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愈是逆境愈须思考 [复制链接]

1#
2012年2至3日,重庆市召开宣传文化工作会议。
薄熙来说,宣传系统集中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既有思想又有实践经验,要多研究和思考一些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现在有些人,早上起床、吃饭,然后到办公室,看看文件,翻翻报纸,晚上回家跟老婆孩子叙一叙,一天就这么打发了,真是可惜。人生短短几十年,怎么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呢?我看,首先要思考,人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思考能力。
-------------------------------------------------------------------------------------------------------------------------------------------------------
上面是个小引子。如今的群众并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轻视自我思考,矮化自身在时代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从道德来看很令人发指的行为,如今多已见怪不怪,而人们常以见怪不怪为借口逃避。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却不应该止于悲哀。

前两日,日本完成对我国钓鱼岛附属岛屿的命名,同近年来众多外交耻辱一样,外交部再一次以其懦弱姿态让广大网民失望。
更令人心忧的在于,现在的新闻评论已经悄然变了气氛。我记得08年的时候,火炬传递在国外受阻,国内网民是多么慷慨激昂,一致对外。而如今,面对钓鱼岛的屡屡危机,许多消极评论已出现:“那几个偏远小岛关我X事?我等小民能管好自己,过好日子就行了。”

群众对于政治现状越来越悲观是可以想见的,而由此衍生出的消极个人主义情绪确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单从这一角度说,文革中群众普遍关心政治话题,参与政治斗争的热情如今有必要重新得到发扬。同样从这一角度说,孔庆东先生所评价的台湾领导人大选是台湾最好看的电视连续剧一说,虽然不无讽刺,但其热闹表相所反映的事实——全民关心政治、讨论政治的精神,未尝不值得我们每个个体学习思考。
这当然不应过多归咎于群众。

当局实实在在地赋予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了吗?
相信诸位前辈知道这样的事,人大代表申纪兰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五十五年来自己从未投过反对票。
这怎么算是参与政治呢? 现在的两会,是否沦为走过场,我不好说,毕竟自己没有参加过。但是从其事看出,参与者并不算真正抱着为民请命的目的来参加人大会议。更应该追责的是哪方势力,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吧。
现在他们投票都是通过摁投票器来完成,一旦显示有人投了反对票,查出是何人所投易如反掌。很明显,面对某些强行代表民意的政策,要是投了反对票,会后肯定有人来找你问话,明年人家就 " 不带你玩" 了。

当国外人为某个欠妥政府议案的通过而游行的时候,我们国内人民在为自己生活的走投无路而游行。倘若我们在某些事初现端倪的时候,大部分人就能敏锐地感觉到,并及时抗争,兴许可以少一些日后的痛苦挣扎呢?

列宁先生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错的,然而这层关系,若要挑剔一下,就是先有压迫而后才有反抗。换言之,总是压迫人的那一方先发制人。如今我们确实是不可避免的走入了历史兴亡轮回的老路,不过观未来趋势,群众动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仁以为己任,就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扳正现在所走的弯路、将来要走的弯路。由此看来,个人生命的短促怎能限制心界的提高?何须以人生苦短为由维持现状?

王牧笛在《财经郎眼》上说,现在出了棘手的问题,人们总是倾向于先把事情闹大再说,这样方才得到重视。

把事情闹大,当事人付出的代价必然是巨大的,合理的渠道能解决的话,谁不想走呢?走不通便只有闹这一条路了。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当局是不想从根本上好好解决问题的,鸢飞戾天,追名逐利,早已背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是意识到之后,现实带来的巨大失望又潮水一般浇灭了燃起的热情。于是多数人选择了规避政治话题,逃避为真理而斗争,其中又有自视清高者,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中,追求私有化的个人理想(如周游世界,纯粹为艺术而艺术等等),似乎这样就逃避铜臭味的庸俗而归于纯净了。

然而仔细想一下,这样的小愿望在当局操纵的残酷现实中也难以实现,于是部分人加入到了斗争的行列里。丑恶固然,人类对于进步的追求却无限,抱着个人生存的短期目标去斗争怎能走长远?如果认为政治只是少数几个领导人的事,自己年轻时期浅尝辄止,中年之后便故作懵懂,那么广大群众也只是在矛盾最激烈的时期团结起来,事成之后又会放松警惕,轻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而离心离德。

现行的中学政治课,大学思修课,起到唤起人们关心政治的热情的作用了吗?我认为没有。教材上的理论并非没有道理,却因为应试的桎梏而忽略了带领学生联系实际的过程,反而起到了副作用。政治考试的八股文形式,迫使学生的答案并不是自己的真实感触,从而学生抵触此学科,累及生活中真正的政治。如果通过思考领会教科书上“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句话,还会说日本给钓鱼岛命名和自己过日子没有任何关联吗?

每一个个体积极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那么我相信行动的质变会是瓜熟蒂落的事。政治观点的宣传是授人以鱼,提高大家的思考自觉性才是授人以渔。自觉性不等于闭门造车,思考需要学习和实践作为支点,不过我相信脑子里迈出关键一步依然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此论坛期望达到的目的。

现在大学生难找工作的现象,不代表这十几年来大学不需要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化的趋势无可否认,问题出在具体实施中,这里不具体讨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要普遍提高群众的思维意识,从所见所闻所感中找到自身智慧的用武之地。

害怕冲突加剧?人与人间的差异显著地体现在思想的冲突上,我相信,由理性思考带来的理性争执、于己于人于社会、起到的更多是正面作用,我想起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之间的争执,巴枯宁也是在一系列欧洲工人运动失败后走向了悲观,最终与马克思分道扬镳。其中褒贬今人已有定论,可我们的大多数今人从残酷现实中所得的结论却是拒绝深入思考。思考的权利是每个人都应该珍视并善加利用的,思考的姿态是超脱观点本身对错的人类的最美姿态。并且从长远来看,人类终将殊途同归的。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是对黑暗时代的总结,而非对未来光明时代的预言。倘若放任对过去和现在的悲观延伸到未来,只会果不其然。

我作为个青年学生,不自量力地引用一下织田信长的诗句: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撼。
新时代的壮士,会是思考能力与行动魄力的双峰并秀。而后者,我这单薄的语言岂有评论的资格,愿向诸位前辈学习!
最后编辑瑕不掩瑜 最后编辑于 2012-02-05 03:14:47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陆霍 于 2012/2/5 11:27:37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