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革命”真正含义就是推翻一个旧的制度,建立一个新的制度。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搞文化大革命就是这个含义。那么文化大革命产生的革命委员会是否推翻了前17年政治制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阅读历史资料看到文化革命中产生的第一个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其核心的成员是自下而上形成的,革命委员会的公告也声明无产阶级政权的形成要按照巴黎公司原则产生,官员无任何超出工人阶级本身利益和特权。然而就在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前,周恩来亲自给革命委员会打电话要安插潘复生等前17年的官僚进入革委会班子。并在成立大会上安排宋任穷发言,让宋任穷过关,好让宋进入革委会班子。从周的行为看,他就是旧制度捍卫者,是破坏巴黎公社制度产生的代表人物。
楼主引用周批刘少奇的发言,以此推断出周“紧跟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者”。这个推断并不正确。共产党历次的路线斗争中,周很多时候是错误路线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有的时候甚至是领导者。王明路线的实际领导人就是周,而周在历次路线斗争中却立于不败之地,他是永远的不倒翁,直到今天资产阶级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的今天,周依然是一个“完人”。“周完人”本质在于他在组织上始终扶持党内资产阶级力量,随着阶级斗争力量变化,当无产阶级力量强大时,他可以暂时抛弃党内高层台面上的王明、李立三、博古、李德、项英、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等。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扶持党内资产阶级的组织力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巩固旧的国家机器。打倒一个刘少奇,还可以扶持各省市及中央的领导成员,随时推出新的党内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与无产阶级政治势力决战。文化革命的头三年,周在上层政权里掺沙子、甩石子、打棍子,搅乱文革的方向,以周为代表党内资产阶级势力在苦苦支撑。林彪事件是以周为代表党内资产阶级势力打击文化革命派的冒险行动,由于有了旧的国家机器做保障,他们成功了,林彪事件后,邓小平复出了,走资派政治势力又上台了。76年政变,变得顺理成章。
无产阶级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不得不说,旧的国家机器是巩固资产阶级有力武器,以周为代表党内资产阶级终其一生就是捍卫这个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搞巴黎原则的无产阶级政治制度则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武器。这个武器,当今每一个革命者都需要采用它,用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