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工农之声
» 共产主义问答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953
|
回复:
3
共产主义问答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569
精华
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孙大圣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529
积分
366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20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1-11 11:53
|
只看楼主
共产主义问答
原作者:赤色飞蛾 来源:工人论坛
http://2011.gr71.com/
审定:(红石头网友孙大圣)
【编者按:工人的阶级觉醒,需要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希望大家共同参与,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中。】
1、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顾名思义,是要人民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按需分配,人人能够各尽所能地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面之词?
不是,共产主义理想,自从法国十四世纪就出现了——莫尔写的《乌托邦》,描述了一个人类至善的社会,这可以作为共产主义思想的起始点。随后共产主义思想得到了丰富,如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写的《太阳城》等,都表述了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勾画。随后在法国大革命中巴贝夫等人尝试通过革命实践共产主义,但遭到失败。十八世纪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社会主义方案。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只有历史发展到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共产主义思想真正成为一套能够实行的理论,马克思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寻找到了掘墓人——即无产阶级。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必然后果,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无产阶级这个新时代的产儿,能够通过革命的手段实现公有制,推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成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始于马克思时代。主张共产主义的有很多人,包括中世纪的僧侣。但真正有科学的实践价值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
3、共产主义有什么实现的必要吗?
有的,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这些灾难根源就在于私有制本身,必须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够消除人类生存的苦难。让人民集体掌握自己的命运。
4、私有制造成了什么苦难呢?
私有制基础上,人人私有,争由此起。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断地进行生存竞争,乃是最大的苦难。而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必然使人类陷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中。人活得不像人,而像兽。在利己的贪欲之下,人人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发迹了就要翻过来剥削其他人。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安定当中,资本家害怕破产,工人害怕失业。在竞争中没有最终的胜利者。人人都被竞争的社会状态所奴役。
生存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战争,战争的苦难不必多说。战争当然是在私有制基础上才可能出现的。
5、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宗教信仰吗?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是宗教,共产主义仅仅是对人类发展规律掌握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马克思顶多是一个先驱者而已。人所共知,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宗教。宗教总是教人们如何避世,如何忍受苦难,为了来世的幸福。而共产主义则是要求人们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反抗,教人们如何面对现实,去掌握自己的命运,世界并没有救世主,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6、共产主义要如何能够实现?是推翻资本主义吗?必须是革命手段吗?
是的,需要革命手段。共产主义要实现,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提到的,必须通过革命手段,将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才能够实现。为什么必须采用革命手段?因为共产主义要求的是公有制,要消灭私有制。这必然使矛盾通过革命来解决,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为什么可以采用改良?因为封建贵族仅仅由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了赚钱的方式,他们的既得利益可以不加触动。但共产主义实行公有制,必然要触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导致矛盾只能有革命解决。
7、共产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厢情愿呢?符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呢?
共产主义是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实现自我解放的唯一手段,必然被有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所支持,它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这个思想之所以有生命力,是由于它根植于最广大的无产阶级利益中。
共产主义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必然要寻求最后的解决。而两者的对立正是由于根基于私有制的剩余价值剥削造成的。劳动者应当将所有生产资料归为全体劳动者控制,而不是归于资本家的控制。
8、私有制是必然灭亡的吗?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私有制社会呢?
私有制下必然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加深必然产生革命形势。而高度组织化的无产阶级成长了起来,无产阶级的革命就将实现公有制,成熟的无产阶级通过民主控制生产资料,可以避免出现新的私有制社会,私有制基础上解决不了社会的矛盾。
9、私有制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这是不言而喻的,私有必然出现竞争,竞争必然有最后的结果。有人发迹,有人破产。少数人成为竞争优胜者,绝大多数人只能向下沦落。优胜者的后代继承富有,淘汰者的后代继承贫困,形势对优胜者越来越有利,形成“马太效应”,两极分化必然出现并加剧。最终形成革命态势。
10、穷人眼望着富人,争取进入上流社会,不会革命的。
这只有在两极分化不严重的时候才会保持,穷人依然有通畅的上升为富人的渠道,那么社会的压力就会减轻。但两极分化的持续发展,屡屡尝试进入上流社会遭到失败成为底层人民共同的生活体验,那么最终群众会丧失对制度的信任,趋向革命,以革命作为出路所在。
11、共产主义尝试已经有了,很失败,已经没有了追求的价值。
只要无产阶级还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共产主义就永远会有最为强大的支持者。这是无产阶级的追求,只要无产阶级依旧受到奴役,社会分化依然在继续,那么共产主义的革命思想必将薪火相传,无产阶级反抗直至胜利为止。
任何新生的事物总是要经历磨难,共产主义运动也依然如此。复辟和倒退常会发生。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也多次出现复辟倒退的现象。
资本主义发展到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无法再发展下去了,资本主义面临死亡,无产阶级终将会战胜资产阶级。
12、过去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教训?
有的,必须实现工人及基层人员的民主控制。不能让管理者为所欲为,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人民主管理制度,消除官僚特权利益。无产阶级专政期间,无产阶级的政党出修正主义,工人阶级要造反。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包括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人开辟道路。
13、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实现为什么必须依靠工人阶级,而不能依靠其他阶级?
处于社会底层的不仅是工人阶级,即现代无产阶级,生活更为困苦的还有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也很有革命性,为什么却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石呢?
主要原因在于其生产方式,工人阶级是高度组织化的,要维护其根本的利益,必然要实行公有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也是要求组织化计划化不断增强的。只有工人革命造成的根基才是公有的。而农民阶级一开始就是分散的,历代以来农民战争不在少数,但最终的结果只是土地的重新私分,土地是可以分割的,农民是不需要组织的,他们本身就是小生产者。他们的利益也在此,不会有公有的要求。毛泽东通过土地革命吸引了农民,并通过人民公社引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在中国即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际,在农业彻底实现机械化、工业化,农民即将变成工人的历史当头。主席逝世,复辟势力政变,他们释放农民的小生产势力,搞分田到户,瓦解人民公社,瓦解先进生产关系,最终瓦解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
14,、如何解释波兰的团结工会支持私有化?
这确实具有特殊性,饱受官僚经济压迫的工人,最终选择了私有化。首先由于团结工会受西方支持,西方的宣传攻势迷惑了工人的头脑,没有人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益。工人在看不到任何公有的前途的情况下被迫选择了私有化。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官有与公有被混为一谈,工人误认为公有即官僚所有,那么悲剧就发生了。当经济被大规模地私有化,工人利益遭到损害,但这时已经后悔莫及。没有强有力的工人革命政党的正确引导,工人阶级就只能跟着资产阶级的自由派的屁股后面跑,迫使事态向已经被资本主义设计好的方向发展。从这个教训得出:工人阶级的政党需要马列毛理论武器为指导,需要沿着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向前进,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必须考虑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理论,而不是表面利益和短期利益,这样工人的共产主义运动才会成功。
15、怎样看待文革?
文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首先从世界历史的意义上看,它是整个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规模浩大的冲锋。直接推动了法国的五月风暴的发生。而五月风暴,可以视为西方战后工人运动的制高点。
对于中国,文化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生产力,实现了中国工、农业的第二次大跃进,在政治上,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目标。按照文化革命的革命路线走下去,中国将在20世纪末率先实现四个现代化,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向更深的领域发展,并引导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经验:
A.中国的无产阶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导下,不断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不断释放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实现国民经济的第二次大跃进(第一次大跃进是58-64年),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国。
B.丰富完善了无产阶级专政具体内容,如:工厂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模式;完善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包括领导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农村的赤脚医生制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教育改革,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参加劳动的制度。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官拿基层来自基层、拿基层的工资制度。
C.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路线的斗争。中央出修正主义,地方要造反。无产阶级革命党内出修正主义,工人阶级要造反。社会主义出现的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要做最坚决的斗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A. 新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经验不足,捍卫共产主义运动的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
B‘四大’则是工人阶级捍卫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力武器,是工人阶级的命根子,必须坚决捍卫。
C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政权必须取消国防军,无产阶级的武装力量由民兵构成,抢杆子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
D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文化大革命式群众运动,应每7--8年来一次,逐步消除旧的资产阶级法权,消灭残留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涌现出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充实更新到管理队伍中。
E干部无产阶级化:干部必须坚持参加基层劳动,干部工资是全国的平均工资。
F机构精简,,铲除官僚资产阶级的土壤。
16、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在资本主义内部有什么征兆吗?
有的,公有制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逐渐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肌体中萌芽并不断发展而来。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是垄断的出现并壮大。垄断是公有制的前阶。资产阶级提倡自由竞争,如同地主阶级提倡重农抑商,在阻碍历史的必然发展。垄断发展代表的是社会的组织化,计划化不断增强,是不可逆的历史趋势。只要发生了革命,垄断组织便可以直接被工人所掌握,成为控制自身命运的工具。
17、为什么市场自由竞争阻碍历史进步?
自由竞争,根基在于私有制。只有存在不同利益主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竞争。自由竞争是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表现。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必然的,社会化大生产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而自由竞争则促使分散的经济走向集中。自由竞争的结果就是垄断的产生,社会经济连为统一协调的整体。而一味地保持市场自由竞争的状态,实际上是在阻止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依然会向集中的方向发展,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意识形态阻碍其发展。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垄断,拆散垄断组织。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拆分措施,重新创造自由竞争的条件也无非是让它们通过自由竞争重新兼并组合。这是刻意地保持生产无政府状态,以此维护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垄断的完成,也就意味着市场的消亡,而没有了市场交换,就没有了资本主义本身。
18、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吗?这如何解释?
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促使其必然地走向灭亡。关于这对根本矛盾,简单地解释就是私有制下资产阶级追求利益最大化,压制工人工资可以提高利润水平,但资本家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工厂的工人收入水平与整个市场总需求有什么关系。概而言之,就是工人的需求是市场需求的主力。压制工资只能使市场需求相对萎缩。必然要造成生产相对过剩,并且这样的社会矛盾无从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解决。不是工人无需求,而是工人消费不起自己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
科技的不断进步使生产过剩的危机愈演愈烈。用生产自动化来替代工人,设若这个趋势继续下去,那么工人没有工资可发,市场需求同样就不存在。科技进步是要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向灭亡的。这必然要求公有制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彻底改变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
19、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基于私有制基础上,追求利润的分工协作的雇佣劳动制度,而共产主义是基于公有制基础上的,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的民主管理制度。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共产主义实行计划经济。
20、为什么共产主义应当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不是已经失败了吗?
市场经济下自由竞争,最终是导致组织化计划化的结果。竞争必然产生垄断,共产主义在经济上不如说是全面的垄断,即垄断的最高形态,计划经济。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传统计划经济的流产,受客观条件的限制.20世纪,率先进入的社会主义的国家,都有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培养本国的无产阶级的过程。官员控制计划生产。这就为新生代特权阶级提供了资本主义的土壤,前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年发生了资本主义的复辟。为此,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中国进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方向问题。
21、计划经济为什么是民主管理的体系?计划经济不是通往奴役之路吗?
在前社会主义国家,有过计划经济时期,都有一个工业化的过程。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也就是培养本国的无产阶级的过程,工业资本积累时期,官僚大都起到主导作用。当时企业也民主制度。中国也搞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新生的工人阶级也做抗争。由于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不够丰富,被已经变质的官僚资产阶级迷惑和利用,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挫折。
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业化已经完成了,工人阶级已经占据了社会的多数。工人阶级经历了血的教训,工人命运委身于官僚者的条件已经没有了。如果实行彻底的民主,将是工人的民主。工人民主地选举管理者,管理者只是会计和监工,计划经济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之路。
22、如何保证工人能够控制公职人员,而不被公职人员控制?
工人阶级已经发展壮大起来,素质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工业化也已经完成,由官僚控制的那个迫切的发展需要已经没有了。
必须消除公职人员与工人的利益差异,规定公职人员不得领取比工人更多的工资。管理人才必须与工人相结合,工人推举产生,工人代表大会可随时罢免他们,工人有“四大”的权利,有革命旧制度的权利。
23、共产主义是要消灭市场,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吗?
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基础,那么私有制基础上才存在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也就只能归于消灭。公有制是一个经济体系,生产的物品直接进入消费,不存在商品交换、也不存在市场。而具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等价物---货币,也将不复存在。
24、公有制经济消除了竞争,因此就没有活力?
私有制下有竞争,你死我活的竞争,这不过是私有制下发展的一种必然方式。市场经济下以失业为威胁,迫使工人为了生存而斗争。资产阶级则受到破产的威胁,必须不断进取。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将所有人都奴役了。受生存威胁而不得不努力,这不叫人性,这种活力宁可不要,而刺激工作积极性,完全可以采取更加人道的方式。
只有消除了生存竞争,给劳动者以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给他们控制自身命运的权利。生产的积极性才会出现。人应当有不被生存所威胁的自由。
公有制下消除竞争,也是不确切的,准确地说是消除生存竞争,但却鼓励为了发展的竞赛。这样的竞赛在公有制经济中普遍地存在,目的是提高效率,让人民生活得更好。科技发展并不只有一个方案,多个方案只有通过竞赛才能优中取优。这样的竞赛里,大家共同进步,不会有人因此而失业,也不需要有人因此而破产。
25、要实现共产主义,是否需要无产阶级专政?
是的,需要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痕迹,这个时期还存在有限资产阶级法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就是: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直到共产主义。
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人类消灭了阶级,消灭了三大差别,国家消亡了,人类进入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社会。
26、共产主义可以在一国之内建成吗?
不能,共产主义的运动如果不能逐步推及世界,那么该国就有可能复辟回资本主义。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经济联系已经非常密切,一国一旦爆发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就有席卷世界的条件和基础。
27、共产主义者如何看待民族问题?
民族矛盾,本质上是阶级矛盾。阶级矛盾解决,民族矛盾也就不复存在,民族成为渐趋消亡的东西。民族的长远未来是逐渐融合消亡,世界完全成为一个整体。
28、共产主义如何对待宗教问题?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世界本不存在神灵。人们在不确定的社会中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感到自己的命运受着某种看不见的力量的左右。在精神漂泊中寻找可以安顿精神的大树,宗教就起了作用。宗教对世界的解释很简单,有一个神存在,就可以解释一切问题。万物皆有定,一切都随缘。教人们不要反抗,宗教是统治人民的工具。
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通过计划经济体系人民可以控制自身的命运,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与什么相互关联,再也不存在“看不见的力量”了——这种看不见的力量,实际就是私有制基础上必然出现的无政府状态。人民的命运皆由其奴役。宗教信仰在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之后逐渐消亡,这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宗教是人类蒙昧的产物,必然要消亡。
29、资本主义经济不够自由吗?共产主义追求什么样的自由?
资本主义的自由,不是劳动者的自由。在贫富分化之下,自由是富人的专利。穷人时时刻刻受到生存的威胁,在这种的情况下,还奢谈什么自由?生存的斗争奴役者着劳动者。资本主义经济的混乱无序的状态,怎么称作是自由?
共产主义追求什么样的自由?是人人都能在生存条件得到根本保障之下发展的自由。公有制条件下,人的生、老、病、死、医疗、教育、住宅以及日常生活都是免费的。人们在生存无虞的基础上才能够谈人权、尊严和自由。关于闲暇时间,计划经济排除了生存竞争,消除了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分工,加之先进科技的使用,必将大大地缩短工作时间。闲暇时间越多,人们就越有精力去做对人类更有意义事情。
30、市场经济下进行社会保障,不能够消灭生存斗争吗?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是不稳定的,尤其是经济危机到来,第一要削减的,就是社会保障。市场经济下大规模的失业是常态,人们必须考虑自己的生存,生存处于优先地位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自由的,失业不叫自由。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将大部分劳动者压制在生存线上,迫使其为了自身生存不断劳动,而由另一部分资本家获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养尊处优。消灭了生存斗争,市场经济本身就没有活力了,市场经济的活力本来就在于疯狂的生存斗争。
31、人们一旦没有了生存的危机,是不是就要懈怠下来,不工作了呢?不工作如何能够有那些社会保障?
这种假设只能说是贬低了人,将人视为动物,人与动物不同,人理想,有追求。在劳动依然是生存的工具时,劳动是负担,不得不进行的工作。但劳动成为人们的主动追求时,情况则根本不同。
凡是有头脑的人都会清楚,要保证社会保障能够进行,那么人就该劳动,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民众有权对怠工者进行道德的谴责。共产主义的义务劳动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32、劳动难道不是负担?劳动怎么可能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主动追求?
劳动普遍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主动的追求,是共产主义的事情。当人们的生存条件得到根本的保障,个人支配的时间增多,有了基础和条件实现助人为乐,发明创造,生产产品的理想。劳动便成为主动的追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忙于生存,理想只是少数人的事情。
青年的男女追求爱情,为了这个目标,难道会怠工吗?不会,为此追求人们舍得耗费精力体力。当生存获得了保障,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接下来即是更高的精神追求。个人的追求有了现实基础的时候,人们同样会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懈努力。
(未完待续,欢迎批评指正)
孙大圣 最后编辑于 2011-11-14 15:40:37
本主题由 管理员 论坛值班员 于 2011/11/14 15:25:40 执行 批量删帖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69
精华
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孙大圣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529
积分
366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20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1-11 16:03
|
只看楼主
欢迎点评!
孙大圣 最后编辑于 2011-11-14 15:35:09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69
精华
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孙大圣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529
积分
366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6-20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1-28 00:56
|
只看楼主
再次请教?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58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柏林上空的鹰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8
积分
11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10-20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1-28 04:13
|
只看该用户
写的很好,学习了。有些问题,至今都没有定论,我们也就不用深究。这篇文章作为共产主义思想的入门读物,可以推广。建议加精置顶。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