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讨苏拉密的言论:(六)“斗官工”对“民工”有利还是对老板有利? [复制链接]

1#
作者:心在左边跳

总的来说,我们作为工人,跟社会的矛盾冲突体现为四种模式:



A 工人和直属资本家的斗争

B 工人和自己工友的斗争

C 工人和别的资本家的斗争

D 工人和别的资本家下属工人的斗争



对A模式,不见得为提高工资跟老板吵才叫“斗争”。事实上,当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给工人劳动时,斗争就已经展开了。此时,生产资料是以“不变资本”的方式出现,而老板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体现。于是在劳动场合,工人和老板的斗争反而是以更直接的方式展开。所以从前有工人把火撒在机器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到今天,如果一个工人平时看管一台机床,而老板又新买来一台并让他兼管起来而不涨工资,相信这工人也会产生类似的情绪。



B模式也很常见。这既是资本运营体制带来的----比如各种绩效体制和末位淘汰制度的建立----也是工人内部自发展开的。其矛盾发端于“剩余人口”和“劳动人口”的对立。而在岗工人本身就意味自身已经PK掉“剩余人口”,于是接下来就是为保证自己不再沦为“剩余人口”而战。因此,工人之间就不可能是“同志”的关系,取而代之是一种对立猜忌但又不得不服从于一个统一生产过程的“同事”关系。但是生产流程组织的越严密,工人“同事”之间的合作性就越强,在共同劳动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共同的利益(尽管老板并不愿意),这是其日后联合的基础。于是,可以观察到,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对立是比较小的,而一些销售人员倒可能存在比较尖锐的对立。为什么仅仅是“可能”,只是因为随着市场的成熟,过去一些“能人”式的销售被统一的“团队”给取代了。而激烈的竞争,甚至把销售跟研发生产压缩在一起----在一些公司,销售和技术研发就被“销售工程师”,“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的岗位给综合在一起。在这里,原来以分离甚至对立的形式分别从事剩余价值的“实现”和“生产”的两类人就具有了融合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工人阶级的基础有了扩大的趋势。



对C模式,得分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情况考察。当工人以“生产者”的身份出现时,他跟另外的资本家的斗争一般是间接进行的。这就好比我不可能跟李嘉诚有什么冲突,但却有可能李嘉诚给厂里下了订单,这样工人和李嘉诚的间接斗争就以他们和本厂老板的直接对立的形式而展开了。这本身就隐含了一种后果:当工人和自己老板相对立,也就意味着工人和老板的同类----另外的资本家对立,从而工人和整个统治集团对立。这个后果工人可能还不清楚,但是统治集团(比如河蟹)就相当清楚,所以他们要严防死守。下面还要提这点,暂时在这里先说一下。



当工人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时,他们跟别的资本家发生冲突倒是不言而喻的----资本主义是为交换而生产。当工人拿着工资去交换生活资料时,不免跟奸商们爆发冲突。又或者工人作为“公民”的权益遭到别的资本家的侵害-----比如住宅被强拆,遭遇医疗事故等等。这里提到了“公民”,那是资产阶级的伪善的说辞。大量的“公民”权利在生产流程中是没法享受的。只有下班后,暂时摆脱了“生产者”的身份,我们才会突然感到自己又成为了“公民”----可以上网发帖骂领导;可以玩一人一票;富人包二奶,工人也可以玩劈腿;富人喝牛奶,工人也可喝牛奶(可能含营养成分更少,甚至三聚氰安)----总之,站在“消费”的角度,除了获得商品的“成色”外,在法权上倒感觉不到阶级的太大差异,这也就是资产阶级标榜的“平等的公民权”---茅于轼就说如今贫富差距不大,因为富人享受的东西穷人大部分能享受。这类经验周而复始的加强,就让工人们觉得这反倒是正常的。比如有人工作时能忍受劳动场所的恶劣环境,而到茶楼吃饭时却无法忍受旁边有人抽烟----对此,很多人都觉得习以为常而懒得思考其成因。



然而当工人跟别的老板发生冲突时,他们多半无法直接和老板对抗。各位可以想象,阁下去酒楼吃坏了肚子,要上门讨说法时,先是门口有保安挡着,然后就是服务生,如果阁下都顺利通关,最后你多半遇到的是律师,他笑眯眯的说咱们法庭见吧。于是,C模式在这里就转化成D模式----不同老板下属的工人之间的斗争。



D模式,正是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最广泛的斗争模式。



之所以广泛,因为从古到今,所有的贱民都在统治者驱使下相互残杀。其幌子五花八门,民族的,宗族的,宗教的,君主的等等。



之所以直观,因为老板们的尔虞我诈首先表现为各自工人的激烈竞争。看警匪片都知道,两个黑帮老大会晤时,马仔们总是剑拔弩张,而老大反倒可以促膝长谈。



这种劳动者之间的对抗在资本主义下存在更为深刻的物质基础:



当工人甲向工人乙提供生产资料(工人乙的老板从甲的老板手上购买机器和原料)时,甲乙之间的斗争就体现为乙和新机器和新原料的斗争----这就是A模式----对工人乙来说,工人甲的劳动成果(死劳动,已发生的劳动)正在压迫自己的活劳动。死劳动越大(技术越先进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要求活劳动的效率越高,对活劳动的剥削越大,同时还不断把活劳动挤压出资本,于是有那么一天,工人乙就成为了“剩余人口”的一分子。



当工人甲向工人乙提供生活资料(工人乙从甲的老板手上购买生活用品)时,甲乙之间的斗争就体现为甲的劳动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工人乙劳动力价值的不断贬值,从而对乙的老板来说,意味着自身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样意味着工人乙在资本中不断被挤压。小资产阶级左翼对此是完全视而不见的。于是我们就听到某位左派宣布黄光裕通过资本运作让中国家电价格下降对“中国人民”是有功的,这位可爱的左派还推测黄光裕被捕肯定是因为他打压价格而得罪了“西方资本”。总之,小资左翼的眼界也只能到此为止,他们全部立论都是基于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大量的阴谋论。而实际上,黄广裕只不过是间接(国美只是商店)驱使各个家电厂商的工人甲拼命工作的老板而已----工人甲越拼命,工人乙和甲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越贬值,从而整个资产阶级集团一起来鼓掌-----而这居然成为了“爱国主义”。列宁认为小资是最爱国的人,真是精辟。



到此,相信各位很容易判断出来,苏拉密的“体制”小资论只不过在鼓吹D模式。



当他鼓吹“官工剥削民工”时,那只不过是对上述阐述的工人内部斗争的客观物质基础的歪曲反映----他把工人在资本驱使下的相互挤压看成一部分工人“剥削”另一部分工人。



既然如此,“斗官工”就是逻辑的必然结果。可既然逻辑的前提是扭曲的,后果自然更加扭曲----这种所谓的“超越马列毛”的创新,无非在重复历朝历代统治者做过的事情。他们通过让群众内斗而牟利,那么“无产阶级战士”苏拉密到底想干嘛呢?



奴隶主,地主,资本家都不可能让奴隶,农民和工人联合起来。被奴役的阶级总是被暴力,文化和经济所分割。这种状态在不断重复,甚至当我们谈论起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历史时,我们说的也正是当今资本主义的现实----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在苏拉密那里,却可笑的把这种人所共知的常态看成是自己的新发现,他告诉“民工”们,弟兄们,你们的敌人是“官工”哦,走,一起斗他们去。此时,他把自己降为一位还没觉悟的普通工人---在不觉悟的人看来,最大的威胁确实来自自己的同类,而老板,反倒是“给”他薪水的人。于是,“无产阶级战士”就变成了“资产阶级战士”。因为老板们本来就是这么干的,当民资和国资竞争时,同时也就是“斗官工”的过程。这样双方就殊途同归,一个是赤裸裸,一个是以漂亮的“革命”口号为掩饰。



难怪苏拉密自己也承认,工人阶级要和老板合作,把“体制内”小资弄垮。我们姑且假定这“体制内小资”确实存在,那么苏拉密这“合作”是什么玩意儿呢?



资本和劳动本来就是矛盾对立的两极。而小资在大资本的周转运动中不断被挤压,这本来是很正常的。这根本谈不上工人和大资本家的“合作”。当然,非要把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关联”视为“合作”,玩弄这类修辞技巧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一来“合作”也就丧失其意义----“关联”就是“合作”,那么万事万物皆“合作”,你苏拉密不但从“无产阶级战士”降格为“资产阶级战士”,如今还从“战士”降为“河蟹”了。



真相在于:不是无产阶级把小资给拉下水,而是大资本的周转,是完备的资本主义制度把小资给拖垮。因此,小资的沦落,无需我们参与,这是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则,是他们的家事。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当没落小资被淘汰到无产阶级阵营后,那我们就接收他们,改造他们。



历史上我们在这点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当年推行“左”倾盲动路线时,部分红军曾火烧某交通要道两旁的小业主家宅,其理由是,让小业主们变成无产者,这样阶级基础就扩大了。实际上这只能削弱阶级基础。



所以,既然我们认为资本的垄断趋势不断加强是资本主义的规律,那么我们只需以行动来加速大资削弱小资的进程,完全没必要自己动手去消灭小资。这纯属多管闲事且适得其反。



而依据苏拉密这种“多管闲事”的“斗官工”的逻辑,解放战争时期他就得反对“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而改成“消灭国民党士兵”。因为国军士兵就是当时的“官工”。如此一来,淮海战场上60万共军能战胜80万国军么?既然共军要面临失败,那么这种逻辑又对谁有利呢?



阶级是依据资本---劳动的对立中的相对位置而决定的,是依据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而决定的,这个事情本来很清楚。任何理论“创新”都只能把原本已经清楚的事情弄得更加清楚。可是苏拉密完全把事情搞混了。他把基本盘放到“民工”,这本来作为具体工作手段无可厚非,可他却以“基本盘”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谁欺负“民工”谁就是“资”。于是“官工”成了早就不存在的“体制”内小资。孰不知,“民工”固然与“官工”有冲突,但“民工”内部冲突照样激烈进行,这时候始作俑者“民资”反倒不见他提及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合作”,这岂不是奇谈怪论?



劳动者的内部斗争本来就是一切剥削制度的必然现象,可他们的阶级地位又是客观相同的。因此觉悟起来的劳动者的职责正是建立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这是最根本的统一战线,而不是张宏良之流的那种统一战线,在他们那里,只不过是用小资来统一无产者。可在苏拉密这里,就变成了扩大这种劳动者的内部斗争,这位“无产阶级战士”神奇的站到了众多老板们的一边,对此他解释道,这叫“合作”。但遗憾是,在我们看来,这叫“叛变”。仅此而已。



在这部分中,我们已经知晓了“民工斗官工”,不是有利于“民工”,而是有利于所有资本家。而且这也正是所有资本家热衷的事情,因此也根本不是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理论创新。



在下一部分,我们来探讨另一个问题:“民工斗官资”对不对。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2/2/23 14:42:40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