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下张天师的“大动脉”心在左边跳
越是经济危机,生产就越红火。危机不是应该萧条吗?其实萧条是崩溃的结果。而危机,那就是还没崩溃。于是老板们都在想摆脱危机。办法很简单----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不报废已在使用的商品,又怎么能给待出售的商品腾出地方呢?又怎么能吸纳过剩的资本呢?
在这大背景下,本人的劳动强度不断增大,到上周达到一个小高潮---连着几天通宵,到凌晨六点眯一会,八点又爬起来干,下午席地睡一会,然后又是通宵。我说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工友们;我说的还不只是自己的工友们,还有给别的老板们打工的工友们---在不远处的厂房里,他们也在通宵达旦的忙碌着。这些人有国企的官工,也有民企的民工。大家都在发疯一样把旧设备拆下来,把新的装上去,然后不厌其烦的调试。
别看我不是苏粉,可我却在身体力行实践着“斗官工”,不知道苏教主会不会奖励我呢。显然老板们才是竞争对手,我们不过是被各自老板驱赶着上斗兽场的畜生而已。我们忙成这样,无非是换来一份工资外加一个“生命的奇迹”:连着好几天缺觉居然还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我不清楚对方的工友是否认为我是他们对手。我总觉得,有觉悟的工人总是不断增加的,至少总比外星人的概率要大吧。把我这边的调试现场看成一个“星球”,别的调试现场看成另外一个“星球”,“智能生命”大联合应该也不是啥幻想吧。
忙过这阵,又有时间拜读张天师的神谕《左派带路党xxxx》。我文化不高,里面有很多精神目前还无法领会,比如里面提到的“一些花钱如流水的‘职业XXX’,这些原本是穷愁潦倒的所谓XXX,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火车上和宾馆里,日夜不停地忙于各地串联”。我对此很感兴趣,主要是对“日夜不停”产生了条件反射。
但至少有一段领悟的比较深刻。张天师对中国高铁的无限热爱让我动容。在这部分神谕中,我恍然大悟,这一切原来还是一盘好大好大的棋----红二代,“左转”派果然深不可测。
“高铁”,竟是“欧亚大陆桥”!而“大陆桥”,竟是为了“威胁美国海上霸权”,“突破包围圈”。美国人也不傻,暗度陈仓是不行的。于是中国潜伏在“媒体,行政,金融”的带路党集团主动出击,“仅仅用了3个月”,“迫使高铁下马”。张天师扼腕长叹:“21世纪中华民族崛起的大动脉,就此被彻底切断”。张天师还自称“为此肝胆俱裂,尽最大努力奔走呼号”。
上述神谕中有两个有趣的词儿。
一个叫“奔走呼号”。这概括了张天师本人的日常工作,可他却在指责“带路党”们“天天在火车宾馆里,忙于各地串联”。起码形式上,二者没啥区别,都是“奔走呼号”嘛。我认为,不管他们“呼号”的是啥,至少几位老板会开怀大笑。康师傅算一个----不备两包方便面火车就白坐了。“奔走呼号”的人越多,方便面消耗的就越多,交通运输消耗的能源也越多,老板越开心。
另一个叫“大动脉”。张天师固然对中华民族有拳拳赤子之心,但我尚未见过哪种动物的“大动脉”是通往体外的。可张天师却把这条“欧亚大陆桥”视为“大动脉”,不知道是不是笔误。我顿时不知所措。捍卫民族利益的张天师要维护一条要把养分和血液送往欧洲的“大动脉”,而阴谋肢解中华民族的带路党们居然要掐断这条动脉。那到底谁在真正打算“带路”呢?
张天师们到底是打算通过“大动脉”把瓷器运出去,换回来白花花银子呢?还是打算把鞋袜能源运出去,换回来钞票或者国债?又或者索性派大军乘坐高铁横扫欧亚,复兴“东方文明”呢?一切犹未可知啊,水真深啊,要不怎么叫“天师”呢?
高铁停工是事实。但铁道部是否要求财政部支援4000亿呢?这倒是众说纷纭。铁道部否认,但坊间也传得有鼻子有眼。我认为两者都没说谎。真相有可能是这样的:铁道部确实没有提交任何正式公文给财政部或者国务院,但铁道部又确实为借款的事情跟各部委沟通过。这应该是官僚们的一贯作风----先协商,成了才提交公文,而此时公文必定获批。所以拿什么“独裁”,“不受制衡”来描述官僚,是比较二的,只是吸引眼球而已。
协商才是真正的“民主”,再没有比阶级内部协商更能体现阶级专政和阶级民主了。而协商后才出现的“公文”都不过是形式而已。这些能够呈现给我们的“公文”之所以百分百被批准,并非“橡皮图章”的结果,而是“协商”的结果,只有“协商”成了才能形成“公文”,而不是有了“公文”才去协商。
在这例子中,铁道部和各部委的协商显然是没有结果的,于是才没有了相关的“公文”,所以铁道部说的完全正确----他们并没有问财政部要钱。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条规律----不要总是拿“阴谋论”去对待事情,即我们不要先入为主的认定某些机构或者势力说的是谎言,恰恰相反,他们说的是真实的。可就是这种“真实”,才是玄机所在。这点相信列位看官在《新闻联播报道农民》一文中应该可以领略到的了。
在内部协商中,铁道部无疑是碰钉子的。材料有不少。
比如银监会对铁道部银行贷款的还本方式颇有意见。据了解,目前铁路贷款中一次性还款(即铁路完工之后才一次性付清贷款本金)的铁路占到了30%,而按照一般银行贷款规定,本金需一年两次连续还款。更重要的是,部分铁路项目贷款是“以新还旧”,铁路自身没有相应的还款能力。“铁道部应该到资本市场上去借钱,资本市场上借钱,你赖不掉,贷款是没有借新还旧的,资本市场可以发新还旧。”一位银行人士称。
你看,纵使银监会都是“汉奸卖国贼”,可平心而论,他们说的话有错吗?我想张天师屈尊回应一下,上述这番话到底是违背了“公平与正义”还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原则”?拿贷款以新还旧,温州老板早就在干了,这样还能指望有人继续扩大贷款吗?这难道不是最正常不过的市场经济吗?
我们都知道,张天师本人是不反对“市场经济”的-----天底之下居然有不反对“市场经济”的“毛派共产党人”-----他只不过反复叨叨搞市场经济不能违背“人类文明底线”。那么上述的标准的市场操作,哪点体现了“汉奸卖国贼”,哪点体现了“带路党”呢?
即便如此,在另一份材料中,我们获悉,在发改委斡旋下铁道部最终还是落实了1000亿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国开行的贷款是高层的安排,不是你自己的正常放款行为。”一位银行人士称,按照口头安排,四大行在自己的贷款额度内给铁道部的再度贷款总额不超500亿,这部分贷款,四大行自行安排调整解决。
你看,好歹还是落实了1000亿贷款。可见至少发改委,国开行都没有汉奸嘛,相反,他们都是民族脊梁,忍辱负重背着贪官的罪名却为“大动脉”添砖加瓦,这又是一盘好大好大的棋,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热烈鼓掌吧。
实际上,早在2010年,也就是动车事故发生之前,铁道部大量发行1年期短期融资券,这些短融与此前发行的铁路建设债券和中期票据的利息——这些券票大都是在下半年发行——在2011年最后两个月开始集中到期。于是,从2011年4月开始,90天的超短期融资券也频频登场,铁道部几乎陷入了一场“饮鸩止渴”的资金恶性循环,这仅仅是短期资金压力,对整个铁路发展本身来说,目前仍将处于投入期,还本付息的大头还在后面。据了解,2008年国家4万亿投资中,有1.12万亿元流入铁路,宏观环境宽松所带来的投资惯性,使得此后每年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一直维持在6000亿元以上。铁路大跃进的同时,也带来铁路高达2万亿的负债。审计署历年的报告显示,尽管铁道部的负债水平,仅从2005年的37.53%升至2010年的57.44%,但债务融资比例却从2005年的44.87%飙升至2010年的81.24%。
而动车事故却发生在2011年7月底。
可见,远在事故之前,铁道部的资金链已经濒临断裂了。一边是温州老板们的断裂,一边是铁道官资的断裂,二者交相辉映,不正是市场经济的真实写照么?
但在张天师笔下,这就被演义成(或者叫戏说)“汉奸卖国贼”利用“与高铁毫不相关”的动车事故大做文章。如果这成立,那温州老板们又是被谁摆了一道呢?莫非是张天师这样的“民族脊梁”?
在这里,张天师只说对了一件事-----确实有人利用事故攻击高铁。这种人为数甚多。原因何在?很简单,利益。
这些媒体们装出一副关心动车事故受害者的悲天悯人的死样,骂的过了头了,结果露出尾巴。他们称:铁道部体制化改革和引入民间资本的努力停滞不前。尽管铁道部在“十一五”后期一改全部由自身出钱的投资习惯,按照铁道部和地方政府60:40的比例,改由双方合资,但这种股权合作毕竟范围有限,庞大的民间资本却屡屡得不到合法进入的机会,好几次与铁路的合资合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债务融资仍是铁路的首选。
呵呵,分肉,还是分肉。说破天了,无非是一个老板垄断了市场,现在出了质量事故了,另一个老板过来说,看看,当初要是咱俩一块搞不就好了么?现在还是让出市场吧。
这种把戏,在商界每天都在上演。每个老板都在盯着对手有没有出错牌。这压根就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市场经济的标准表演模式。可偏偏,张天师这样的“毛派共产党人”居然不反市场经济。
高铁说完了,我们不妨顺着这逻辑,转头观察一下“风电”。这是资产阶级媒体提供的另一份优秀的报道----《风电会崩盘吗?》
http://www.eeo.com.cn/2011/1107/215136.shtml铁路涉及国资,那风电首先就是民资了。真是难兄难弟。遭的罪都是一样一样的。首先,风电大发展,然后跟高铁一样,突然就大面积出事故了。以下我也不多说什么呢,大家自己看吧。
一,天奇股份日前公布的三季度报称,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无锡天奇竹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奇竹风)与主机厂共同研制开发的800kw 竹质复合材料风力发电叶片经过一定时间的风场运行后,因技术成熟度等不够,陆续出现质量问题,对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这批数量为100套、合同价格7040万元的竹质叶片主要是浙江运达风电采购。一位原天奇竹风的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提供给运达的叶片,质量问题主要出在叶尖刹车和叶根开裂上。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当时对做叶片不太懂”。
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赔偿的话,按照叶片保守价格120万每套计算,估计损失1个亿左右”。按其公司未经审计的数据,截至2011 年9 月30 日,该公司总资产5014 万元,总负债 574 万元,净资产 4440 万元。如果按照上述估算赔偿,对于该公司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二,永济电机为东汽风电提供的一批电机在2008年前后因质量问题而更换和整改。“我们当时用了200台,后来出了问题就更换了一部分,余下的一部分进行了改造。”东汽风电事业部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风电的快速增长肯定有一个代价,就像高铁一样。”
-----我得插嘴了,东汽风电是国资的。看看人家国资肚量就是大,对民资提供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表示可以理解,居然跟高铁扯上关系了,再反观那些为分肉而装出苦大仇深状攻击铁道国资的先生们,差距何其大?
三,“最大的危机在于零部件的批次性问题。”湘电风能副总经理龙辛对本报记者表示,“像叶片,1.5兆瓦、2兆瓦的风机三个叶片的价格在120万以上,如果叶片一通电就坏掉,批次性的更换费用上亿元不止。”
还有人认为,目前国内风机零部件的最大风险在于没有充分验证之前就大量生产。“风机的故障集中期是3-5年,风机质保一般为两年,按此来算,风机安装需要半年,再发电两年,这就将近三年了。风机不是一开始就出问题,如果1年11个月的时候出问题,那时风机已经生产几百几千台了。这才是巨大的风险,所以说大批量上马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一位业内人士更是对本报记者表示,早些年,很多风电制造企业为了上市和IP0,大批量的生产整机和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和整机目前开始进入问题和故障的“显露期”,如果出现批次性问题,对整个风电行业来说,将不仅仅是洗牌的问题,“上市的企业大多是风电行业靠前的企业,一旦出现问题,这些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些风电企业很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不仅如此,该人士还透露,很多风电设备企业急功近利,研究几个月就推出一款新机型并迅速批量生产,这是很不负责任和危险的。“在国外,从研发到制造样机需要5-8年,样机运行两年,也就是说,国外的新机型最少需要8年才能投产,这也规避了风险。”
四,三一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佳梁日前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也曾表示,目前国内安装的4000万千瓦的设备,蕴藏着巨大的质量风险。
“今年我们派人到下面调查,出现的质量问题五花八门,有的风场可能两三年都不能交运,有些公司产品出厂连个实验台都没有。”吴佳梁称,“我们的电力设备是要做20年打算的,在目前行业的态势下,但国内的设备哪些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个人表示很大的怀疑。”
而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据其了解,目前有一上市公司早期产品的齿轮箱40%需要更换,而一个齿轮箱的更换成本至少需要120万元,其机型的齿轮箱产量有1000多台,更换的话将超过12亿元,“这是要命的”。
“我两个月前去中广核甘肃公司,他们有的发电机已经换了三次了,一台发电机大概40万元,而换一台的费用不止20万,光吊车费用就要8万到10万,而且一天换一台也不一定能换好。”
----乖乖,民资大鳄三一重工也发话了。。。。。。
零部件商的质量问题频发,整机商也连带倒霉。因为风电场开发商延长了质保期限。大家接着看:
被整机商视为利润的10%设备款要在质保期后给付。但一个新的状况是,鉴于当前风机质量问题频发,风电场开发商几乎全部提高了风机的质保期。
据本报记者根据采访的风电企业采访提供的质保期统计,风电整机的质保期已经从之前的两年提高到3年、5年和十几年不等,而有的企业为了拥有市场份额,更打出质保20年的口号。
然而,风机的寿命理论上也只有20年-25年,而且目前最早的一批风机运行也不超过10年,兆瓦级的风机更不超过10年。“现在有些风电场业主要求大部件要保20年,如果是这样,所有签出去一两千台的合同的公司,理论上讲都已经破产了。”
既然民资主导的风电产业链乱象丛生,那有趣的结果就出现了----国资来了。呵呵,既然铁道国资倒了霉,诸多民资跃跃欲试;那么风电民资倒了霉,国资自然也当仁不让。有来有往,有进有出才是好哥们好朋友嘛。大家接着看:
“像大唐、国电等国有发电集团已经开始涉足整个风电产业链,虽然现在才刚有雏形和苗头,但一旦链条对接,既是业主又是生产商的这些国企很可能垄断这个行业。”
以国电为例,其旗下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主营大量风电业务,其中龙源电力为国内最大的风电场开发投资企业,而同时,国电旗下2007年成立了国电联合动力,主营风机整机制造和相关核心零部件开发,短短三年不到就跻身国内整机制造商排名前五。然而据国电联合动力的内部人士称,该公司的规划为行业前三。
有资料显示,国电联合动力的迅速成长与上述两家“国电系”兄弟公司关系较大。数据显示,国电联合动力成立后,60%-70%的风电整机主要销向了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
不仅如此,曾有消息称,按照国电集团的规划,将通过相关公司的资产整合对风电产业进行“分工”,其下属长源电力将主要进行风电设备的制造,而龙源电力将主打风电场开发投资,由此,一条清晰的风电产业自己链条雏形毕现。
而同属国企的大唐集团也加紧了这种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今年7月28日,大唐集团以70%股权控股国内风机整机制造商华创风能。收购后,大唐也完成具有“风电场开发商”大唐新能源和风机整机和设备制造华创风能的风电产业链的初步雏形搭建。
高铁国资,风电民资都介绍完了。现象是雷同的,那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呢?我们再来看来自医药的报道-----《消失的低价特效药》
http://www.eeo.com.cn/2011/1015/213527.shtml“这个药品没钱可赚,30年间,人力资源、原材料、水、电等等各方面的成本都在上涨,利润被压缩得很厉害。但(也不能)不生产,一个企业也有社会责任,不能见死不救。”
一位自称非常理解凯悦制药无奈处境的制药企业人士表示,药监局管的就是药品的审批、质量生死大权,主管单位找到你头上,要你生产,谁敢不生产,但“按照医药圈的规则,这或许是个缓兵之计,背后一场‘替换’举措正在酝酿中”。
一次“替换”需要经历几个过程:短缺、续供,再度短缺,直至替换。
首先是原料供应紧张,不确定性减产,市场开始出现短缺,企业也开始叫苦,“我们也无能为力”。过了一段时间,在管理部门的协调下,货源又开始变得充足,一切恢复正常。“做得一定要像那么回事,让大家相信,不然接下来的事会不好办。”制药人士透露,在市场短暂的稳定后,货源会再度出现短缺,这样来回四五次后,大家也疲了,这时企业再拿出这种特效药的不良反应报告,以及新药品的质量提升研究文件,去发改委主动“认错”。“领导一看,证据都在还说什么,他们更不愿意看到出事,多找领导哭诉哭诉,事情不就成了嘛。”在药企的运作下,一个廉价的特效药在往复循环中逐渐淡出市场,消失。而新药品的价格往往高出了原药品的好几倍。
这段话有两个意思。
第一,低价特效药的生产是没问题的。这里指的是对工人和工程师来说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但对老板却有问题---利润太低。
第二,为了不生产低价药,老板让技术人员拿出“不良反应报告”----这很好办,是药三分毒,总是有不良反应的。据此作为“新药品的质量提升”的依据。
最后结果是,“新药价格高出旧药的好几倍”。
这份自供状鲜明的体现出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产品的更新换代压根就不是为了“使用”而进行的,而是为了“利润”。本来,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旧产品的生产成本会不断降低从而商品价值也不断降低,这是纯粹的技术规律,其结果是可以预料的。但资本一参进来就受到另一条规律的支配----利润平均化规律(我们多次提及这条规律了)。
旧产品的利润随着技术成熟不断降低,但降低到某个程度,沉淀在本行业的资本就要发生运动。因为老板们一直都在跟别的行业做比较,它们的野心其实也不算太大,只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按资分配”。如今本行利润相比别的行业降低,那资本必定要迁移。而不愿意迁移的那就得研发新产品,上马新工程,只有把行业的成熟度降低,它们才能继续获得新的利润空间。这点跟工人和工程师的逻辑是完全两码事的。我们的逻辑是恨不得把所有行业的技术问题都研究透,让这些行业高度成熟起来。可这样却会影响老板的算盘。
于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就再清晰不过的浮现出来。
同理,高铁,风电为什么要在技术没成熟之前就得大面积上马呢?利润恰恰来自行业的不成熟,恰恰是新行业才能蕴含丰富的利润,从而维持利润的按资平均分配。如前所述,工人和工程师是不愿意这样做事的,但这样做却对老板有意义,也就是对资本有意义。而如今正是资本奴役劳动的时代,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我这样的工人拼命干活的情况,把旧的换下来,把新的换上去,美其名曰技术更新。
更何况,高铁,风电,新药品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是西方垄断资本的。于是在上述分析中,除了国资,民资之外,又得引入洋资这个变量。这才是最核心的变量。垄断洋资要扩张,就必须提供新的核心部件,从而必须为新的核心部件开辟新市场,于是,处于国际资本链条中低端的中国自然开辟出高铁,风电,新药品这种市场。在《老大怎么带小弟》一文中有过一个比喻----资本链条上游用力一甩,链条就波浪式的传导到下游。
在这里,谁在传导资本扩张的动力谁就是真正的“带路党”。是“汉奸卖国贼”在给资本“带路”吗?显然不是。
其实,张天师若是买了高铁股票赔了,那发发牢骚倒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不该万不该把“中华民族”也搭进去,好像我这样的“炎黄子孙”对他翻白眼就是“带路党”。
市场经济就是带路党,为市场经济辩护的就是带路党,而张天师正是这样的带路党,他和老苏的区别不过是为不同的资本哭丧。在完备的市场下,资本既有争斗又相互依存,这同样是老张和老苏二者关系的真实写照。
其实带路不过是中性词。老张在带路(只是他不承认),老苏也在带路(他爽快承认了,这点张不如苏),我们这些小杂碎也在带路。我们给谁带路呢?谁站我身后就给谁带路。而且还是相互带路,哪段路谁熟悉就让谁带路。归根到底,马恩列斯毛早就在前面给我们带路了,跟着跑就行了。
最后附上张天师谈市场经济,有兴趣的看官进去体味体味吧,看看他标榜的“毛派共产党人”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