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毛主席,您又对了!! [复制链接]

1#

发布: 2011-12-05 09:47 | 作者: 红日欲出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毛主席,您又对了!!

铁槎山
  
在“文革”结束时,在打倒“四人帮”时,我们心里是有几分兴奋的。因为您发起的“文革”实在使人难以接受,尤其使“走资派”难以容忍的。为此,林彪这位战将也依其超常的忍受力和最大的阴谋来颠覆您所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想恢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时代,想让最低层的那个大多数老百姓,再度无家可当,无权可掌,但没有能够做到。在时我就想,您一位70多岁的老人,有权有势,何必要折腾来折腾去,不好好当您的党魁,还来个把“皇帝”拉下马的把戏,这不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吗?因此,你所说的你一生干得第二件大事,肯定是错了,说实在话,我诚心的、真心地希望你错了。这样就可以证实你不该去整党内的走资派和不该打倒跟随您打天下的老干部。
  在“文革”中,您确实老了,整天絮絮叨叨、麻麻烦烦,今天一个“不忘阶级斗争”,明天一个“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没有象香港人那样富足些,而是用布票、粮票限制我们消费,却用我们积累的钱,当然也包括您老人家的积累,去造那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什么的,您真不如把钱花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上去,人民会说你的好,会说你会管理经济和发展经济,更不要去抓那什么阶级斗争,让您所说的官僚阶层心满意足,让他们象现在这样心情舒畅,象现在这样地去贪腐,这样的话,您不就象一位“皇帝”一样去消耗人民的钱财吗?而您却心眼地人民一样地去度荒,发誓与人民一样地不去吃肉,真让人心寒。从古至今还没听说过,有您这样权力的人会去和你的人民一样地受罪。我真不希望您有这样的魅力,你这样一个人,使我在“文革”中都没有迷信过您的人,也开始着魔地为您倾倒。我真希望您身边的人员说的都是假话,都是吹捧您的话。哪怕从您身边的人嘴里捞出一点抹黑您的话,您也算一个平凡的人,您是神,林彪没有神化您,人民没有神化您。是您的伟大人格把您神化了。您走了快四十年了,多么希望您象一个普通政治慧星,别再让人民想起您,但这纯属枉费心机,隔那么几年,就来个“毛泽东热”,改革之初,人民对改革寄于美好的愿望,尤其您所爱的那些最低层的人们,真希望您的第二代、第三代被您一直称为“上帝”的人们的生活搞好,把社会主义更好的发扬,社会公平推向一个更高水平,官员的队伍还象您在世时一样,廉洁奉公,极少贪腐,有了贪腐,人民有权管理,有能力消除,使贪腐之人之事象过街老鼠一样,无处可钻,人人喊打,可是人民想错了,贪腐就象灰尘一样,无处不在,无人打扫,扫帚掌握在贪腐之人手中,他不动,人民无权使用,因有“法律”在捆着敢于抗腐的人们。
  改革的春风真希望只有暖意,没有寒风,其实这只是善良人的一厢情愿,改革的的暖意渐弱,寒风越发越强劲,随着党风、政风的每况日下,社会风气也随之如江河泻下,不可阻拦,反腐之风,只听雷声,不见雨下来,一鸡难震百猴。多少人在叹息,贪腐如江水,一泻千里,谁人挡得住呢?这时人们又来一个“毛泽东热”,又有什么作用呢?你在世时人民不大理解你的“文革”,“你的阶级斗争”,你的斗私批修,别说人民不理解,就是跟随你打天的英雄也不理解你,甚至为此,跟你分道所镳,跟你作对,他们把你第二大件大事,当成你的错误,大加鞭鞑。不过还好,你对苏联的预言在你走后,仅过了15年就应验了,使人们再次把你捧出来。说你真神,乃真神也!!
   当年,为搞那个“文革”,你不惜赔上一生的卓越功勋和永世英名,不惜赔上你的一家和你可爱的妻子。尤其是您妻子,让她得罪人,让她代您受过,判了个死缓,这只是为让老百姓不遭二茬罪,不吃二遍苦。真是一位孤独的老人,跟随您的人至今还没有理解您的这份苦心,你的高瞻远瞩,同时代的人无法理解。他们只是被您过去的正确惯性所折服,随您去搞“文革”的,没有人能理解您这支神曲。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夜垮台,不使某些有识之士有所醒悟,但还没有完全理解,人们还在梦里,一个得到无数工农兵革命知识分子拥护的政权,怎么会被拥护者抛弃呢!事实再一次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兴衰永远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当你脱离人民,人民就会抛弃你,不管你这个政党和建国主张有多么动听都归零。
   我们国家的改革,确实使人民见到了几份暖意,但改革至今,不能不使人民后怕起来,污泥浊水的泛起,贪腐在各个领域的泛起,使改革的成果,渐渐被盖没。据说您一生的预言有二十几个,几乎个个精准。因此,我们多么害怕您的预言在中国应验(您的预言:如果这个党让走资派当了权,那么这个党也就百八十年),文革的正确性就象一条毒蛇一样索绕在我们的心里,我就怕文革是正确的,您的预言是正确。但谁也难以保证,因为社会的展,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恶化,似乎象一座冰山一样,快要潜移至我们的航船前边。

                                                  2011年12月4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