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这篇文章言不及义,说是批判“唯物史观”非常无稽,但却没有拿多少论据来证明“唯物史观”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反动之处在哪里。更没有指出这一概念或提法如何错误,为什么不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做出明确的认证。只是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现象,而且大部分子还都是资产阶级观点的东西。这样的论证,就如同吴先生最后拿出的那个论据“英语就是英语”那样陷入循环论证逻辑怪圈。正如他一惯反对“马克思主义”这概念或提法一样。
不知道吴先生读没读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正是这部著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确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的“唯物论”思想。简单来说,用唯物论的认识论分析研究历史就叫“唯物史观”。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重版《共产党宣言》时才把以前所说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修改成:“自阶级产生以来(既除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这句话是本人加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什么叫主义?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主义就是全面系统地阐述某种思想、观点的理论和学说。实事求是地说,吴先生反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或提法倒没有什么反动性,但是把马克思在他一系列著作中所阐述的思想、理论和学说称为“主义”也没有什么特别反动之处。发明“马克思主义”这一政治术语的正是当年与马克思同时代的那些小资产阶级分子。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不仅是系统的,也是科学的。这一点吴先生肯定不会反对。因此本人认为,把马克思这种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和学说称之为“主义”并以发明(如果这种思想也可以称为发明的话)这种思想观点的马克思自己的名字命名,也没有什么特别反动之处吧?尽管这是小资产阶级提出的概念。例如,阶级斗争的观点就不是马克思首先发明出来的,而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的。马克思在致魏德迈的信中说的很清楚:“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阶级的存在还是发现这些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叙述过这种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对这些阶级作过经济的剖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以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本人曾多次看到有人用这样一则故事来讽刺那些自我标榜“马克思主义者”的小资产阶级分子:
一个小资产阶级分子曾经这样说,“我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知道后讽刺他们说,“如果你是马克思主义者,那我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遗憾的是,本人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故事的出处。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吴先生质疑或者说如此不遗余力地反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或提法就是无的放矢。因为读过吴先生文章的人都知道,吴先生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出自列宁和斯大林所在的苏联,是他们对马克思思想观点的歪曲。而实际上,列宁和斯大林的苏联只不过沿用了这一概念或提法。因为他们认为这一概念或这种提法涵盖了马克思所有的思想、理论观点和学说。这种认识也没有什么不对。正如刘少奇、毛泽东只不过是两不同思想观点的人的名字一样,叫“刘少奇”的这个人,思想观点是错误的,叫“毛泽东”的这个人,思想观点是正确的。我们从来不反对刘少奇这个名字,反对的是刘少奇的思想和观点。如果“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真的涵盖了马克思全部的理论和学说,吴先生反对“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在反对某某人叫什么名字。
站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永远理解不了马克思,无论把马克思著作中阐述的思想、观点称之为“主义”,还是称之为“学说”或者称为其他任何东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无非是一个名称罢了。就像楼主叫吴云龙,跟帖者叫郑雁男一样。反对一个人叫什么名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