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云龙: 给刘彦君老人的一封公开信 [复制链接]

1#
    

  
        我在八十年代,上高中学到的《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从此,我就被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种“车轱辘” 的“逻辑”困扰着。逼迫我大量的读西方的哲学著作,使我感到“哲学无学可言”。

    也从此,开始了怀疑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为了找到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正确”的原因,就这样的把书读到今天。为此,读了大量的有关“理论”与“原理”的学科,读了大量的中国古文的书。

    我们今天的“思想认识”所以混乱,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非常不好的非常不幸的历史事实,马克思的理论是《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个最彻底的决裂”。 而苏联依据列宁的“三个继承” 产生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理论,并且,是完全与马克思的“两个最彻底的决裂”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现在“思想认识”的混乱根源,就在于我们先形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思维,就是说,一个“先入为主”的“哲学原理”统治了我们的大脑的思维,我们拿着这个“哲学原理” 再去解读马克思的书籍和理论,结果,我们用这个“哲学原理”把马克思的理论嚼的稀烂。

    面对着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大失败,我不得不得出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 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单是“歪曲”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的理论,而且,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把我们培养成为了一个个的“唯心”的“思想认识”家。 结论是无疑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统治禁锢欧洲“思想认识”的《圣经》的毒害还要深还要坏。

    马克思告诉我们的道理, 就是1883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里明确的那个道理。而哪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与马克思根本无任何的关系,而且,马克思也根本没有发明一个什么“哲学原理”。

    “阶级斗争”不是马克思发明的,但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事实,却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各个国家的历史里。而“阶级斗争”的根源与产生的根源,正是1883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里明确的那个道理。

     我们思想认识的混乱,就在于不去认识历史事实里的“阶级斗争”的根源问题,而是我们去学习研究“哲学原理”,在用这个“哲学原理”去认识“阶级斗争”,造成了,在历史长河里的“哲学思想”里去认识 “阶级斗争”,而不是从人类社会的历史事实中去认识“阶级斗争”的根源。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绝对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道理非常的简单,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个是从“哲学原理”中产生的?那是对自然界的历史事实的认识产生的各学科;同样,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是历史事实的认识产生的,而不是从哲学家们的思想认识中产生的,就更不是从“哲学原理”的“逻辑”里推论出来的。

    道理非常的简单,中医的理论不是从老子的“一阴一阳”的道理中产生的,而是从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道理中产生的。

    道理非常的简单,“阶级斗争”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认识的,而是从人类社会的历史事实中认识到的。

    正是人类社会始终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剥削和奴役对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的历史事实,所以,马克思指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必须与“统治阶级”这个最大的“私有制”决裂,要与这个“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决裂。而苏联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恰恰是要我们“继承”一切“统治阶级”的剥削生产关系,和“继承”一切“统治阶级”的奴役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

     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把我们的思想认识搞的是混乱不堪。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解读,马克思告诉我们“资本”是怎么走向崩溃灭亡的。

    “三个继承” 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指引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道路上去了。

    “苏共”  与 “中共” 因 “继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造成了这个”无产阶级政党做了 “统治剥削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统治阶级”。。。。。。

    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是 “失败” 了,但是,这不是马克思的理论的失败,也不是毛泽东思想的失败,而是那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失败。

    我们的历史,依然回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再次的复活, 而那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终于走向了终结与死亡。

    “资本”帝国大厦的崩塌,这是“资本”积累掠夺的必然结果,而所谓的“社会主义”企图靠“资本”的残酷剥削掠夺建立什么社会主义的“先进社会生产力”,这依然是逃不过“资本”崩溃的命运。用劳动人民的尸骨建立的任何“帝国”和任何“社会生产力”,都是往死了逼人民,这个“资本”帝国不崩溃,天理不容。

    “盛世”就是在宣告了“资本”帝国在从它的经济基础开始崩塌了,资产阶级根本挽救不了,“特色”党更是回天乏力。

     因为,资本把人民抢劫一空洗劫一空:无产阶级,人民要么死要么与你拼命。

    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是“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剥削和奴役”的“阶级斗争”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哲学原理”的问题,更不是“生产力”发展不发展的问题。

    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企图发展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这根本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无论是苏联的历史事实还是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历史事实,共产党人“继承”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决不会给劳动人民一个社会主义道路来的。

    正是“两个最彻底的决裂”,才使人类把社会当一门 “科学”去认识去建设。







    2012 02 18 于呼和浩特金镜头专业摄影工作室



    QQ:1906321749          
最后编辑吴云龙 最后编辑于 2012-02-19 00:34:24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2/3/8 11:16:03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基本对,就是不通俗。
另外,如果有人强词夺理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你怎么说服对方?
TOP
3#

回复 1楼吴云龙的帖子


你写给我的这么多,我没有这样思考过。我自从1976年10月传达16号文件之后,就没有再读过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了(我好象在一篇文章里说过这个情况)。我的追求,就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希望我的判断能够八九不离十,不出大的差错,不做不靠谱的判断。这个上面,最重要的不是理论尤其哲学理论上多么高深,而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认知体系的客观性,不被别人欺骗,不被假象欺骗,在乱象中把本质要素检索出来。这与理论没有多大的关系。洞察力,我认为与理论水平无关,而与大脑的思维特征有关。这是我的个人见解。我强烈批判传统文化,强调研究人脑思维功能的重要性,就是由于我有这样的认识。

至于马克思主义,我还是只有传统的认识,即马哲,政经,和科社。这个认识是否准确,我说不上。对于哲学,我似懂非懂,总而言之是不大懂得的。你说的80年代的教科书,我没见过。1976年10月之后出版的书,政治类的,马列毛的,我不使用。

共产党宣言,写了那么一大篇。要点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决裂那句话,仅仅一句话而已。当然,是否重要,不以字数的多少来判断,这个道理我懂得。那两个决裂,那句话,我以前没有找到过再版序言里有重复说明的。我的资料来源,限于1976年时的图书馆。1976年之后再没有查询过了。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新的发现(你说的1883年再版序言,究竟里面说的什么,我现在手头也没有书,无法知道)。三十多年来我忘了那句话的问题了。但是最近常见有很多人说,才又想起来。我个人认为,强调那句话的客观效果是追求道德升华。当然,道德升华是好事。但是我认为,在探讨社会的未来出路的时候,不宜把一部分人的道德升华做为必要条件。存在决定意识,存在是第一位的。需要说明,关于道德追求的问题,1976年我专题研究它的时候并不存在,当时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决裂究竟是不是宣言的重点。这个道德问题最近被我提出来是由于我近期看到了一些文章在强调决裂的时候强调个人道德问题。我不保证我最近关于道德问题的提出一定正确。最近的这一次毕竟与上一次完全不同,那时我是做一个专题的研究,而最近我只是临时想到了这个问题,而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阶级斗争不是马克思发明的,而是古已有之的。但是马克思发现了它,提炼了它,成为一个学说。当然,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的问题,并不一定非要先学马的学说。这就象很多人并没有学习过拓扑学,但是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常见拓扑问题是一样的道理。

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你有权利不参考马老爷子的著作而直接另起炉灶搞一套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任何人都有这个权利。我非常真诚地这样想。

你给我写了那么多,我就只回给你这么一点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没有看懂。我没有明白你为什么给我写公开信。我觉得你信里的问题都是与我无关的。只有一点就是决裂是我说过的。但是我不认为你说的决裂真的那么重要。

我知道你写了不少文章,但是我都没有完整阅读过。除了你给我的这篇公开信之外,我只认真读过你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看了开头部分之后,我觉得你的文章所涉及到的问题不属于我应当研究的范围,后面的就不再关心啦。今天这篇我是全文看过而且看了两遍。但是我没有找到与你的共识,我找不到让我认为只有决裂才最重要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决裂究竟重要不重要与我当前所思考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我的选题与你不同,我关心的问题也与你不同。每个人的研究课题各不相同才是正常的是吧。

我认为,你研究你的,不要受我影响。我研究我的,不受任何人影响。这就是道理。我评论那句话,不是针对你,由于那时我还不知道你有那个观点。我是见到了不少关于决裂的评价,还有把毛主席的说过的斗私批修也凑上,觉得这样的一种倾向性会走入歧途,才说的。即使我的评价就是针对你的,只要我没有点名,你也完全可以不理睬嘛。我研究任何问题,都是不关心任何别人如何认识如何评价的,我根本就不去看。

决裂的问题,(在你我之间)到此为止吧。一个问题,各自认识,各自研究,各自表达,互不干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TOP
4#

你看看,你看看,老吴,老刘算不算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人家看你的文章都这么费劲,一般工友怎么办?

“决裂”,意思是劳动人民通过共产革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与原来的私有制社会绝对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能存在一点点剥削和压迫。每一个劳动者的发展都是自由的。“决裂”与道德无关,道德说到底是主观评价,任何主观评价都是建立在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的认识上的。

黑格尔那句存在就是合理,如果把这个“理”,理解为客观规律,任何客观存在都有它得以存在的“条件”,那么,黑格尔的论述符合客观事实,没有什么难懂的。

哲学家们的哲学,的确是容易让人晕头转向。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怎么解释世界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但是,因此连形式逻辑也不要了,那可是笑话了,马列毛的著作,哪一篇是不遵守形式逻辑的?现代科学研究,对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归纳,推理,都得遵守形式逻辑。一个人说话,不遵守形式逻辑,别人根本无法知道你说的意思是什么……
TOP
5#

这文章的基调好像以前在乌有之乡看过,作者和题目不大记得。等找到一定发上来,大家可以作比对。

说的很委婉,其实质就是把列宁也打入修正者的行列。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TOP
6#


    刘彦君: 多年来,我通过多途径多个小样本分析认为,中国人的脑能力中能够胜任分析普通的简单逻辑问题的能力的人,不足20%,而80%以上的人的大脑简直就是一团糨糊。形成这种悲剧的主要的原因,就源自于传统文化。这个趋势目前还在加强。中小学教育,各种各类的培训,都不是开发人的脑能力,而是压抑人的脑能力。极端地重视训练定势思维能力而忽视甚至故意压抑发散思维能力。(但是我发现,发散思维的思维品质是定势思维所望尘莫及的)

         对于刘老的这个“发散思维”与 “定势思维”的观点,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思想认识”被“固定”在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里,造成了今天中国社会的80%人的“定势思维” 。 而这个“三个继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们中国以完全是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如果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错误,我们形成了“定势思维” ,也无可厚非。问题就在于,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单是错误的, 而且,是完全与马克思的“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理论,是背道而驰的。

    而中国社会这80%人的“定势思维”,恰恰是接受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致的“思想认识”的混乱。因为,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着我们社会的所有领域。无论那个学科里,无不是被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定势思维”着。

    当我们完全的跳出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当我们完全的抛弃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们完全不在用这个理论思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理论都活跃了,社会科学的本来面目也就跃然入目。这就是刘老所说的有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定势思维”的人, 不如脱离跳跃出来的“发散思维”的人,他们的头脑, 认识社会问题却非常的清楚。

    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辨证逻辑”,“逻辑”的最关键的是“切入点”的问题。比如说“水”这个“逻辑”概念,我们是不能用“油”这个“逻辑”概念来“逻辑推理”出“水”的概念的。而马克思的逻辑点是建立在“两个最彻底的决裂”上的,但是,苏联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点是建立在“三个继承”上的,而显然,这两个“逻辑点”是根本不同的,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刘老的这个“定势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认识,给我了很大的“触动”。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的问题,是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国家的历史事实里,而不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里。
最后编辑吴云龙 最后编辑于 2012-02-19 16:18:07
TOP
7#

回复 6楼吴云龙的帖子

老吴?——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辨证逻辑”,“逻辑”的最关键的是“切入点”的问题。比如说“水”这个“逻辑”概念,我们是不能用“油”这个“逻辑”概念来“逻辑推理”出“水”的概念的。而马克思的逻辑点是建立在“两个最彻底的决裂”上的,但是,苏联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点是建立在“三个继承”上的,而显然,这两个“逻辑点”是根本不同的,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概念对应的是具体的事物,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用概念来归纳,不同的概念对应不同的客观事物,这才是对概念的公认理解。“概念”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认识。有你这样虾扯蛋的吗?

你笑死人了,逻辑哪有什么切入点?切入点是对应人们认识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观察角度而言的,逻辑是对客观事物的归纳总结,根本是两回事……

再说了,马克思的逻辑点也不是建立在两个最彻底的决裂上的,你不能拿你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解来代替马克思的思想!俺要对你进行严肃的批判——事实是,早在马克思之前,很多资产阶级的社会学家例如卢梭就做出了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马克思显然是同意这个结论的,但是马克思进一步看到了,私有制的存在,离不开维护私有制的国家机器,因此,马克思才合乎逻辑的提出,劳动人民要获得解放,就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夺取国家机器,而是要彻底的打碎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使劳动人民成为统治阶级,这句话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劳动人民成为统治阶级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与剥削阶级维护私有制的国家机器有根本性的区别,劳动人民掌握的国家机器是为消灭私有制而在一定历史时期运用的工具,它的组成方式(应当是巴黎公社式的)与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目的不一样,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从而也消灭国家本身……这才是马克思的逻辑!其他理解都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

老吴妄图打倒形式逻辑这个耙子,结果是一脚踩在耙子上,让耙子把把老吴自己打倒了……哈哈……
最后编辑济南龙仔 最后编辑于 2012-02-19 18:36:38
TOP
8#

回复 5楼悉净贫的帖子

有一点点……
不过,历史事实是,列宁主义不是列宁同志提出来的,开始是与列宁同志对立的一方用嘲讽的态度提出来的,后来人把列宁的主张总结为列宁主义,理直气壮的肯定列宁同志的思想。列宁主义可能有不足之处,但是基本没有错误。后来人理解错误,不能怨列宁同志。另外我认为,列宁主义也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列宁同志的贡献是在实践中开辟了共产革命的道路,解决了劳动人民怎样打碎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组织起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先锋队伍,进一步在浩大的工农运动的基础上开展兵运,从而拿到枪杆子,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果断的发动夺取政权的工农革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