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nudecaogen:留给历史的声音(一) 原创作者:Fennudecaogen
日前本人发文至红石头论坛,网友李新民断章取义、颇多微词,俨然以“马列者”的身份挥舞着虚假的“马列大棒”横加指责、贴标签、扣帽子。如果其言论仅限于对我本人的攻击也就一笑罢了,然而鉴于其借题发挥、别有用心的言论有一定的欺骗性,为避免国内新生、脆弱的
然而李新民却赫然指责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爱“特色帝国”,公然表明自己是“不爱国分子”,胡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对立的。 fennudecaogen 发表于 2012/7/18 17:08:00 
|
1、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5卷第187页)这是列宁同志在《皮季里姆•索罗金的自供》中给爱国主义下的一个确切定义。那么,爱国主义最容易在哪些人身上体现呢?列宁同志在这篇著作中还指出,“
小资产阶级由于自己的经济地位,比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更加爱国。”(同上)为什么小资产阶级最容易感染爱国主义呢?在《关于无产阶级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态度的报告》中,列宁同志这样分析道,因为“
大资产阶级比较国际化,小资产阶级不大活跃,同其他国家很少联系,也没有卷入世界范围的商业周转”,所以小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比较,小资产阶级是最爱国的。”(《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5卷第207-208页)由此可见,爱国主义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而且还是封闭型小生产的产物。关于爱国主义的阶级性,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明确指出:“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反对的。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都是他们国家的战争失败主义者。用一切方法使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战争归于失败,就是日本人民和德国人民的利益;失败得越彻底,就越好。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都应该这样做,他们也正在这样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毛泽东同志这段论述告诉我们,爱国主义不是任何时候都正确,更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有进步意义。毛泽东同志发表这篇文章,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时期,也是中国正在进行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世界上每个有良知的正义之士,包括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共产党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立场上。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是一场民族战争,除了汪伪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汉奸,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拿起武器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本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共产党员虽然是国际主义者,但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应该积极地承担起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这不仅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体现,也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充分体现。因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织部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也是对亚洲、欧洲、非洲等其他国家和民族反抗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有力支持。因此,不管是在德意日这样的法西斯轴心国,还是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每一个共产主义者都必须站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立场上,支持世界各民族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正义战争。
毛泽东同志的论述还告诉我们,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和实质,是以一定历史时段和某个进步阶级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段中承担的历史任务为基础的。绝不像马门列夫先生那样,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就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就是“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奴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本身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工农群众和广大劳动者,包括民族资产阶级都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愿望与要求。因此,不论其阶级属性,也不论其国籍,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中华爱国民主人士,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力量。所以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另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就其生产方式和国家政体来说,也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国家。在这一历史阶段,只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人民民主专政,愿意遵守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国内爱国民主人士,都是工人阶级的朋友。因此,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同样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
1953到1956年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中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正如列宁同志指出的,“
我们从1917年10月25日起就是护国主义派了,我们赢得了保卫祖国的权力。……我们维护的不是大国地位,不是民族利益,我们肯定地说,社会主义的利益,世界社会主义的利益高于民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我们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护国主义派。”(《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4卷第318-319页)
列宁同志为什么说“
我们从从1917年10月25日起就是护国主义派了,我们赢得了保卫祖国的权力”呢?换句话说,为什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产阶级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呢?这是因为,一方面,一切剥削阶级和帝国主义分子时刻都有可能勾结起来,妄图颠覆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了,虽然无产阶级政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但是剥削阶级思想还存在,地主资产阶级残余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刚刚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资产阶级法权还起着一定的作用,私有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地残存在人们的头脑中。这些都是滋生新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温床。同时,由于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某一民族的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无疑会削弱和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基础。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帝国主义分子无时无刻不在企图与社会主义国家内被消灭阶级的残余分子勾结起来颠覆无产阶级政权。因此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和法庭等国家机器依然有长期存在的必要。与资产阶级国家不同的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军队、警察和法庭,是用来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保护工农群众和广大劳动者利益的,其镇压职能只是用来防止被消灭阶级残余分子的反抗、破坏和捣乱,惩治新生资产阶级分子,抵御帝国主义的颠覆活动。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时期的无产阶级政权就还具有资产阶级国家某些特征。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导师才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政权暂时还称为“国家”。这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存在的根源和条件。如果无产阶级不珍爱这个“国家”,资产阶级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夺取政权,复辟资本主义,工农群众就会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东欧、原苏联和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社会进入共产主义阶段,国家消亡了,爱国主义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
简单地说,社会主义革命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事业。某个民族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它的爱国主义首先表现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残余、新生资产阶级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颠覆活动,并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同时,还必须把无产阶级红色政权作为推进无产阶级国际革命的阵地和桥头堡,在物质、精神和道义等方面积极支持和援助其他民族无产阶级反抗该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如果某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仅仅把本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仅仅强调本民族的发展,对其他民族的无产阶级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冷眼旁观甚至视而不见,就会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这种爱国主义不仅是狭隘自私的爱国主义,也是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背叛。1962年,中联部部长王稼祥等人提出的“三和一少”,就是狭隘爱国主义的典型表现。从这种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实质就是使社会主义顺利地向共产主义过渡,促进并加速国家消亡。这不仅是取得胜利的某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包括每个劳动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才真正达到科学、完美的统一。
2、在资产阶级国家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是矛盾的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了,而且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也早就一去不复返。中国资产阶级经过三十多年复辟资本主义的改革开放,已经把这个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被剥削得一贫如洗,而且在精神文化方面也被资产阶级剥夺得一无所有,连游行示威、自由结社和罢工等权利也被资产阶级剥夺得一干二净。尔今目下,处于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地位的无产阶级,只有重新聚集力量,重建无产阶级先锋队和领导核心,才能组织和领导工人阶级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才能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重建无产阶级专政。而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宣传爱国主义只能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只能是对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无耻欺骗。目前,道德沦丧,价值观倾颓,人们的信仰被残暴地扭曲,群体事件频发,工人罢工事件层出不穷。在阶级矛盾不断激化,阶级斗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特色党和特色政府为聚拢人心,正声嘶力竭地用他们掌握的各种资源和文学艺术等形式连篇累牍宣传爱国主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他们在这个国家中的正统与合法地位,以此欺骗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在这些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宣传中,虽然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是物去人更非。无产阶级革命的太阳早就被资产阶级涂上恐怖主义的色彩,阶级斗争的月亮也被他们用河蟹的色调遮蔽起来。有多少人能从资产阶级走狗和文痞们炮制的历史题材包括全部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看出其中蕴含有阶级斗争或工农革命的成份?即便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出版的红色经典,也都被他们用爱国主义把民族主义装潢起来糟蹋得面目全非。在资产阶级全面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今天,资产阶级文痞和小资产阶级炮制的爱国主义小说、影视作品,无不充斥着民族主义的喧嚣,人物故事无不流露着个人英雄主义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甚至包括音乐、绘画和曲艺等,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资产阶级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恶意诋毁与小资产阶级得意忘形的淫笑!
列宁同志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曾经明确指出,“
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结合在一起,是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致命错误。早在1870年9月,马克思在国际的宣言中就告诫过法国无产阶级不要迷恋于虚伪的民族思想,因为自大革命以来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已经变得尖锐了。如果说,从前同全欧洲反动势力的斗争团结了整个革命的民族,那么现在,无产阶级已经不能再把本阶级的利益同其他敌对阶级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了。让资产阶级去对民族蒙受的屈辱承担责任吧,无产阶级的任务是争取社会主义的解放,使劳动挣脱资产阶级的桎梏。”(《列宁全集》第二版第16卷第435-436页)列宁同志这些论述的精辟、科学之处就在于指明了:在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高喊爱国主义,不仅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矛盾,而且“
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项任务结合在一起”也是完全错误的。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争取社会主义的解放,使劳动挣脱资产阶级的桎梏。”
然而,以魏巍、李成瑞、马宾和马门列夫等人为代表的所谓“毛左派”,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阶级斗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方面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号召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彻底砸碎这个变了质的国家机器”;另一方面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号召“一切爱国者在反对卖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究竟是“彻底砸碎这个变了质的国家机器”,还是“爱护”这个被“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统治着的国家?谁能从这些逻辑中看明白,“国家”这一概念在这些人的思维中究竟指什么?在魏巍、李成瑞、马宾和马门列夫等人那里,难道“爱国主义”的“国”与“必须彻底砸碎这个变了质的国家机器”的“国”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我们对这些思想仅仅用思维混乱、自相矛盾等概念来解释,那才是极不负责的搪塞,才是对工人阶级的极大欺骗!
国家是什么?列宁同志在《国家与革命》这篇光辉著作中论述得清清楚楚:
国家就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在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机器的情况下,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不是“爱护”这个国家,而是要用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推翻它、打碎它。哪些人、政治集团或组织最惧怕打碎国家机器?哪些人、政治集团或组织在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时最喜欢用爱国主义欺骗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这难道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结合在一起,是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致命错误。”列宁同志说得既清楚又明白,毫不含糊!然而,把自己打扮成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马门列夫包括魏巍、李成瑞和马宾等人,每篇文章、每次讲话甚至每次聚会都在连篇累牍地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宣扬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些人在高喊爱国主义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弄明白列宁同志为什么说“
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结合在一起,是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致命错误”?难道列宁同志也是出卖俄罗斯民族的卖国贼?这些人在高喊爱国主义的时候,为什么极少甚至根本不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对爱国主义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什么只是在有人向他们提出质疑时才不得不强调说:我们所谈的爱国主义是指“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样的辩解与耍赖皮有什么不同?
“
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结合在一起,是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致命错误”,不仅仅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阶级仇恨,也是指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宣传“爱国主义”与“打碎国家机器”两种思想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既然号召工人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那就绝不是“爱国”行为!既然要“爱护”这个国家,也决不可能去打碎它!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以魏巍、李成瑞、马宾和马门列夫等人为代表的所谓“毛左派”们,为什么至今依然“
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结合在一起”?
与资产阶级同一个腔调宣传爱国主义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觉醒,还是有利于保护资产国家?难道他们宣扬的爱国主义中的“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疆域或土地?而彻底打碎的这个“国”建立在月球上?如果热爱这一疆域和生活在这一疆域上的各族人民就是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那么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又是指什么呢?爱国主义就是指热爱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显然是与资产阶级一个腔调的歪曲!因为资产阶级从来不承认国家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3、民族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列宁同志这样指出,“
觉悟的工人反对一切民族压迫和民族特权,但他们并不以此为限。他们反对一切民族主义,甚至最精致的民族主义,同时,在同反动派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斗争中不仅坚持各民族工人团结一致,而且坚持各民族工人打成一片。我们的任务不是把各个民族分开,而是把各个民族团结起来。我们旗帜上写的不是‘民族文化’,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国际的)文化,这种文化能使一切民族在高度的社会主义团结中打成一片,目前,这种文化由于国际资本的联合正在形成。”(《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4卷第247-248页)反对一切民族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反对一切民族主义呢?列宁同志在《论民族自决权》中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任何情况下,雇佣工人仍是剥削的对象,因此,反剥削的斗争要有成效,无产阶级就必须不依赖民族主义,必须在各民族资产阶级争霸的斗争中保持所谓完全中立。任何民族的无产阶级只要稍微拥护‘本’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权,都必然会引起另一民族的无产阶级对它的不信任,都会把工人拆散而使资产阶级称快。”(《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5卷第253页)换一种方式说,觉悟的工人阶级如果不摆脱民族主义的影响和束缚,就必然是“
拥护‘本’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权,都必然会引起另一民族的无产阶级对它的不信任”,都会削弱工人的国际阶级团结而使资产阶级称快。正因为如此,列宁同志才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
马克思主义同民族主义是不能调和的,即使它是最‘公正的’、‘纯洁的’、精致的和文明的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以国际主义代替一切民族主义,这就是各民族通过高度统一而达到整合。”(《列宁全集》第二版 第24卷第136页)
然而,伟大的马门列夫先生为了替某人的机会主义思想辩护,无视宁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同民族主义是不能调和的”这一伟大教导,在《主要是批右,也要批“左”》中振振有词地论证道,“从抗日战争来看,抗日民族主义恰恰不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从社会主义新中国来看,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恰恰不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在伟大的马门列夫先生看来,马克思主义者承认民族主义在某些历史时期的进步性并利用这种进步反对民族压迫,就等于马克思主义者对民族主义可以持暧昧态度,就等于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历史时段可以与民族主义兼容并蓄。这种中庸调和的态度,难道不是便相削弱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马门列夫先生为什么不敢斥责列宁同志“在‘民族主义’上散布荒谬观点”呢?一方面是因为列宁同志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如果马门列夫先生斥责或诬蔑列宁同志“在‘民族主义’上散布荒谬观点”,不仅会动摇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地位,而且他标榜“马克思、列宁门徒”也就没有任何特殊的社会意义,就不能再用这两个显赫的身份招摇撞骗。另一方面,如果马门列夫先生丢掉“马克思、列宁门徒”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这两块金字招牌,也就失去了他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物理学价值,就不能随心所欲地歪曲马克思主义,欺骗工人阶级。因此,马门列夫先生只能捏造事实,把“在‘民族主义’上散布荒谬观点”的罪名强行扣在类似上官云湘这样的无名人士头上!抓不住别人的错误就采用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卑鄙伎俩撒泼打滚耍赖皮,找不到证据就捏造事实罗织罪名的强盗行径,是马门列夫先生对思想观点不同的人进行“党斗伐异”的重要手段!找不到对手就用战风车的方式显示自己现代骑士风范的无耻,活现出一个既无德行又卑鄙无耻的地皮流氓形象。这就是标榜“马克思、列宁门徒”的马门列夫先生!
苏拉密同志在揭露和批判马门列夫先生时曾经这样说过,“马门列夫可以被称作‘马克思主义小丑’”,马门列夫先生是“沐猴而冠的‘草包族’马克思主义”。既然马门列夫先生自我标榜“马克思、列宁门徒”,本人相信他肯定“精通”马克思主义。不仅如此,伟大的马门列夫先生还精通一切诡辩术并有着“渊博”的学识。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不信,可以去看马门列夫先生像苍蝇繁蛆一样生产出来的垃圾文字:从古今中外论到天文地理,从中国、苏联、朝鲜、古巴论到尼泊尔、印度和菲律宾,从东欧、美洲论到非洲和澳大利亚,又从普鲁东、巴枯宁、伯恩斯坦和考茨基论到赫鲁晓夫与邓小平。既讲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又谈辩证唯物主义。正因为如此,马门列夫先生才有了崇高的物理学价值。换句话说,正因为马门列夫先生“精通”马克思主义和一切诡辩术,他才能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游刃有余地篡改、修正,更确切地说是歪曲马克思主义,才会“在马克思主义受到工人欢迎的一切地方”,“拿马克思的名字来赌咒发誓”(列宁语),让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和年轻工友们辨不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机会主义。如果马门列夫先生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即便他有雄心豹胆也不敢标榜“马克思、列宁门徒”!更不敢挂着马克思主义招牌为各种机会主义辩护!
——以上摘自上官云湘《修正主义就是资本主义?——马门列夫先生的物理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二)》,如果这位希望“留给历史的声音”的先生对上述文章的观点存在疑义,可以直接去读列宁的这些著作。上官云湘引用列宁的语录都有出外,方便你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