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4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复制链接]

1#
【第4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011-12-2 05:55|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4| 评论: 0|原作者: 马克思主义100讲

摘要: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兴起的过程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是一系列特殊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在西欧地区形成了多个民族国家相互对峙、竞争的局面。其次,是西欧各国的竞争导致对外扩张,并成功地形成了以西欧各国为中心(后来扩大到包括北美、大洋洲和日本),掠夺和剥削美洲、非洲、亚洲和东欧的世界体系。第三,对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是世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和增长的主要物质基础。 ... ... ... ...


红色中国网马克思主义100讲编写组



            我们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那么,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与此前和此后的一切社会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有什么样的历史特点?这些特点怎样决定了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兴起和发展,又怎样决定了资本主义在未来的灭亡?

            首先,资本主义是一种阶级社会。与其它一切阶级社会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剩余产品集中在社会的少部分人手里。绝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但是不占有生产资料,也不能使用社会的剩余产品。那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产品是如何被占有和使用的呢?

            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比较缓慢的。比如,从公元1年至公元1000年,世界人口和经济总产值基本上没有增长。公元1000-150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约60%,世界经济总产值大约翻了一番。1500-182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世界经济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多。1820-200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约5倍,世界经济总产值增加了约50倍。

            这说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与以前的历史时代相比极大地加速了,经常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占有和使用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通常将剩余产品用于消费,或者用于维持各种公共工程,或者浪费在战争、宗教活动中。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产品的相当大一部分往往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资本积累。

            用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公式来表示,就是这样:



M – C – M’ … M’’



            其中,M表示一定量的货币,C表示商品, M’表示更多的货币,M’’表示更加多的货币。简单地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的基本活动就是努力用钱(资本)购买一定量的商品(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出另外一些商品,以达到获得更多的钱的目的。这些新增加的钱,就是资本家的利润,也叫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剩余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形式)。如果第一步成功了,那么资本家还会努力用更多的钱,设法获得更加多的钱,然后是更加多、更加多的钱,如此循环往复不已。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产品都采取商品的形式,都可以被买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早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然而,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才成为社会生产和流通中占统治地位的、普遍的现象。资本家时时刻刻被商品生产包围着。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资本家,都必须时时刻刻与其他资本家展开竞争,争夺市场,也争夺劳动力和原材料。

            如果竞争失败,资本家就要破产,就要丧失做资本家的资格,甚至沦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而要在竞争中取胜,资本家就必须努力扩大生产规模,还必须努力采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如果资本家获得了利润或剩余价值,资本家一般要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或投资,以便增加生产、采用新技术。不这样做的资本家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这样,在商品生产占普遍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资本家不可避免地要相互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又迫使所有资本家都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资本积累无限扩大增长的趋势。这个趋势在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的巨大增长。

            那么,为什么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有这种资本积累无限扩大增长的趋势呢?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成为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呢?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起源
            在十六世纪以前,世界上的古典文明通常都是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帝国。比如中国的历代王朝,印度的莫卧儿王朝,西亚北非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东南欧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此前的罗马帝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美洲地区的玛雅帝国、印加帝国,都属于这种情况。

            在中央集权帝国中,社会剩余产品主要集中在皇帝、官僚和贵族手中。虽然也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有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甚至有时还有产业资本,但是这些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因素很难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力量。这是因为中央集权帝国在政治上十分强大,如果某些资本主义集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开始挑战中央集权帝国,那么帝国可以采用高税收或没收财富等办法比较容易地抑制资本主义势力的增长。所以,只要是在中央集权帝国的政治条件下,资本主义势力就很难蔓延,只能依靠跨地区的远距离贸易在各帝国的缝隙间谋取高风险的巨额利润。

            在西欧,情况有所不同。在罗马帝国崩溃以后,西欧始终未能重建中央集权帝国的文明形式。在古代,这是西欧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长期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只是到了十四世纪以后,西欧才逐步形成了若干个人口和领土面积相当、国力也相当的民族国家相互对峙的局面。其情况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由于西欧各国君主争战不休,为了维持按照当时欧洲标准来说庞大的陆军和海军,各国君主不得不向货币资本家大量借款,以维持战争费用。这就大大增加了货币资本家的利润,特别是意大利北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区的资本家得以暴富。

不仅如此,为了增加税收来源、扩大财政基础,各国君主开始纷纷赞助资本家的投资和积累活动。而对当时的欧洲来说,利润率最大的事业莫过于与亚洲的贸易。这就刺激了各国君主纷纷赞助或直接组织远洋探险活动,以寻求通往亚洲的新航路。

如果欧洲人直接找到了亚洲,我们的故事大约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以欧洲当时的发展水平,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完全不是中国的明帝国或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的对手。西欧各国相互征战的结果,大约不会与中国的战国时期有太大的不同。其结局,或者是通过战争最后形成一个新的中央帝国;或者长期的战争和分崩离析最终将导致西欧文明大幅度倒退。

事实上,当时西欧已经发展到了传统技术条件下生态资源所决定的极限。土地开发已经达到极限,森林资源正在被迅速消耗。人口无法再进一步增长,十四世纪的黑死病还一度导致欧洲人口大幅度减少三分之一。除了无休止的战争以外,农民起义频繁爆发。西欧的贵金属资源也已经枯竭,无力支付对亚洲的巨额贸易逆差。可以说,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大量自然资源的补充,当时属于封建社会后期的西欧社会已经处于总崩溃的前夜了。

但是,幸运的欧洲人“发现了”美洲。由于美洲大陆长期与人类文明的中心欧亚大陆隔绝,美洲印第安人在军事方面的技术和组织能力极其薄弱,更无法抵抗欧洲人从旧大陆带去的传染病。欧洲殖民者比较轻松地就征服了比整个西欧都大几倍的美洲大陆。

美洲的贵金属使西欧在支付了对亚洲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后还有大量盈余。从美洲带来的贵金属在欧洲引起了所谓“价格革命”,使工人的实际工资大幅度下降,而资本家的实际利润暴涨。从美洲引进的新物种,特别是马铃薯,使西欧人口得以大幅度增长。美洲还为西欧工业的增长提供了大量原料。

到了十八世纪后期,由于以煤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开始大规模使用,英国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

在同一时期,由于莫卧儿王朝衰落,英国得以征服印度。英国从印度攫取的巨额财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本来源。而英国征服印度以后,又强迫印度人民在英国殖民军队中服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英国殖民军队的兵源问题。

总而言之,是靠掠夺亚洲的财富、靠奴役亚洲人民组织起来的殖民军队,英国才完全确立了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也只是在此之后,资本主义英国才对作为东方古老文明的中国确立了完全的军事优势。

至十九世纪上半期,随着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个覆盖全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了。
核心、外围和半外围
            如果对上一节的讨论做一个概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兴起的过程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是一系列特殊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在西欧地区形成了多个民族国家相互对峙、竞争的局面。其次,是西欧各国的竞争导致对外扩张,并成功地形成了以西欧各国为中心(后来扩大到包括北美、大洋洲和日本),掠夺和剥削美洲、非洲、亚洲和东欧的世界体系。第三,对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是世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和增长的主要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要形成和发展,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自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以来,在地理上就一直分为三个结构层次:核心、外围和半外围。所谓核心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财富和剩余价值最集中的地区。通过掠夺和剥削世界其它地区,核心国家得以专门从事代表当时“高技术”水平的、高利润和高附加价值的产业。

            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来说,这种剩余价值的高度集中有两个意义。首先,这种高度集中可以保证核心国家的资本家拥有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可以鼓励核心国家的资本家进行大量投资,特别是进行高风险的创新性投资,从而带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资本积累。

            其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包括政府部门和大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还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关键行业还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科学家、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主要集中在核心国家。

除此以外,要保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政治稳定,核心国家还必须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此又需要大批的军官和士兵。再有,在核心国家,为了给上述的行政管理人员、科学家、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军官和士兵就近提供生活必需品和必要的生活服务,还需要一大批工人。

上述这些工人对于核心国家的稳定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政治上的稳定,就有必要给所有这些工人(基本上包括了所有核心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提供比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相应的社会和政治权利。而要提供所有这些条件,核心国家必须将世界体系所生产的绝大部分剩余价值集中在自己手中。只有有了超额剩余价值,核心国家才有条件实行所谓“高工资”、“高福利”,以及“民主自由”。

            至于外围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基本上包括了当时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领土面积和人口,实际上生产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广大外围地区的剥削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那么,所谓的半外围国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半外围这个结构层次,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稳定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国家专门从事高利润、高附加价值的产业。但是,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原来的高利润会逐步受到侵蚀,降低为中等利润的产业。这时,为了维持高利润,继续保持对世界市场的垄断,核心国家有必要寻找新的有超额利润的投资领域。如果核心国家的投资转移到了新的高利润产业,那么已经降低为中等利润的旧产业就必须转移到其它的地理区域。如果这些中等利润的产业转移到了原来的某些外围地区,这些外围地区就会经历一个所谓的“经济起飞”时期,上升为半外围。所以,半外围地区的存在起着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作用。

            除了经济作用以外,将非核心国家分裂为外围和半外围,还有助于防止非核心国家团结起来进行反抗、推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而还起着政治上的稳定作用。

            但是,半外围要发挥上述的稳定作用而不是不稳定的作用,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属于半外围国家的领土面积、人口和经济产值相对于核心国家不能太大。如果半外围国家整体的规模太大,势必要与核心国家争夺世界剩余价值的分配。如果世界剩余价值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用来维持半外围国家,从而留给核心国家的部分太少,以至于核心国家无法维持必要的高利润和高工资,那样不仅核心国家的政治稳定无法保证,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也就失去了保证。
“中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没落
            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外围主要包括美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地方。美国南北战争和德国统一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和德国分别上升为核心国家。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以后,上升为半外围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外围国家的范围大大扩大了。整个的东欧和拉丁美洲地区都上升为半外围。在东亚,日本成为加入世界体系核心的最后一个国家。随着从属于美国霸权的东亚工业体系的形成,日本成为这个体系的核心,而台湾和南朝鲜则上升为半外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普遍面临利润率下降的危机。为了克服危机,核心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本转移。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复辟为这一轮全球资本转移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在这一轮转移以后,半外围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和印度都加入了半外围。

            到本世纪初,世界体系的半外围已经包括了中国、印度、东南亚的大部分、西亚北非的大部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俄罗斯和东欧的大部分。这样,就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局面。半外围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世界体系的大部分领土面积和人口。在经济产值方面,半外围国家的总产值不仅大大超过外围,而且正在接近并且有可能超过核心国家。这种趋势,极大地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正常稳定机制。

            中国在经济上兴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是这一轮半外围扩张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

            中国的资产阶级在主观上是十分仰慕美帝国主义的,也努力采用一切办法维护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帮助美帝国主义苟延残喘。然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仍然在客观上加速了美帝国主义的衰落。

            中国和其它半外围国家的经济扩张,已经严重破坏了核心国家原有的对世界市场的垄断。核心国家的超额利润减少以后,核心国家内部阶级矛盾急剧激化,从而破坏了核心国家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政治稳定。

            中国和其它半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兴起以后,对于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了,这就极大地加速了世界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资源和环境危机已经发展到了最严重的关头。

            随着中国和其它半外围国家成为世界资本积累的中心,世界无产阶级的队伍大大增长了,这就在客观上为世界无产阶级逐步取得对世界资产阶级的优势,并最终取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总之,随着中国和其它半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兴起并超过核心国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赖以维持稳定的一个基本机制就被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原有的一切矛盾都极大地激化了。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兴起”就是敲响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丧钟,这是不以中国资产阶级或任何其它国家资产阶级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趋势。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