肉,于是上下皆大欢喜,捞钱的捞钱,捞政绩的捞政绩,四万亿的超量货币再次流入已经富得流油的建筑业,而“钱”这个东西在老百姓手里才叫钱,是用来来消费的;一旦进了老板们的手里就成了“资本”,而“资本”这个东西总是要逐利的,是用来“投资”的,于是各种投资品被轮番炒作,除了房地产这个最方便的投资品外,商品流通管道也成为了资本热衷的投资项目,大量资本的涌入打造出金灿灿的“黄金管道”,任何商品通过这条“黄金管道”之后都变得奇贵无比,于是就出现了一边是菜农因菜践上吊自杀,一边是居民因菜贵而叫苦连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成了被剥夺的对象——那么谁是剥夺者?当然是掌控“通路”的资本,以及助纣为虐的各路“管理者”。“投资过剩”终究还是引来了“通货膨胀”这头狰狞怪兽。不好啦,通胀怪兽来啦,“稳定”这个乖宝宝有麻烦啦,于是——
治国就是“维稳”,维稳就得控制通胀,于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于是就需要“缓解物价过快上涨这一主要矛盾”,看到“过快上涨”这几个字似乎有些眼熟,以前调控房价时好像也曾出现过,另外“物价过快上涨”成了“主要矛盾”,那么矛盾的另外一方面是什么呢?我怎么看“物价过快上涨” 都是问题出现后的现象,似乎谈不上“矛盾”,更何况是“主要”的。在老僧看来,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老百姓”手里的“钱”太少啦,而“老板们”手里的钱 (“资本”)太多啦,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此,学术的说法就是分配机制有问题,通俗的讲就是分蛋糕不公平。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路线的问题,走“先富路 线”还是走“共同贫穷”(这是“共同富裕”的另外一个说法,贫富是相对的)的路线,“先富路线”必然导致一部人(先富)手中的钱多多的,这是“让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政策的必然结果;而不管是“共同富裕”或者“共同贫穷”本质都是两个字:公平——“均贫”或者“均富”实质是一样的,当然这会让“先富”们非常 不满意,这不是“养懒汉”吗?所以“先富起来的地区”现在强调“做蛋糕”,实质是为了将“分蛋糕”的不公平掩盖起来,将水搅混了,才可以摸鱼。
治国就是为了维稳,维稳就得有一批稳定的维稳队伍,所以治国就得给公务员加工资,治国就得哄着维稳队伍,所以就得放纵他们三公消费,放纵他们灰色收入。治国就是维稳,维稳就是治民,治民就得“法制化”,法制化就得“加强立法”、加强“执法队伍”,于是各种法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于是“行政执法队伍”就越来越庞大,每个部门都拥有自己的“执法队伍”,每支队伍都是一架“盈利机器”,“盈利机器”可以养活更大的“执法队伍”,而“更大的执法队伍”就 需要掌管更多的公共事务,于是馒头税、月饼税、加名税等“执法项目”就应运而生,转个学需要七八个证件,好一派“此税是我开,此费是我栽,要想过此路,拿钱买证来”的绿林气概。六十多年前,老百姓口中流传着“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老百姓爱开会不爱交税,于是常凯申将军就被赶走了,六十年后的今天又会怎样呢?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在我看来,治国其实很简单,治国就是治王八蛋,王八蛋被治住了,老百姓不过是一群想过安生日子的小民,他们自己的日子他们自己会过,谁愿意和老爷们折腾?老百姓不折腾国家又何愁不稳?只要老爷们不折腾,只要老爷们不过分,老百姓就是驯服的羊群,那里需要来“维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