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章的评论;顾及全篇及顾及全人 [复制链接]

1#
文章的评论;顾及全篇及顾及全人

东极老翁

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注1)。这是鲁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对文章的评论提出的的原则与方法,是符合辩证法的。

一篇文章是有机的整体,如果不“顾及全篇”,用文章的局部代替文章的整体,就会得出片面的甚至荒谬的结论。更有甚者,有的人在评论一篇文章时,断章取义,歪曲原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扣帽子,打棍子,这便不是评论,而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不怀好意了。对于这样的人,大可不必与其纠缠,最大的轻蔑是“眼球也不转过去”。

“顾及全篇”,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研究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倾向,进步与否,分清主次,从而作出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具有进步意义的文章即使是存在某些非原则认识上的错误,便不能无限上纲,扣帽子、打棍子,这才是同志间探讨问题的态度,也是区分好心与恶意的标准。当然,这是对同志而言。当年,鼓吹“救党保国”的人们,心怀叵测,“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抛出“带路党”这顶帽子,就是要借刀杀人,比迎面的敌人还阴险狠毒。

“顾及作者的全人”,就是要正确地评价一篇文章,仅仅顾及全篇是不够的。仅凭一篇文章,很难了解作者的整个世界观和政治立场。所以,必须“顾及作者的全人”。鲁迅在评论果戈理的《死魂灵》时,就从作家的世界观来剖析作品为什么对大多数地主温情脉脉,而农奴却被丑化的原因。他说:“一共写了五个地主的典型,讽刺固多,实则除一个老太婆和吝啬鬼泼留希金外,都各有可爱之处。至于写到农奴,却没有一点可取了…果戈理自己就是地主”(注2)。这也就是说,果戈理就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顾及作者的全人”,就是要对作者进行阶级分析,尤其要分析作者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有的人是既得利益者,自然鼓吹“救党保国”,目的是怕失去既得利益。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鼓吹“救党保国”,不过是投机,跪着“造反”,将“进谏”主子的文章作为“敲门砖”,甘当官僚资产阶级的乏走狗。有人是统治阶级内部当权的人物,却也自称“毛派”,否认修正主义统治是“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的实质。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提高警惕,及时戳穿他们的阴谋。有的人将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称为“同志”,甚至为其“遭遇”鸣不平,尽管这样的人也写过反对修正主义的文章,并在那里批判“资产阶级”,然而从其全部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所鼓吹的恰恰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他所信奉的并不是共产主义。


(注1):《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注3):《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
分享 转发
TOP
2#

文章的评论;顾及全篇及顾及全人

东极老翁

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注1)。这是鲁迅把马克思主义
“顾及作者的全人”,就是要对作者进行阶级分析,尤其要分析作者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东极老翁 发表于 2013/2/24 18:24:00

东极老翁又一篇好文章!尤其是要求人们对文章作者进行阶级分析——阶级地位、思想观点、政治主义张和这个人的全部历史!这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做事和做人,宣传马列毛主义、批判机会主义——左的和右的——都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坚持既实事求是、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科学态度。
最后编辑李新民 最后编辑于 2013-02-24 20:41:14
TOP
3#

谢谢李新民同志!握手!
TOP
4#

支持东极老翁的观点。
现在很多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断章摘句地解释马列毛等导师的论述,不符合他们思想观点,哪怕是再原则的东西也会被他们像垃圾一样扔掉,更何况那些没有名气的的文章。他们更是凭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来歪曲。从来不对这个人的思想言行、现实社会地位和历史上的表现进行阶级分析就武断地下结论。
TOP
5#

顶这个观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