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改革开放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真相到底如何 ?
——向李成瑞前国家统计局长等请教
蒲 寿 翩
2005-8-3
李成瑞老局长虽然年事已高,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和许多热心肠的老干部,一再上书,向中央提出恳切建议。这一次又率领101位老中青GCD员上书中央,提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建议”。不管效果如何,这种关心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精神实在可嘉。
但是,在你们的上书中有这么一句十分关键的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将近二十六年了。经济建设得到了较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了;文化、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方面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是你们对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基本评价,也是你们一再上书表达意愿的基本根据。无庸置疑,你们是希望在中央的领导下,解决你们提出的那些问题,巩固发展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
但是,你们的这个基本评价和基本根据是不是成立的呢?
李成瑞同志专门发表文章,赞扬陈云那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那么,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实”究竟是什么呢?
那位号称“只唯实”的陈云,在改革开放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后的十几年中,从来也没有再听到他对这个由他为主要人物的GCD的领导集团所推进的资本主义复辟的实实在在的事实的“唯实”的认定。他已经作古十年多了,他已经用他的言行为自己划了一个不可改变的句号。现在,李成瑞老局长还健在,既然,他那么推崇陈云的那句话,他就应该面对当前怎么“唯实”的问题,不然,岂不是“只唯空”了吗?
这些年,已经有不少资料揭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资本主义复辟从上层建筑领域开始,一直到全面侵蚀破坏了我国在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其造成的后果,已经大大超过了某些十分腐朽反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上是封资修的大杂烩,教育和医疗卫生的产业化剥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受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权利,科技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普遍拉大,国防外交日益弱化,危机重重。
但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指导下,统Zhi当局依仗权力,大耍“驴则付汝,姜还树生”、“醉死不认那壶酒钱”、“一俊遮百丑”之赖理,对国家面临的危机依然大不以为然,把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依然都归于现在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依然在宣传“只要经济发展了,只要经济达到什么什么水平了,这些都好解决了”,并且,用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持续快速发展”为借口,淡化日益严重的各种危机。
那么,我国的经济是不是一直“持续快速发展”呢?
统计是一门专业技术,李成瑞同志长期在国家统计局担任主要领导,对于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许多网友一直在等待着您的权威论证。您年事已高,我们多么希望您能在有生之年对所关心的社会主义事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啊!
就拿经济发展速度来说吧,中央新闻媒体每年都要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告宣传一番,当然,二十七年了,每年都是高速增长的。虽然,统计数字造假的丑闻不断揭露,也毫不影响中央新闻媒体的千遍万遍的报道。然而,没有听到李成瑞老局长对那些普遍的统计造假欺骗的腐败有所揭露。
据报道,至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1万亿人民币大关了。
经查,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是5634亿人民币。
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包括了工农业生产总值,还列入了其他的,例如旅游业,例如改革开放前没有的外资在中国的生产。据说,原来国防工业是不列入工农业总产值的,现在由于国防工业“军转民”或重组也都列入了统计。如果是这样的,那么,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原来的工农业总产值就没有多少可比性,如果相比,必须除掉增加统计的项目。扣除多少,这必须有象李成瑞老局长这样的才能说的比较准确一些。据说,旅游产业有几千亿,外资在中国生产的产值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这样一来,“国内生产总值”中,能够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的工农业总产值是必须大大低于11万亿的。
就用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11万亿与5634亿相比吧,是19.5倍。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就可比的工农业总产值而言,是要大大低于19.5倍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物价一直在上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这一上涨过程一直没有停止过。二十七年了,中国的物价到底上涨了多少呢?虽然在八九十年代中央新闻联播在公布经济发展指标时还常常扣除“物价上涨指数”,现在,反正没有什么人出来较真,索性就不扣除了,就直接和物价没有上涨时候的相比了。
已经有一些资料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物价上涨了大约35—40倍。这只能是估计参考值。虽然是社会人士估计的,但有很强的可信性,因为,大家都能感觉到的,有的物价上涨是低于这个倍数的,但是,也有占消费份额构成比很大部分的,例如医疗、教育等,是大大超过这个数字的。精确的科学的上涨指数是必须经过统计学的综合加权计算的。
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课题,是一般社会人士难以做到的。
11万亿,除掉增列的项目,除掉物价上涨的因素,即使不考虑各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层层造假因素,然后再与改革开放前的5634亿相比,这样一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大大的靠不住了。仅凭经济增长比率而言,可能是个负数。
就从现实中人们也可以感觉到,周围的那么多工厂几乎都倒闭垮台了,就靠新建立的什么“工业园”、“开发区”,那又很大一部分是外资的,还能增加多少产值呢?
从每年公布的国家财政收入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据报道,2003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2万亿元。而在1978年,这个数字是1132亿元,二者相除,17.7倍。实际情况是,现在的17.7元是不是能抵得上1978年的1元人民币使用?找一些有可比性的指标比一下,恐怕现在的17.7元连1978年的五角钱的价值都达不到。也就是说,现在的2万亿的财政收入连1978年的1132亿元的一半的价值都很难达到。例如养一个国家干部或教师,那时侯需要多少人民币,现在需要多少人民币?
如果再考虑到社会总人口由那时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3亿,财政收入所代表的国家经济实力的也就更要大打折扣了。
还有二十多年的在“发展是硬道理”的驱动下,对中国环境和资源的极为严重的破坏和损耗,如果把这一点再考虑进去,那个经济增长的负数就要更大了。
难道“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可以用中央电视台的变戏法似的统计数字再加上少数富人们的汽车、楼房、高速路、豪华装修就可以确认了吗?
说来说去,我们局外人,对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后二十七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只能说到这个程度。即使说到这个程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真相,也就象走到了眼前的突兀一座大山一样,清清楚楚。所要进一步做的是对它的“高度”、“面积”和“山体”、“植被”等进一步作出科学测量。
如果我们再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对党的、国际共运的、社会的各个领域造成的变化联系起来,那么,对改革开放的性质的认识不是清清楚楚了吗?
老局长领着101位GCD员们上书还唱着“持续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还要向对人民实行了二十多年资产阶级专Zheng的人要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大白天说胡话呢,还是和媒体演双簧蒙人呢?
还是请老局长把自己的老本行技能优势发挥利用起来,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和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真相搞清楚,还可能是一件有点功德的实事,从而也为您所宣传的那句“只唯实”增加点实际内容。
作为一个网友,在这里拜托了。如果李局长年龄大,上不了网,就请和他一起签名的哪位同志转告一声,也拜托了。
20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