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 丧钟为谁而鸣?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751
|
回复:
0
丧钟为谁而鸣?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186
精华
1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野火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842
积分
10967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4-12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0-01 22:14
|
只看楼主
丧钟为谁而鸣?
发布: 2011-10-01 17:24 | 作者: 赵磊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查看: 51次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正在席卷欧美的债务危机,就像教堂敲响的丧钟,搅得世界心烦意乱、惴惴不安。惶恐的人们满腹疑惑:“资本主义又怎么了?”然而,从这不祥的钟声里,中国的精英们居然听出了别样的福音,那就是福利社会的失败和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破产,其逻辑是这样的:如果连文质彬彬的福利社会都不可持续,那么激进好斗的共产主义就更是扯谈了。
丧钟到底为谁而鸣?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别把危机不当危机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东波”以来,“马克思主义死了,资本主义万岁”,几乎成为“改革潮流”的共识。就如同法国电影《佐罗》里面的韦尔塔上校,眼见佐罗从城堡上摔下去,他兴奋地高呼:“佐罗死了!强盗死了!”
韦尔塔上校的幸福感仅仅维持了几分钟就破灭了,资本主义的幸福感还能维持多久呢?尽管这种幸福感主宰了我们这个高碳世界已经20多年,可是2008年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似乎又在动摇这种幸福感。人们开始追问危机的根源,反思资本主义到底怎么了。
反思的结果实在是不怎么滴。在作出了“缺乏监管”的诊断之后,资本主义自信还能“吼得住”,于是又继续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了。到了2009年以后,一个名词开始走红:“后危机时代”。所谓“后”,不是危机进入“后一个发展阶段”,而是“危机之后”的意思。这颇有一点“你不看,月亮就不存在”的滑稽,其目的,无非是想表达“眼不见心不烦”的淡定。
但是,资本主义很不争气。美国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失业率始终在10%徘徊),从2009年12月开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出来添乱了。接踵而至的,是美国的债务违约风险闹剧。到了2011年9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纸醉金迷的闹市区开始频频上演“现在就革命”的社会动荡。
前几天看见几个媒体经济学家乘着达沃斯论坛的西风,在电视上讨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否会转化为社会危机”。尽管这几个自以为是的改革潮人一致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会转化为社会危机”,但他们如此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我忍不住笑了。
同样是这些人,同样是这些电视台,过去一直在反复教训他们的中国同胞:“社会危机是发展中国家的专利,中国要想摆脱危机,就必须以美国为学习样板”。今天怎么啦,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然也有“社会危机”?
想起了小品《主角》,陈佩斯对朱时茂说:“朱时茂啊,朱时茂,我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样的人才会当叛徒。没想到,你这样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叛变革命!”那是1990年《春晚》的压轴节目,记得当时我笑得人仰马翻。
东北银有句老话:“别把豆包不当干粮”。这句话用在“后危机时代”特别合适:别把危机不当危机。
二、是福利社会的失败,还是资本主义的失败?
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很多经济学教授读出了福利社会的失败,读出了马克思的低能。上周我在北京开会,有个教授告诉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雄辩地证明,北欧的福利社会模式根本行不通,只能养懒汉。这再次验证了‘经济人假设’的伟大,也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的低能”。
在主流认识中,这个教授的看法很有“普世性”。不过,这个“普世性”的看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且不说把福利社会与马克思划等号是否公允,记得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群学者造访北欧,期间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问:“你们北欧有这么好的社会福利,你们就不怕养懒汉吗?”答:“我们宁愿养10个懒汉,也不养一个罪犯!”
与中国改革以来盛行的“末位淘汰”相比,这样的回答的确很另类。
表面上看,福利社会养了懒汉,导致入不敷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元凶。但是,这个所谓的“元凶”只是主权债务危机的“其然”,还不是 “其所以然”。为什么欧洲要搞福利社会呢?这才是值得进一步追问的问题。
你可以把福利社会归结于人权的道德诉求,也可以把福利社会归结于经济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甚至可以把福利社会归咎于马克思的忽悠。然而,无论你强调的原因是怎样“普世”,你都不能否认:欧洲之所以要搞福利社会,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缓和两极分化导致的阶级矛盾!换言之,如果你不搞福利社会,人民就会起来造反,马克思的承诺就要兑现,资本主义的丧钟就会敲响。
是稍稍改变一下分蛋糕的比例,还是暴力颠覆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对于资本家来说,答案不言自明。所以,如果资本主义不想现在就灭亡的话,那么,所谓福利社会就是必然选择——哪怕是借高利贷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资本的宿命,而不是什么马克思忽悠穷光蛋的结果。
2009年12月11日 ,希腊政府自揭老底,宣布国家负债已经高达3000亿欧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据称,如果由1130万希腊公民为这笔巨额债务买单,那么希腊人均负债就高达2.67万欧元。
借债还钱,天经地义。难道借的时候就没有想到今天的后果吗?明明国库里已经入不敷出了,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地借债呢?其实,之所以要“一个劲地借”,不是因为资本主义政府喜欢扮演杨白劳,而是必须维持高福利。这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只有维持高福利,才能掩盖越来越尖锐的两极分化,1%的人才能“吼得住”99%的人。
问题不是要不要借债,而是为什么要借债?如果搞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债务危机的本质就隐藏在“两极分化-高福利-债务-危机”的逻辑链条中。
三、两个女博士,一个不如一个
可笑的是,面对希腊人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历史学女博士叶檀,居然还在贩卖她学过的半吊子市场经济入门教科书,喋喋不休地聒噪:“第一实现它的企业的私有化,然后实行市场经济。第二改变希腊目前福利体制的情况下,提高希腊的生产效率”,末了她仍忘不了再踹上国有经济一脚:“第三是出售它的国有资产”(据《中国广播网》 2011年9月23日 )。
明明是资本主义生的病,右派却要社会主义吃药。在自由主义卫道士的眼里,一切都是国有经济和福利政策惹的祸。其实,如果没有国有经济给市场经济擦屁股,如果不是福利政策暂时缓和了阶级矛盾,西方国家的“99%”早就起来占领华尔街了,资本主义早就玩完了!哪还有你叶檀在这里秀私有化的机会?
中国盛产的这类“特色学者”虽然言必称美国,但打小生长在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资本暴发户的“初级阶段”,哪见过“99%”怒吼发威的阵仗?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中国秀秀私有化也就罢了,要真跑到美国去秀,估计叶女士只有失业。
其实,即使跑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去厮混两天,这类女士也很难有什么长进,所以还有比叶女士更雷人的女士。昨天我的研究生告诉我,她的论文选题《国有企业是两极分化的根源吗?》(针对吴敬琏“国企垄断是两极分化根源”的高论),被一个讲《文献检索与开题报告》课的女老师给坚决否定了,说是绝不允许论文标题中出现“原因”或者“根源”这类词汇。理由是:“根源”和“原因”不属于“科学”范畴,而是属于“政府工作报告”的专用名词。
换言之,在这位女老师看来,探索“为什么”不是“实证分析”,而是“价值判断”,所以不科学;只有探索“是什么”,才是“实证分析”,才是科学的本分。
我差点没晕过去:搞清“为什么”居然成了伪科学?胡说八道!所谓“为什么”,就是对原因的追问,这种追问是一切科学的题中应有之意,科学的性质就是要体现在追问“为什么”上。总之,任何自诩做科学研究的人,都必须认可以下基本常识:
(1)实证分析不仅要搞清“是什么”,而且还必须追问“为什么”;
(2)科学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
(3)不探索“为什么”,科学还有意义么?
所以,我告诉我的研究生:“那个女老师连什么是科学的ABC都没搞懂,就敢给你们开《文献检索和开题报告》课程?真是‘无知者无畏’,你可以给她讲一点科普嘛”。学生回答:“我不敢,这个老师是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博士,很牛的”。
大家瞧瞧,这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女博士的水平。都说“屁股决定脑袋”,我说这脑袋已经跟屁股无关,而是脑子坏了。就这等水平,要在海外混口饭吃,恐怕成问题。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博士冒充“人才”,窜回内地来忽悠纯洁的少男少女。
四、你要哪种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高福利本来是想把两极分化掩盖起来,从而缓和一下阶级矛盾。直到债务危机爆发前,这个目的暂时达到了。没想到的是,高福利虽然缓和了两极分化,可是又催生出了主权债务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2011年9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旨在未来十年削减总额约3万亿美元赤字的一揽子计划,其中约半数将通过对富人和大公司增税来实现。在奥巴马看来,要解决美国的巨额赤字问题,所有的美国人,包括富人和大公司,都应该为政府开支承担“公平份额”。用奥巴马的话说:
“巴菲特的秘书不应该支付比巴菲特更高的税率,这毫无道理”;“年收入5万美元的教师、护士或建筑工人缴纳比年收入5千万的人更高的税率,这是错误的”。(《中国新闻网》2011年09月20日)
奥巴马不是共产党员,绝无打土豪分田地的野心。可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良(稍稍改变一下分蛋糕的比例),共和党人也坚决反对,并炮轰奥巴马的这项增税计划是在搞“阶级斗争”。奥巴马很委屈,说这并不是在搞“阶级斗争”,而不过是一道“数学题”。
其实,问题的要害,并不在于向富人增税是不是在搞“阶级斗争”,而是在于:如果你不搞增税这种“阶级斗争”,那么,“占领华尔街”的那些穷光蛋就会“现在就革命”,就会搞出“终结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可怜的奥巴马先生只能在这两种阶级斗争中做选择。
为了实现2012年之前削减300亿欧元预算的目标,2011年9月21日,希腊宣布了更加严苛的福利削减计划:每月养老金在1200欧元以上的,金额将削减20%。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也由年收入8000欧元下调至5000欧元。对此,希腊财政部长艾文格拉斯·维尼泽罗斯很有些担心:“这些措施必然引起人们的反抗,我们不能在没有喂饱的牛身上挤牛奶。”
面对危机,现代经济学开出的药方是“开源节流”、“增税减薪”。这个药方有点用,但治不了本。问题是,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那么,“开源节流”的结果只能进一步制造更大的产能过剩;而“增税减薪”的结果也只能使两极分化水落石出,最终必然重新激化阶级矛盾。
五、没有高福利,死得更难看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2009年,我曾经做过如下预言(见《“好的市场经济”咋也被轮奸了?》,《乌有之乡》2009-2-24):
——“现代市场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在‘过剩’与‘透支’的周期性轮奸中痛苦挣扎,‘过剩’与‘透支’此消彼涨,不断折腾,直至与市场经济同归于尽。”
——“‘不透支,吾必死’;‘透支了,吾亦死’。换言之,‘玩是死,不玩死得更快’。这就是‘好的市场经济’内生的悲剧之所在。”
今天,我把我的预言再做一个发挥:“借债是死,不借债也是死;高福利是死,没有高福利死得更快”。这就是债务危机背后隐藏的真实逻辑。这个逻辑可以展示如下: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美国政府不得不让穷人负债过“好日子”,结果搞出了一个次贷危机。
——为了掩盖两极分化,欧洲政府不得不向国外借债让穷人过“好日子”,结果搞出了一个主权债务危机。
——现在怎么办?只好“增税减薪”、“削减福利”,勒紧裤腰带,结果又把“99%”的人逼上了街头。
看起来都是福利社会惹的祸,其实,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一句话,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高福利”也好,“自由竟争”也罢,1%的人要想把99%的人“吼得住”,越来越难呐!
问题不在于社会福利不该搞,社会福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从“没福利”向“有福利”进化,从“低福利”向“高福利”提升,从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扩展。关键是社会福利由谁来搞?在什么基础上搞?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容另文讨论吧。
l 补白:
宋鸿兵说:“欧债危机的症结不在于经济,也不在金融,而是在于政治。如果欧盟能将各国财政权统一起来,就可以消除危机”。此言差矣。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统一财政也仅仅是用空间来换取时间,虽然可以推迟危机的爆发,但导致危机的基因并未消除。可以预料,如果欧盟真的能统一财政,那么今后的债务危机将不再以国家为单位爆发,而是以联盟为单位爆发。总之,只要不触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任何药方都消除不了资本主义的癌细胞,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到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011年9月30日)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