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哥达纲领批判》观照下的《三中全会决定》 [复制链接]

1#

很好。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特色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当年特色党在邓小平主持下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性质是一样的,因此这两次性质一样的作出的决议,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它与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由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合并后通过的《哥达纲领》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虽然《哥达纲领》是拉萨尔为代表的机会主义分子提出的,但是,从主观目的和意图上来说,还是为了推进国际工人运动,尤其是为了推进德国工人运动。是论述具体问题时的阶级立场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到资产阶级方面去了。因此,《哥达纲领》的性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的问题。而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则不是机会主义的问题,更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问题,而是自觉主动地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反动,是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政治纲领,是反革命性质的。因为特色党不仅早就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而且还在国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培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残酷血腥镇压国内工人农民的反抗,而且还在国际上开声明,诬蔑印度、尼泊尔毛主义共产党、把毛泽东时代为东南亚各国共产党创建的广播电台驱赶出境,还通过改变毛泽东时代对国际工人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与援助等方针等方式,与毛泽东时代的共产党划清了界限,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革命划清了界限,也与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撇清了干系。因此他们早就成为资产阶级政党,所以他们在两次重要的会议上作出的决议或决定等政治纲领,就完全是资产阶级政治纲领,都是为了巩固他们的法西斯统治。因此,无论从主观目的和意图还是纲领表达要求既客观效果上说,都与《哥达纲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当年邓小平的徒子徒孙为了达到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把共产主义描绘成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那样既虚无缥缈又不可企及的海市蜃楼,让人们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哀叹中放弃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觉悟。现在,特色党把毛泽东时代提倡的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改成今天所谓的实现“中国梦”,更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在虚无缥缈的幻影中,目的就是把人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到形而上学的邪路上,把本来就很混乱的意识形态搞得更加混乱,从而把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一步步引导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道路上,为支持他们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服务。如果不是这样,特色党在三十多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向全国人民鼓吹所谓的“大国崛起”、所谓的实现“中国梦”,还有比这更符合特色党阶级本质的注解吗?实质上,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的很清楚,到了共产主义阶段,人们生存的第一需求已经不再是物质资料的需求,而是劳动。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不仅表现在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等方面。如果劳动不能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就是无本之木,社会产品再丰富,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和少数官僚党棍们任意挥霍和享受的资源。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依然是资本的雇佣奴隶。
最后编辑藏森淼 最后编辑于 2013-11-25 10:59:2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