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中国目前阶段高端工运的一点简单介绍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赞同本文作者的分析,珠三角工人运动代表着工人运动的方向和路线,也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方向和路线。】

关于中国目前阶段高端工运的一点简单介绍
来源:http://grbbs.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18

2013年这个历史性的年份过去了。在这一年的10月,中国当代工运的高发地广东省抛出了《广东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修订草案稿)》,除了企图通过立法让工会强行“代表”工人,还公然表示禁止工人罢工停工怠工等,以此遏制工人自主工运的发生。

在中国目前法律尚未禁止工人罢工的情况下,广东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部显然逆潮流的《草案》?显然与广东省的工运背景有重大的关系。

什么是工运?传统泛指劳工团体为了争取相关权利而组织起来的活动,是为工人运动,简称工运。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工运通常指劳工为争取相关权利而组织起来的活动,而不是所谓的“劳工团体”。原因也很简单,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工运事件中,几乎绝大部分运动都是工人自发组织起来的,而不是工会或者其他所谓的“劳工团体”组织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曾听到过某些香港劳工团体(NGO)工作者用很轻蔑的语气评价中国大陆的工运不算是工运。同时,也很显而易见的是,那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劳工研究者或者专业工作者,他们当中还真没几个有深入参与或者领导过中国工运的经历,更无需说所谓经验。

但是,官方组织对中国工运的了解和研究,绝对不是那些浮在表面指点中国工运如何的那些人,能够比得上的。官方组织比任何非官方的组织和个人更敏感工运的发生和结果。因此,在工运这个事情上,无论是疏导还是遏制,乃至镇压,对于官方而言都是很严肃很紧张的事情。

2013的《草案》是一个信号,一个很暴露紧张气氛的信号。这在珠三角工运史上是极为敏感的信号。因为这个信号所针对的恰恰属于珠三角高端类型的工运。

什么样的工运是珠三角乃至全国,目前阶段高端的工运呢?本文正是为了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经验和观点。

基本上来说,珠三角的高端的工运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有较长的行动周期;

2、有较完整和系统的组织行为;

3、有高度自觉和敏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中,受到此次《草案》影响最大的是工运中的“自我保护意识”。高端的工运和中低端的工运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是运动的工人骨干们比较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运动的目的,并最大可能的做到如同列宁所描述的那样的行动。

列宁的文章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这些行动是平凡的,不显著的,是隐藏在工厂区或偏僻乡村的日常生活中间的,是由不习惯(也没有可能)大声喊叫自己的每个成绩的人们做出来的”。对,珠三角最高端的工运恰恰是由那些不热衷于哗众取宠表现自我的,习惯在平凡的,不显著的,基层日常的工作中锐意进取的革命者所创造的。

说到较长的行动周期,这是大多数局外人所不能够有直观理解的一个特征。但确实是高端工运普遍具备的特征之一。在目前阶段,通常一次高端的工运从筹备到发动到结束,周期不短于两个月。周期越长,其工运的规模和影响的深度都成正比。

然后,较完整和系统的组织行为一般是呈网状的,分层次和级别的组织活动。越是高端的工运,参与运动的工人素质也越高端,同时越高端的工人,自觉意识也越强,排除干扰的能力也越强,形成组织性的条件也就越高。因此,通常工运的门外汉们是不可能直观了解到工运的组织工作内幕,更不可能对工运的性质和程度有客观的判断。即使我们看到这样一些门外汉的判断,那么也是可疑的判断。

再然后,自觉意识越强,自我保护意识也就越强,对一切可能的破坏因素也就显得特别敏感。因此通常在高端工运中,工人骨干都是隐藏在群体里,不显著,不高调,不冒进的。同样,在对待运动中各种可能的影响,他们通常会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谨慎的应对。虽然工运在局外人看起来似乎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在运动内部,工人骨干比一般工人更谨慎更严控风险。

综合来讲,在已发生的高端工运中,一般会出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些现象。

1、社会影响力较小,多数工运不被局外人所了解;

2、运动的目标非常明确和敏感;

3、工人骨干基本上都能做到全身而退;

4、工人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和频繁。

社会影响力小的原因,主要在于运动的工人并不信任社会,或者说并不指望通过社会影响力实现自己的斗争目标。同时,工人骨干一般情况下对媒体和外部势力保持较高的警惕和防备。身为骨干,一般不希望把自己暴露给资方,当然更不会主动给媒体和其他外部势力有机会把我们出卖给资方。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包括,高端工运的工人骨干对自身组织起来的集体力量有较高的认同感和自信力。我们相信通过自己组织起来的力量,就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一点,也正是建立在我们对“运动的目标非常明确和敏感”的基础上。

只有对明确的目标有着高度的敏感,才能够在整个运动前后保持较清醒的判断和准确的应对,才有可能在目标获得实现的同时,实现极速高效的退却。退却其实也是工人骨干自我保护的关键措施。

高端工运中,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工人骨干之所以能够做到全身而退的直接原因。工运的实质意义是,我们只为自己(自己的集体)争取权利,而不为别人(别的集体)做炮灰式的牺牲。把握有效的进退,掌握适度的节奏。这是积极的斗争意识和盲目的斗争热情的区别所在。

然而要掌握进退的有效性,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工人之间积极频繁的互动。通常这种互动有一定的封闭性,与前面所说的原因直接有关。因此,实际上不管是多么频繁和积极的互动,又或者多么有效和准确的进退尺度,这些都不是浮在表面能被局外人看到的。同样的原理,工运就是工人集体的维权运动,受益者和承担者都是工人自己,因此领导者和参与者必须是工人自己,维权的根本力量必须来自工人自己。任何企图依靠外部力量进行维权的思想,都是落后和错误的思想。

高端工运在珠三角并非罕见,也因此对于官方而言,研究和破解“工运困局”的工作不仅常态,而且越来越“专业”。这与媒体以及浮在表面的所谓工人问题研究专家乃至“工运专家”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民间谚语说,会叫的狗不咬人,会咬人的狗不叫。

因此说,《草案》有针对性的恐吓珠三角潜在的高端工运中的骨干工人,除了说明官方智囊团对珠三角工运形势的熟悉程度之外,也暴露了他们对整个工运形势的判断。一旦该《草案》正式通过并生效,那么珠三角的工运形态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然,这或许也是那些哗众取宠的工运门外汉们接下去有可能浑水摸鱼的机会吧?但无论如何,《草案》一旦生效,珠三角高端工运的形态必将发生改变。至于将如何改变,这不是门外汉们所能想象的,当然也不是我们现在就能够预判的。

时间精力有限,以上内容草草而就,简单解释一下,一般来说,核心的观点和具体的经验我目前还不能够在文章中提出和阐述,所以如果读不明白我的文章,可能是我的表达能力不足,也可能是读者的理解能力不够。
分享 转发
TOP
2#

珠三角的工运,看到巴黎公社原则的身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