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 评《卜冬秋:文革必然失败》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3686
|
回复:
1
评《卜冬秋:文革必然失败》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404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Liuyuxi1948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279
积分
242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08-25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8-22 08:31
|
只看楼主
评《卜冬秋:文革必然失败》
《卜冬秋:文革必然失败》自己说“按你的意思文革就不该发动嘛,毛主席发动文革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嘛!” 不光如此,按你的意思中国革命就不应该发动嘛,毛主席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嘛!因为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毛主席竟然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小农经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革命,还要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质是共产主义革命),岂有不失败之理?“一句话,文革必然失败”,社会主义必然失败(包括苏联和全世界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我说到这里,恐怕有人会骂我”这可不是骂你,我说的不对吗?
《卜冬秋:文革必然失败》所散布的论调的反动性和恶毒,并不亚于谢韬、辛子陵这些资产阶级右派对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攻击和否定。差别仅在于谢、辛是公开的、毫无隐晦的,《卜冬秋:文革必然失败》是把毛主席捧上天,完全没有了可以支撑的基础以后,再重重的抛在地上,“用唯生产力论”否定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和文革的历史的必要性、必然性、实践性,肯定了邓小平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官僚主义者阶级、走资派复辟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必然性、实践的合理性。
“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人民就行吗?那么美、英、法、德西方国家早已达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阶段,也没见这些国家的人民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建立,更多的是这些国家的相当的一部分人民在安详的分享着本国帝国主义政府从世界各国掠夺来的垄断的超额利润的哪怕是很小一部分,宁愿成为腐朽的资本主义的工人贵族而不去反对本国帝国主义政府对世界各国实行野蛮的掠夺和强加给这些国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客观上能为共产主义的建立准备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惜以一部分劳动者的血和生命为代价、以耗尽人类地球资源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在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证明是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代价最小、最符合人类生存长远利益的发展方式以后,资本主义的任何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无疑都是反动的、腐朽的、反人类的。
附文:
卜冬秋:文革必然失败
一直以来,一谈起文革,“总结文革失败的教训”几乎都是左派朋友最火热的话题。好像只要找出四十年前的教训,则今天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一样。但说实话,笔者对此很不以为然。不要妄言教训了,文革必然失败!
为什么?且听我先讲一讲这必然失败的三个因素。
首先,那届人民不行。
文革发动的时候,以推翻三座大山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完成了不过十七年而已,其中经过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也才仅仅十年。当时的人民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完全理解、踊跃实践,但是其革命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尚无法真正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与每个人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毛主席所言资本主义复辟了劳动人民就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担忧更是毫无认同、完全没有危机感。
这很正常,因为“那届人民”缺乏正反两面的感性认识。既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理解自身的利益必须与阶级的利益绑在一块,满脑子还是“小富即安”的小生产者的意识,嘴里高喊着无产阶级其实对无产阶级的阶级使命毫无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剥削与压迫,想象不出资本主义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灾难。毛主席把“阶级斗争”这根弦绷紧的时候大家还能跟着亦步亦趋,毛主席稍一放松乃至最后撒手人寰,我们“那届人民”中的大多数就立刻跟着走资派“发家致富”去了。有几个能想到自己这是为了一碗红豆汤而丢掉了长子继承权?没办法,指望一二十年的教育怎么能把文盲、半文盲拔高到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的高度?毛主席担忧的不是走资派,而是人民。我们“那届人民”自己还在跟走资派眉目传情呢,根本就承担不起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那份责任。
不这样看待那段历史,则难以理解苏东剧变和改革开放“成功”的社会基础。
话说回来,人民的“不行”,是相对于“防止复辟”这个符合人民长远利益的特定目标而言,并不是要否定上一代人民改天换地、为今日中国奠定物质基础的伟大成就,更不是要否定人民的正义性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好历史不是英雄创造的,坏历史也不是小人创造的;任何历史的每一阶段,都是人民创造的。好历史主要反映出人民的创造性,而坏历史则主要反映出人民的历史局限性。承认人民创造历史,但人民有局限性,才可以使我们不再纠缠过去,而认真思考和实践现实的可能性。
任何个人或集团,无不是创造性与局限性的对立统一。我在此强调“那届人民不行”,不是埋怨自己的前辈,而是感谢他们——正是从他们的局限中,我们看出了我们可以创造的空间。
江山靠谁守?
其次,那届党和政府不行。
那届党和政府并没有真心实意执行毛主席的路线,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这还是因为“那届人民不行”,不懂得怎样去监督党和政府,不懂得自己亲自参与国家大事,所以那届党和政府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把心思用来为人民服务——其实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跟毛主席斗智斗勇了,在某种程度上“人民”反倒成了他们跟毛主席讨价还价的砝码。实际上主席一直都是党内的少数派,否则他怎么会说党内真懂马列的不多呢?《戚本禹回忆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证据。尤其是戚本禹其中讲到的,除了毛主席,他极少听到其他党的高级干部谈论共产主义理想就是一个明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法消除的资产阶级法权使得官僚享有高于人民的经济待遇,享有治理人民的政治特权;官僚代替人民掌管生产资料,进而掌控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官僚只对上级官僚负责,不对人民负责;人民只是在社会主义的名义下享受官僚分配给自己的、并且随时都可能会被官僚夺走的福利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权力。
这就是官僚当家作主,不是人民当家作主。官僚与人民的利益大多对立,偶尔一致。这也使得官民对立成为当时国内阶级矛盾的主要形式,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跃进后发生的饿死人事件,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体现,并且标志着这个矛盾已有转向对抗性的趋势。所以到了1966年,形势逼迫毛主席不得不采用文化大革命这种自下而上的运动方式来训练人民,帮助教育和改造那届党和政府。
由此可见,指望那些党政官僚搞文革,是真的“不行”。笔者认为主席对此很清楚,但又没法把那届党和政府完全抛开。因为“人民不行”,革命派相对弱势,还得指望这套官僚体系去管理国家干工作。所以很多时候毛主席其实不得不去利用这个官僚体系的内部矛盾,想办法在夹缝里为人民多争取一点成长起来的时间和空间。但一旦遇到“武汉七二〇”这种官僚体系整体反弹厉害的时候,还不得不适时调整、收缩。包括拿下“王关戚”,抓“五一六”(当然“王关戚”和“五一六”确实有问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那届人民不行”)。主席一生做事光明磊落,而在文革中却做了很多看似无因之事,正是由于这不便点破的苦衷。可是这样一来,也可能让革命干部和造反派群众莫名其妙,感觉无所适从甚至不理解有怨言,从而更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了。
中央文革小组的“王关戚”
接班人、文革小组的人、元帅大将副总理……,主席亲自批准或亲自解放,又亲自打倒的政治人物不胜枚举,贯穿建国后到主席逝世这段时间始终。这个现象既可以认为是无人胜任,也可以认为是主席常常不得不顺“官僚体系”之势而为之的结果。
再看主席倚重的中央文革那几员大将,也各有不足甚至明显缺点。但退一步说,就算他们完美无缺,也不会被当时的党政主流所容纳的,因为主流就是那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立下汗马功劳的高级干部,今天看来几乎全都是走资派。
故曰,对于“反复辟”而言,那届党和政府确实不行。
最后,那个地球不行。
当时的世界根本容不下一个彻底革命的中国。
苏修、美帝、蒋匪帮,那时候中国的外部环境极为恶劣。如果不是战争风险太大,那么五十年前的那个七二〇事件,将很可能不会成为文革的拐点。因为毛主席在1965年就准备再上井冈山了,完全可以67年“七二〇”反文革势力强烈反弹的时候索性摊牌。但正是由于外敌的掣肘,内部的革命就不能不从“全面内战”控制为“有限内战”,而且严格限定在“文”的范围内。否则美苏趁乱而入,常凯申大举反攻,很有可能瞬间就导致国家的分裂、民族的灾难。会出现比五十年后的今天还要更加彻底的资本主义复辟。这种代价太可怕,后果太难逆转,所以主席不能去冒这个险。
重上井冈山
以上三个因素之中,最为重要者,笔者认为还是“人民”。如果人民迫切要求进行社会主义的继续革命,并且从阶级斗争的觉悟到政治斗争的经验都能够胜任这个重任,那么主席一定会真上井冈山的。那样的话,官僚集团就是完全能够真的“踢开”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苏修、美帝、蒋匪帮的外部威胁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一句话,文革必然失败。这是由当时的阶级力量对比所决定的。
我说到这里,恐怕有人会骂我——按你的意思文革就不该发动嘛,毛主席发动文革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嘛!
不!毛主席发动文革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即便他明知文革失败也必须发动。这正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要用事实来启发他的人民,启发无产阶级去主动思考并探索实践无产阶级建立政权之后如何巩固政权继续革命的问题。正是有了文革和文革的失败,人类思想的发展才有了一次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才无愧于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里程碑。
而且也正是有了文革的失败,原来“不行”的三个因素反而变得“行”了。
其一,本届人民很行。
中国目前已经处于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了,虽然小生产在人口上还略多于半数,但其趋势是在消亡中。而在社会化生产大发展和资本主义私有化的过程中,本届人民由于亲自参与、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而越来越要求新的生产关系。
不要拿今天的生产力发展为资产阶级脸上贴金,只要有劳动者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止步。中国今天取得的经济成就,完全归因于往届人民在主席领导下打牢了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归因于本届人民为了生存而勤奋的劳动。今天的生产力成就不但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无关、与资本家无关,而且被私有制和资产阶级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本届人民亲自创造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更具备亲自改变这个生产关系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断定,本届人民很行!
其二,本届党和政府很行。
他们搞私有化确实很行,以致越来越多的人民被自己的劳动成果所淘汰,加入失业大军,买不起自己生产的商品,享受不到自己创造的“改革红利”。《资本论》早已论证过的东西正被本届党和政府用实际行动验证着,那可真是一个光明的前途。他们没有辜负马克思的厚望,正在培养一支越来越庞大的无产阶级生力军。别抱怨这支生力军还没有爆发出力量,文革是苦口婆心的正面教育,改革是真刀真枪的反面教材。本届党和政府一定会创造机会让人民展现力量的!
其三,这个地球很行。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全球一体化的阶段,但全球化的掠夺资源破坏环境也导致了美国衰落、欧洲硬撑、中国肥大的三家演义,这难免会碰撞出七十多年以来都没再出现过的大武斗。该来的躲不掉,并且这也不是人民引起的,而是资本主义普遍衰落过程中不得已的狗咬狗。相互斗争又相互依赖已经成为这个地球发展的主题,都想转嫁危机但扔出去的石头最后都还会落在自己头上,这就必然能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无产阶级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毛主席不是早就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只有经历过文革失败的中国才能不负此望!也只有文革后的这个地球才会给中国提供舞台!
文革失败了,但毫无疑问,文革取得了比巴黎公社还要伟大的成就,从此树起了一座人类文明的灯塔。历史发展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文革失败是那个阶段历史局限性的必然结果,也就无所谓总结“文革失败的教训”。因为只有主观原因才可谓教训,而历史局限性则显然不是主观原因。今天自诩为左派的人们,不应该过多陷入历史纠缠主义,因为历史条件早已有了变化。我们应该继承文革的遗产而不是背负历史的包袱。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94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锤子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2662
积分
2227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7-17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8-23 00:44
|
只看该用户
楼主,你写批判文章要认真看看作者原意,我这里引用作者的原话:
“我说到这里,恐怕有人会骂我——按你的意思文革就不该发动嘛,毛主席发动文革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嘛!“
”不!毛主席发动文革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卜冬秋在这里做了一个设问,就是说按照前面陈述的逻辑推理,文革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是,作者在下面做了否定的回答。点名了文革为今天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另,从这篇文章看,卜冬秋是革命派,也在思考今天无产阶级革命怎么搞,思考文革与今天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问题。这种思考的是积极的。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