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主党派应当即刻就地解散
潘太史
http://pantaishi1970.blogchina.com/1300572.html根据新浪网转载新华社的报导,各民主党派中央以及全国工商联领导人以及无党派人事盛赞胡锦涛7月23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讲话,并且纷纷表示将切实保证其成员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潘太史不禁对于各个“民主党派”如此奴颜婢膝、数典忘祖的行为感到无比可笑。
众所周知,如今所谓八个民主党派,都是由民国时期的在野党演变而来的。在与执政党国民党的较量中,这八个民主党派与当年与中共结盟,并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此在建国以后得以分享胜利果实。在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民主人士比例极高,在中央政府的六位副主席中占据半壁江山,周总理虽然执掌政务院,但名义上不过是五十六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之一。而且在政务院人员组成结构中,民主人士在四名副总理中占据两席,21名政务委员中拥有11席,93个部委首长中占据42席,堪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联合政府”。也就是说,各民主党派在建国之初,实际上处于与中共联合执政的地位,它们承认中共的领袖地位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1954年以后,随着一届人大的召开,形势开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民主党派的头面人物大多被安排进了人大、政协担任闲职,在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系统的12位副总理中竟然无人入闱,民盟中央秘书长、森林工业部长罗隆基对此深感不满,因此积极主张“党要扩大,政要平权”,结果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与其政治夙敌民盟中央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交通部长章伯钧先生一并被打成“章罗联盟”而黯然退出了政治舞台。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民盟在1957年的表现尽管极其恶劣,但仍然不失为一个政党所应有的形态。拿破仑曾经说够一句旷世明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任何一个政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千方百计取得执政权,否则就根本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政党。
民盟等八个民主党派的产生,就是得益于当年勇于成为反对党并且敢于同执政当局进行斗争。但是建国以来的客观实践表明,这八个所谓的民主党派非但未能取得任何进步,反而日益沦为执政党的附庸。既然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公开表示保证其成员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那么为什么不索性就地即刻解散并且正式并入执政党呢!
虽然潘太史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就被迫沦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且与任何党派、任何组织都素无瓜葛,但是仍然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且时刻等待着革命委员会的召唤!
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