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係香港蘋果日報關於內地出入口數據造假的一則財經消息報導,聯繫到罷工工人表示公司要求他們「沒事的時候就將貨櫃吊來吊到推高碼頭的吞吐量」,我們或許可能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內地經濟衰退,於是利用香港系統性地造假,令航運業發生了虛假繁榮,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航運業的利潤率下降,另一方面又要人為地提高碼頭工人的工作量,碼頭工人勞動強度的增加卻得不到工資的補償,終於導致罷工的發生。
【本報訊】內地商品「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近年再成為內地與海外廠商騙取出口退稅、輸入熱錢、賺取人民幣利差的慣常通道,甚至市場盛傳地方政府為了達到中央要求保外貿「軍令」予以高度配合。
記者:黃尹華
就此亂局,中國海關日前揚言會展開調查,但有廠商表示,中央要收內房稅也不易,要查出外貿的「官商勾結」亦非易事。
中國海關日前公佈,第一季度內地和香港雙邊貿易總值為1,098.8億美元,大幅增長71.2%,佔內地外貿總值的11.3%,躍升為中國第一季度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另外第一季度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貨物貿易量達到1,146億美元,增長1.3倍。根據海關的分類數據,3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下滑6.5%,對歐盟出口下滑14.0%。對香港出口則增長92.9%,這是從1995年3月以來的最高同比增速。
輸入熱錢 賺人幣利差
上述驕人數據已經引起監管部門關注,並已展開專項調查,但目前還不能輕易得出虛假貿易的結論。接近商務部人士指,從過往的資料監測來看,中港兩地雙邊貨物貿易並無如此規模的進出量。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中港貿易數據出現異常變動,除熱錢外與賺人民幣利差,據外貿系統人士透露,包括華東在內的內地不少省市,被中央要力保全年10%外貿增速,不少省市為達標,便參與虛假外貿交易。亦由於此,一直存在的商品「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又在熱鬧起來,有心人不但騙取出口退稅,且借此方便之門輸入熱錢、賺取人民幣利差。在需求大增下,在上海與廣東省已有以百計的商品「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公司。
部份地方政府支付運費,知會海關特殊監管區內的企業將倉儲的商品運去香港,隔日再從香港運回監管區的倉庫,一個貨櫃車按400萬美元的貿易額額計算,一進一出就完成了800萬美元的貿易額。消息指,通過這種方式,有的地區40天就能完成16億美元的貿易額。
「香港一日遊」收費800元
據悉,本報在商務網站阿里巴巴查詢,目前可提供「香港一日遊」服務的公司多達33間,連裝卸、報關一條龍服務的收費普遍為8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更有86間公司聲稱可提供「深圳保稅一日遊」服務,有公司標榜「不用到香港兜圈」,全程操作可於兩小時內完成,全包價只是760元。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亦懷疑,中港雙邊貿易數據可能表明部份熱錢通過貿易管道流入中國境內,以獲取中國境內較高的利差。此外近期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存款存量也出現十分明顯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