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习肿的两个内部讲话(不知是真是假) [复制链接]

1#
(按语:这是从一位叫“齐鲁中国”的新浪网友那里转来的。博主是个左派无疑,但是好像总是丢不掉对当局的幻想。这两个讲话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第一个讲话靠近政治改革一些,应该说,真的能平息掉一部分社会愤怒;第二个讲话显然与第一个讲话矛盾,而且还一口咬定当今社会是“社会主义”,简直是满嘴的王八狗臭屁!希望大家带着质疑且批判的眼光去读。当今社会什么都是假的,只有中南海门口的石狮子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戡乱的弹孔是真的。啊啊,就当我是好心办了一件坏事吧。诸君阅安。



第一个讲话

习近平:如何统一的看待毛邓,关键是民主二字!
                  
齐鲁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a310c9010184s8.html#comment2
   (2013-06-21 20:46:51)


【习总最新的一个讲话,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共党的理论建设方面的问题。

据闻,以后中共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推出正式文件:当前党的组织和理论建设若干问题。与会者主要有常委刘xx、王xx、副主席李xx、和书记处、中办、中组部、中宣部、社科院、中央党校相关机构相关人士。会上,习近平主要结合中共的整风反腐,和目前的意识形态工作薄弱,被动局面做了系统的讲话和表态:】

习近平:如何统一的看待毛邓,关键是民主二字!

同志们:
    我们过去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成功的,而现在在一些领域是比较被动的。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新传播技术的出现,我们就不可能和以前那样,充耳不闻了,因为老百姓的意见也能够通过现代技术公开传播了。特别是微博技术,出现了点对面,再到更多点和面的几何级的社会信息传播途径,这一点,我们单纯不可能回到过去两报一刊时代了,我们也不可能把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全面禁止。这一点就是朝鲜和伊朗都做不到嘛。这也不符合我们改革开放和和平崛起的政治形象。 因此说,我们如果仍旧用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去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就可能越来越失去意识形态的阵地,也会让越来越多人的因为信息审查而不满我们的党和政府。这会进一步加剧我们的政治被动。

如何摆脱目前的理论被动,不是单纯靠我们自己说说理论自信就能实现的。 避免理论被动导致政治被动,是我们目前在党建和党的理论建设方面的急迫任务。而这个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先统一我们的两个三十年。 而统一两个三十年,就是要找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和我们当前党建、改革开放道路的契合点。

    目前不但党外一些人,要用两个三十年互相否定我们的理论、道路,甚至要进而否定我们的政治体制。而一些党内的同志,要么是因为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局限,要么是因为各种官本位主义,官僚主义意识,而也在故意分裂两个三十年,试图切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统一。 我今天要讲的,就主要是这个问题,特别是党内,要先有这一个理论的统一,思想认识的统一。

     这不仅仅是在座的文宣系统、社科系统、中央党校的人物,而是必须全党统一。党内思想不统一,党外就会思想纷争。我前不久讲过,如果否定毛泽东思想和历史地位,就会天下大乱。如果否定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也一样会天下大乱。 党的理论建设,要和党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有什么样的理论,就会决定我们走什么样的道路,坚持什么样的制度

    现在啊,有些人,有些党内同志,就要反对毛泽东思想。打着维稳的旗号,压迫那些批评党员干部和党的群众。这很不好。就是因为,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的后半生,对我们的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和政权的性质,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是担心我们的党蜕变,蜕变成一个骑在人民群众头上的反动政党,官僚资本主义政权。

    今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党,对我们的不少党员干部有意见,甚至发生了不少群体事件,个人报复社会的事件。比如最近的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就是一个例子。而这些,不能都认为老百姓是无理取闹,也确实存在各种各样让人民群众不满的问题和矛盾。

    毛泽东同志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很多问题,不是老百姓无中生有的折腾,而是有些党员干部和党政组织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做法导致的冲突。 我们最近提出要建设平安中国,就是准备逐步改变过去的维稳模式。要承认一些问题的根源在党内,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因此,我们也提出要反腐,要整风,甚至要清党。

    我们过去的一些发展挫折和曲折,也是一笔政治财富,比如文革问题,不能避而不谈,那会让社会上的相关心理更加被暗示,老百姓会进一步认为我们就是个官僚资产阶级,权贵资本主义政权了。

    要承认文革的出现,不是几个造反派,不是几个中央文革成员就能造成的,而是确实存在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一些做法的不满。

    打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就首先要树立我们相应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我们党的政治体制和民主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的,还是对立的。我们就要先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里找答案。
答案是明确的。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毛泽东就是独裁专制就是当代秦始皇。毛泽东同志是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党的蜕变、警惕我们的政权变质的。这是好事,今天仍旧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当年有些人害怕毛泽东思想,禁止老百姓评论文革,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这也促使了老百姓进一步的思念毛泽东,人民群众对文革的评价,也越来越和我们党的官方评价背离了。这很问题。

   这个事情,遮掩是遮掩不住的,打压也打压不了的。所以,我最近就公开提出,要统一的看待两个三十年的问题。就是希望大家重新认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同一性。这个同一性,关键还是在民主问题上。

    民主问题,是个大问题,决定了我们是人民民主体制,还是官僚专制体制,也决定了我们党的色彩和社会性质。更是关系到我们党的建设和存亡安危。 这个方面,党内阻力很大,我个人压力也很大。因为我们的一些同志,长期以来,是公开反对民主的,长期对老百姓灌输专制有理,民主罪大恶极的那些说法。但文革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样下去,我们还是要吃二茬苦,遭受二茬罪的。 这也让我们自己坐实了我们是个专制政权的名头,这对我们党的建设,我们的政治合法性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文革是个经验教训,大跃进也是个发展的曲折,但要作为我们的一笔财富,我们从中应该认识到什么呢?

     那就是需要科学化决策、民主化的建设。否则问题还会出现,悲剧还会重演。我们党还能经受的了再一次的这样折腾吗?

    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包括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在党的民主、和科学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我们要认识到,其实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包括我们的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其实都是有机统一的。
主要就是集中在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建设问题上。

    毛泽东当年发动文革,号召人民群众踢开党委闹革命,曾经试图用革委会取代各级党组织,用人民群众的大民主,三结合,来防止我们的党变质。

    当然,他的这些尝试,不少地方是失败的。我们没有通过文革而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民民主新模式。

    但这个曲折和教训,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他们实质上同样认识到了。这就是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原因。

文革的这些做法,是我们党的一笔经验财富。所以,邓小平理论实际上也是承认和面对这些问题的,就是党面临蜕化,政权会变质的问题。

80年代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邓小平支持胡耀邦同志和赵紫阳同志改革,重点提到了党政分开。这个是试图解决毛泽东发动文革,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领导干部和党垄断权力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阻碍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邓小平同志首先通过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做了个好的表率,这是我们党内民主建设的一大成就。

    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阐述道:“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1979年,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的中心是民主”

    因此,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树立中央权威,但这些都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通过良好的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社会民主的发展。现在的现实是,我们只有集中,缺乏甚至是没有人民的民主。

    有些党内同志,甚至用领导干部个人去代表党,用党代表我们的人民民主政权。这就和我们的政体和党的性质是违背的。

    这样也会造成对人民群众的权力迫害。过去的维稳做法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那些党员干部不去折腾老百姓,老百姓会去折腾你们,会折腾我们的党和国家吗?文革不就是有力的证据嘛。

    因此,我们一定要先统一思想认识和理论。认识到毛泽东和邓小平、包括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中国梦都是统一的。都脱离不开保持我们党的纯洁性,维护我们的人民民主政权本色的根本问题。这就是人民民主的问题。

    马恩列和毛泽东创立好实行人民民主、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扩大和完善了人民民主,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民主。而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是走的对,是不是旗帜扛的稳,就是看人民民主问题能不能正确认识,能不能真正落实,能不能直觉的建设和维护。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在理论的开创、社会的实践方面给我们奠定了基础,留下了不少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和曲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扩大和完善了我们的这些思想理论。但一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需要在党的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认清形势,狠抓落实。 如果继续像一些同志那样反对民主,那就是要否定我们的人民民主的这个性质,就会从根本上动摇我们的政权合法性和发展道路。老百姓不但看我们做什么,也同时看我们说什么。如果我们连民主都反对了,老百姓会怎样看我们的政权和党的领导呢?

    这些出自官本位,官僚主义思想的做法是一定要坚决抵制,公开抵制的。这会破坏掉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利益。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政治被动和舆论被动。我们讲人民民主专政,但不是对人民群众专政,而是专政是为了人民的民主,而且落实人民的民主。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已经确定了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要放弃过去的阶级斗争路线。但不意味着我们放弃毛泽东思想里的人民民主,和要防止党蜕变变质的重要内容。也不意味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就放弃了我们党的阶级性——我们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而不是代表官僚权贵集团的利益的。 如果脱离了这一点,我们的党和政权会变质,社会也会变质,问题首先要从党内建设和理论思想建设上解决。

    全党一定要认识到,无论是毛泽东用革委会代替党组织的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里的党政分开、民主法制建设。其实都要纯洁我们党的性质和色彩,要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性质。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都是在扩大和完善这些革命前辈的意志。

    而关键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真正的当家做主,民主二字最关键。关键就是要人民群众满意。人民群众有最后的一票否决制。

    我们统一的看待两个三十年,就是要统一认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要认识到,他们本质上是要解决掉同样的问题——防止党蜕变,防止政权变色的问题。 无论党内,还是党外,有意无意的要割裂两个三十年,要割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做法,都是有问题的。这只能有利于党内既得利益集团反对我们的改革开放道路,阻碍我们党的健康发展。也会给党外的反对人士和势力提供借口。

   因此,党内首先要统一这个认识。民主不但要讲,而且要逐步坚决的落实。离开了民主的旗帜,我们就会更加被动,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就会举步维艰。 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还是包括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实都是要坚定和维护我们的人民民主性质。

    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坚持民主是我们取得人民群众真心支持的基础。统一了这个理论问题,我们就能全面的、自信的面对两个三十年的历史。我们就能知道我们真正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有这个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这个理论、道路和制度,就是人民的民主。离开这一点,我们说自信就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我们也不能指鹿为马,说一套做一套,我们的自信应该是: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这样的话,老百姓会不衷心支持我们拥护我们吗?如果鱼肉欺压老百姓,那还怎么自信?那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到时候我们就会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起被人民群众臭骂甚至唾弃的。 统一理论认识,端正思想、坚定道路、自信的发展下去,我们的党主要通过民主来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才能真正久远,才能真正的战无不胜。

    民主不但要讲,而且要公开的讲,更是要高高的举起。如果反对民主,我们还搞什么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的旗帜和发展道路不能确定,不能坚定,就会出问题。扬汤止沸要不得,击鼓传花要不得,负薪救火更是毫无理智,只能葬送掉我们的党和我们的政权。因此,这些大问题,一旦我们理论上“拨乱反正”了,统一了,我们如何发展就有了主心骨。

      思想解放,首先要解放掉我们一些同志的脑袋。

     要专制不要民主,那不是帮我们的党发展巩固,而是会从根本上破坏掉我们党的理论和社会根基。

    当然,目前党内的各种既得利益,官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和旧的思想框框约束还很大,阻力也非常大。有时候我也不得不说些委曲求全的话。甚至被一些部门一些党内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

    我的一些讲话甚至都不能公开在国内党媒发表。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很多党内会议的内容是无法保密的,外界很快就会知道。那么,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些是我习近平真实的态度,真心话,如果我以后说了自相违背的话,那说明是迫不得已。大家要以我的这些讲话内容为依据,如果我们党内民主搞不下去了,我们的改革开放深入不下去了,说明我是受到了党内既得利益的阻碍牵制。那么,任何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高举民主的旗帜,帮助那些试图扭曲人民民主人端正态度。

    过去毛泽东同志试图发动人民群众用阶级斗争的路线来实现这一点,邓小平同志试图用民主法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结合这两点,既要支持人民群众正义的、合理的呼声和要求,也要进一步依靠民主法制建设来实施。
    我们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也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时代呼声,自觉捍卫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害怕人民群众,更不能在用维稳的名义打压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的党还如何存在?我们又如何能巩固和完善我们党的领导?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的人民民主,才能真正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实现我们党和社员主义建设正本清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第二个讲话

《党建》杂志:“宪政”主张就是要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齐鲁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a310c9010185aa.html

【“宪政”主张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中国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也正因为宪政民主的特殊属性,毛泽东把宪政严格限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范围,把新民主主义宪政与旧式的资本主义宪政、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分开来。
     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黄敬文 摄
  “宪政”一词无论从理论概念来说,还是从制度实践来说,都是特指资产阶级宪法的实施。
  “宪政”主张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中国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以落入其背后隐藏着的“话语陷阱”。
  近年来,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宪政制度,成为我国法学界、政治学界关注的一个话题,甚至一度出现了一股宪政讨论热。在一些讨论中,有人以宪政没有东西方之分为名,或冠之以“普世价值”的伪装,鼓吹照搬西方宪政制度,推行多党制、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这些看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也有学者提出,我们可以提“社会主义宪政”,与所谓“资本主义宪政”相区别,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在认识上也是有偏差的。
  “宪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特指资产阶级宪法的实施
  “宪政”又称“立宪主义”,英语中相对应的词是Constitutionalism,发源于英美,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取得的主要成就。我国从近代以来开始受“宪政”观念影响。早期主要受英国“立宪政体”的影响,把宪政理解为民权与君权的结合,所谓“君民共主”。后期倡导“民权主义”,强调政权和治权分离。孙中山先生主张的“五权宪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宪政主张的集中体现。我党第一代领导人在同国民党专制独裁政权的斗争中,也使用过“宪政”概念。毛泽东在1940年指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呢?就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反动派的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我党开始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此后,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使用的宪政概念,以及标志着资产阶级法治和政体概念的宪政概念,均不被我党使用。
  “宪政”一词无论从理论概念来说,还是从制度实践来说,都是特指资产阶级宪法的实施。它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和制度安排。西方政治学学者萨托利说,“立宪制度事实上就是自由主义制度。可以说,自由主义政治就是宪政”。国内有学者也说,“当代中国的宪政运动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复兴是分不开的。知识界当前对宪政的诉求恰恰是自由主义在中国复兴的一部分。宪政在本质上是一个自由主义的概念。”
  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制度,“宪政”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权分立,互相制衡。这是宪政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司法独立,违宪审查和宪法法院。第三,多党轮流执政。第四,议会财政。第五,有限责任政府,即小政府大社会。第六,自由市场经济。第七,普世价值,包括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所谓现代西方价值观。第八,军队国家化。第九,新闻自由。
  “宪政”的讨论不是所谓“词语”之争,“社会主义宪政”的主张是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
  长期以来,境内外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把主张“宪政”看作是最有可能改变中国政治体制的突破口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策略与途径,极力宣扬“宪政”的超阶级性和普世价值性。这些“宪政”主张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中国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在法学界也有一些学者主张以宪政或社会主义宪政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纲领与上位概念。这部分学者本意是好的。他们认为,宪政有资产阶级宪政和无产阶级宪政之分,不宜笼统地摒弃“宪政”一词,社会主义宪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三语可以并存。不少人因此认为近年来围绕宪政问题的争论就是一个要不要用“宪政”的语词之争。诚然,一个语词可以这么解释,也可以那么解释,我们可以规定或赋予它一定的含义并采用它。但问题是一个语词的实际运用不能脱离历史(问题核心)。如上所述,宪政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制度,具有确定的内涵,构成宪政实质内涵的几个方面是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同我国现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对立的,不是加上社会主义这一限定语就能改造过来的。我们应当看到,在西方以及在我国受西方影响甚深的学术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宪政有先入为主甚至是“约定俗成”概念,即认为宪政是与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军队中立、新闻自由等紧密相连的。一旦我们采用了“宪政”或“社会主义宪政”的语词,把“宪政”当作指导性的基本政治概念,国内自由主义主导的宪政思潮会更加泛滥,社会思想领域会更加混乱,境内外敌对势力就有了对这一新提法做出肆意解读的空间,一步一步地来逼迫我们用自由主义的宪政理论主导所谓的“社会主义宪政”,干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围绕“宪政”问题的争论并非语词之争那样简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近平在纪念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准。

有的同志看到了宪政的阶级属性,也不赞成按西方的观点解释宪政,但试图赋予宪政以社会主义的原则与内容。把“社会主义宪政”的本质解释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出发点与前提,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实施、维护和发展完善宪法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但既然我国已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功之路,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概括,其实就不必再借用“宪政”的帽子了。

  讨论中,一些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是似是而非的说法,在实践上容易误导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

  有一种说法认为,有宪法即有宪政。中国自有宪法以来就是一个宪政国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就是“社会主义宪政”。实际上,有宪法未必有宪政,有宪法与有宪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宪政本身有着独特的西方内涵和制度属性,它不是一个可以随意粘贴的标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宪政归根结底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实行阶级压迫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虽有宪法,但因为实行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西方观念里当然不属于宪政的范畴。而像英国等国家虽没有成文宪法,但由于国家的制度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们仍然是宪政国家。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有我们党曾提出“新民主主义宪政”,就可以提“社会主义宪政”。对于这个问题,若仅从形式上因为有新民主主义宪政,所以就应有“社会主义宪政”,这是毫无认识意义的。

  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曾将“建国”程序,划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利用“军政”、“训政”的说法,作为实行反革命专政和剥夺人民一切自由权利的借口。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将促进宪政变为启发人民觉悟、向蒋介石要民主自由的武器,以唤醒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与革命热情,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起当时象征民主与进步的宪政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和民族解放事业。在抗日战争期间,特别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把参加和促进宪政运动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方针提出来。

  提出新民主主义宪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性质也有着直接联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条件,因此,如何从政治上联合、团结各革命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孤立和打击一切汉奸反动派,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要求,就成为党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借鉴资本主义宪政民主的某些形式,比如多党制、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并加以革命性地改造,以促进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选择。这一选择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显然不相悖。

  也正因为宪政民主的特殊属性,毛泽东把宪政严格限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范围,把新民主主义宪政与旧式的资本主义宪政、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分开来。他指出:西方的宪政“实际上都是吃人政治”,“那种旧式的民主,在外国行过,现在已经没落,变成反动的东西了。这种反动的东西,我们万万不能要”。正因为把宪政严格限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范围,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中央便不再使用“宪政”这个政治术语,更不用说提“社会主义宪政”了。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性质已是社会主义了,这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可适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宪政,也就不能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与要求了。

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避免陷入“话语陷阱”

  有些人在理论概念上不加区分地实行“拿来主义”,似乎只要是得到西方学界认可的概念,都可以直接拿到中国来套用,其理由就是和国际学术界接轨,否则无法对话,自己的学术地位就无法被认可。就有些学术概念而言,这样做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是,一个概念,总有其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过程。对于一些集中反映和支撑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学术概念,必须格外慎重,不能落入其背后隐藏着的“话语陷阱”。“宪政”就是反映资产阶级经济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概念,被这样一个概念牵着鼻子走,就意味着自我解除思想武装。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近6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有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基本政治概念。这些基本政治概念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正确反映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和特征,符合我国的国情,含义清晰、准确,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多年来,我们按照这些基本政治概念体现的指导原则,贯彻我国宪法的精神,依宪行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今后我们还要以宪法为指导,不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决不能把“宪政”作为我们的政治纲领和基本政治概念。
最后编辑雪落长河 最后编辑于 2013-06-27 09:07:54
分享 转发
TOP
2#

“宪政”主张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中国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也正因为宪政民主的特殊属性,毛泽东把宪政严格限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范围,把新民主主义宪政与旧式的资本主义宪政、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分开来。
---------------------
我先抛砖引玉。

宪政会取消“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狗屁胡说!正确的表述是:宪政,可有效取消假共党的领导;

宪政会“颠覆”社会主义政权,这更是狗屁胡说!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宪政可有效“颠覆”假社会主义,即,“颠覆”最坏的官僚资本主义。啊啊
TOP
3#

111111111111111111111
TOP
4#

無論如何「憲政」不應該成為社會主義者的口號,我們要建立自己的國家機器而不是幫助右派去建立然後再把它奪過來使用。這點馬列在理論上已說得夠多的了,俄國二月革命以後,「立憲會議」與「蘇維埃」的對立就是現實的說明,布爾什維克的任務是鼓勵和幫助群眾建立人民民主政權,而非像孟什維克一樣引導群眾相信立憲民主黨的鬼話。
決定的力量在於群眾,推翻了現政權之後到底是建立資產階級憲政民主還是無產階級專政是群眾說了算的,而不是我們說了算的。但群眾在革命實踐當中自會認識到只有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才符合自己利益所在,但當中必然有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我們要善於引導群眾前進。
左傾機會主義者認為群眾一下子可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硬要所有人接受他們的一套,不同意他們的就斥為二次革命論者。怎麼幹是他們的自由,我們應該樂觀其成,他們成功以後我們自當主觀服從客觀。
最后编辑庞某人 最后编辑于 2013-06-30 09:31:3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