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无产阶级看历史
» 我的父亲毛泽东:爸爸的独立生活观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4770
|
回复:
0
我的父亲毛泽东:爸爸的独立生活观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186
精华
1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野火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842
积分
10967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4-12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2-13 14:56
|
只看楼主
我的父亲毛泽东:爸爸的独立生活观
发布: 2011-12-08 11:44 | 作者: 李敏 | 来源: 生活时报 | 查看: 369次
摘自:《生活时报》2001年03月30日,作者:李敏,原题:《我的父亲毛泽东:爸爸的独立生活观》
1964年秋初的一天,我带着儿子宁宁到中南海去看望爸爸。到了家里,爸爸正在休息,我只好在外边等着,我逗孩子玩着。“妈妈,小金鱼哭了。”宁宁看着院里的养鱼池对我说。“小金鱼不会哭。”我对他说。“它听话吗?”宁宁说着伸出小手就要抓小金鱼。
“小金鱼离开水会死的。宁宁听话,不动它。一会儿妈妈带宁宁去看姥爷。”我又对他说。等我抱着孩子进到爸爸的卧室时,宁宁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他的哭声这么大,这么突然,把我搞得莫名其妙。我只顾抱着哄他、逗他,等我回头一看爸爸,我也吓了一大跳。难怪孩子吓得大哭呢!他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姥爷。
原来,爸爸刚刚从北戴河回来,身上盖着个雪白的单子,只把晒得黑黑的脸膛露在外边。是爸爸这种形象让孩子看了害怕了。我认为此时哄孩子不哭的惟一方法就是给他点吃的。“爸爸,您这儿有点心吗?给宁宁点,逗逗他,他就不哭了。”我问爸爸。
“没有点心。只有糖。”爸爸说着,并不起身动手给孩子拿糖。我就只好自己给孩子拿两块糖。
“莫得如此惯着孩子。”爸爸说。
“只拿一块,就一块。爸爸过去对我都不这样,对宁宁怎么这样?”我感到爸爸对宁宁似乎有点不近情理。
“小孩子,莫要惯他。”爸爸又说。
宁宁拿到糖后,那表情既高兴,又委屈地望着爸爸,小手使劲攥着那块得来不易的糖。
等我们离开爸爸,走出中南海时,我无意中发现,宁宁手里还拿着那块糖,没舍得吃。
我抱起孩子,边走边想,是不是爸爸对孩子要求太过分了?又想,爸爸这样做,也许是对的。
我看看孩子,又看看他手里的糖。他当然不会想到这是伟人姥爷给的糖。他可能是从爸爸和我的谈话中、眼神中,感到这块糖能到手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才省着舍不得吃吧!这也只是我爱孩子,才这么想。
爸爸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众人皆知的,除了一再告诫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外,还叮嘱、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绝对不能为我们任何人搞特殊。
爸爸还时时从工作人员中了解我们的思想表现,问问我们有没有违犯纪律的事,要他们实话实说,不许徇私情。
1956年,爸爸在散步时,这样问身边的卫士:“你的感觉是李敏好呢,还是李讷好呢?”卫士说:“都很好,两个孩子对我们都很尊重,她们没有高干子弟的优越感,她们要求自己也很严格,有上进心。”爸爸听了,摇摇头说:“我看她们不如你们有出息,也不如你们有前途。她们比你们吃苦少,能吃苦的人才能有出息。”
卫士说:“主席,您还想叫孩子们怎么吃苦?她们比普通人家的子女吃苦多了。”爸爸说:“你说得不对,你讲吃苦的时候,思想不对头,因为你首先把她们看成是我的女儿,所以你就给她们规定了不同一般人家子女的标准。她们吃苦不就是吃大食堂吗?大食堂的伙食要比多数农民家庭的伙食好多了嘛,难道不是这样吗?人哪,生活还是向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有出息。”
爸爸给我们几个孩子定了规矩:无论办任何事,都必须通过工作人员,同他们商量着办,不得号令工作人员为我们办私事,更不许我们盛气凌人地对待他们。否则,就要挨爸爸的批评。对他们要绝对尊重。
至今,那些当年在爸爸身边的工作人员,仍同我们保持着亲似兄弟、密如朋友、好似同志的关系,因为我们同是在爸爸、在毛泽东主席身边长大,同受毛泽东思想的培养与教育。这凝成了我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同志加兄弟的友情。
当年爸爸曾对我们讲过:你们要向工农学习,拜他们为师,和群众打成一片。离开群众,你们将寸步难行,你们将一事无成。
爸爸还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别看他们是我的子女,但是今后你们要比我的孩子强。”尽管我们也遵照爸爸的教导深入农村,到过工厂,但总不如他们照爸爸的规定到农村三年、到工厂三年实践后的收获大。
现在看来,爸爸的话是对的。我觉得他们的工作要比我们出色,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更充实。他们真的比我们强。
现在想起来,我们这些人确实是缺少实际生活的锻炼。虽然爸爸不止一次地向我们提出,要到工厂、农村参加劳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我们也都遵照爸爸的指示到工厂、农村,也确实是脚踏实地地参加劳动,真心诚意地拜工农为师,向他们学习,努力改造自己。但我们的收获总是有限,远不如当年我大哥那样在农村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晒黑了脸膛;也不如他在工厂那般一身油泥,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学会了技术,培养了好的思想。
爸爸还不失时机地利用一切机会,让我们去经受实际生活的锤炼,但我觉得,我们的收效比起他人来,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爸爸一向主张我们要独立生活,要过普通人的生活。虽说我离开中南海,离开爸爸家,离开爸爸,是实属无奈,爸爸从心里讲是舍不得让我走,哪位老人不想儿女绕膝呢?但爸爸对我们的爱,不光看眼前,他从长计议,要我们接触社会,接触群众。将来能自立于社会,就必须早早独立生活,靠在他的大树底下生活的日子是不能长久的。最后,尽管爸爸也心痛,心里也不愉快,还是忍痛同意我离开家,像普通人一样,开始过上独立的生活。
这样的“苦”日子不好过,可当我看看我的左邻右舍,我发现他们也都一样,一些跟我年龄相仿的,她们也并不是一开始什么家务活都会做,都能做,也是吃过“苦”头的。现在她们不是把家料理得挺好,生活安排得有序,饭菜做得也挺香吗!我向她们学习,总有一天我也会像她们一样,有条不紊地、顺顺当当地挑起家庭主妇的重担。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我能做到,我时时这样鼓励自己。
有一次回到中南海见到爸爸时,爸爸高兴地望着我笑。他上下打量着我,良久没有说话。
“坐。坐。”爸爸对我说。
“您看什么呀?”我边坐边问爸爸。
“看看我的娇娃长大了没有?看看我的娇娃长本领了没有?”爸爸笑笑说。
“我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炒菜。”我也挺高兴地对爸爸说。
“好。好。靠我不行。靠自己的双手什么都能办到。”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爸爸说完又乐呵呵笑了起来。
我想,这可能是爸爸对我的独立生活的试卷评分吧!为此,我也感到满意,因为我没有辜负爸爸对我的教导与期望。
1965年,爸爸曾一再对我们提到:“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当初我是怎么想也悟不出这句话的深远含义。我想,生在干部家庭的子女,就称为干部子弟,无非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好一些;生活条件优越一些。吃的、穿的、住的都无须要自己发愁,因为他们的父母有薪水,他们靠父母的工资养活。工人、农民子弟,相对来讲,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差点,与我们相比,可以称为“苦”点,可是我们怎么就称为“一大灾难”呢?
当我独立生活之后,我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在爸爸的身边时,虽然我们都被爸爸“赶”到大食堂吃饭去了,但仍然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工农子弟却朝夕生活在劳动群众中,劳动者的优秀品德,他们是耳濡目染,他们早早就跟在父母的身前身后,参加了力所能及的劳动,他们早早就懂得了生活,并且学会珍惜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理儿。
平凡生活的锻炼,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与光荣,培养了他们勤劳、朴实、忠厚、诚实的优良品德。而我们所缺的,恰恰就是实践。这是最重要的一课。
这又正是爸爸再三再四强调要我们到实际生活中去锻炼、去学习的根由。
爸爸是怕我们长期生活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会借着父母的地位
而飘飘然地忘乎所以;会借着父母的权势而目中无人地自以为了不起;
会借着父母的荣誉,什么都不懂却哇啦哇啦地乱发议论。
这样的人,小而言之,害了自己,大而言之,害国害民。会给我们党、我们党的干部造成不良影响,会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会使我们党的干部与群众离心离德,会使我们党的事业受到损害。这难道不是“一大灾难”是什么?!
我粗浅地悟出了爸爸这句话的道理所在,我也真正明白了爸爸为什么一贯如此地严格要求我们,严加管教我们,再三再四强调要我们夹着尾巴做人。小而言之,为我们,大而言之,为国家。
爸爸的教诲使我至今难忘,爸爸的教育使我终生受益。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